立春枕上

立春枕上朗读

《立春枕上》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成大。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选择蔬菜翻煎饼,喧闹的孩子们短暂的梦被惊醒。
想象春风连夜到来,东禅寺的粥和鼓声突然清晰起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一幕。诗人在枕上观察到了一系列生活细节,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中的蔬菜翻煎饼、孩子们的喧闹以及东禅寺的粥和鼓声,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赏析:
《立春枕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氛围,展示了范成大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诗中的选择蔬菜翻煎饼和孩子们的喧闹,表现了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的喜悦和活力。而东禅寺的粥和鼓声,则象征着宗教和文化的力量,与春天的到来形成了对比。整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期待的春天场景中。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立春枕上》展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触觉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范成大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范成大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朗读
()

猜你喜欢

闻君暂与故交违,去逐西风落叶飞。看剑未成今夕会,拿舟定复几时归。

云开帝子黄陵庙,月过将军赤壁矶。事业还须各努力,收名即用绣为衣。

()
翦裁用尽春工意。
浅蘸朝霞千万蕊。
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
风亭月榭闲相倚。
()

坦道却如临折板,安流还似泛波澜。好凭羊角生毛羽,转笑人间行路难。

()

红豆抛残矣。正花前、鬓丝禅影,泥人如此。十万春风谁管领,甘为雪儿愁死,偏零落、鸳鸯名字。

争道罗横难脱白,证香名、未办黄金纸。这场错,铸谁是。

()

口宣微密不思议,不是除贪即诫痴。只待外方缘了日,

争看内殿诏来时。周回海树侵阶疾,迢递江潮应井迟。

()

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

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

()
苞枿ba矣,惟根之蟠。
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
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
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
()

年少如君早息机,冰霜为骨羽为衣。虎溪何可无修静,辽海依然见令威。

几看桑田添野梦,频炊白石疗僧饥。他时许共骑黄鹄,好向浮山顶上飞。

()
於已搜寻臧善,虑思绝泯为先。
减财节色保丹田。
对景须行方便。
老幼自然有禄,且休苦苦孜煎。
()

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

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

()
默默有如愚。
一气氤氲日月炉。
玄牝驱驰三性会,凝酥。
醉饮醺醺性自娱。
()

宫柳不知兴废事,春来还是绿纤纤。

()

狗子已知无佛性,马又何曾有性来。
伯乐若来休着眼,任它骐骥混驽骀。

()

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
宝笈琼函世人传,感君重诺订金千。
相应未值南来雁,谓戏前言断不然。
()
淮岸。
向晚。
圆荷向背,芙蓉深浅。
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
()
广寒宫裹自无伦,不祗尘中第一人。
绝态乍辞天上书,清香更占世间新。
烟愁月恨迎加腊,日暖风迟俗却春。
且对流年觅新意,横斜疏影句皆陈。
()

龟螭屹立未欹斜,字势轩昂虞褚家。学士头衔耐雨雪,金公篆额足烟霞。

远寻空费游山屐,细拓惟成画足蛇。廊背雪庵碑即此,良心可惜用心差。

()

天地那容也谬庄,白头还醉我公觞。溪声梦醒偏随枕,山色楼高不得墙。

定性无书天我泯,风云有趣古今长。可知漏泄西林意,诗满寒衾月一房。

()
杨家长矛法入神,传向关西尔独真。
万朵梨花飞月晕,东吴敌手未逢人。
()

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

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

()
清明乍佳游,适与元巳并。
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
渔逢半篙绿,烟雨涵幽情。
缅怀兰亭人,高冢亦已平。
()
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
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鸪声里雨如烟。
()

放船直到栖禅处,万顷湖心一径开。绿树鸟惊风落果,碧潭龙去水生苔。

西岩尊宿传灯在,东海高僧杖锡来。今夜月明清似水,太空无地着纤埃。

()

二士出吴下,诸生有杨王。相从寂寞滨,无乃计未良。

纵横三千字,坐可致玉堂。词章乃糠秕,不直粟一囊。

()
三贤领剧缘才选,拙者求间属倦飞。
幸得汝阴当僻左,无能尸禄众应讥。
()

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
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
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

()

秋日同文馆,抡才又一回。楩楠输海徼,金玉振岩隈。

富赡看先达,清新畏后来。百朋行可锡,所乐在多才。

()
嗈嗈初听雁南征,喔喔俄闻鸡一鸣。
梦境往来双只堠,宦途兴废短长檠。
何由生计裁能足?不愿人间过取名。
饭软茶甘吾事了,但愁无酒酌公荣。
()
衮衮诸公竞朵颐,具文天亦厌谩欺。
啬夫不拜非难事,会有公车访释之。
()

秋日苦促短。
遥夜邈绵绵。
贫士感此时。

()

杭州别乘有馀才,戏作佳篇寄我来。
已教吴娘学新曲,凤山亭下赏江梅。

()
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
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

供应船头金弹丸,醉坐船里珍馐盘。有人推篷怜饿殍,大家说是秀才官。

()

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
野市穿残路接溪,败船糜索两相依。
居人欲渡频回首,客子将行屡揽衣。
()
杭州万里到幽州,百咏歌成意未休。
燕玉偶然通一笑,歌喉宛转作吴讴。
()
校雠存手泽,肯构炯前光。
际此圣明代,应无屋壁藏。
半窗分雪影,九蠹避芸香。
静想趋庭意,居然师友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