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枕上。宋代。范成大。择蔬翻饼闹残更,儿女喧喧短梦惊。想得春风连夜到,东禅粥鼓忽分明。
《立春枕上》是一首宋代诗词,作者是范成大。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选择蔬菜翻煎饼,喧闹的孩子们短暂的梦被惊醒。
想象春风连夜到来,东禅寺的粥和鼓声突然清晰起来。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一幕。诗人在枕上观察到了一系列生活细节,通过这些细节传达了春天的气息和生机。诗中的蔬菜翻煎饼、孩子们的喧闹以及东禅寺的粥和鼓声,都是春天到来的象征。诗人通过这些景象唤起了读者对春天的期待和渴望。
赏析:
《立春枕上》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春天的氛围,展示了范成大细腻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感知能力。诗中的选择蔬菜翻煎饼和孩子们的喧闹,表现了人们在春天来临时的喜悦和活力。而东禅寺的粥和鼓声,则象征着宗教和文化的力量,与春天的到来形成了对比。整首诗词通过对细节的描写,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生机和期待的春天场景中。
范成大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作品以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而著称。《立春枕上》展示了他对生活细节的敏感触觉和对自然变化的细致观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春天的热爱和向往。这首诗词在宋代文学中具有一定的地位,也是范成大作品中的代表之一。
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范成大。范成大(1126-1193),字致能,号称石湖居士。汉族,平江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南宋诗人。谥文穆。从江西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了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诗题材广泛,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内容的作品成就最高。他与杨万里、陆游、尤袤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
送马掾迁湖南。元代。范梈。闻君暂与故交违,去逐西风落叶飞。看剑未成今夕会,拿舟定复几时归。云开帝子黄陵庙,月过将军赤壁矶。事业还须各努力,收名即用绣为衣。
木兰花/玉楼春。宋代。柳永。翦裁用尽春工意。浅蘸朝霞千万蕊。天然淡泞好精神,洗尽严妆方见媚。风亭月榭闲相倚。紫玉枝梢红蜡蒂。假饶花落未消愁,煮酒杯盘催结子。
赠蒋汝济。明代。符锡。坦道却如临折板,安流还似泛波澜。好凭羊角生毛羽,转笑人间行路难。
贺新郎二十首 其十六。清代。李慈铭。红豆抛残矣。正花前、鬓丝禅影,泥人如此。十万春风谁管领,甘为雪儿愁死,偏零落、鸳鸯名字。争道罗横难脱白,证香名、未办黄金纸。这场错,铸谁是。同年碧玉才弹指,半相逢、钿筝瑶阮,招摇过市。愿种搞门千本草,稳卧樱桃花底。都不羡、盘龙账子。巧借青娥消肮脏,拼偿他、轻薄生生债。掷铅管,泪如水。
广州贻匡绪法师。唐代。曹松。口宣微密不思议,不是除贪即诫痴。只待外方缘了日,争看内殿诏来时。周回海树侵阶疾,迢递江潮应井迟。必竟懒过高坐寺,未能全让法云师。
赠杨使君。唐代。白居易。曾嗟放逐同巴峡,且喜归还会洛阳。时命到来须作用,功名未立莫思量。银衔叱拨欺风雪,金屑琵琶费酒浆。更待城东桃李发,共君沉醉两三场。
乐府杂曲·鼓吹铙歌·苞枿。唐代。柳宗元。苞枿ba矣,惟根之蟠。弥巴蔽荆,负南极以安。曰我旧梁氏,辑绥艰难。江汉之阻,都邑固以完。圣人作,神武用,有臣勇智,奋不以众。投迹死地,谋猷纵。化敌为家,虑则中。浩浩海裔,不威而同。系缧降王,定厥功。澶漫万里,宣唐风。蛮夷九译,咸来从。凯旋金奏,象形容。震赫万国,罔不龚。
赠苗鍊师。明代。释函可。年少如君早息机,冰霜为骨羽为衣。虎溪何可无修静,辽海依然见令威。几看桑田添野梦,频炊白石疗僧饥。他时许共骑黄鹄,好向浮山顶上飞。
西江月。金朝。王哲。於已搜寻臧善,虑思绝泯为先。减财节色保丹田。对景须行方便。老幼自然有禄,且休苦苦孜煎。放开一朵白花莲。管取西江月现。
登邯郸洪波台置酒观发兵。唐代。李白。我把两赤羽,来游燕赵间。天狼正可射,感激无时闲。观兵洪波台,倚剑望玉关。请缨不系越,且向燕然山。风引龙虎旗,歌钟昔追攀。击筑落高月,投壶破愁颜。遥知百战胜,定扫鬼方还。
南乡子。元代。王吉昌。默默有如愚。一气氤氲日月炉。玄牝驱驰三性会,凝酥。醉饮醺醺性自娱。风月不能拘。天复天中运斗枢。消息玄黄形妙趣,情愉。一派红光
戏题龙眠马性图。宋代。楼钥。狗子已知无佛性,马又何曾有性来。伯乐若来休着眼,任它骐骥混驽骀。
题无学卷兼柬三怀上人时同寓匡庐 其一。明代。邹元标。见说栖霞曾住世,忽闻飞锡在匡庐。非生非死应须识,莫向岩头又著书。
和寄仵判院八首。宋代。赵希逢。宝笈琼函世人传,感君重诺订金千。相应未值南来雁,谓戏前言断不然。
河传(二之二·仙吕调)。宋代。柳永。淮岸。向晚。圆荷向背,芙蓉深浅。仙娥画舸,露渍红芳交乱。难分花与面。采多渐觉轻船满。呼归伴。急桨烟村远。隐隐棹歌,渐被蒹葭遮断。曲终人不见。
次韵梅花。宋代。王铚。广寒宫裹自无伦,不祗尘中第一人。绝态乍辞天上书,清香更占世间新。烟愁月恨迎加腊,日暖风迟俗却春。且对流年觅新意,横斜疏影句皆陈。
寄穆斋烦拓雪庵碑四首 其二。清代。王尔烈。龟螭屹立未欹斜,字势轩昂虞褚家。学士头衔耐雨雪,金公篆额足烟霞。远寻空费游山屐,细拓惟成画足蛇。廊背雪庵碑即此,良心可惜用心差。
雨宿罗汉寺和荩乡员外 其二。明代。庄昶。天地那容也谬庄,白头还醉我公觞。溪声梦醒偏随枕,山色楼高不得墙。定性无书天我泯,风云有趣古今长。可知漏泄西林意,诗满寒衾月一房。
寄达此上人。明代。释今严。闻君到处有烟霞,吴越江山暂作家。秋色再逢瓜步晓,月明几向洞庭赊。寒随雁影过天末,梦逐潮声到海涯。我亦因人聊寄此,北风微雨日初斜。
和三四弟韵。宋代。方岳。清明乍佳游,适与元巳并。但有松叶醪,宁须杏花饧。渔逢半篙绿,烟雨涵幽情。缅怀兰亭人,高冢亦已平。空余数行墨,日月老送迎。不知狂李白,醉面骑长鲸。宇宙曾几何,一笑吾诗成。
萧皋别业竹枝词十首。明代。沈明臣。青黄梅气暖凉天,红白花开正种田。燕子巢边泥带水,鹁鸪声里雨如烟。
送智惠隐住水月禅院。元代。成廷圭。放船直到栖禅处,万顷湖心一径开。绿树鸟惊风落果,碧潭龙去水生苔。西岩尊宿传灯在,东海高僧杖锡来。今夜月明清似水,太空无地着纤埃。
秋夜写怀呈常所往来诸公兼寄吴兴江仲嘉八首 其六。宋代。程俱。二士出吴下,诸生有杨王。相从寂寞滨,无乃计未良。纵横三千字,坐可致玉堂。词章乃糠秕,不直粟一囊。我愧非子云,文书昧偏旁。穷居似韩子,草树亦荒凉。时能出佳句,慰我秋夜长。
次韵和丹阳裴如晦学士寄示与蔡子直陈述古唱。宋代。苏颂。三贤领剧缘才选,拙者求间属倦飞。幸得汝阴当僻左,无能尸禄众应讥。
秋丁卧堰合楼。元代。艾性夫。忆得年时此倚阑,日边指点说吴山。舟移半夜成虚梦,人负斯楼亦厚颜。槐古不知花几度,城颓空护屋三间。追思往事浑无寐,寂历虚檐月半弯。
和邓慎思诗呈同院诸公三首 其三。宋代。余干。秋日同文馆,抡才又一回。楩楠输海徼,金玉振岩隈。富赡看先达,清新畏后来。百朋行可锡,所乐在多才。
枕上。宋代。陆游。嗈嗈初听雁南征,喔喔俄闻鸡一鸣。梦境往来双只堠,宦途兴废短长檠。何由生计裁能足?不愿人间过取名。饭软茶甘吾事了,但愁无酒酌公荣。
送湖南张仓解官还建昌九首。宋代。廖行之。衮衮诸公竞朵颐,具文天亦厌谩欺。啬夫不拜非难事,会有公车访释之。
龙门下作。唐代。白居易。龙门涧下濯尘缨,拟作闲人过此生。筋力不将诸处用,登山临水咏诗行。
过分水庙戏成棹歌六章 其五。明代。程敏政。供应船头金弹丸,醉坐船里珍馐盘。有人推篷怜饿殍,大家说是秀才官。
自安仁至豫章途中杂兴十九首。宋代。赵蕃。野市穿残路接溪,败船糜索两相依。居人欲渡频回首,客子将行屡揽衣。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八。宋代。汪元量。杭州万里到幽州,百咏歌成意未休。燕玉偶然通一笑,歌喉宛转作吴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