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沅江书堂

李氏沅江书堂朗读

诗词《李氏沅江书堂》是宋代作家王安石所作,下面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沅江水有梁与罾,
沅田树桑可蚕耕。
君於其间耻射利,
独岸清泚留朱甍。
诗书当前日开阖,
冠带满坐相逢迎。
勉求高论出施设,
无以私智为公卿。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书堂位于沅江之畔的景象。诗人称赞沅江水的清澈,并提到了梁和罾,这是用来捕捞鱼类的工具,暗示着江水丰富的资源。沅田边种满了桑树,可以供养蚕丝的养殖,展现了该地区的农业繁荣。诗人称赞这片土地的主人,因为他不以射猎来谋求私利,而是专注于修养自己的情操。

诗人提到了书堂,暗示着这是一个学问荟萃的地方。每天诗书时刻开合,学者们佩戴着官帽,满堂相互交流,互相迎接。他们都努力追求高尚的论述,不以个人的智慧来谋求私人的功名地位,而是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

赏析:
这首诗词展现了宋代时期士人的风尚和儒家思想的精髓。诗人以自然景观描绘了沅江的美丽和富饶,表达了对自然环境的赞美。同时,诗人通过赞扬书堂中的学者们,强调了学问和修养的重要性,以及学者应该为公共利益而奋斗的价值观。

诗人以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对高尚品德和纯粹学问的向往,倡导士人应以道德修养和公共利益为重,而不是追逐个人功名和私利。这与王安石在政治上推崇实用主义的思想一脉相承,强调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既展现了自然景观的美丽,又传达了对高尚品德和学问的追求,是一首具有哲理和思想深度的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扁舟漾寒水,暂使客心清。
天与秋阴合,江连野色平。
洪波回赤壁,苍野带孤城。
更想孙郎战,临风动壮情。
()

延沼添回道,当窗卓小峰。书来燕雪满,梦去越山重。

谷水烹茶冽,螺烟渗纸浓。经冬人事减,多半为花慵。

()
桂嫩传香,榆高送影,轻罗小扇凉生。
正鸳机梭静,凤渚桥成。
穿线人来月底,曝衣花入风庭。
看星残靥碎,露滴珠融,笑掩云扃。
()

花里楼台看不真,绿杨隔断倚楼人。谁谓含愁独不见,一片,桃花人面可怜春。

芳草萋萋天远近,难问,马蹄到处总消魂。数尽归鸦三两阵,偏衬,萧萧暮雨又黄昏。

()

閒居水石差怡性,恋阙驺车又戒途。已愧朝阳冈上凤,漫随波泛水中凫。

考槃羡尔开三径,作赋令人重两都。康济并需岩穴士,先忧宁道只江湖。

()

城中三亩宅。

()

旧堤杨柳不成裁,劫火经今五十回。瓦碎尚馀香粉腻,市喧疑是野魂哀。

高飞独羡扬州鹤,倚杖难寻月观梅。祇为繁华易消落,遍将清泪点寒灰。

()
芳树生后园,棘生芳树傍。
虫来啮树根,终也被棘伤。
棘伤虫即死,树叶自芬芳。
忠贤在君侧,四夷敢陆梁?不独君与臣,亦有弟与兄。
()

吠日村尨意未休,鹿鸣猿啸各添愁。心中纵积千般痛,额上犹存一字羞。

新月静,故山幽,不堪魂梦忆风流。无端身在樊笼里,卧看春阴冷似秋。

()

分向相山伴野蒿,偶并香草入离骚。
清名悔出群芳上,不入离骚更自高。
()

联翩冠盖盛豪华,里号鸣珂世共誇。却解虎符辞玉篆,来随渔父泊鸥沙。

游丝牵尽风前絮,逝水流残雨后花。试问仙踪指天际,十洲三岛是君家。

()

元亮无适俗韵,醉中强释形神。
置我青原台上,不劳半道邀迎。

()

来陪杖屦蹑孤峰,故老旁观叹二翁。海上波平千里白,江东兵壮万旗红。

云开云合山头月,潮落潮生渡口风。须约蒙庄老仙客,凭栏直下看龙宫。

()

慈乌复慈乌,姿态何瑰奇。由来能反哺,厥性仁且兹。

心既育亦长,飞息相追随。灵异匪凡匹,鸣止适所宜。

()

幽谷重阴锁暮寒,一重云树一重阑。玉兰秋叶西风落,瑶草春香北两残。

山外屯岚如恨积,涧边流水似心酸。不知天意知人否,幽谷重阴锁暮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