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雁

池雁朗读

诗词:《池雁》

羽毛摧落向人愁,
当食哀鸣似有求。
万里衡阳冬欲暖,
失身元为稻粱谋。

中文译文:
雁羽凋落使人忧愁,
在觅食时发出哀鸣,仿佛有所请求。
万里衡阳的冬天渐暖,
失去自由身体为了稻谷和粮食而服务。

诗意:
这首诗词由宋代作家王安石创作,以描绘池中的雁鸟为主题。诗人通过雁羽凋零、哀鸣求食的描写,表达了一种忧愁的情绪。雁群飞行的过程中,羽毛逐渐凋落,象征着物是人非的变迁,使人感到无尽的忧伤。同时,雁鸟的哀鸣也传达了它们对食物的追求和渴望。

在诗的后两句中,诗人描述了衡阳地区的冬天即将过去,温暖即将来临。然而,诗人以雁鸟失去自由身体为代价为人类服务的形象,暗示了人们为了谋求稻谷和粮食而不惜牺牲他人的现实。这种揭示社会现实的隐喻将读者的思绪引向社会的冷酷和人性的残酷。

赏析:
《池雁》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雁鸟的悲苦遭遇,展示了生命的脆弱和社会的残酷。通过对自然景物和动物的描写,诗人抒发了对人生的思考和对社会现象的关注。诗中采用了象征和隐喻的手法,使读者在欣赏诗词的同时思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诗词中的冷暖对照和生死对立,以及对人性的揭示,使这首诗词富有深意和哲理。通过诗人的笔触,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对人类行为的反思和社会现实的揭示。《池雁》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引发人们对生活意义和社会伦理的思考,展现了王安石独特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深度。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朱门列戟。
华堂鼎食。
那更康强八十。
渭川遇主恰年同,怎得似、累朝良弼。
()

戚戚辞故里,盛阳远行游。入门揖兄嫂,征马已驾辀。

日午登前冈,浮云逝南流。零汗透衣巾,仆夫行悠悠。

()

安身南北皆吾里,勿较使行兼尼止。

心犹泥絮吹不起,岂有颜甲生微泚。

()

画堂春暖日光晴。坐深庭。泛瑶觥。一曲仙音、许我醉中听。

虽是初逢如旧识,言不尽,话生平。

()

怪尔湖南使,风江晚系舟。遥经十载别,刚得寸时留。

素月明寒浦,苍山隐暮流。水鸥嗟未及,双泛寡离忧。

()

一会灵山本宛然,因师又见别逢禅。吾庵钟鼓原无恙,共看炉前一炷烟。

()

馆舍最清幽,沙头暂舣舟。鸟归烟外树,人上水边楼。

白浪长淮雨,黄花九月秋。醉来歌慷慨,此地惯曾游。

()

隋堤远,波急路尘轻。今古柳桥多送别,见人分袂亦愁生。何况自关情。

斜照后,新月上西城。城上楼高重倚望,愿身能似月亭亭,千里伴君行。

()

倾国先呈皓齿,灵心暗托瓠犀。麝兰香沁茗瓯时。

中有醍醐妙理。

()

飞流如雪洒篷窗,一夜离心拥去艭。回首不堪相忆处,千山明月满桐江。

()
凤尾鬟香再叠梳。
藕丝衫嫩蹙双鱼。
间收末利熏藤枕,自插芙蓉绕翠厨。
新浴后,浅妆初。
()
别酒更添红粉泪。
促成愁醉。
相逢浅笑合微吟,撩惹到、缠绵地。
花下解携重附耳。
()
赢马东山路,骎骎抵石门。
落花春夜雨,流水暮烟村。
久客悲行役,清愁搅梦魂。
劳生多感慨,余恨付乾坤。
()

大贤小隐卧山阿,海内苍生其柰何。脱躧未应忘世事,悬车聊且养天和。

跃马场边看险地,轻鸥江上狎晴波。鄙夫閒放能高论,独有年来渐觉多。

()
高竹杂高梧,还惊秋节初。
晚凉尤右喜,旧帙亦宜舒。
池阁轻风里,园林晚景余。
人生有此乐,何必较锱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