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二首

即事二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文学家王安石创作的《即事二首》。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即事二首》

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
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

中文译文:

云从没有意识地来,又毫无目的地离去。
没有意识的地方无处寻找,别指望找到没有意识的存在之处。

诗意解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王安石对云的观察和思考,同时也折射了一种哲理思考。诗中的"云"象征着人生中的事物和现象,而"无心"则代表没有目的、没有意识的状态。作者以云的形象来探索人生的无常和无意义,传达了一种超越个体、超越存在本身的思考。

首句"云从无心来,还向无心去"意味着云是无意识的,它们没有来自任何意识或目的,也没有目标或方向。云的生命是短暂的,它们来去无踪,仿佛在人世间没有留下痕迹。

接着,下两句"无心无处寻,莫觅无心处"则强调了无心的状态是无法被找到的。无心无处寻指的是无法从事物的外在形态中找到无心的存在,莫觅无心处则意味着无心的本质无法被寻找或捕捉到。

赏析:

《即事二首》以简洁的语言揭示了王安石对生命和存在的思考。通过云的形象,诗中传达了一种深沉的哲学意味,探讨了人生的无常和无意义。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于无心状态的思考和对人生本质的思索,引发读者对于生命意义和存在意义的思考。

这首诗词的魅力在于它简洁而深刻的表达方式,通过对云和无心的描写,引发了人们对于生命的思考和对于存在的意义的追问。它鼓励读者超越表面现象,深入探索生命的本质和存在的真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王安石

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谥文,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汉族,北宋抚州临川人(今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邓家巷人),中国北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改革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欧阳修称赞王安石:“翰林风月三千首,吏部文章二百年。老去自怜心尚在,后来谁与子争先。”传世文集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其诗文各体兼擅,词虽不多,但亦擅长,且有名作《桂枝香》等。而王荆公最得世人哄传之诗句莫过于《泊船瓜洲》中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王安石朗读
()

猜你喜欢

邑尉非常气势豪,因谈真教反称褒。
吾家微密皆彰露,又往西天去一遭。
()

人境两俱夺,倒转舌头说。四句若为分,昙花生枯蘖。

()

昨日卖衣裳,今日卖衣裳。衣裳浑卖尽,羞见嫁时箱。

有卖愁仍缓,无时心转伤。故园有虏隔,何处事蚕桑。

()

菊花秋开只一种,意远不随桃与梅。
游人有几爱孤淡,零落野水空岩隈。
层层露萼间枝叶,金靥万个围苍苔。

()

暮春濯清汜,游鳞泳一壑。高泉吐东岑,洄澜自净荥。

临川叠曲流,丰林映绿薄。轻舟沈飞觞,鼓枻观鱼跃。

()
金马延群俊,芸午聚众书。
杳疑神境绝,深与世尘疏。
气逼烟霄爽,光分日月余。
不材叨误选,故友幸聊居。
()
周汉历历上下秦,侯王将相史叠陈。
辱斯荣斯仁不仁,桃源鹿门商山人。
南磵远孙涧之滨,所以三人入呻吟。
桃源本是耕稼民,鹿门商山抱经纶。
()
虎符分镇浙江东,舣棹都门使旆雄。
双桨徘徊枌社日,高牙摇曳剡溪风。
蓬莱阁宴公书简,贺监湖浮狱榜空。
行听越民歌德政,及还青琐见旌忠。
()
已屡春风一醉来,不知妆镜为谁开。
虑妃只解如飘雪,也费陈王八斗才。
()

连年染患貌栀黄,卢扁犹无起死方。稚女自敲尸畔磬,邻僧来炷佛前香。

生涯谩有千书卷,受用惟存一奠觞。听说茶毗心更苦,拭乾清泪又成行。

()

乱云残叶晚凄凄,挥手长安日渐低。眼底只今饶醉尉,不烦追送灞桥西。

()
新开弦管召天和,喜气悠扬际海涯。
向晓金焦称寿处,欢声更满使君家。
()

腊尽梅花落不停,笛声孤起不堪听。且留溪影弄清浅,更看残英动晓星。

()
呼猿才了复临流,洗出胸中一派秋。
泉石世间真富贵,几生修得到巢由。
()
()

水非沟壑龙方卧,木是梧桐凤始栖。
莫道男儿无去路,碧霄云外有仙梯。

()

飞霞高阁俯双松,绿水寒塘翠欲重。风送涛声喧鸟雀,日衔波影散虬龙。

曾供陶令三秋兴,不数秦皇尺命封。岁晚不渝冰雪操,采芳何处问芙蓉。

()
镜湖归隐老黄冠,布褐萧然一室宽。
灯影青荧人未睡,雨声点滴夜将阑。
四朝出处朋侪尽,半世漂流骨相寒。
青史无名端可耻,著书留与後人看。
()

章台分得绿阴娇,摇曳兰溪几万条。晚雾浅笼莺语滑,暮烟斜系马蹄遥。

迷离两泪含新眼,淡荡风情约舞腰。珍重弗令攀折去,好看飞絮满溪桥。

()

夏雨涨黄流,夜鸣邻船柁。
乘危冒险人,不识西山饿。

()

咄咄柴桑久卜邻,轩轩少室竟何人。一丘奇兴心犹远,千古论交迹未陈。

奋锸自随天地阔,园林好在岁时新。东风相逐经行处,花草禽鱼不计春。

()

桑椹初生柳叶秾,薰风咄咄逼春工。物华过眼真堪恨,绿发今成一老翁。

()

二乔高格重词场,瘗玉郊原骨更香。我似吴门风雅客,痴情颠倒咏真娘。

()

自君之出矣,宝镜为谁明?

思君如陇水,长闻呜咽声。

()
天姥连天横,我过如牛脊。
乃知李谪仙,梦游言过实。
徐生亦好奇,请问刘阮迹。
安知古仙人,太平入鬼域。
()

忘兹适越意,爱我郡斋幽。野情岂好谒,诗兴一相留。

远水带寒树,阊门望去舟。方伯怜文士,无为成滞游。

()
一夜高楼万景奇,碧天无际水无涯。
只留皎月当层汉,并送浮云出四维。
雾静不容玄豹隐,冰生惟恐夏虫疑。
坐来离思忧将晓,争得嫦娥仔细知。
()

芰荷容易问初衣,鸟鹊何缘启夕扉。明月恰随公子盖,小园同偃丈人机。

诗名拓落沧江稳,秋色峥嵘白露稀。盛世漫劳歌凤德,即今解网放鸿飞。

()

一自先朝感赐环,年来习懒渐成顽。江河既导宜宗海,麇鹿难驯却恋山。

已觉梦曾惊虎口,岂知身复簉鹓班。闭门不是图高尚,祗恐相逢益厚颜。

()

雾濛濛,风淅淅,
杨柳带疏烟。
飘飘轻絮满南园,

()
点酥点蜡。
凭君尽做风流骨。
汉家旧样宫妆额。
流落人间,真个没人识。
()

溪山冰玉产魁儒,法从恩承秘殿除。云匣凝香犹有笏,牙签插架尚多书。

照人清气寒仍冽,满眼晴峰画不如。文献百年论嗣续,从今鲁宝识璠玙。

()

琵琶心事曲中论,曾笑明妃负汉恩。明日天山山下路,不须回首望都门。

()

青青者莆,生于污也。旟旐有翩,君子攸悲。

有荡者道,其木乔乔。有鸟哓哓,女有巢漂摇。

()
清淮带城郭,形胜压吴天。
人苦怀襄后,帝求师帅贤。
郎官已分竹,画鷁似登仙。
昨夜惊乌坐,星辉共黯然。
()

延禧昭代领诸侯,剑履风云最上头。观洛有图来瑞鸟,中天望气拥青牛。

化调大匕归商鼎,祉锡元圭敛禹畴。鱼水君臣原万历,功成何必赤松游。

()

官舍劳君载酒寻,病多无柰踏芳心。孤亭岁久青松老,曲径春残碧草深。

友义昔曾称管鲍,诗名今岂下高岑。黄鹂紫燕如知喜,并舞双飞接好音。

()

沙头薄暮生林樾,烟水茫茫沙雪白。女墙夜静潮无声,惟有中天一片月。

年年故宫照禾黍,年年商船照歌舞。

()

山河表里绝狼烟,幕府朝朝醉玳筵。
合乐中军雄鼓吹,传杯四座艳花钿。
行春好驻桑郊骑,卜夜谁谈雪宾禅。

()
午风吹坼稻花香,晨雨翻掀稻叶凉。
道中尘埃犹净尽,田间欢乐讵能量。
()

二贤同载笔,久次入新年。焚草淹轻秩,藏书厌旧编。

竹风晴翠动,松雪瑞光鲜。庆赐行春令,从兹伫九迁。

()

春睡酣带酒,晚食美当肉。
细观东坡诗,万事贵精熟。
一阴七十日,雨意犹未足。

()
红源初滥觞,其天千万里。
婆娑数亩阴,岁月拱把尔。
士之于为学,岂得独异彼。
岿然九层台,亦自抔土累。
()

我如瘦鹤望瑶池,空恨蒹葭在水湄。赢得双红归四壁,茶铛药灶也相宜。

()

一溪桃雨流红去,万壑松风响翠来。即景欲吟吟未得,春衫随处坐莓苔。

()

缲丝自喜如霜白,输入官家吏嫌黑。

手持退印竞传呼,倏见长条染深墨。

()

先生久不言,空有鸾凤音。求之千载上,抱膝知此心。

()

石霜峰北淦西头,寄住林塘数亩幽。比及到家犹是客,对人强自说乡愁。

()

红颜悲旧国,青岁歇芳洲。

不待金门诏,空持宝剑游。

()

汉家台殿敞蓬莱,玉柱盘龙接上台。廿载皇仁深雨露,一时天意变风雷。

宫墙夜静啼乌急,苑树春归乳燕来。翘首五云天万里,小臣双泪泣秦灰。

()

破袖悬鹑鬓㖀苍,山前山后乐相羊。三更月影如酥白,一树梅花似雪香。

()
一叶落梧桐,年光半又空。
秋多上阶日,凉足入怀风。
病瘦形如鹤,愁焦鬓似蓬。
损心诗思里,伐性酒狂中。
()

平生共饮西江水,今日相逢南浦云。
玉洁日光湖上宰,与君有旧是斯文。

()

品在色香外,氛尘夙所禁。凌霜存劲节,浃月伴清吟。

淡对生秋兴,静看增隐心。篱边有醉客,珍重至于今。

()
铃索无声讼牒稀,雨余四野竞扶犁。
小亭独坐心无事,满地绿阴山鸟啼。
()

风流最数宣城,奇山秀水神仙府。琴高台畔,花姑坛上,鸾翔凤舞。春度玉墀,月升金掌,荣分铜虎。想少陵,知有异人间出,三百载、留佳句。
岁岁椒盘柏斝,到明朝、又还重举。阳和散作,千岩瑞雪,两溪甘雨。汲取恩波,酿成禄酒,庆公初度。有东风传报,都人已为,筑沙堤路。

()
本无迷悟人,只要今日了。
了了了了了,面南看北斗。
()

高齐杳冥际,迥与世尘违。
席上山河近,天边桑柘微。
人间已飘洒,栋里始纷霏。

()
道人东立海上山,锡飞西落大江北。
双屦还乘海去起,西过当阳驻山曲。
倚岩引锡神泉涌,一道明虹出幽谷。
兀然孤冥踞盘石,清夜鬼神礼白足。
()

客里逢生日,舟中况苦寒。家人具汤饼,童子献蔬盘。

风送归心切,天长望眼宽。唯馀亲友念,此日转无端。

()

杏花开过雪成团。惜朱颜。负清欢。只道今年,春意已阑珊。却是地偏芳信晚,红数点,小溪湾。碧壶香供挽春还。一枝闲。淡相看。月落山空,谁与护朝寒。传语春风留客好,莫容易,便吹残。

()

碧玉情人初十五。生小江南,险被春愁误。才说郎心同妾苦。

心头便有郎来住。

()

归去思陶令,安时似子舆。
近知园可灌,唯恐菊相疏。
酒幸浓如珀,诗令价重渠。

()
罗氏堂中六友图,要求纸尾数行书。
若於此味真知得,着甚言词乞与渠。
()

床前蜡纸一灯明,殷殷闻雷数震惊。
忽去青天无鸟迹,骤来红树有莺声。
噆肤噬血宁甘死,投隙穿帷太巧生。
为尔通宵愁不寐,几回枕上又诗成。
()

播迁海国恨何穷,当日乾坤黯淡中。玉玺泪沉王气散,铜驼月冷帝图空。

寒厓风雨愁归鹤,故国松楸泣断鸿。一自翠华摇落后,忠魂长护紫龙宫。

()

道曰金丹,儒曰太极,释曰玄珠。矧三教之道,本来同祖,心存至德,性悟真如。

阖辟机关,抽添运用,返照回光复本初。休分别,那些儿妙处,无字称呼。

()

崇文德化洽,新殿集贤初。庸菲参高选,首滥承明庐。

殊私光辅弼,荣送列簪裾。座引中厨馔,杯锡上尊馀。

()
风驱云卷一身微,慕侣高高急急飞。
未许高人能远遁,梁王池馆故同归。
()

客从江东来,遗我五色绢。一心不相忘,万里讵云远。

手裁合欢襦,加以锦绣缘。馀为连理带,杂佩相纠缠。

()

鸣玉犹增坛坫哗,哲人处世玩龙蛇。顾厨俊及兹多口,粤宋燕秦岂一家。

党籍无碑刊茂叔,琅嬛有地辟张华。劝君勤校五千卷,遮莫秋林噪鹊鸦。

()
河桥数株柳,偏受东风多。
柔条慎扔折,生意全天和。
()
酒酣后,歌歇时。
请君添一酌,听我吟四虽。
年虽老,犹少于韦长史。
命虽薄,犹胜于郑长水。
()
都人共喜太师回,比户争迎不得催。
正值土楼滩水浅,大家出手挽船来。
()

南州高士秪徐君,野鹤昂然自不群。心似寒潭冰下水,身如秋岭雨馀云。

艺兰何待樵青斧,酾酒难寻李白坟。为问别来能几日,城中消息了无闻。

()

北风十二月。
雪下如乱巾。
实是愁苦节。

()

小雨新晴接重九,猎猎西风振衰柳。
二禅过我欲东游,为说偕行得衣友。
天童老人笑垂手,应问师来欲何取。

()

余生爱林壑,梦想云水间。倏然外尘嚣,俗类每相关。

一行堕世网,著脚多阻艰。回望故山云,逋客几汗颜。

()

从此中原恐陆沈,东周积弱又于今。入山冷眼观时局,荆棘铜驼感慨深。

()

曾到蕲州不,人人说使君。使君才具合经纶。小试边城、早晚上星辰。

佳节重阳近,清歌午夜新。举杯相属莫辞频。后日相思、我已是行人。

()

葱山渝外域。
盐泽隐遐方。
两源分际远。

()
奏稿倘能安国步,投荒何敢爱家林。
双湖万顷湖天月,长与先生照赤心。
()
南面称孤贵,西京谒帝卑。
谁能如李密,更望一台司。
()

老松不得千年寿,何况高材傲世人。唯有草书三昧法,龙蛇夭矫锁黄尘。

()

羽檄传岁月,走马不当疾。我家在江南,时节阻会集。

东皋冗不治,杜老趣归急。何时秉犁锄,夜翻陇头湿。

()
残蝉乍歇。
又乱叶打窗,蛩韵凄切。
寂寞天香院宇,露凉时节。
乘鸾扇底婆娑影,幻清虚、广寒宫阙。
()

采樵有遇才三日,归路还家已十年。自古得仙非苦节,此坑安得号黄连。

()

云绕千峰驿路长,谢家联句待檀郎。手持碧落新攀桂,

月在东轩旧选床。几日旌幢延骏马,到时冰玉动华堂。

()

高阁凌云眼界宽,野烟碧树有无间。天边孤鸟飞不尽,陌上行人殊未还。

魏国几回时事改,汴堤千古夕阳閒。愁来重倚阑干望,崧少西头是故山。

()
经时移病久端居,玉署新秋独直庐。
夜静楼台落银汉,人闲铃索少文书。
江湖未去年华晚,烟火微凉暑雨初。
敢向圣朝辞宠禄,多惭禁御养慵◇。
()

雨洗池荷净有余,闻君池上草为庐。
避喧人浣桃花水,闻道僧留贝叶书。
云袅鹤巢松盖湿,机忘鱼笋槿篱疏。

()
赞房容久愒,游了奚所叹。
树老书常寂,云埋宵易寒。
龛灯对青荧,手箑失折团。
抚运忽有感,秋防趣三单。
()

白衱与乌藤,相邀访定僧。君言未合齿,吾屐已先登。

但省乾无事,何忧百不能。如临幽涧水,虽小却清澄。

()
自铸铁成错,谁吹灰使然。
俗情床上下,野趣蜜中边。
花艳明光锦,苔痕白打钱。
醉翁诗板在,山莫放童颠。
()

祭天马酒洒平野,沙际风来草亦香。白马如云向西北,紫驼银瓮赐诸王。

()

未办因人出,时歌不我过。
墨泓云脚乱,药鼎雨声多。
三篾阅浮世,把茆营懒窠。

()

扰扰椎埋遍九原,因山独有霍陵存。
孝文俭德虽天纵,亦赖忠臣效一言。

()

郁孤台上立多时。烟晚暮云低。山川城郭良是,回首昔人非。

今古事,只堪悲。此心知。一尊芳酒,慷慨悲歌,月堕人归。

()

北来燕赵旧山川,平野苍茫海色连。客子行游非素约,野人墟落自成廛。

寻凉有马能知路,吊古无碑可问年。九日忙时閒一日,新诗莫惜被人传。

()

辞家远行游。悠悠三千里。
京洛多风尘。素衣化为缁。
循身悼忧苦。感念同怀子。

()
主人未肯便山林,赏月吟风酒更琴。
每一登堂一揩眼,谁知半点向阳心。
()

欲知难别意,孤棹去还停。
候吏分遥迩,离人杂醉醒。
城临秋水渡,树带夕阳亭。

()
清宵藜火带星光,天禄曾为著作郎。
门下候朝深坐馆,殿前回院曲通廊。
群公次第多含笑,满袖氲氤尚有香。
黄屋朱扉照初日,中官两两玉阑旁。
()

君不见东方朔长九尺馀,不如侏儒长三尺。朝捧一囊钱,夕竟饱死复何益。

死者不可作,饥者食有馀。堂堂之躯天所命,生之短者续则悲。

()

冻雀无声庭桧响,冰花洒檐大如掌。平明起视岩壑间,插天琼瑶一千丈。

夕阳微漏光嵯峨,倚栏更觉爽气多。云间落叶有径否,想见樵叟犹青蓑。

()

月形何完完,秋静气弥放。
玉轮困瑕纇,投掷去天仗。
前无衡轭施,凭谁挽能上。

()

鼎鼎朱门,满眼是、膨脝腹涨。谁得似、心情半懒,风情微恙。

阿堵考君材最下,孔方阻尔书难上。算人间、只有芰荷裳,堪相饷。

()
净妙妙时解活计,露堂堂处有家风。
须知脱体卓然道,廓落圆通是个宗。
()
江南擅名胜,雅爱陆敬风。
岂无可以赠,折枝寄邮筒。
缄香不敢泄,千里一寸衷。
对雪感岁暮,白头谩西东。
()

荒山百里程,险恶不堪行。向使梦曾到,应令魂亦惊。

有蹊皆虎迹,无树不猿声。草与人肩并,云随马足生。

()
晴路无泥亦未埃,野云尽薄不全开。
满山都是长松树,无数杨花何处来。
()
元佑于今几故家,要寻遗事渺难涯。
虚名可愧铁炉冒,实美当知丙穴嘉。
柱后惠文余故窘,伍符尺籍子无嗟。
神仙也说多官府,何物蜂房亦趁衙。
()

大誓悯涂炭,乘机入生死。中州法既弘,葛陂暴亦止。
乳孔光一室,掌镜彻千里。道盛咒莲华,灾生吟棘子。
埋石缘虽谢,流沙化方始。

()
平生我解量人品,元亮真成晋伯夷。
我欲招魂无别物,剩将洒酒菊花枝。
()

岳立儒林二子名,别来何以报同声。江花每忆华阳馆,蓟雁频飞白下城。

赤管著书真汝事,青山高枕得吾生。天涯璚树凭谁寄,秋满潇湘问去程。

()

城笳吹下暮云边,萤照书帷夜未眠。
游子不堪征袖薄,西风懒诵捣主篇。

()

古音不作古器亡,宝琴百衲无辉光。江关老屋风雨夕,七条瘦玉沦微茫。

山人家住横云麓,一生消尽清闲福。明徽妙手发奇声,成连海上传仙曲。

()

朱阁新前构,峥嵘枕水端。地饶千顷秀,天付四时寒。

波蹙龙鳞活,山斜凤翼攒。晴光照毛发,翠霭夺华丹。

()

酷暑今年直破秋,固应宋玉厌荷稠。一朝雨势翻天至,两月炎威掠地收。

陋巷谁知颜氏乐,清时空抱杞人忧。漳滨好在刘公干,何日青山烂漫游。

()
玉童西迓浮丘伯。
洞天冷落秋萧瑟。
不用许飞琼。
瑶台空月明。
()

汉代嘉循吏,黄金尔赐偏。乃增颍川秩,特起南阳阡。

紫诰鸾双捧,玄宫日对圆。好将光显意,一慰蓼莪篇。

()

旃檀佛像身丈六,三十二相俱完全。流传释家亲受记,止于大国来西天。

()

煮海谁为祟,沿淮困不胜。民思贤使者,帝遣大农丞。

玉节寒侵斗,牙樯冻作冰。来归闻早著,紫禁要渠登。

()
西游今已十余年,更涉波涛路半千。
燕度玉京逢社雨,雁回金斗没晴烟。
一春箫鼓多成市,五色楼台半倚天。
我为思君忘不得,踏花须上北门船。
()

萧郎白马远从军,落日樊川吊紫云。客里莺花逢杜曲,唐朝春恨属司勋。

高谈泽潞兵三万,论定扬州月二分。手折夫容来酹酒,有人风骨类夫君。

()

今日忽相见,俄然又相别。三衢山水清,好赏中秋月。

()
一夜茅檐雨,晨兴乃尔凉。
禽鱼皆遂性,草木自吹香。
微润生琴藨,纤尘避笔床。
悠然北窗兴,真欲傲羲皇。
()

甘滑端能压蔗浆。芳华初不藉山姜。可怜太白分余沥,远与文园浣渴肠。

青琐闼,白云乡。百年谁与校闲忙。何如常对松岩老,万事悠悠付一觞。

()
重阳子,物物不追求。
云水闲游真得得,茅庵烧了事休休。
别有好归头。
存基址,决有后人修。
()

汀洲初楫迎,红紫烂朝霞。及兹理旋舻,绿阴已笼沙。

使君如东君,来去不恋家。独持五色笔,摛辞灿芳华。

()

日日言归未得归,今朝才是上征騑。轻装手办身都健,浪迹依人计总非。

京国春阑花事歇,黄公市散酒人稀。上林无尔营巢处,归去江边旧钓矶。

()
旧日桃符管送迎。
灯球爆竹斗先赢。
鹿门乱走团栾久,才到城门有鼓声。
梅弄雪,柳窥晴。
()

襁褓中,父母叹双亡。
纵居那绮罗丛中谁知娇养?
幸生来英豪阔大宽宏量,

()

厄会符阳九,沉痾阅岁三。苏卿吟漠北,庾信赋江南。

山影开晴黛,湖光接暮岚。艰危心不展,俯仰事何惭。

()

年少才多好丈夫,朝回新拜执金吾。南过铜柱元标汉,西出榆关更射胡。

()
赫赫明明。
王命卿士,南仲大祖,大师皇父。
整我六师,以脩我戎。
既敬既戒,惠此南国。
()
灵休远被卫行都,宿有元勋梦又符。
引马拥羊昭景贶,立碑建庙述嘉谟。
九陵荆棘年空往,十进而笙歌景不殊。
莫倚西斋阑槛去,斜阳无语满钱湖。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