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刘景文至

喜刘景文至朗读

《喜刘景文至》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天明时分,小儿更换传呼,
髯刘已经到了城南角。
尺书确实是髯手的笔迹,
起坐之间,熨眼便知道有无。
如今的人不再做古人的事,
而今世间有这样的古道士。
我听说他的到来,喜欲狂舞,
虽然有病,但自己能起来,不需要扶。
江淮地区长期旱涝不均,尘土污秽,
今晨带来清雨,洗净了额上的白发。
相互望着,握手,没有什么事情可说,
千里之间只是一笑,毫不矫揉。
我一生的快乐在吴会(指江南地区),
老死之后,希望葬在杭州或者苏州。
过了江西已经有两百天,
冷落山水,心中忧愁吴姝(指江南美女)。
新修的堤坝和旧井都没有问题,
参观了六一(指景文)岂会念及我。
别离之后,他用新的诗巧妙地描写,
我知道他袖中有着钱塘湖的景色。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是苏轼对友人刘景文到访的欢迎之作。诗人在描写刘景文抵达城南的情景时,以鲜明的形象描绘了他的特征:满脸胡须。诗人提到了刘景文的髯手(有胡须的手),以此表达对他的真挚敬意。

诗人与刘景文相见后,他们默契地相视、握手,不需多言,只是一笑,彰显了他们之间深厚的友谊和默契。这种默契和友谊超越了时代和环境的变迁,让诗人感慨现代人不再像古人那样重视友情。

接着,诗人表达了对刘景文的赞赏和喜悦,形容自己听到刘景文的到来后,欢喜得想要舞蹈。尽管诗人身患疾病,但他可以自己起来,不需要扶助,表现出他对友人到来的热切期待和激动之情。

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中,描述了江淮地区长期遭受旱涝之苦,但今晨带来的清雨洗去了他额上的白发,使他心情舒畅。这里可以理解为诗人以天气的变化来寓情,暗示刘景文的到来给他带来了一种愉悦和洗涤。

诗人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喜爱,认为江南的吴会是他一生的快乐所在,而死后他希望葬在杭州或苏州这样的地方。这表达了他对江南风物和文化的深深眷恋。

最后,诗人提到了刘景文离开已有200天,山水冷落,他对江南的思念和忧愁也溢于言表。诗人表达了对刘景文离去的惋惜和思念之情。

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刻画了诗人与刘景文的友情和相聚的喜悦,同时也表达了对江南地域和美景的热爱。诗人通过对友情和环境的描绘,展示了他对人际关系和自然景物的敏感和感悟。这首诗词以朴实的笔触,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给人一种亲切、自然而又真挚的感受。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懿惟醴陵侯,曾为中郎赏。鼓琴得其人,岂肯同凡响。

亦有黄门公,著书继洨长。文采更风流,逋翁餐其沆。

()

远水明斜照,残霞有似无。岚光浮树杪,桥影射池隅。

鹊唱平安曲,荷呈如意珠。天然诗里画,懒绘辋川图。

()

锡驻近云霄,中峰一径遥。林花经雨润,岩雪到春消。

风竹频萧瑟,烟峦自暮朝。不知溪畔路,新涨夜平桥。

()

鹃声悲切。绿沉红暗,暮春时节。天涯芳草无限,生怕是、流光飘忽。

料得留春不住,也无语相诀。念此后、荷露枫霜,再见梅开岁华越。

()

塞草青青塞柳妍。壮怀犹自说开边。桑芽初绿好屯田。

小小渔村逢野店,疏疏帘桁飏茶烟。具区缥缈远连天。

()

倚汉如天亦太愚,长鲸卷海倩谁屠。侧身东望悲何极,残影西颓淡欲无。

钟虡销沉同一泪,楼台歌舞漫相娱。骊龙睡去伤心久,竟失千金颔下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