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荔支二首(并引)

食荔支二首(并引)朗读

诗词:《食荔支二首(并引)》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
欢乐趣,离别苦,就中更有痴儿女。
君应有语,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只影向谁去?

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荒烟依旧平楚。
招魂楚些何嗟及,山鬼暗谛风雨。天也妒,未信与,莺儿燕子俱黄土。
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狂歌痛饮,来访雁丘处。

中文译文:
天南地北来往的旅行者,飞翔多次经历寒冷和炎热。
欢乐是一种乐趣,离别却带来苦楚,其中更有许多痴迷的男女。
你应该有话要说,可是千山万水,万里云层中,只有影子向着谁去?

横跨汾河的路上,孤寂当年的箫鼓声。荒凉的烟雾依旧笼罩着平原。
招魂的歌声,有些可叹,山鬼在暗中观看风雨。天空也嫉妒,
不肯相信,黄土中的黄莺和燕子。千秋万古,
留待骚人来临,狂歌畅饮,前往雁丘之地。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的《食荔支二首(并引)》,通过写食用荔枝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恋之情和对离别的痛苦之感。

首先,诗人描述了自己身处异乡的情景,用“天南地北双飞客,老翅几回寒暑”表达了他多次旅行的辛苦和经历。然后,他表达了欢乐和离别的双重情感,认为在离别中有一种特别的痴迷之情。

接下来,诗人使用夸张的修辞手法,描绘了自然界的景象,如“渺万里层云,千山暮雪”,强调了离家之远。他还借用了“横汾路,寂寞当年箫鼓”来形容自己孤独的旅途和记忆中寂寞的音乐声。他提到“招魂楚些何嗟及”,暗示着他思念故乡亲人的心情。

最后,诗人展现了对家乡的留恋之情和对文人境界的追求。他提到“千秋万古,为留待骚人”,表达了他希望自己的诗歌能够流传千秋万代,等待将来的文人来欣赏。他表示自己愿意狂歌畅饮,前往雁丘之地,寻求灵感和创作的境地。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表达内心感受,展示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文人境界的追求。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对比、夸张和拟人等,使诗意更加深远而富有感染力。这首诗通过描绘食用荔枝的情景,抒发了诗人对家乡的怀念和对离别的痛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文学艺术的追求和对诗歌传世的渴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青锁春閒漏点迟,博山香煖翠烟微。隔帘谁撼金铃响,知是花间燕子归。

()

鹤外唐来有谪星,长江东注冷沧溟。境搜松雪仙人岛,

吟歇林泉主簿厅。片月已能临榜黑,遥天何益抱坟青。

()

去年朗水酌逡巡,今日辰阳又此辰。见在自知都是幻,投时谩道不如人。

且凭薇阁樽前月,聊畅尘途客里身。六十年来成底事,天涯儿女倍移神。

()
百病起於情,情轻病亦轻。
可能无係累,却是有依凭。
秋月千山静,春华万木荣。
若论真事业,人力莫经营。
()

三十年前一布衣,烂柯山下骤鸣飞。梦刀蜀国青天上,衣锦杭州白昼归。

曾预机衡蒙帝眷,自同葵藿向晨晖。东斋事少愚知幸,终日平岚面翠微。

()

升堂曾得话从容,骨相清癯七十翁。
唧唧爱人皆语妙,迟迟留客屡杯空。
眼分青白斯文外,手作推敲雅咏中。

()
虀盐未必劣僧蔬,尘里光阴易破除。
他日摩肩霄汉上,却须此室与藏书。
()
万峰如剑载前来,危阁横空信险哉。
对此玄休长叹息,方知刘禅是庸才。
()

柳亭门户劣三间,诗伯封疆自一寰。
批判秋风勾夜月,抨弹淮水荐钟山。

()

自尽群芳见此花,后时莫漫为渠嗟。争开若使先桃李,谁与春风殿岁华。

()
睡鸭徘徊烟缕长。
日高春困不成妆。
步欹草色金莲润,捻断花鬓玉笋香。
轻洛浦,笑巫阳。
()
汉符新寄近天畿,便别星班下曙扉。
金印旋成龟左顾,瑶箱尝认燕双归。
春风满野红旌驻,夜雨浸筵翠斝飞。
况是韦平有家学,须将名誉敌恩辉。
()

记得花枝各一簪,同门回首愧渊沉。笔枯自觉横军涩,绠短焉能汲古深。

苦教儿孙如有志,学权子母又何心。谈天数及周天度,可获贞元起自今。

()
依师参扣到无参,只麽呼三应亦三。
话到不相辜负处,泸南元是旧泸南。
()

夫妇人伦之大者,夫死宁容有二天。矧是簪缨闲姆训,故应诗礼得家传。

何须断耳徒惊俗,只是持身巳自贤。年少寡居今白发,为君重赋柏舟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