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翔八观(并叙)

凤翔八观(并叙)朗读

《凤翔八观(并叙)》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下面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凤翔八观(并叙)》
昔司马子长登会稽,探禹穴,不远千里;
而李太白亦以七泽之观至荆州。
二子盖悲世悼俗,自伤不见古人,
而欲一观其遗迹,故其勤如此。
凤翔当秦、蜀之交,士大夫之所朝夕往来,
此八观者,又皆跬步可至,而好事者有不能遍观焉,
故作诗以告欲观而不知者。

诗意:
《凤翔八观(并叙)》是苏轼写的一首诗,诗中提到了司马子长和李白两位文人游览名胜的故事。司马子长远离家乡登上会稽山,探寻禹王的葬穴,他克服了千里之遥。而李白则以七泽之观的名义来到荆州,表达了他对当时社会的悲叹和思考,他自怨自艾地感叹没有见到古人的风采,因此他们都非常努力地想要一睹这些名胜胜迹,所以他们的行程如此勤奋。

凤翔是秦、蜀两地的交界处,是士大夫们日常往来的地方。八观是指当地的八个观光景点,这些景点对于居住在附近的人来说,只需稍作跋涉即可到达,但有些热衷于享受生活的人却未能将其全部游览。因此,苏轼写下这首诗,告诉那些想要欣赏这些景点却不知道的人们。

赏析:
这首诗通过引用司马子长和李白的故事,表达了对过去名人遗迹的向往和思考。司马子长和李白都是文人墨客,他们对历史和传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们为了一睹这些名胜胜迹,不惜千里迢迢的旅程,表现出他们对古人的敬仰和对历史的追寻。而凤翔八观作为当地的名胜景点,虽然离士大夫们很近,但仍有许多人未能将其全部游览。这种情况引发了苏轼的写作欲望,他希望通过诗歌的形式告诉那些想要欣赏这些景点却不知道的人们。整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历史名人的追求和现实的遗憾,展现了苏轼对历史的敬重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行尽空林到水穷,隔江云树远溟濛。柳阴坐待斜阳渡,剩看残山一抹红。

()
长乐沙坑郑了然,不依本分要参禅。
自言已到无参处,歌罗管尔米疆年。
()
防秋戎马恐来奔,诏发将军出雁门。
遥领短兵登陇首,独横长剑向河源。
悠扬落日黄云动,苍莽阴风白草翻。
若纵干戈更深入,应闻收得到昆仑。
()
世网谁所张,西弥天宇大。
万情本一机,矻矻同此在。
徐君经世心,心乃超世外。
趣静缘有动,无显奚用晦。
()
善得於心皆实有,本根植立已无亏。
美而且大并神圣,熟后工夫出不期。
()

不听陈轸信张仪,六里商於果见欺。

既舍黔中西换得,又令生去益堪悲。

()
到处林园静,能来是主人。
莺喉低啭玉,鱼腹暖翻银。
玩雨沾芳履,吟风岸角巾。
功名吾老矣,甘作太平民。
()
贵家纨袴金梭织,贫家布袴才蔽膝。
半夜打门持文书,脱袴贳酒待里胥。
何时赎袴要御寒,亦为官掩催租瘢。
()

二月雉朝飞,横行傍垄归。斜看水外翟,侧听岭南翚。

躞蹀恒欲战,耿耿恃强威。当令君见赏,何辞碎锦衣。

()

当年王气拥神州,衮衮朝宗此地由。
自昔好山犹故色,只今清泗漫安流。
苍烟锁合神仙府,宿藓封深魍魉囚。

()

叔夜形骸已不堪,安能扶曳事朝参。
添千茎雪希临镜,省一条冰细署衔。
续补亡诗存古意,广崇有论矫清谈。

()

烂柯山下忍重到,双桧楼前日欲残。华屋未移春照灼,

故侯何在泪汍澜。不唯济物工夫大,长忆容才尺度宽。

()
春水溶溶,春山漠漠,淡烟浅罩轻笼。
危楼阑槛,掠面小东风。
又是飞花落絮,芳草暗、万绿成丛。
闲徙倚,百年人事,都在画船中。
()

左持鹦鹉杯,右把鸬鹚杓。拍浮酒缸中,生计长不恶。

()
回看虏骑合,城下汉兵稀。
白刃两相向,黄云愁不飞。
手中无尺铁,徒欲突重围。
落日更萧条,北方动枯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