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潜师

再和潜师朗读

《再和潜师》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化工未议苏群槁,
先向寒梅一倾倒。
江南无雪春瘴生,
为散冰花除热恼。
风清月落无人见,
洗妆自趁霜钟早。
惟有飞来双白鹭,
玉羽琼林斗清好。
吴山道人心似水,
眼净尘空无可扫。
故将妙语寄多情,
横机欲试东坡老。
东坡习气除未尽,
时复长篇书小草。
且撼长条餐落英,
忍饥未拟穷呼昊。

诗意: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潜师的思念之情。诗人在化工尚未结束的时候,先倾诉自己的心声给寒梅。描绘了江南无雪的春天中瘴气弥漫,苏轼为了驱散心中的热恼,不禁想起了冰花,希望能够用冰花来解脱内心的烦躁。然而,风清月落之时,却无人能够见证他的情感。于是,他在早霜初露之际,自己洗去了妆容,只有飞来的双白鹭清晰可见,它们的玉羽在琼林中闪烁,形成一幅美好的景象。苏轼将自己比作吴山道人,他的心境如同水一般澄净,眼睛能够洞察尘埃中的虚空,没有可扫除的烦恼。因此,他将自己的多情之意寄托在这些妙语之中,希望能够试探一下东坡老先生的反应。东坡老先生的习气虽然还没有完全消除,但他时常会写一些长篇文章和小草书,显示出他对文学的热爱和才华。苏轼表示愿意撼动长条来吃掉落英,表明他宁可忍受饥饿,也不愿意放弃追求。他的心境还未到达绝望的地步,他仍然怀抱着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以苏轼对潜师的思念为主线,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和自然元素,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将寒梅、冰花、风清月落、霜钟、白鹭等与诗人的情感相结合,创造出了一幅富有意境和感染力的画面。诗人以吴山道人和东坡老先生作为自己的化身,通过对比展示了自己内心与外界的差异,以及对东坡老先生的敬仰和期望。整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对希望的坚守,展示了他的豪情和才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此君词翰逼晁秦,万鹄袍中少拟伦。
色笔探怀如有助,朱衣点首岂能神。
长安市素多游侠,天子廷曹怀士人。

()

使节来时岛上春,玉骢嘶晓自行巡。薰风振起炎蒸地,和气嘘回冻馁民。

千里讴歌千载遇,一年光景一时新。天工却也资寅亮,高慕春台在海滨。

()
杨柳笼烟袅嫩黄。
桃花蘸水染红香。
薄罗衫子日初长。
饮尽东风三百盏,醉来愁断几回肠。
()

关门风雨多,相送日云暮。今宵山馆中,梦绕秦川路。

()
小宴初阑罢玉笙,东风庭院好春情。
流莺啼过楼东去,一树梨花正晚晴。
()

今日逢君又一时,风云世事不胜知。人言宦海皆名利,我法前程但酒诗。

总合浮沉看梦境,微分劳逸问心期。岂无白眼双能变,赖有孤肠一片支。

()

临风一棹趁扁舟,芦岸村帘分外幽。满耳涛声流不尽,夕阳独立小桥头。

()

两都台省并称雄,名姓先朝抗疏中。和璧苍蝇元不染,鲍家骢马渐难工。

浮云自失三舂色,大泽长回九辨风。若语莼鲈秋后味,步兵元合醉江东。

()

初月明远树,繁星丽高空。清坛矗紫垣,周道蟠青虹。

地胜宅壬坎,木秀扶杉松。惟时八月初,万象呈秋容。

()

腹裁口减,措大为山费。次第双峰俨相对。更多情、倩得巨掌仙灵,来一擘,便做金庭地肺。

共惊奇绝处,在水中央,小艇前穿杳无际。漫夸他五泄,具体而微。

()
莫折阊门杨柳夷,带将离恨过枫桥。
向道春愁不禁荡,兰舟长放橹轻摇。
()
琵琶亭下春寒夜,湿尽青衫竟为谁。
江草江花恨何极,雪瓯如此却无诗。
()

神之来兮,降兹下土。
神之去兮,杳无处所。
坛壝肃然,痤币入俎。

()

金注传来九世医,提携襁负满门楣。自来南渡称高手,党独咸阳爱小儿。

汉史河源知共派,天家荆树是连枝。木桃犹望琼瑶报,谁谓酬医不费诗?

()

小书楼下千竿竹,深火炉前一醆灯。

此处与谁相伴宿,烧丹道士坐禅僧。

()
烟际亭亭出古崖,几层翠盖倚天开。
铿然风向林梢过,知有神仙玉佩来。
()
便积金如斗,能从聚窟消。
蛮云迷宝譬,脂夜荡花妖。
龙女争盘镜,鲛人斗织绡。
珠帘春十里,难遣可怜宵。
()

忡忡坐虚室,暧暧日向暮。空烟敛曾岑,暝色半高树。

缅邈起遐思,逍遥散轻步。婵娟天上月,的皪草间露。

()

心爱名山游,身随名山远。罗浮麻姑台,此去或未返。

遇君蓬池隐,就我石上饭。空言不成欢,强笑惜日晚。

()

决策初如媚灶然,触机融理悟吹烟。

从教时尚白之白,与道俱云玄又玄。

()

八珍代羞,六饭迭举。

()

趋朝犹著旧宫衣,楼阁云深望里非。文字酬恩殊负负,江湖恋阙尚依依。

苍茫天意凭谁问,老懒心情与世违。一领渔蓑归计熟,中原豺虎未应稀。

()

晚霁龙门雨,春生汝穴风。

鸟啼官路静,花发毁垣空。

()

鄣泥何惜出郊游,始霁才宽望岁忧。郁若山光疑是活,飘然诗思尽难收。

隈林杏颊红初抹,拂砌莎髯绿自虬。禾黍坐看云四合,有年将乞载春秋。

()
我听风篁是梵音,如何俗耳等闲闻。
自来击处无人会,千古知心只此君。
()

夜满城西绿映红。轻歌漫舞鬓云松。银灯蜡板梦魂中。

久别廿年家国难,茫然寂寞一衰翁。相看无奈老颜容。

()

凤兮凤兮胡不归,胡为四海求其雌。其室良迩知者谁,邂逅相遇君独知。

彼美人兮伟容仪,愿与君兮相追随,归丹山兮栖高枝。

()
纤秾娇小。
也解争春早。
占得中央颜色好。
装点枝枝新巧。
()

似玉来投狱,抛家去就枷。可怜两片木,夹却一枝花。

()
激王侯四起冲风,望鱼屋鳞鳞,贝阙珠宫。
两驾骖螭,桂旗荷盖,浩荡西东。
试回首兮昆仑道中,问江皋兮谁集芙蓉。
唤起丰隆,先逐鼋鼍,后驭蛟龙。
()

小楼秋夜明月底,仰不见天惟见水。
岸巾独立四无人,白月青天伴阳子。
谁知横玉作秋声,一声吹尽九陌尘。

()

一跳尘关万里回,百年天地心悠哉。葡萄泼瓮酒初熟,黄菊满篱花正开。

高屐瘦筇新径里,短歌长咏小山隈。纷纷来往门前客,争讶神仙何处来。

()

符祥愧是男,长卧发僧庵。但愿年常百,何知祝有三。

鸡坛曾狎主,骊颔尚能探。自惜东门伯,何时酒共酣。

()

庶官务割剥,不念远人穷。况复羽书急,时兼馈饷供。

探兵林莽密,转粟水山重。指日兵氛扫,车书四海同。

()

白乌衡烟云,山僧渡水来。
竹篱茅舍外,忽见野梅开。

()

寺里掇斋饥老鼠,林间吟嗽病猕猴。
豪民遗物鹅伸颈,好客临门鳖缩头。

()

五行才悟已忘筌,妙旨知谁更得传。梦幻去时无别苦,旌幢归处有前缘。

寂寥月伴松楸室,悽怆人逢雨露天。尚记辱书来见报,春回寒谷未踰年。

()

梅花蘸影碧江浔,似怪高人金玉音。咏絮可怜清寡伴,冠霞来与共论心。

定知句迫琼瑶响,莫惜杯浮琥珀深。姑射清寒西子醉,一时妩媚索高吟。

()

东望山阴何处是?往来一万三千里。写得家书空满纸。流清泪,书回已是明年事。

寄语红桥桥下水,扁舟何日寻兄弟?行遍天涯真老矣。愁无寐,鬓丝几缕茶烟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