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朗读

《附米黻所作挽诗五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淋漓十幅草兼真,
玉立如山老健身。
梦裹赤猿真月纪,
舆前白凤似年辰。
将寻贺老船虚返,
欲近要离烈可亲。
忍死来还天有意,
免称圣代杀文人。

译文:
浓墨勾勒十幅画,生动真实如诗篇。
身姿宛如山峰矗立,苍老却依然健壮。
梦中披着红毛衣的红猿,真实地留下了时间的痕迹。
乘坐车辆的白凤凰,仿佛是岁月的象征。
即将去寻找贺老船,结果却是空虚的回返,
渴望亲近,却又不得不离开,真是令人悲痛。
忍受死亡的到来,回归天地有其意义,
不再让我们称颂杀戮文人的圣代。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苏轼对时代动荡和文人境遇的思考和感慨。苏轼以绘画的形象描绘了生活的真实,用淋漓的墨色勾勒出十幅绘画般的场景。他称赞那些虽年迈却依然健壮的人,将他们比作高山,表达了对他们坚韧不拔的敬佩之情。

诗中的“梦裹赤猿真月纪”和“舆前白凤似年辰”象征着时光的流转和岁月的变迁。红猿披着红毛衣,象征着梦中的景象,真实地记录了时间的痕迹。白凤凰乘坐的车辆则是岁月的象征,它们一同出现,表达了对时间流逝的感慨。

接下来的几句描述了苏轼对现实境遇的思考。他寻找贺老船,即希望找到一个出路,但最终只是虚幻地回返,没有实现目标。他渴望亲近,但又被迫离开,这种矛盾和无奈让人感到悲痛。

最后两句表达了苏轼对于时代的反思和对文人遭遇的思考。他认为忍受死亡的到来是有意义的,不再让人称颂那个杀戮文人的时代。这里的“圣代”指的是唐朝,暗示了对当时政治氛围的不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绘画的意象和对时代的思考,表达了苏轼对于现实境遇的感慨和对文人命运的思索。在动荡的时代背景下,他以诗人的视角,通过绘画和象征的手法,传达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石楠花落小池清,独下平桥弄扉行。
蔽日绿阴无觅处,不如归去两三声。

()

八月月如冰,登楼见姑射。美人隔千里,相思无羽驾。

红兰裛露衰,谁以流光讶。何当诗一句,同吟祝玄化。

()

琼云归路正匆匆,十里官亭坐晚风。
何事最关孤客思,数声啼鸟木绵红。

()
作邑君真伯厚,去官我岂曼容。
一廛愿托仁政,六字难赓变风。
五噫已出东洛,三复愿比南容。
学道未従潘盎,(南海谓狂为盎,潘近世得道者也。
()
寒食穷愁叹陋邦,可怜终日雨淙淙。
不妨农亩连云稼,独惜园花脱锦杠。
最苦繁声欺屋漏,愿看霁色放春江。
明朝日出谁能料,已喜灯花照夜窗。
()

钟离真主渡江前,双桂蜷枝已刺天。南国市朝非曩日,西风阑槛又经年。

黄金万蕊香浮阁,白雪千茎冷覆砖。零落满阶君勿叹,吾生那得较花坚。

()

绿袖垂肩士女图。艳歌还似转莺雏。一春杨柳吹绵后,五月榴花照眼初。

明画烛,倒金壶。使君晓夙宴西湖。老来忘却行云梦,犹要春风醉后扶。

()

好手经炉冶,匡时正老成。文通才未尽,元静职犹轻。

妖作长沙鵩,帐空澧水萤。花源留迹处,莎草背阶生。

()

钱唐回首春狼藉。

湖山依旧横金碧。

()

花梢斜挂月纤纤。绣线才抛玉指尖。燕子嗔人不下帘。

闷恹恹。翠黛愁多不用添。

()

海上去应远,蛮家云岛孤。竹船来桂浦,山市卖鱼须。

入国自献宝,逢人多赠珠。却归春洞口,斩象祭天吴。

()

临沂以北沂水东,行人扬袂尘沙中。
从有温泉能自洁,雩坛安得可乘风。

()

吴兴戏墨先工马,卷轴风沙满天下。老壮骏羸皆入神,况乃长年病肥者。

窄衣尖帽唐奚官,掌来铁牡从天闲。纵缰衮尘沙外阔,落花青草随身翻。

()

除夕枋桥夜,相邀共守岁。连云看筑场,猫迎兼虎祭。

别后感书来,累多伤时势。结轖使义衷,忽恸卜式逝。

()
閒忆山中一片云,归欤莫待草风薰。
老身岂可为形役,俗语何堪著耳闻。
乍醉乍醒终郁郁,孰非孰是几纷纷。
颠寒踣饿男儿事,已办渊明自祭文。
()

为爱山容好,都忘吏事劳。捲帘青嶂入,隐几白云高。

荒似陶潜径,幽同仲蔚蒿。拄颐多觉爽,飞翠落松涛。

()

飞扬裘马各游秦,拂袖俄惊海上春。三洞稍酬新日月,五陵犹记昔风尘。

纷纭白眼空调世,濩落红颜已让人。闻道如花仍共载,若耶溪色定谁亲。

()

南江舟楫饱经行,桥外人家最可人。剩种寒杉映修竹,快沽村酒趁鲜鳞。

潮痕落草橹声动,日脚衔山凉意新。酷爱老樟横卧处,他时来此坐垂纶。

()
尘满莱衣泪点斑,春风桃李见应难。
奎文忽到茅檐下,忍作当年义檄看。
()
无双天下早驰声,曾被君王一语荣。
枕席温凉遗信史,发挥纯孝赖渊明。
()
白发萧萧老空谷,人叹厄穷心自足。
东郊晓射堕锦雉,北崦春耕叱黄犊。
区区世事何足论,未死断知常闭门。
关河好在万里路,理乱不至三家村。
()

杨花点点冲帆过,燕子双双掠水飞。淮上渔人閒不得,船头对结绿蓑衣。

()

敢爱东山卧,空惭西掖臣。一官才半俸,数口未全贫。

通籍无多日,还家有病身。敝裘犹在箧,浑未上缁尘。

()

自从别家来,十夕九梦亲。父念子行役,不因存殁分。

存为倚门望,隔形不隔神。殁为空中魂,魂依游子身。

()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

积雪千林冻欲摧,倚栏日日望春回。
天公为我传消息,故遣梅花特地开。

()

一路经行处,盘溪绕僻原。

蜂喧花外坞,犬吠竹边门。

()

环滁皆山也。望蔚然深秀,琅琊山也。山行六七里,有翼然泉上,醉翁亭也。翁之乐也。得之心、寓之酒也。更野芳佳木,风高日出,景无穷也。

游也。山肴野蔌,酒洌泉香,沸筹觥也。太守醉也。喧哗众宾欢也。况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太守乐其乐也。问当时、太守为谁,醉翁是也。

()
我尝听师法一说,波上莲花水中月。
不垢不净是色空,无法无空亦无灭。
我尝听师禅一观,浪溢鳌头蟾魄满。
河沙世界尽空空,一寸寒灰冷灯畔。
()

巽水当年接太微,至今流派自相依。可胜地远人还杰,岂谓泉甘土又肥。

溪阁为谁留姓字,鹭鸥何处问心机。往来引起风雩咏,童冠相随日暮归。

()
非不欲前去,此情非自由。
星辰照何处,风雨送凉秋。
寒锁空江梦,声随黄叶愁。
萧萧犹未已,早晚去蘋洲。
()

紫塞霜飘雁影孤,荒台斜日下平芜。秦封陇华皆归马,禹贡山川尽剖符。

一代彝章宗典雅,百年风俗落虚无。腐儒策蹇蓬蒿里,空忆文皇起壮图。

()
少年词赋客,昔与山翁游。
暂抑骅骝姿,聊伴盐车留。
幽坡赏春色,明月同高秋。
君才如鲍照,顾我非汤休。
()

金谷园中数尺土,问人知是绿珠台。

绿珠歌舞天下绝,唯与石家生祸胎。

()

浮萍随涨水,上到荷叶端。
水退不得下,犹粘花萼间。
花殷青已见,叶翠枯始斑。

()
不比人心惊岁移,且看雁影逐春归。
明朝已办椒花颂,相对一尊忘是非。
()

离别一可久,漂流不记年。
昔君犹壮岁,今我亦华鬋。
隔阔疑如梦,从容喜欲颠。

()

薄暮归来何所携,牡丹初剪半开时。浓香盛色俱堪爱,占得春风第一枝。

()

元朝举酒欲伤神,六载崎岖脱死身。草木不忘春雨露,山川犹拥宿风尘。

河南轻重须藩翰,江左安危数缙绅。家国未知焉税驾,等閒笑语答时人。

()

萧萧晴日户庭幽,无数青山枕碧流。
白露雨余砧欲动,黄花风冷扇初收。
云迷征雁牵秋梦,烟引寒蝉急暮愁。

()

黄峰岧峣凌紫虚,下有林堂宜读书。绿壑丹崖迟君至,松巢不减住匡庐。

()
功名心寸折,岁月鬓双蓬。
病畏酒杯绿,愁怜花蕊红。
杖藜成暇日,行乐步春风。
唯有张公子,翛然此意同。
()
葛藟绵绵长道边,独行踽踽亦堪耿。
邯喑正近君乡里,好借仙翁一枕眠。
()
雉尾映鞭声,金炉拂太清。
班近闻香早,归来学得成。
()

官府太平无一事,凝香座上着衰翁。
飘摇短棹游方沼,缥缈高楼倚半空。
把酒夜深霜落后,吹箫人在月明中。

()

庙社奠东都,恃德非恃险。
聚兵三十万,待哺无容歉。
西有砥柱峻,菽麦不逾陕。

()

嫩绿嫣红拂雾开,乱峰高下绣莓苔。何当徙尔长杨去,潦倒君王万寿杯。

()
纵道今年杼轴贫,乃翁才力不超群。
明朝若卖《长门赋》,还尔黄金一百斤。
()

一瓢有道泰山重,五鼎不义鸿毛轻。

()

鹤楼重建镇江东,画栋依然插碧空。玉笛《梅花》新夜月,金沙芳草旧春风。

乘云羽客名还在,卖酒人家姓不同。此日登临舒醉眼,烟波淡荡夕阳中。

()

不向山中住,城中住此身。
家贫儿废学,寺近佛为邻。
雪长官河水,鸿惊钓渚春。

()

人情甘阿谀,我独倦请谒。
尤於权门疏,万事亦已拙。
平生江湖期,梦寐不可遏。

()
入骨风流国色,透尘种性真香。
为谁风鬓涴新妆。
半树入村春暗。
雪压枝低篱落,月高影动池塘。
()
峭壁擎空不偶然,自从开辟我周旋。
放开西北三边地,托起东南一片天。
得句谩酬康节韵,知音未断伯牙弦。
太平风蕗真堪老,不属枯禅不属仙。
()

蓬莱高阁坐朝晖,宫锦犹披旧赐衣。招手列仙朝绛阙,六鳌摇动海涛飞。

()

夜鼓催行省,朝歌玩物华。清流分雁宕,叠嶂合人家。

双塔耸山表,孤军悬水涯。却怜民健讼,平地浪飞花。

()
十五游神仙。
仙游未曾歇。
吹笙吟松风。
泛瑟窥海月。
()
墙下蓬蒿地,儿童课翦除。
蔓莴随分种,杞菊未须鉏。
河水传烽火,交州报捷书。
无能落闲处,慙媿饱春蔬。
()
欲献琅玕腹,君诗有宿盟。
云天宸极邃,日月衮衣明。
太守荐何武,诸公倾贾生。
三山移步到,寄语问玄卿。
()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

烟蒸山腹晴犹湿,河带冰澌暖渐流。独上鸡鸣看日出,五云多处是皇州。

()

东郊行乐冠西州,古寺岧峣翠岭头。化俗文翁传岂弟,寻山谢傅继风流。

天涯尊酒欣相遇,剑外三春得共游。雅兴直须穷胜赏,年光难使隙驹留。

()
梅如玉磬百花依,伤似文章先说诗。
说到玉妃谪堕後,只君能抗我公辞。
()

尽职倾忠世所稀,舍生取义重伦彝。
昭昭名节标青史,万古流芳天下奇。

()
晋侯复假道于虞以伐虢。
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
虢亡,虞必从之。
晋不可启,寇不可翫。
()

羡乎元族,厥裔彭徐。膺灵启业,秉玺神书。传符永代,独擅邦除。

先根氓主,末叶斯□。可伤黔□,□愧皇墟。古今乃异,盈长空无。

()

百六钟期数,三七厄时中。国难悲如毁,亲离叹数穷。

藩哲游沮梦,扬化抚边戎。幸兹同宴醑,引满爱樽空。

()

百里晴江二水新,六朝金色数峰春。烟花想像青门内,压酒吴姬是主人。

()

寒江水落雁团沙,碧嶂霜馀树隐霞。行客忽惊冬欲尽,道傍初见报春花。

()

候得南枝破玉腮,心颜今日为君开。细看苔径无行迹,先赏应输我独来。

()

佳辰重午。钗悬艾虎。臂缠彩缕。龙舟两两竞渡。画鼓。

雕弓射角黍。

()
朔望第一客,巡寮意更亲。
有诗欣和韵,不饮喜娱宾。
名帖藏中古,珍茶试早春。
据鞍犹矍铄,何遽迹成陈。
()

系舟浯溪下,策杖登崇台。嵚崟石壁古,手拨苍云开。

娲皇彩烟灭,遗此青瑶瑰。元公性奇崛,首发雕锼灾。

()

骢花照地辔丝轻,烟柳阴中望禁城。豸角锋棱新宪节,龙头文采旧儒英。

霜飞白简朝巍阙,星拱銮舆入上京。侧耳谏垣闻谠论,应须有志在澄清。

()
细声频断续,审听亦难分。
仿佛应移处,从容却不闻。
兰栖朝咽露,树隐暝吟云。
莫遣乡愁起,吾怀只是君。
()

小楼不放珠帘卷。菱花羞照啼妆面。金鸭水沉烟。待君来共添。鹊声生暗喜。翠袖轮纤指。细细数归程。脸桃春色深。

()
岩花消息晚来风,透出长林万万重。
一句好诗拈不出,乾坤都属广寒宫。
()
经紫飘零草不芳,始宜撰杖向池塘。
看花应不如看叶,绿影扶疏意味长。
()

北府书成奏尚方,南宫拜诏许传觞。青春照坐宫花丽,瑞露浮樽法酒香。

邂逅鸾台修故事,遂令牛走被馀光。浓恩恰似朝来雨,散作槐厅六月凉。

()

银床月起回孤影。撇团扇、宿酲初醒。珠露浴蔷薇,光烛流萤冷。

晚妆怯向菱花镜。欹鬌、金钗慵整。残粉较何郎,香汗消汤饼。

()

罗浮高万丈,缥缈在东方。云雪藏精舍,天人待法王。

饥餐林下菌,闲梦瀑边床。别去何消息,梅花闻处香。

()
宋伯中朝第一人,向来曾卜太初邻。
凝香侯有孤高趣,拥絮翁馀老病身。
嗟汝弃予宁返顾,祝公存我勿伤神。
瑞云道远西风冷,想见斋居百岁新。
()

梅花自烂熳,百舌早迎春。逾寒衣逾薄,未肯惜腰身。

()
虚而灵,空而妙。
冷而看,默而照。
亭亭雪,没青松,杳杳云,世藏白鸟。
()

忆我六月浮海吴陵来,吴陵园社生荒苔。忽见招提古柏势夭矫,疑是苍龙堕地迟风雷。

铜柯铁干老无匹,参差何祇百年物。胡不腰腹磐磐四十围,但见一枝一折争虬屈。

()

天风九万里,直下大江东。海波十千丈,总令三山濛。

龙螭趋巨壑,蛟鳄舞阴空。陵谷须臾变,高深那可冯。

()

擅美玄光侧,传芳瀚海中。凤文疏象郡,花影丽新丰。

色对瑶池紫,甘依大谷红。若令逢汉主,还冀识张公。

()

解组纷华远,悬车兴味长。身闲云去住,心净月清凉。

老矣思同隐,归欤叹异乡。平生高意在,畎亩未应忘。

()

纷纷卜肆深五行,子以逢掖能知星。儿时上学眼如烛,夜夜仰面看天庭。

埃风

()
野旷微风起白絺,村居三里若比邻。
江干风冷秋山暮,立尽斜阳无渡人。
()

万年宗社比金瓯,千里长城岂壮谋。长史在廷根本固,蛮烟瘴雾一时收。

()

晏岁风霜多,朔气动墟落。畏寒老觳觫,引犊屡前却。

霭霭向阳坡,梅花点放萼。养力待春来,郊原事东作。

()

近世无佳郡,中朝有此公。
再三疑坏证,第一是贪风。
野雪深耕耒,春苔蚀缿筒。

()

端人凿断碧溪浔,善价争教惜万金。砻琢已曾经敏手,

研磨终见透坚心。安排得主难移动,含贮随时任浅深。

()

前程路远,未昭彰、金玉仙姿灵质。寂寞无功天赐我,棋局开颜销日。古柏岩前,清风台上,宛转晨餐毕。幽人来访,雅怀闲*机密。初似海上江边,三三五五,乱鹤群鸦出。打节冲关成陈势,错杂蛟龙蟠屈。妙算嘉谋,斜飞正跳,万变皆归一。含弘神用,不关方外经术。

()

大堤堤上多杨柳,大堤人家都市酒。纷纷女儿秾艳妆,唱拨琵琶露纤手。

舟子收帆夜泊堤,少年估客心恋迷。折花酣酒醉不醒,黄金掷尽不能归。

()

路绕秋塘首独搔,背群燕雁正呼号。故关何处重相失,

碧落有云终自高。旅宿去缄他日恨,单飞谁见此生劳。

()

我老百念冷,饥餐困来眠。寄声同学儿,莫作旧眼看。

春风石渠水,小雨生微澜。知君直宿夜,梦忆朐山泉。

()

楼外长江江上水,水流东去沉沉。白云出岫本无心。

远山浮浅黛,明月冷疏砧。

()

山压无诸野,台芳半夕晖。连天孤树远,沧海片鸿飞。

绀苑皆黄落,琳宫尽翠微。回看南陌上,四牡正騑騑。

()
一句相酬难取则,轮王不化阎浮国。
无边刹海浪痕平,独驾泥牛耕月色。
()
梦回纸帐怪生寒,童子传呼雪作团。
已被晓风融作水,头巾不里起来看。
()

玉洁冰寒自一家,地偏惊此对山花。
归来不负西游眼,曾识人间未见花。

()
相逢僧话了幽寻,不负沧浪一访临。
对菊莫谈当世事,口茶犹识古人心。
白云共住山前后,黄叶自知秋浅深。
龙卧苍髯曾有约,雁回分月供丛林。
()

纳红销翠春风里。精神一撮金莲底。不是睡杨妃。绿珠娇小儿。
一般娇绝处。半带疏疏雨。不解吐繁香。却教人断肠。

()
老心霜下松,名与隆公齐。
人物北斗南,佛事东院西。
平生四海脚,不复烦金篦。
却从梦中别,未免意惨悽。
()

花含久蕊逐时开,笑侣登高一放怀。晚景未应嫌路远,举头咫尺是天台。

()
四檐冰管款全晞,一夕阴风雪又飞。
客卧牛衣忧死别,人留玉塞望生归。
公车岁晚怜东郭,辽海云深失今威。
颇意当年映书否,物华如旧鬓毛非。
()
司空幕府通农开,平善街头日夜来。
肯信琼花旧游处,至今犹唱紫云回。
()
红锦旧同心。
西池上、曾与系青禽。
记山水写情,秋桐促轸,鸳鸯萦恨,春绣停针。
常叹好风妨画扇,明月坠瑶簪。
()

亭亭百尺松,先世栽培厚。阅历已百年,直干大如斗。

翠色干九霄,清阴连数亩。风声响波涛,露气袭窗牖。

()
万里青山两鬓华,老臣无国又无家。
乾坤局促笼中鸟,风雪飘零粪上花。
岁晚江空人已逝,天寒日短路何赊。
书生不作网常计,闻是东门已种瓜。
()

龙卧苍山下,岂知今古春。不忧雷雨作,头角本非真。

()

红叶填松径,清溪绕竹林。西风双鬓老,落日半窗阴。

坏衲偏宜厚,幽居不厌深。竺仙遗偈在,展卷且高吟。

()

搏击路终迷,南园且灌畦。敢言逃俗态,自是乐幽栖。

叶长春松阔,科圆早薤齐。雨沾虚槛冷,雪压远山低。

()

万柳堂前数亩池,平铺云锦盖涟漪。主人自有沧洲趣,游女仍歌白雪词。

手把荷花来劝酒,步随芳草去寻诗。谁知咫尺京城外,便有无穷万里思。

()

壮岁喜新节物,老来惜旧年华。病后都卢不问,家人时换瓶花。

()
一掬之泉,可湘可沿。
一拳之石,可潄可眠。
其动也以天。
万壑之风,不琴而弦。
()
怜彼武昌柳,摇落向江潭。
虚名竟何益,北斗与箕南。
()
禹得金简玉字书。
藏洞庭包山湖。
()
眼前迎送不曾休,相续轮蹄似水流。
门外若无南北路,人间应免别离愁。
苏秦六印归何日,潘岳双毛去值秋。
莫怪分襟衔泪语,十年耕钓忆沧洲。
()
山腰石有千年古,海眼泉无一日乾。
天下苍生望霖雨,不知龙在此中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