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黄

地黄朗读

《地黄》是一首宋代苏轼的诗词。这首诗以地黄饷老马为主题,通过描写地黄对马匹的滋补作用,表达了诗人对自身衰老和疲惫状态的感慨,以及对地黄的赞美和祝愿。

诗词中的“地黄饷老马,可使光监人”,表明地黄可以喂养老马,使其精神焕发,这里将地黄与马匹联系在一起,暗示了地黄的滋补功效。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自己衰老的状态:“我衰正伏枥,垂耳气不振”,形容自己精神萎靡、无精打采。然后,诗人描述了地黄在沃壤中蓬勃生长的景象,以及地黄的滋养效果:“移栽附沃壤,蕃茂争新春。沉水得稚根,重汤养陈薪。”这里通过对地黄的生长过程的描绘,进一步彰显了地黄的滋养之力。

诗人接着将地黄与其他滋补品进行了对比,如东阿清、北海醇、崖蜜和山姜,以突出地黄的独特价值和功效。他将地黄与这些滋补品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丰富而独特的味道和香气。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地黄滋养身体的愿望:“丹田自宿火,渴肺还生津。愿饷内热子,一洗胸中尘。”他希望通过食用地黄,能够温暖身体,消除疲劳和灰尘,使身体重新焕发活力。

整首诗以地黄为中心,通过描绘地黄的滋补作用和自身的衰老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地黄的赞美和向往,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生命的思考和对身体健康的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一峰高出万松寒,磴道虚疑十八盘。近海鱼龙吹宿雾,中天日月转浮澜。

风帆岸压明珠舶,仙树花浓白石坛。旧是锦衣行乐地,江山真作霸图看。

()

忆昔隋家骋逸游,曾将锦缆系龙舟。春流汴树通淮水,秋色芜城对古邱。

十二雕栏忘御道,三千红粉失迷楼。更闻桥上箫声急,一夜征人尽白头。

()

公家阡表似泷冈,总为能文补舜裳。龙耳当承天子问,龟趺重表郑公乡。

异时将相宁无种,此举邦家亦有光。想见丹书映丛桂,淮南无地著秋香。

()
古县日初沉,轺车忽见寻。
不将迁客累,方认故人心。
无酒销寒漏,挑灯听远砧。
郏郊重里路,并辔未妨吟。
()
英名愧终贾,高节谢巢由。
直取云山笑,空为簪组羞。
浮沉乖俗好,隐显拙身谋。
惆怅临清鉴,霜毛不待秋。
()
这老汉无置锥之地而不贫,有无价这宝而不富。
睹从善而不欣,遇诸恶而不怖。
一著当阳全提,要且秋毫不露。
有时石火里藏身,却向电影中回互。
()

家家有芍药,不妨至温柔。温柔一同女,红笑笑不休。

月娥双双下,楚艳枝枝浮。洞里逢仙人,绰约青霄游。

()

春尽愁中与病中,花枝遭雨又遭风。
鬓边旧白增新白,树底深红换浅红。
漏刻已随香篆了,钱囊甘为酒杯空。

()

万里先行脚,三家晚闭关。曾求诗入海,亦作史藏山。

()
金狄门前拜诏新,白龙台下拥朱轮。
蕉花雨里千兵路,荔子风中万马尘。
()
黄初三年,余朝京师,还济洛川。
古人有言,斯水之神,名曰宓妃。
感宋玉对楚王神女之事,遂作斯赋,其词曰:余从京域,言归东藩,背伊阙 ,越轘辕,经通谷,陵景山。
日既西倾,车殆马烦。
()

真妄非二途,愚智各有适。同此闻见中,心目异喧寂。

西郊亦人境,静者得幽僻。交错引翠条,萧疏布林石。

()
残漏声中听曳铃,翩翩吹帽出郊垧。
雨余涧落双虹白,云合山余一发青。
铁马蹴冰悲昨梦,朱颜辞镜感颓龄。
归来独对空斋冷,鸟迹苍苔自满庭。
()

春光满地花枝明,千朵万朵争春荣。原头昨夜沐微雨,落红点尽苍苔英。

宿雾濛濛天未晓,百啭莺声啼不了。杖藜屐齿处处同,客衣遥映青山小。

()

挂冠神武出燕都,不握汀州使者符。诗卷尽题名下士,俸钱堪施酒家胡。

归舟冲雁过防坞,落日停云满具区。世有延陵今未乏,柴门高枕著潜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