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慢(立春)

探春慢(立春)朗读

《探春慢(立春)》是宋代赵以夫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南国收寒,东郊放暖,
春风初回台榭。
小燕横钗,闹蛾低鬓,
有吴娃那妖冶的样子。
纤手递上生菜,
向人们述说,新春已经来临。
不必陶醉于酒杯前,
这些风景是无价的。
长久地记住这一天,
迎接着牛儿,彩鞭轻轻打着。
__金幡,
星星闪耀,就像家乡的宁静时光。
把心中的事情都放在一起,
等着打听消息,在柳树下的花丛中。
箫鼓声中,
温存于深夜的小楼。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立春时节的景象和情感。立春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春天的开始。诗人写道南国渐渐迎来了暖和的季节,春风吹拂着台榭。诗中出现了小燕子横着钗子、蛾子低垂的鬓发,以及吴娃妖冶的形象,展现了春天中蓬勃的生机和活力。诗中还描述了春天的美食和人们迎接新春的欢乐氛围。诗人认为这些春天的景色是无价的,不需要借酒浸染自己,而是要珍惜这些美好的风景。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对家乡宁静时光的向往,期待着柳树下花丛中的消息,寄托了对美好未来的希望。

赏析:
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立春时节的生机和喜庆氛围。诗人运用具象的意象,如春风、燕子、蛾子等,营造了一个明快活泼的春天氛围。通过描绘春天的美食和人们迎接新春的欢乐场景,诗人传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诗词的后半部分则展示了对家乡宁静时光的思念,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渴望。整首诗词以欢快的语调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对立春时节和美好生活的热爱和追求。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赵以夫

赵以夫(1189-1256),字用父,号虚斋,福建省福州府长乐县(今福建省福州市长乐区)人。南宋嘉定十年(1217)进士。历知邵武军、漳州,皆有治绩。嘉熙初(1237),为枢密都承旨兼国史院编修官。二年,知庆元府兼沿海制置副使,四年,复除枢密都承旨,淳祐五年(1245),出知建康府,七年,知平江府。以资政殿学士致仕。有《虚斋乐府》。...

赵以夫朗读
()

猜你喜欢

玳席华筵,嘉宾环集三千履。
兰膏芬芷。
一簇红莲里。
花覆玉郎,苒苒青衫_。
()

净极明通处,慈云妙覆时。浮生如幻化,真地果琉璃。

弹指销荣悴,冥心出险夷。何年依锡止,笑尔鹤飞迟。

()

吟情老尽江南句。几千万、垂丝缕。花冷絮飞寒食路。渔烟鸥雨,燕昏莺晓,总入昭华谱。

红衣妆靓凉生渚。环碧斜阳旧时树。拈叶分题觞咏处。荀香犹在,庾愁何许,云冷西湖赋。

()

轻挨残花香簌簌,旋剥新笋白纤纤。
伤春煮笋买春酒,短褐破碎人家嫌。

()

山绕孤城水拍空,惜无残月照疏桐。
江干云断夜来雨,木末凉生秋到风。
六代兴亡知寺古,老禅神异载碑丰。

()

翼翼新亭倚墓门,思亲不见每销魂。寸心独抱终天痛,永慕难酬罔极恩。

陟降有时闻謦咳,荐羞犹想及生存。松楸满目馀霜露,流泽绵绵裕后昆。

()
罢参归趁日高眠,随意繙书不计编。
岁事从教催白发,春风元只在丹田。
()

大化旋元根,无声亦无臭。时行自物生,处处春光漏。

人心曷睹闻,岂以形迹觏。一实殊万分,瀰漫遍宇宙。

()

几丛芳草径三三,逗引寻香凤子酣。梦里东风何处是,关心春色在江南。

()

聚散虚空去复还,野人闲处倚筇看。

不知身是无根物,蔽月遮星作万端。

()
溯紫催飞舄,攒红簇去鞍。
吾邦倾市送,旁邑塞涂看。
清庙登牺象,明庭峙孔鸾。
野翁麋鹿友,时与讯平安。
()

石台竹径自天成,细草芳花随地生。白发老人无是处,一枝枯竹伴经行。

()

碧树经霜叶半殷,岩云不雨自飞还。瑶琴曲尽无人听,独上高台看晚山。

()
昨夜梁园里,弟寒兄不知。
庭前看玉树,肠断忆连枝。
()

昔年淮海未,邂逅安期生。
记我有灵骨,法当游太清。
区中缘未断,方外道难成。

()

雨后飞云冉冉回,碧天都似镜初开。
只应峡口多山处,不见秋光万里来。

()

九点秋烟黛色空,绿华归思颇无穷。每悲驭鹤身难任,

长恨临霞语未终。河影暗吹云梦月,花声闲落洞庭风。

()

厚葬非徒识所先,分明至爱自心根。
怃然一悟奚从发,为有良知尚未昏。

()

化日曈曈照曙筵,儒衣秩秩拜钧天。杖藜碧涧谈经罢,梅柳迎春又一年。

()

残却花间一局棋,为因宣唤赐春衣。近前火者催何急,惟恐君王怪到迟。

()

新买五尺刀,悬著中梁柱。

一日三摩挲,剧于十五女。

()

薄暮交游尽,残山老弟昆。漂摇羽尾急,跋涉胫毛存。

落叶辞荆树,荒云守蕨根。暂归犹胜客,敢作故乡论。

()
秋清道院空,更筹受风掩。
二更看斜河,湿却万星点。
()
草草随时事,萧萧傍水门。
浓阴花照野,寒食柳围村。
客袂空佳节,莺声忽故园。
不知何处笛,吹恨满清尊。
()

五更吹角起,征夫均有程。祗今湘水棹,何异剡溪情。

瑞采千林雪,皇华万里旌。天涯分袂意,留语记芝城。

()
湘江日落乱帆飞,不向东归便北归。
杨柳渡头村店里,青裙女子卖乌柙。
()

渊明出从任,初亦计林田。

一朝倦束带,唾弃如飘烟。无酒每从人,兹事若可怜。

()

欲知别后事如何,门巷苔生雀可罗。偏称解衣槃礴裸,真为静处萨婆诃。

鬼神密护炉中药,风雨深藏壁上梭。惟是葛藤犹入念,有时西望笑呵呵。

()

慵飞兔颖厌涂鸦,联向书帷好蔽遮。四面轻云萦柏子,一窗斜月映梅花。

峭寒无隙难容入,清梦常安不受哗。葆得气完神亦固,吴绫蜀锦为谁誇。

()

千雉孤城枕碧流,晴天望远自生愁。金羁络绎花边马,玉雾葱茏柳外楼。

何处健儿誇仗剑,几年渔父独垂钩。白鸥飞入苍烟里,目断斜阳送去舟。

()

诞日筵开花喜簪,老人光现斗之南。年华才过四旬二,璹大还期九十三。

劝酒情深人尽醉,赓歌材薄我怀惭。新诗一律劳眸电,应向灯前笑拆缄。

()

风剪快,露华凉。蟾宫不禁木樨黄。疑他仙子挥清汗,洒向人间点滴香。

()

洒出金壶玉两枝,楚云湘水不胜奇。岁寒劲节谁能识,凭仗清风是故知。

()

披秀三句二偈,与宠为茶佛事。法味法乐法财,资神资生资惠。

使于施受之间,而无虚得虚弃。我亦未證其中,乃就其中出气。

()

獧似弥猴捷似猱,栗梢走过又松梢。紫萄若使知滋味,一日能来一百遭。

()
晚风微动,净扫天地,云裾霞绮。
将海外、银蟾推上,相映华灯辉万砌。
看舞队、向梅梢然昼,丹焰玲珑玉蕊。
渐陆地、金莲吐遍,恰似楼台临水。
()

襄阳小泊访山公,樽酒心期异代同。江上楚声听不尽,铜鞮争唱月明中。

()

水木彻上下,飞潜尘外迥。静言冥初终,风物各自永。

閒者得其真,此岂富贵谂。所遘良足多,空庐抱寒影。

()
朝哭声吁吁,暮哭声转无。
声无血随尽,安得目不枯。
目枯不足叹,无目心自安。
目存多所见,不若无目完。
()

金谷诗豪石季伦,泥云相忆水之滨。广谈麈尾清于玉,郗笔龙须净不尘。

大力君抟南海翮,衰年我滥北山巾。彼苍位置斯人局,铸就萧閒更铸贫。

()
手摘桐花,怅还是、春风婪尾。
按锦瑟、一弦一柱,又添一岁。
紫马西来疑是梦,朱衣双引浑如醉。
较香山、七十欠三年,吾衰矣。
()
数日雨不止,今晨晴已还。
江头看濁浪,窗外见青山。
白鹭投前浦,轻舟漾远滩。
樽中有余酒,一酌注颓颜。
()

萧萧野老发垂肩,家住湖西杜若烟。载得茭根入城卖,西风落日满归船。

()
()

垂杨左肘莫生悲,老树新荑也未迟。塞外只知摧万骑,身中可晓杀三尸。

五千文是君家祖,八百名元李氏儿。会得黄庭一句意,不须天际觅钟期。

()

蓬荜春风起,开帘却自悲。如何飘梗处,又到采兰时。

明镜方重照,微诚寄一辞。家贫求禄早,身贱报恩迟。

()

棋罢何人不说棋,闲窗覆较总堪悲。故应关塞苍黄候,未是天公皂白时。

火井角芒长焰焰,日宫车辇每迟迟。腐儒未谙楸枰谱,三局深惭廑帝思。

()

同云晦天地,浩然自生明。萧条乔木风,断续过雁声。

袁公卧深巷,意得神亦清。岂知长沙客,漂泊万里行。

()

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

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潇潇 一作:萧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