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荆公韵四绝。宋代。苏轼。青李扶疏禽自来,清真逸少手亲栽。深红浅紫従争发,雪白鹅黄也斗开。斫竹穿花破绿苔,小诗端为觅桤栽。细看造物初无物,春到江南花自开。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劝我试求三亩宅,従公已觉十年迟。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公病后,舍宅作寺。)
《次荆公韵四绝》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青李扶疏禽自来,
清真逸少手亲栽。
深红浅紫從争发,
雪白鹅黄也斗开。
斫竹穿花破绿苔,
小诗端为觅桤栽。
细看造物初无物,
春到江南花自开。
骑驴渺渺入荒陂,
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
從公已觉十年迟。
甲第非真有,闲花亦偶栽。
聊为清净供,却对道人开。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青李树郁郁蔓延,鸟儿自然而至。
清雅真情少年亲自栽培。
深红和浅紫争相绽放,
雪白与鹅黄也相互竞艳。
用斧子穿过竹林,穿过花丛,破开绿苔。
这首小诗只是为了寻找一棵桤木而作。
细细观察,万物初生时并不存在,
春天到来,江南的花自然而开。
骑着驴子,漫无目的地进入荒凉的池塘地带,
想象着能够再次见到荆公未病之前的样子。
他劝我去寻找三亩土地的宅邸,
但我觉得从荆公的角度来看,已经晚了十年。
官邸并非真实存在,闲花也是偶然栽培。
只是为了清净而供奉,
却对着道士们敞开心扉。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自然景物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赞美和思考。诗人以青李树等花木和鸟儿为象征,描绘了自然界的繁荣景象。他用斫竹穿花破绿苔的意象,表达了对生命力和美的追求。诗人通过观察自然,认识到造物主创造万物时,并没有预设的形态,而是在春天到来时,江南的花自然绽放。这种观察引发了诗人对人生和人世间事物的思考。
诗中还描述了诗人骑驴漫游荒凉之地的情景,想象能再次见到荆公未病时的模样。这表达了诗人对荆公的思念和对逝去时光的留恋。荆公劝诗人寻找三亩宅邸,但诗人认为已经晚了十年。这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和对机遇的思考。
最后几句诗中,诗人提到甲第并非真实存在,闲花也只是偶然栽培。他将清净供奉给道士,表达了追求心灵宁静和对道家思想的倾慕。整首诗以自然景物为线索,通过描绘和思考,表达了对自然、人生和时光的感悟。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奉寄子耕簿公尊兄兼呈德化令君丞公二首。宋代。赵蕃。寄声江夏无双士,并谢蓝田不负丞。符檄经行有题赠,江湖别后欠缄縢。一时交旧半为土,老我鬓须逾可憎。独自对书思友益,夜窗长愧短檠灯。
次仇待制韵 其二。唐代。吕颐浩。韭违轩陛归临海,颇幸栖身田亩间。混迹每寻樵叟伴,放怀常羡钓翁闲。君恩深厚司留钥,野性彷徨恋故山。异日公成勋业后,巾车无惜过柴关。
东阳夜怪诗(奚锐金近作三首)。清代。佚名。舞镜争鸾彩,临场定鹘拳。正思仙仗日,翘首仰楼前。养斗形如木,迎春质似泥。信如风雨在,何惮迹卑栖。为脱田文难,常怀纪渻恩。欲知疏野态,霜晓叫荒村。
和张秀才落花有感。唐代。李商隐。晴暖感馀芳,红苞杂绛房。落时犹自舞,扫后更闻香。梦罢收罗荐,仙归敕玉箱。回肠九回后,犹有剩回肠。
郁林寺。唐代。许浑。台殿冠嵯峨,春来日日过。水分诸院少,云近上方多。众籁凝丝竹,繁英耀绮罗。酒酣诗自逸,乘月棹寒波。
壶中天十首 其十。清代。项鸿祚。天乎难问,载云旗五色,逢迎山鬼。思折琼枝嗟远道,羞与蹇修为理。饮石泉兮,入修门些,上下悠悠只。悲哉秋气,伤心极目千里。众女谣诼蛾眉,无南无北,到处机蓬矢。丛桂连蜷招隐士,岁晚淹留何事。兰枻荪桡,螭骖虬驾,我欲歌离世。巫咸夕降,卜居惝恍谁是。
南行途中作。清代。吴询。恰恰黄鹂鸣远村,凄凄客子暗消魂。梨花细雨小寒食,杨柳春风孤店门。不尽长江浮旅梦,无情芳草送王孙。明当匹马摇鞭去,回首天涯是故园。
幽居冬暮。唐代。李商隐。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
春日大驾出幸海子。明代。尹守衡。羽猎遨游处,春风遍地生。乐随仙仗转,人逐御香行。一发双雕落,三驱百兽惊。五云看缥缈,时傍衮衣明。
无题效李商隐。元代。宋无。妆浅颦深凭绮疏,小郎新拜执金吾。弦中言语分明怨,裀上腰肢准拟扶。翠履鸳寒慵斗草,红牙马暖罢樗蒱。无人商略心头事,潜向花间卜紫姑。
永夜同李祈年分赋。明代。何巩道。巷无人话有砧声,野烧痕高过水明。一日景从何处去,十年心到此中生。流星落地池光动,蜡烛移窗树影行。惆怅漫漫歌白石,牛衣双泪向谁倾。
减字木兰花。宋代。朱敦儒。今年梅晚。懒趁寿阳钗上燕。月唤霜催。不肯人间取次开。低鬟掩袂。愁寄玉阑金井外。粉瘦香寒。独抱深心一点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