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

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朗读

诗词:《次韵韩康公置酒见留》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庭下黄花一醉同,重来雪巘已穹窿。
不应屡费讥安石,但使无多酌次公。
钟乳金钗人似玉,鹍弦铁拨坐生风。
少卿尚有车茵在,颇觉宽容胜弱翁。

中文译文:
在庭院下,黄花一同陶醉,再次来到雪岭已成穹窿。
不应该再多次费心讥笑安石,只要能喝上几杯就行了,韩康公。
钟乳状的金钗人美如玉,鹍弦般的铁拨动起来生出风。
年少的卿还有华丽的马车在,感觉宽容胜过弱翁。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在宋代以韵答复韩康公置酒邀请的诗作。诗中表达了诗人在酒宴中的心情和对生活的感慨。

首先,诗人以庭院中的黄花作为意象,表达了自己在酒宴上与韩康公一同陶醉的情景。黄花象征着繁华,诗人用它来形容酒宴的热闹和欢乐氛围。

接着,诗人提到自己再次来到雪岭已成穹窿,这里暗喻岁月的流转和人生的变迁。雪岭已经变得高不可攀,象征着岁月的积累和沧桑,而穹窿则表示诗人对于时光的感叹和对于人生的思考。

诗的下半部分,诗人暗指自己和韩康公在政治上的立场分歧。诗人说不应该再多次费心讥笑安石,表明自己对于安石的政治主张持有不同观点,并表示只要能和韩康公一起喝上几杯酒,就不再计较这些事情。

接下来,诗人以钟乳金钗和鹍弦铁拨作比喻,形容韩康公的形象和气质。钟乳金钗人似玉,表现了韩康公的美丽和高贵。鹍弦铁拨坐生风,形容韩康公的风采和才华,他的一举一动都能带动周围的氛围。

最后,诗人提到少卿(指韩康公)还有车茵在,颇觉宽容胜过弱翁。这里表达了诗人对韩康公的赞赏和敬佩。少卿的宽容和胸怀胜过了诗人自己,这里的弱翁指的是诗人自己。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自己对于韩康公高尚品德和胸怀豁达的敬佩之情。

整首诗以韵答复韩康公的邀请,表达了诗人对于酒宴和人生的感慨,以及对于韩康公的赞赏和敬佩之情。通过运用各种意象和比喻手法,诗人将酒宴的欢乐、岁月的流转、政治立场的分歧以及人物形象的描绘融合在一起,展现了复杂而深刻的情感和思考。整首诗以流畅的语言和韵律,表达了苏轼对于人生和人情的独到见解,展现了他的才情和诗词的艺术魅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秦王会渑池,邯郸出孤注。帐下千熊罴,笙筝乱如雨。

提瑟藐万乘,耽耽视毚兔。一夫瞋目呼,虓虎不敢怒。

()

西风吹客衣,束担出王畿。
千里莫嫌远,几人犹未归。
山空秋鹤瘦,天阔暮云飞。

()

日乞烘江水气暄,杏花饧粥并淮天。望楼烟突清于水,平世边城自禁烟。

()
饱食有残肉,饥食无余菜。
纷然生喜怒,似被狙公卖。
尔来谁独觉,凛凛白下宰。
(太和,古白下。
()

南州佳士乐中和,手种筼筜绿满坡。老叶筛金风不止,新梢滴露夜如何。

渭川但说生涯好,晋室偏招隐逸多。更约松梅作三益,岁寒光景共婆娑。

()

枕江阛市隐仙家,洞口通幽石径斜。金阙剑光旋斗极,玉墀珠蕊点槐花。

交加木石侵云碧,曲抱江山引界赊。避暑却疑天上坐,广寒分映落烟霞。

()
郡学旧辟雍,中有岐阳鼓。
古今所闻十,左右各惟五。
离离大星陨,兀兀坏云补。
累累营灶减,落落陈沙聚。
()
歛尽残云见夕阳,门前罢亚渐登场。
经年都得几回醉,一雨顿惊如许凉。
耐事尚能心似铁,放歌仍忘发成霜。
颐生底用从人问,此是山翁肘後方。
()

满林红雨抱春愁,几卷青编共此丘。綵鹢溪头新使节,绿杨矶畔旧渔钩。

对君空有江湖梦,清世元无凤鸟忧。北去相逢如有问,休言深泽见羊裘。

()
大块分劳逸,唯君独不均。
险夷安若性,金石想为人。
万卷书奚托,重泉恨莫伸。
谁知丞相子,天地一穷民。
()
秋日更山行,朝朝入画屏。
雨看如水墨,晴唤似丹青。
()

封后文书紫阁閒,对花身在五云间。松筠岁晚偏知己,桃李春归空厚颜。

自许托根依凤阙,谁从落帽宴龙山。多情未忍轻归去,莫待金莲辍送还。

()

坐满高台虚月凉,万松风合石楼当。野人卧酒翻荷爵,山鬼缝衣傍荔墙。

李贺凤悲贤者死,郑庄麟泣大夫良。冥冥夜色双鸿远,影落遥天声渐长。

()

十载违乡县,三年旅旧都。风期尝磊落,节行特崎岖。

坐识人伦杰,行知国器殊。论兵卑左氏,画计小阴符。

()
洗妆真态,不作铅花御。
竹外一枝斜,想佳人,天寒日暮。
黄昏院落,无处著清香,风细细,雪垂垂,何况江头路。
月边疏影,梦到消魂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