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离别的情景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鸟衔巾久欲飞,
黄莺别主更悲啼。
殷勤莫忘分携处,
湖水东边凤岭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景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青鸟长时间地衔着巾帽,渴望飞翔。黄莺离开了它的主人,更加悲伤地啼叫。诗人嘱咐别人要常常想起彼此分别时的情景,无论是在湖水的东边还是凤岭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青鸟和黄莺作为自然界中的动物,象征着离别和思念。青鸟衔巾久欲飞,表达了离别的渴望和迫切,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舍。黄莺离别主人而悲啼,更加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
诗的后两句是作者对别人的嘱咐和期望,表达了对别人的殷勤关心和希望他们能够常常回忆起彼此分离时的情景,保持联系和思念。湖水东边和凤岭西分别代表离别的两个地方,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和地点。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诗词中的嘱咐也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希望。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起晚戏作。宋代。陆游。地偏身饱闲,秋爽睡殊美。老鸡每愧渠,三唱呼未起。厨人罢晨汲,童子愁屣履。惰慵虽可嘲,安静良足喜。心空梦亦少,酣枕甘若醴。不学多事人,南柯豪众蚁。
题雪窦禅师壁(一作赠雪窦峰禅师)。唐代。方干。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长年随桧柏,独夜任风雷。猎者闻疏磬,知师入定回。
诉衷情(旅愁)。宋代。唐庚。平生不会敛眉头。诸事等闲休。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残照外,大江流。去悠悠。风悲兰杜,烟淡沧浪,何处扁舟。
送张用光通判建昌。明代。徐溥。旴江风俗淳,佐郡鹭袍新。弦诵千家月,桑麻到处春。讼庭公牍简,斋阁赋诗频。会见旌贤日,纶音出紫宸。
植梅一株于厅事之后招丞及明叔同观倪严二先。宋代。赵蕃。有竹似吾家,无梅觉欠花。移将香索莫,来伴绿交加。好事适馈酒,诗情仍得茶。相过况非远,胜处莫令赊。
听老者理琵琶。明代。张羽。老来弦索久相违,心事虽存指力微。莫更重弹《白翎雀》,如今座上北人稀。
题雪景三香图二首 其二。元代。张雨。雪羽飞来雪意浓,国香狼藉暝烟丛。倩谁与剪吴淞水,爱尔能吟柳絮风。翠袖佳人玉跳脱,平头奴子锦薰笼。剑南画手看前辈,着粉施朱或未工。
月上海棠。唐代。无名氏。南枝昨夜先回暖。便临寒、开花暗香远。化工忒?,把琼瑶、恣情裁翦。皑皑的、点缀梢头又遍。横斜影蘸清溪浅。似玉人、临鸾照粉面。大家休折,且迟留、对花开宴。祝东风、吹作和羹未晚。
夜起二绝。宋代。文天祥。三年独立已成僧,欲与何人说葛藤。夜夜隔墙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灯。
送韦判官得雨中山。唐代。卢纶。前峰后岭碧濛濛,草拥惊泉树带风。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
行路难。宋代。张宪。行路难,前有黄河之水,后有太行之山。车声宛转羊肠坂,马足蹭蹬人头关。白日叫虎豹,腥风啼狗犴,拔剑四顾使我摧心肝。东归既无家,西去何时还?行路难,重咨嗟。乞食淮阴市,报仇博浪沙。一剑不养身,千金徒破家,古来末际皆纷拏。行路难,多歧路。马援不受井蛙囚,范增已被重瞳误。良禽择木乃下栖,不用漂流叹迟莫。
戏题卢秘书新移蔷薇。唐代。白居易。风动翠条腰袅娜,露垂红萼泪阑干。移他到此须为主,不别花人莫使看。
胡元之提刑寺丞迂涂相过宠示二诗次韵为谢兼简赵再可经略张君量运使。宋代。周必大。惠政郡州楷,清名万口传。南交需按察,北阙正详延。契分元重复,封疆互接连。劳归知有日,还伫楚江边。
石床石鉴。唐代。李合。麓床高接天,伏虎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若钩悬。石明如挂镜,照物别媸妍。鹤鸾时弄影,何处觅神仙。
梅花已过闻东村一树盛开特往寻之慨然有感。宋代。陆游。春晚城南十里陂,亭亭独立见奇姿。品流不落松竹後,怀抱惟应风月知。旋拂乱云成小伫,重携芳榼卜幽期。佳人空谷从来事,莫恨桃花笑背时。
梦中咏西湖。宋代。苏辙。谁凿西湖十里中,肩舟载酒扬轻风。草木蕃滋百事足,寒暄淡薄四时同。东邻适与吾庐便,西岸遥将岳麓通。闲游草草无人识,竹杖藤鞋一老翁。
姑苏杂咏 师子林十二咏 指柏轩。明代。高启。清阴护燕几,中有忘言客。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避暑冷泉。宋代。方岳。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谁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追随二三子,未害山水淫。邂逅十八公,俱作笙鹤吟。颇闻彼上人,振鬣万马瘖。试诗没字碑,往听无弦琴。空堂无枯秀,契我回向心。清凉一味禅,挥玉开烦襟。笑指亭下泉,杉竹涵幽深。藓桥於三闸,龙怒飞出林。奔雷吼春壑,晴雪生午阴。人间正炎热,去作三日霖。
桂殿秋。宋代。李仁本。漓兽石,错虬松。黛岚终日下天风。杖藜携我恣遥望,缥缈霓裳飞碧空。
湘中杂咏 其八。明代。区大相。山南山北鹧鸪飞,日暮征人泪满衣。莫道思君行不得,纵令行去不如归。
晚雨后虹蜺并见。宋代。赵蕃。薄雷收淡雨,雌蜺映雄虹。云拥奇峰出,霞飞散绮红。渠无画手妙,我久作诗工。泛泛身随梗,萧萧鬓似蓬。
虞美人。宋代。陈允平。彩云别后房栊悄。愁立西风晓。倚阑无语对黄花。惆怅玉郎应在、楚江涯。钿筝空贮芳尘满。寂寞朱弦断。夜来一点帐前灯。频吐银花双烬、照罗屏。
和殷廷尉岁暮诗。两汉。王褒。岁晚悲穷律,他乡念索居。寂寞灰心尽,摧残生意馀。产空交道绝,财殚密亲疏。空悲赵壹赋,还著虞卿书。
行路难(七首)。元代。郭翼。赠君葡萄之芳醇,琼瑰玉佩之锵鸣,昆吾鹿卢之宝剑,空桑龙门之瑟琴。红颜晖晖不长盛,流光欺人忽西沉。愿君和乐兮欣欣,听我再歌行路吟。不见陆机华亭上,寥寥鹤唳讵可闻。朝愁不能驱,暮愁不可处。中区何狭隘,乘云汗漫瑶之圃。爰从王母访井公,复约元君谒东父。灵桃花开银露台,玉文枣熟青琳宇。我愿于焉此中息,锡以遐年永终古。¤
同印空夜坐凭虚阁。明代。陈继儒。人在钟声上,僧栖暮色边。松枝高士麈,贝叶梵王言。木落如飞鸟,山平疑澹烟。灯残挥手去,曳杖听流泉。
观七国吟。宋代。邵雍。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醉蓬莱·夷则商七夕和方南山。宋代。吴文英。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寄天宁方丈。元代。朱希晦。霜树萧萧万叶丹,谁怜倦客尚江干。性情每向诗中写,勋业何须镜里看。万里江山秋月老,一天星斗夜光寒。近来满目多荆棘,始信人间行路艰。
予往来秦熙汧陇间不啻十数年时闻下里之歌远。宋代。李复。予桑叶菀暗东冈,山下乱石如群羊。旧沙渐高行路断,马蹄踏散飞星光。
减字木兰花(四之三)。宋代。贺铸。南园清夜。临水朱阑垂柳下。从坐莲花。潋滟觥船泛露华。酒阑歌罢。双□前愁东去也。回想人家。芳草平桥一径斜。
纪江阴虚报冒功事。清代。张洵佳。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谁知当道者,克复报两次。统兵实其人,渡江实其事。或挥鲁阳戈,或拔赵军帜。一拥而进城,杀贼尸横地。海市与蜃楼,妆点无不备。其意在邀功,其实皆儿戏。捷报达甘泉,史臣载笔记。后来修史官,谁复参疑义。吾读东华录,慨然发长嚱。
宿木兰院。唐代。皮日休。木兰院里双栖鹤,长被金钲聒不眠。今夜宿来还似尔,到明无计梦云泉。
忆昨行和张十一。唐代。韩愈。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车载牲牢瓮舁酒,并召宾客延邹枚。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青天白日花草丽,玉斝屡举倾金罍。张君名声座所属,起舞先醉长松摧。宿酲未解旧痁作,深室静卧闻风雷。自期殒命在春序,屈指数日怜婴孩。危辞苦语感我耳,泪落不掩何漼漼.念昔从君渡湘水,大帆夜划穷高桅。阳山鸟路出临武,驿马拒地驱频隤.践蛇茹蛊不择死,忽有飞诏从天来。伾文未揃崖州炽,虽得赦宥恒愁猜。近者三奸悉破碎,羽窟无底幽黄能。眼中了了见乡国,知有归日眉方开。今君纵署天涯吏,投檄北去何难哉。无妄之忧勿药喜,一善自足禳千灾。头轻目朗肌骨健,古剑新劚磨尘埃。殃消祸散百福并,从此直至耇与鲐。嵩山东头伊洛岸,胜事不假须穿栽。君当先行我待满,沮溺可继穷年推。
除夜/巴山道中除夜书怀/除夜有怀。唐代。崔涂。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夏日浮舟过陈大水亭。唐代。孟浩然。一作夏日浮舟过陈逸人别业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幽赏未云遍,烟光奈夕何!
泛太湖。宋代。罗处纯。三万六千顷,湖侵海内田。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何当洒为雨,无处不丰年。
别余舅。明代。黄公辅。尘迹依依老弟兄,那堪杯酒话离情。相看冉冉双蓬鬓,共道悠悠一局枰。风动芙蓉秋色霁,霞明江渚晚帆轻。他宵长笛遥相忆,早向三湘返楚程。
与荀中书别诗。南北朝。鲍照。劳舟厌长浪。疲斾倦行风。连翩感孤志。契阔伤贱躬。亲交笃离爱。眷恋置酒终。敷文勉征念。发藻慰愁容。思君吟涉洧。抚己谣渡江。惭无黄鹤翅。安得久相从。愿遂宿知意。不使旧山空。
和王适寒夜读书。宋代。苏辙。久从市井役,百事废不理。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逡巡揖虞夏,汗漫驰刘李。斯文家旧物,早岁夙从事。一从慕膻腥,中弃如敝屣。今夕亦何夕,忽如旧游至。终篇再三叹,推枕不成寐。人生无百年,所欲知有几。悬知未必得,奔走若趋市。微言寄翰墨,开卷入心耳。胡为弃不收,所逐在难觊。
莎庭。宋代。释文兆。苒苒從莎长,凄凉雨乍晴。穷秋间客步,落日乱蛩鸣。近接苔阶迥,遥连竹径平。杖痕兼鹤迹,来往自從横。
栗里华阳窝辞 舫舟。唐代。王质。有事兮春畴,趾垂举兮搀游。埼回回兮峪漫漫,何楫兮何舟。潺湲兮虎溪,东林兮远师。溪深兮榜度,溪浅兮行归。谛玩兮苔痕,逆知兮履綦。林有影兮溪无声,露下月明兮过之,到家兮掩门。噫其不尔兮,阖蓬亦可以栖身。
集成兰。明代。罗伦。众当路,我空谷。无人而自芳,无风而自馥。上师鲁叟,下友灵均,随分山林吾亦足。萧艾如不知,栽倾自培覆。
随渔村舅氏过鉴湖。清代。朱绶。不泛南湖水,重归已十年。烟波如昨日,游钓忆从前。细雨开花径,奇峰落画船。樵风应可借,同过若耶边。
拟洛下分题。宋代。释智圆。文石酒杯良匠凿顽璞,为杯异彩存。云蒸犹有润,藓駮已无痕。静爱如冰洁,闲怜似玉温。野民便古质,长把近窪罇。
感寓三首 其三。宋代。戴复古。自觉心无愧,何须座右铭。人将金作坞,吾以石为屏。年老医难疗,天寒酒易醒。菊花香到死,不肯就飘零。
秋夜怀明本。明代。陈缉。溪声淅沥起蒹葭,溪水潺潺漱白沙。大地星流还化石,小窗灯冷不成花。江淮烽火三千里,城郭人民八九家。避地欲寻张博望,月明沧海泛灵槎。
挟弹图。元代。吴当。平沙浅草雨初乾,时见飞花到马鞍。花树止留巢凤鸟,王孙何处试金丸。
乐游应诏诗。南北朝。范晔。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原薄信平蔚,台涧备曾深。兰池清夏气,修帐含秋阴。遵渚攀蒙密,随山上岖嵚。睇目有极览,游情无近寻。闻道虽已积,年力互颓侵。探已谢丹黻,感事怀长林。
黄花。宋代。朱淑真。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题江乐陈氏江亭。宋代。程公许。渔艇间撑过水东,乱云含雨晚溟濛。绝怜郊野依林壑,更拓轩窗贮竹风。剩与烟波开霭杳,却须菑翳略疏通。间居可忍虚吟啸,载酒来时社友同。
同许少玉 其四 少陵野望。清代。缪祐孙。山色暮苍苍,苍茫草色黄。烟尘三万里,浊酒一千觞。红叶村边路,青旗水面航。鸟飞声不断,为我奏伊凉。
巨源相过话旧有感。明代。王磐。中统三年春二月,变起青齐带吴越。鲸鲵转侧海波翻,城郭横尸野流血。我时辛苦贼中来,兵尘模糊眼不开。妻孥弃捐豺虎口,飞蓬飘转无根荄。天寒日暮齐河县,破驿荒凉绝烟爨。骑行驿马钝如蛙,官吏散地无处唤。与君此地忽相逢,行台郎中气势雄。悯我白头遭丧乱,壮我临难全孤忠。急呼驿吏具鞍马,使我厄路还亨通。明晨相随济南去,出入条侯营垒中。死生契阔不相弃,起居饮食常与同。标山华注日在眼,绵历春草及秋风。四郊斫木桑柘尽,泺源饮马波涛空。凶渠腰领膏野草,始见齐鲁收烟烽。巨源巨源君且坐,我欲高歌君可和。往事回头十五年,犹想离魂招楚些。身逢播越百忧缠,生不成名空老大。我依破砚窃恩荣,君佐雄藩收最课。流萍暂聚不多时,且喜相看颜一破。我衰无力访君难,愿君得暇频相过。
渡彭蠡湖。宋代。徐俯。沙岸委蛇白,云林迤逦青。千山拥庐岳,百水会宫庭。旋食犹能饭,丛祠更乞灵。江湖万里浪,政尔片帆轻。
过东平城北元故丞相墓。明代。徐熥。谁家翁仲卧荒坟,闻是先朝旧相君。三百年中来往客,几人下马看碑文。
徐铉篆五柳传帖赞。宋代。岳珂。晋有逸民,乐天不忧。唐有遗臣,嗜古好修。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炯松姿而筠操,又铁画而银钩。集二妙之全美,接千载这风流。载酒拂石,寻壑经丘。吾将抱此而为栗里之游。
寻石瓮寺上方。唐代。贾岛。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春日杂兴 其八。宋代。韩淲。戎马纷群寇,残害吾赤子。被之以礼乐,庶使保生齿。如火热水深,亦运之而已。治少乱则多,尧舜惟孝悌。
素梅 三十。元代。王冕。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送蔡元鼎佥宪之官河南少参。明代。张吉。作器心知渐几分,三年埏埴每劳君。准人自信堪常伯,新旭旋看散冻云。世事纷纷咸定命,吾心浩浩本无垠。中原老稚歌乔梓,瞻拜嵩灵祝早闻。
送萍乡袁茂才归县试吏。元代。郭钰。玉关门外班司马,抗疏归来白发愁。绝域功名空老大,少年乡国自风流。花飞细雨朝回马,月满前川夜放舟。始信封侯驰万里,不如吏隐近沧洲。
代寄徐仲容。明代。吴稼竳。秋雨苏苏滴井梧,风吹妾梦到东吴。生来自恨青溪近,独处无郎似小姑。
庚戌八月虏变 其一。明代。梁有誉。白草萧萧大野间,单于猎火照秋山。坐令鸣镝侵周甸,不见封泥守汉关。郡邑疮痍嗟正苦,边庭供饷转多艰。九重已命嫖姚将,为报苍生一解颜。
和外舅夙兴三首。宋代。黄庭坚。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不因朝鼓起,来帙乱书堆。
宿新政县登鱿于氏离堆拜颜鲁公遗像公曾赴蓬。宋代。李曾伯。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魂忠与水流。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当时谁挽浯溪水,为洗离堆一段愁。
题李惟寅山房三十八咏 其二 松关。明代。胡应麟。爱此松风吹,柴关抱麋鹿。白眼四无人,涛声满空谷。
依韵和图南五首·金牛相别呈诚之。宋代。文同。出门相与望横参,露浥幧头冷逼簪。驿在金堆随涧远,路经铜冶入烟深。过桥住马应回首,上岭闻猿想动心。胜事莫过文酒乐,此时销得各沉吟。
满江红 题画寿总宪龚芝麓 其二 感旧。清代。吴伟业。满目山川,那一带、石城东冶。记旧日、新亭高会,人人王谢。风静旌旗瓜步垒,月明鼓吹秦淮夜。算北军、天堑隔长江,飞来也。暮雨急,寒潮打。苍鼠窜,宫门瓦。看鸡鸣埭下,射雕盘马。庾信哀时惟涕泪,登高却向西风洒。问开皇、将相复何人,亡陈者。
内翰程端明挽诗。宋代。方岳。旋踵之间政事堂,挂冠神武一何忙。松风醉卧山前后,梅障留题春在亡。八十磻溪才事业,百年落水自平章。老天肯使斯文坠,剑履已空笙鹤翔。
春雨卧病书怀 其十。明代。童轩。狡兔谋三窟,寒乌借一枝。浮名成底用,薄俗不堪医。竹色团书屋,芸香落砚池。投闲聊尔遣,知命复何疑。
寄题张秀才此君亭。宋代。金君卿。一径入丛深,四轩森翠玉。红尘不到处,清秋长在目。主人厌薄官,欲蹑高士躅。日日念此君,招我湘江曲。
夜坐读韦苏州集序。宋代。苏泂。兹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登临愧成晚,倏忽朝晡改。楼栏带栖鸟,野色半苍黛。花围郡园夜,柳暗陂塘外。昏钟四檐雨,悬灯澹予对。瓶梅书帙乱,茶树窗纱碍。披文到韦集,神赏希唐代。炉烟起寂寞,至味久不坏。妻眠稚无扰,斯境非凡会。于时暂得我,真净青莲界。蚩蚩竞物欲,宵寐犹憎爱。谁知屡空者,庶远樊笼害。
思亲堂为建昌王垣赋。明代。罗伦。青青涧畔松,不为霜雪衰。凿凿涧中石,不为流水移。胡为白发人,忽若朝露晞。长夜去冥冥,儿心宁不悲。泣血不到地,滴著身上衣。衣当有时弊,儿悲无已时。儿身匪金石,不死将何为。生当长相思,死当长相随。
闻橹。宋代。梅尧臣。静夜有舟下,中流闻橹声。隔窗灯已暗,卷帽月微明。渐向寒湾远,遥应宿枕惊。客心何苦急,曾是不缘名。
晚泊广济桥。明代。卢龙云。清浅河桥下,犹传广济名。画图山里色,环佩水中声。数幅云帆远,千层雪浪平。往来多信宿,不尽古今情。
题西门外筰桥下观音院。宋代。仲昂。雨砌风亭长绿苔,壁间题字半尘埃。城南萧寺无人迹,几度曾因送客来。
天台梵才师长吉在都数以诗笔见授因答以转句。宋代。宋祁。比来缁侣颇言文,局促啁啾宁足论。私地蛙鸣徒聒耳,长沙国小仅回身。
台头寺雨中送李邦直赴史馆,分韵得忆字人字。宋代。苏轼。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为陈弘道题十一首 其七 花仙径。宋代。朱升。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偈二十二首。宋代。释洵。髑髅捻碎眼睛寒,便把南辰对北看。无限风流慵卖弄,乘时推倒铁围山。
赠曹元宰守漳州。明代。马世奇。灵查秋泛海天凉,五夜心悬燕寝香。总为至尊忧社稷,汉臣何必薄淮阳。
楚州夜泊。元代。俞俊。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离群远道何嗟及,未必江湖老此生。
桃源忆故人·愁思俗态知多少。金朝。王丹桂。愁思俗态知多少。萦绕谁能分晓。方欲强追言笑。翻复成忧恼。春花秋月虽然好。总被功名误了。才见儿童年少。又早容颜老。
辛卿有言雨则清润晴则清和昌甫因为五字次韵呈之。宋代。韩淲。雅俗岂殊调,今古信一时。晴雨草木长,摸索皆我诗。善来子赵子,身世忽若遗。顾瞻绝代人,乘闲有幽期。和润见名理,处处清气随。坐卧泉乱鸣,孟夏凉侵肌。睡馀供茗事,禅榻鬓成丝。进退出处间,何心玩易羲。
偈颂一百二十三首。宋代。释祖钦。人天眼目,佛祖纲维。千差万别,一以贯之。克宾法战不胜,南泉斩却猫儿。
表兄王俊夫客当涂以古诗见寄赋此奉谢。宋代。徐瑞。自叹离群淹在兹,诗来一读一相思。人言毛遂早成事,我怪何蕃久不归。灯火十年俱旧梦,江湖万里有新知。秋风萧飒蘋花老,目断晴云片片飞。
养拙楼为潘子朋赋。明代。黎民表。万象临观尽,三山结梦遥。平林朝捲雾,曲浦暗通潮。偃卧从书懒,尘劳仗酒销。空中下鸾鹤,云气故飘飘。
重庵歌为陈子宪题。明代。吴与弼。借问仁者何乐山,巍峨屹立天地间。以木巽火是曰鼎,君子正位以凝命。浮生岁月疾于飞,庵中心事其奚为。去斯二者将安归,萧萧华发映黄眉。不远百里求新诗,咏歌付与孙与儿,奕叶仰止庵之楣。
重遣 其八。清代。李振钧。妃仇入劫总前因,剪断红丝可再萦。但祝几生修未了,却愁已是了三生。
过邺中。宋代。刘子翚。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入穿废苑行。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我来不暇论兴废,一点西山入眼明。
留别陈明叔兼属胡仲威五首。宋代。赵蕃。我觅祠官俸,君携异县书。一穷直若此,五字果何如。底用频看镜,终当老荷锄。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书愤 其三。清代。黄遵宪。扰扰无穷事,吁嗟景教行。乍闻袄庙火,已见德车旌。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
菩萨蛮(林柳州生朝)。宋代。张孝祥。史君家枕吴波碧。朱门铺手摇双戟。也到岭边州。真成汗漫游。归期应不远。趁得东江暖。翁媪雪垂肩。双双平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