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别

赠别朗读

《赠别》是苏轼的一首诗词,描写了离别的情景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青鸟衔巾久欲飞,
黄莺别主更悲啼。
殷勤莫忘分携处,
湖水东边凤岭西。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离别时的情景和离别后的思念之情。青鸟长时间地衔着巾帽,渴望飞翔。黄莺离开了它的主人,更加悲伤地啼叫。诗人嘱咐别人要常常想起彼此分别时的情景,无论是在湖水的东边还是凤岭的西边。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意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青鸟和黄莺作为自然界中的动物,象征着离别和思念。青鸟衔巾久欲飞,表达了离别的渴望和迫切,同时也暗示了作者内心的不舍。黄莺离别主人而悲啼,更加增添了离别的伤感和无奈。

诗的后两句是作者对别人的嘱咐和期望,表达了对别人的殷勤关心和希望他们能够常常回忆起彼此分离时的情景,保持联系和思念。湖水东边和凤岭西分别代表离别的两个地方,意味着离别的时刻和地点。

整首诗词以离别为主题,通过对自然界中的动物形象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离别的思念之情。同时,诗词中的嘱咐也传达了作者对朋友的深情厚意。这首诗词表达了离别时的伤感和思念,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友情的珍视和希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地偏身饱闲,秋爽睡殊美。
老鸡每愧渠,三唱呼未起。
厨人罢晨汲,童子愁屣履。
惰慵虽可嘲,安静良足喜。
()

飞泉溅禅石,瓶注亦生苔。海上山不浅,天边人自来。

长年随桧柏,独夜任风雷。猎者闻疏磬,知师入定回。

()
平生不会敛眉头。
诸事等闲休。
元来却到愁处,须著与他愁。
残照外,大江流。
()

旴江风俗淳,佐郡鹭袍新。弦诵千家月,桑麻到处春。

讼庭公牍简,斋阁赋诗频。会见旌贤日,纶音出紫宸。

()
有竹似吾家,无梅觉欠花。
移将香索莫,来伴绿交加。
好事适馈酒,诗情仍得茶。
相过况非远,胜处莫令赊。
()

老来弦索久相违,心事虽存指力微。
莫更重弹《白翎雀》,如今座上北人稀。

()

雪羽飞来雪意浓,国香狼藉暝烟丛。倩谁与剪吴淞水,爱尔能吟柳絮风。

翠袖佳人玉跳脱,平头奴子锦薰笼。剑南画手看前辈,着粉施朱或未工。

()
南枝昨夜先回暖。
便临寒、开花暗香远。
化工忒?,把琼瑶、恣情裁翦。
皑皑的、点缀梢头又遍。
()

三年独立已成僧,欲与何人说葛藤。
夜夜隔墙囚叫佛,三生因果伴孤灯。

()

前峰后岭碧濛濛,草拥惊泉树带风。

人语马嘶听不得,更堪长路在云中。

()
行路难,前有黄河之水,后有太行之山。
车声宛转羊肠坂,马足蹭蹬人头关。
白日叫虎豹,腥风啼狗犴,拔剑四顾使我摧心肝。
东归既无家,西去何时还?行路难,重咨嗟。
()

风动翠条腰袅娜,露垂红萼泪阑干。

移他到此须为主,不别花人莫使看。

()

惠政郡州楷,清名万口传。南交需按察,北阙正详延。

契分元重复,封疆互接连。劳归知有日,还伫楚江边。

()

麓床高接天,伏虎上栖烟。松低轻盖偃,藤细若钩悬。

石明如挂镜,照物别媸妍。鹤鸾时弄影,何处觅神仙。

()
春晚城南十里陂,亭亭独立见奇姿。
品流不落松竹後,怀抱惟应风月知。
旋拂乱云成小伫,重携芳榼卜幽期。
佳人空谷从来事,莫恨桃花笑背时。
()

谁凿西湖十里中,肩舟载酒扬轻风。
草木蕃滋百事足,寒暄淡薄四时同。
东邻适与吾庐便,西岸遥将岳麓通。

()

清阴护燕几,中有忘言客。
人来问不应,笑指庭前柏。

()
火云散鳞甲,万瓦如炊燖。
东华车马尘,褦襶不自禁。
谁能半日閒,脱身此窥临。
百钱买渔篷,横截南北岑。
()
漓兽石,错虬松。
黛岚终日下天风。
杖藜携我恣遥望,缥缈霓裳飞碧空。
()

曾骑五花马,山水恣遨游。一去无消息,空存旧酒楼。

()

山南山北鹧鸪飞,日暮征人泪满衣。莫道思君行不得,纵令行去不如归。

()
薄雷收淡雨,雌蜺映雄虹。
云拥奇峰出,霞飞散绮红。
渠无画手妙,我久作诗工。
泛泛身随梗,萧萧鬓似蓬。
()
彩云别后房栊悄。
愁立西风晓。
倚阑无语对黄花。
惆怅玉郎应在、楚江涯。
()

岁晚悲穷律,他乡念索居。寂寞灰心尽,摧残生意馀。

产空交道绝,财殚密亲疏。空悲赵壹赋,还著虞卿书。

()
赠君葡萄之芳醇,琼瑰玉佩之锵鸣,昆吾鹿卢之宝剑,空
桑龙门之瑟琴。
红颜晖晖不长盛,流光欺人忽西沉。
愿君和乐兮欣欣,听我再歌行路吟。
()

人在钟声上,僧栖暮色边。
松枝高士麈,贝叶梵王言。
木落如飞鸟,山平疑澹烟。

()

独坐看花枝,无言双泪垂。痴婢不知意,问我心恨谁。

()
当其末路尚纵横,仁义之言固不听。
肯谓破齐存即墨,能胜坑赵尽长平。
清晨见鬼未为怪,白日杀人奚足惊。
加以苏张掉三寸,扼喉其势不俱生。
()

望碧天书断,宝枕香留,泪痕盈袖。谁识秋娘,比行云纤瘦。象尺熏炉,翠针金缕,记倚床同绣。月亸琼梳,冰销粉汗,南花熏透。

尽是当时,少年清梦,臂约痕深,帕绡红皱。凭鹊传音,恨语多轻漏。润玉留情,沈郎无奈,向柳阴期候。数曲催阑,双铺深掩,风镮鸣兽。

()

霜树萧萧万叶丹,谁怜倦客尚江干。性情每向诗中写,勋业何须镜里看。

万里江山秋月老,一天星斗夜光寒。近来满目多荆棘,始信人间行路艰。

()
予桑叶菀暗东冈,山下乱石如群羊。
旧沙渐高行路断,马蹄踏散飞星光。
()

南园清夜。临水朱阑垂柳下。从坐莲花。潋滟觥船泛露华。
酒阑歌罢。双□前愁东去也。回想人家。芳草平桥一径斜。

()

年才五十便休官,却向床头学弄丸。不觉冁然开口笑,邵家生活这般般。

()

庚申我江城,城陷四月节。贼踞五六日,空城徙巢穴。

五月贼又至,八月贼又去。自去还自来,来去无人预。

()
木兰院里双栖鹤,长被金钲聒不眠。
今夜宿来还似尔,到明无计梦云泉。
()

忆昨夹钟之吕初吹灰,上公礼罢元侯回。车载牲牢瓮舁酒,

并召宾客延邹枚。腰金首翠光照耀,丝竹迥发清以哀。

()
迢递三巴路,羁危万里身。
乱山残雪夜,孤烛异乡人。
渐与骨肉远,转于僮仆亲。
那堪正飘泊,明日岁华新。
()
一作夏日浮舟过陈逸人别业
水亭凉气多,闲棹晚来过。
涧影见藤竹,潭香闻芰荷。
野童扶醉舞,山鸟笑酣歌。
()
三万六千顷,湖侵海内田。
逢山方得地,见月始知天。
南国吞将尽,东溟势欲连。
何当洒为雨,无处不丰年。
()

尘迹依依老弟兄,那堪杯酒话离情。相看冉冉双蓬鬓,共道悠悠一局枰。

风动芙蓉秋色霁,霞明江渚晚帆轻。他宵长笛遥相忆,早向三湘返楚程。

()

劳舟厌长浪。
疲斾倦行风。
连翩感孤志。

()
晓桉三杯后,闲烹北苑茶。
色香俱绝品,雪泛满瓯花。
()
客途幽梦苦凄凄,满眼山川意却迷。
条华朝驱云外骑,河潼夜听月中鸡。
()

久从市井役,百事废不理。
感君读书篇,惜此寒夜晷。
殷勤附灯烛,黾勉就图史。

()
苒苒從莎长,凄凉雨乍晴。
穷秋间客步,落日乱蛩鸣。
近接苔阶迥,遥连竹径平。
杖痕兼鹤迹,来往自從横。
()
兄今得太末,去弟不数驿。
弟官蛮夷中,何啻限南北。
()

有事兮春畴,趾垂举兮搀游。埼回回兮峪漫漫,何楫兮何舟。

潺湲兮虎溪,东林兮远师。溪深兮榜度,溪浅兮行归。

()

众当路,我空谷。无人而自芳,无风而自馥。上师鲁叟,下友灵均,随分山林吾亦足。

萧艾如不知,栽倾自培覆。

()

不泛南湖水,重归已十年。烟波如昨日,游钓忆从前。

细雨开花径,奇峰落画船。樵风应可借,同过若耶边。

()
文石酒杯良匠凿顽璞,为杯异彩存。
云蒸犹有润,藓駮已无痕。
静爱如冰洁,闲怜似玉温。
野民便古质,长把近窪罇。
()

自觉心无愧,何须座右铭。人将金作坞,吾以石为屏。

年老医难疗,天寒酒易醒。菊花香到死,不肯就飘零。

()
溪声淅沥起蒹葭,溪水潺潺漱白沙。
大地星流还化石,小窗灯冷不成花。
江淮烽火三千里,城郭人民八九家。
避地欲寻张博望,月明沧海泛灵槎。
()

平沙浅草雨初乾,时见飞花到马鞍。花树止留巢凤鸟,王孙何处试金丸。

()

天碧银河欲下来,月华如水浸楼台。
谁将万斛金莲子,撤向星都五夜开。

()

崇盛归朝阙,虚寂在川岑。山梁协孔性,黄屋非尧心。

轩驾时未肃,文囿降照临。流云起行盖,晨风引銮音。

()

土花能白又能红,晚节犹能爱此工。
宁可抱香枝上老,不随黄叶舞秋风。

()

渔艇间撑过水东,乱云含雨晚溟濛。
绝怜郊野依林壑,更拓轩窗贮竹风。
剩与烟波开霭杳,却须菑翳略疏通。

()

山色暮苍苍,苍茫草色黄。烟尘三万里,浊酒一千觞。

红叶村边路,青旗水面航。鸟飞声不断,为我奏伊凉。

()

中统三年春二月,变起青齐带吴越。鲸鲵转侧海波翻,城郭横尸野流血。

我时辛苦贼中来,兵尘模糊眼不开。妻孥弃捐豺虎口,飞蓬飘转无根荄。

()

沙岸委蛇白,云林迤逦青。千山拥庐岳,百水会宫庭。

旋食犹能饭,丛祠更乞灵。江湖万里浪,政尔片帆轻。

()

谁家翁仲卧荒坟,闻是先朝旧相君。三百年中来往客,几人下马看碑文。

()

晋有逸民,乐天不忧。
唐有遗臣,嗜古好修。
或夷惠之拟伦,或斯冰之与俦。

()

野寺入时春雪后,崎岖得到此房前。

老僧不出迎朝客,已住上方三十年。

()

戎马纷群寇,残害吾赤子。被之以礼乐,庶使保生齿。

如火热水深,亦运之而已。治少乱则多,尧舜惟孝悌。

()

溪谷冰霜春到迟,老夫长夜只吟诗。
凭谁说与中朝士?此是江南第一枝。

()

作器心知渐几分,三年埏埴每劳君。准人自信堪常伯,新旭旋看散冻云。

世事纷纷咸定命,吾心浩浩本无垠。中原老稚歌乔梓,瞻拜嵩灵祝早闻。

()

玉关门外班司马,抗疏归来白发愁。绝域功名空老大,少年乡国自风流。

花飞细雨朝回马,月满前川夜放舟。始信封侯驰万里,不如吏隐近沧洲。

()

秋雨苏苏滴井梧,风吹妾梦到东吴。
生来自恨青溪近,独处无郎似小姑。

()

白草萧萧大野间,单于猎火照秋山。坐令鸣镝侵周甸,不见封泥守汉关。

郡邑疮痍嗟正苦,边庭供饷转多艰。九重已命嫖姚将,为报苍生一解颜。

()

暑逐池莲尽,寒随塞雁来。
衣裘虽得暖,狐貉正相哀。
僧汲辘轳晓,车鸣关锁开。

()

屹屹金城唐砥柱,如何流落向蓬州。
一时名节犹山重,千古魂忠与水流。
不待遗文垂纪录,自存生气沮奸谋。

()

爱此松风吹,柴关抱麋鹿。白眼四无人,涛声满空谷。

()

出门相与望横参,露浥幧头冷逼簪。
驿在金堆随涧远,路经铜冶入烟深。
过桥住马应回首,上岭闻猿想动心。

()

满目山川,那一带、石城东冶。记旧日、新亭高会,人人王谢。

风静旌旗瓜步垒,月明鼓吹秦淮夜。算北军、天堑隔长江,飞来也。

()

()

旋踵之间政事堂,挂冠神武一何忙。
松风醉卧山前后,梅障留题春在亡。
八十磻溪才事业,百年落水自平章。

()

狡兔谋三窟,寒乌借一枝。浮名成底用,薄俗不堪医。

竹色团书屋,芸香落砚池。投闲聊尔遣,知命复何疑。

()
一径入丛深,四轩森翠玉。
红尘不到处,清秋长在目。
主人厌薄官,欲蹑高士躅。
日日念此君,招我湘江曲。
()
兹辰孟春夕,芳意二分在。
登临愧成晚,倏忽朝晡改。
楼栏带栖鸟,野色半苍黛。
花围郡园夜,柳暗陂塘外。
()
()
心澄气自爽,满目是青山。
欲知拄颊意,一笑可忘言。
()

青青涧畔松,不为霜雪衰。凿凿涧中石,不为流水移。

胡为白发人,忽若朝露晞。长夜去冥冥,儿心宁不悲。

()
静夜有舟下,中流闻橹声。
隔窗灯已暗,卷帽月微明。
渐向寒湾远,遥应宿枕惊。
客心何苦急,曾是不缘名。
()

清浅河桥下,犹传广济名。画图山里色,环佩水中声。

数幅云帆远,千层雪浪平。往来多信宿,不尽古今情。

()

雨砌风亭长绿苔,壁间题字半尘埃。
城南萧寺无人迹,几度曾因送客来。

()
比来缁侣颇言文,局促啁啾宁足论。
私地蛙鸣徒聒耳,长沙国小仅回身。
()
珥笔西归近紫宸,太平典册不缘麟。
付君此事宁论晋,载我当时旧过秦。
门外想无千斛米,墓中知有百年人。
看君两眼明如镜,休把春秋坐素臣。
()

二月时光春事浓,海棠花发透脂红。若还真有仙风味,那得中间一径通。

()
髑髅捻碎眼睛寒,便把南辰对北看。
无限风流慵卖弄,乘时推倒铁围山。
()

灵查秋泛海天凉,五夜心悬燕寝香。总为至尊忧社稷,汉臣何必薄淮阳。

()

漏鼓声频欲四更,野航灯火对愁明。
城头楚语惊乡梦,船尾吴歌动客情。
漠漠水云听雁度,潇潇风雨自鸡鸣。

()

愁思俗态知多少。萦绕谁能分晓。方欲强追言笑。翻复成忧恼。春花秋月虽然好。总被功名误了。才见儿童年少。又早容颜老。

()

雅俗岂殊调,今古信一时。晴雨草木长,摸索皆我诗。

善来子赵子,身世忽若遗。顾瞻绝代人,乘闲有幽期。

()
修内司人偏戏鼓,辇官营里独烧灯。
春风到处皆君赐,金柳丝丝满凤城。
()
人天眼目,佛祖纲维。
千差万别,一以贯之。
克宾法战不胜,南泉斩却猫儿。
()

自叹离群淹在兹,诗来一读一相思。人言毛遂早成事,我怪何蕃久不归。

灯火十年俱旧梦,江湖万里有新知。秋风萧飒蘋花老,目断晴云片片飞。

()

万象临观尽,三山结梦遥。平林朝捲雾,曲浦暗通潮。

偃卧从书懒,尘劳仗酒销。空中下鸾鹤,云气故飘飘。

()

借问仁者何乐山,巍峨屹立天地间。以木巽火是曰鼎,君子正位以凝命。

浮生岁月疾于飞,庵中心事其奚为。去斯二者将安归,萧萧华发映黄眉。

()

妃仇入劫总前因,剪断红丝可再萦。但祝几生修未了,却愁已是了三生。

()

逐鹿营营一梦惊,事随流水去无声。
黄沙日傍荒台落,绿树入穿废苑行。
遗恨分香怜晚节,胜游飞盖想高情。

()
鸟栖残叶梦回时,月满关山有所思。
无数人家吹玉笛,未应俱是断肠辞。
()

绿竹可充食,女萝可代裙。山中自有宅,桂树笼青云。

()
我觅祠官俸,君携异县书。
一穷直若此,五字果何如。
底用频看镜,终当老荷锄。
未知渠作计,颇亦似侬无。
()

扰扰无穷事,吁嗟景教行。乍闻袄庙火,已见德车旌。

过重牵牛罚,横光啮犬争。挟强图一逞,莫问出师名。

()

史君家枕吴波碧。朱门铺手摇双戟。也到岭边州。真成汗漫游。
归期应不远。趁得东江暖。翁媪雪垂肩。双双平地仙。

()
楼观青红倚快晴。
惊看陆地涌蓬瀛。
南园花影笙歌地,东岭松风鼓角声。
山绕水,水萦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