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祥寺赏牡丹

吉祥寺赏牡丹朗读

《吉祥寺赏牡丹》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我给出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人老簪花不自羞,
花应羞上老人头。
醉归扶路人应笑,
十里珠帘半上钩。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作者苏轼在吉祥寺赏牡丹的情景和自我反思。诗中,苏轼自嘲年老却依然戴着花朵,表现出他对年龄的无所羞耻。与之对应的是花朵,它们应该害羞地盛开在年轻人的头上,而不是老人。当苏轼醉醺醺地回家时,被他扶着回家的路人可能会嘲笑他。最后两句表达了十里之外珠帘垂挂的景象,暗示了诗中情感的高潮。

赏析:
这首诗以婉约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自身年老的自嘲和对社会传统观念的挑战。苏轼以自己戴花的行为,暗示了他不受年龄限制的态度,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的精神。他批判传统观念,认为花应该盛开在年轻人的头上,而不是老人。这种反叛的精神展示了苏轼对自由和个性的追求。

诗的最后两句运用了意象手法,描绘了十里之外的珠帘景象。珠帘被部分挂起,形成了一种悬而未决的状态。这种意象暗示了情感的高潮,使整首诗达到了一种巧妙的艺术效果。

总体而言,《吉祥寺赏牡丹》通过对自嘲和社会观念的挑战,展现了苏轼独特的思想和个性。同时,诗中运用了意象描写和隐喻手法,使诗词更加生动、形象,给人以深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翠微丹壑倚疏楹,散帙焚香岂世情。吟罢独看河岳色,客来同听桂松声。

三春帘捲城云入,半夜窗临海日明。拟把钓竿终远去,即凭高阁瞰东瀛。

()
海阔何人,工剪水、飞花作雪。
刚不北、秋高风劲,露凝霜洁。
遍地直疑琼玉砌,对人恍在珠玑侧。
比寻常、万翠与千红,浑然别。
()
描兰写竹寄卿卿,遗墨都疑泪染成。
不遇西川高节度,平康浪得较书名。
()
芳春景,暧晴烟,乔木见莺迁。
传枝偎叶语关关,飞过绮丛间¤
锦翼鲜,金毳软,百转千娇相唤。
碧纱窗晓怕闻声,惊破鸳鸯暖。
()
李下虽云僻,行人冷处看。
彼方垂美实,渠可整巍冠。
才见花初缟,俄惊核可鑽。
吾宁垫雨过,君欲切云难。
()

莫予我食,食于公庾。

我归遭雨,我不以为苦也。

()
今朝好风日。
园苑足芳菲。
竹动蝉争散。
莲摇鱼暂飞。
()
晚爱池上清,群峰对檐隙。
常恐云气生,坐令苍翠隔。
复绕曲塘阴,映实孤花拆。
谁知禅者居,来伴使君适。
()

韩魏荆扬日岂堪,胡风看欲过江南。

中原一片生灵血,谁秉王纲色不惭。

()

云连万木夕沈沈,草色泉声古院深。闻说羊车趋盛府,

何言琼树在东林。松筠自古多年契,风月怀贤此夜心。

()

西阁依云筑,孤峰近砌斜。石无凡土壤,松带古烟霞。

偃蹇天相压,参差日欲遮。生枯双幻影,谨并画图誇。

()

紫竹掣冰丝,繁声厌靡靡。阿谁瘴乡来,传得蛮人语。

()

满地横流仗一壶,宵分看剑忆风胡。三年泥雪曾如梦,万里星河想不殊。

觇国屡询回纥马,筹边待献月支图。灵槎西望多佳气,惭愧飘零到柳蒲。

()
虚名自看数椽庐,流毒於今几卷书。
拟代周颙报山鬼,移文逋客请先渠。
()

昭哉上德,浚彼洪源。道光前训,庆流后昆。神猷绵邈,清庙斯存。

以享以祀,惟祖惟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