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答庞参军六首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朗读

《和陶答庞参军六首》是苏轼在宋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它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旨酒荔蕉,绝甘分珍。
虽云晚接,数面自亲。
海隅一笑,岂云无人。
无酒酤我,或乞其邻。

诗意:
这首诗词是苏轼以和陶答庞参军为题材,表达了对友谊和交往的珍视之情。诗中描述了两位朋友喝着美酒,分享着美味的荔枝和香甜的蕉子。虽然他们相聚的时间不多,但彼此间的亲近感却是自然而然的。当他们在海边一起笑时,谁能说这个世界上没有其他人呢?诗的结尾,苏轼表示自己没有酒可以招待朋友,只能向邻居借酒。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友谊的珍视和对友人间真挚情感的表达。通过描绘朋友间的共享美酒和美食的场景,诗词展现了友谊的深厚和亲密。尽管两人相聚的时间不多,但彼此之间的默契和亲近感是自然而然的,无需多言。诗的末句表达了苏轼没有酒招待朋友的遗憾,但这也显示了他对友谊的重视,不愿辜负朋友的期待。整首诗以简洁的句式和自然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真挚情感的赞美,展示了苏轼优美的写作风格和对人情世故的洞察力。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出门西笑望长安,海内无交去住难。送老词章空刻楮,食贫生计且垂竿。

河西讴近轻王豹,吴下舂谁寄伯鸾。惆怅一镫秋屋雨,白头吟苦葛衫寒。

()
公才卓牵有施为,镇俗安边正及时。
东壁图书迁秩峻,西州父老叹来迟。
门开细柳军无匹,剑下楼兰敌未知。
闻道秦州多胜迹,登高能广少陵诗。
()

沧田变海蒲柳朽,世间何物可耐久。请问千岁绿发叟,叟云看汝古洞口。

洞前大石高嵯砑,脚下儿孙若拱候。寒侵热炙总不知,惟带苔衣几寸厚。

()

白发曾闻一老翁,巍科当日仰高风。乡人遥指读书处,多在林间野寺中。

()

腊日三年为异客,今年霜雪未全饶。
风尘暗满淮南路,雾雨寒生江上潮。
乡梦有时逢骨肉,此身何处托渔樵。

()

小玉楼中月上时。夜来惟许月华知。重帘有意藏私语,双烛无端恼暗期。
伤别易,恨欢迟。归来何处验相思。沈郎春雪愁消臂,谢女香膏懒画眉。

()

白门凉气发,蟠蟀鸣庭闱。念此感物化,中心怆已摧。

掩泪归幽房,含情当诉谁。微风扇罗幄,明月耀云崖。

()

相忆悬清梦,相过笑白头。
不因吾道重,安得为兹留?翠竹边江雨,黄花小院秋。
明年春水足,准拟泛扁舟。

()

落日暝云合,客子意如何。定知今日,封六巽二弄干戈。

四望际天空阔,一叶凌涛掀舞,壮志未消磨。为向吴儿道,听我扣舷歌。

()
曾向泗滨浮玉质,也居十二峰前。
飞来藓发尚如拳,郁纷因出岫,巧镂是谁EFD4。
挈榼凭栏成胜赏,老夫亦自颓然。
坐疑霭霭上瑶天。
()
芒屦一双青,筇枝九节轻。
登山犹健在,投檄太迟生。
满意竹风冷,入怀溪月明。
清秋故不远,回首忆蓴羹。
()

野风吹孤芳,迥立正愁绝。皂盖莫徘徊,堪看不堪折。

()
凤拨鵾弦鸣夜永,直疑人在浔阳。
轻云薄雾隔新妆。
但闻儿女语,倏忽变轩昂。
()

烟雨满江风细。江上危楼独倚。歌罢楚云空,楼下依前流水。迢递。迢递。目送孤鸿千里。

()
一声开鼓辟金扉,三十仙材上翠微。
葛水雾中龙乍变,缑山烟外鹤初飞。
邹阳暖艳催花发,太皞春光簇马归。
回首便辞尘土世,彩云新换六铢衣。
()

鸳瓦晓霜浓,酒力渐消寒力。好是一堂和气,胜十分春色。
髯翁笑领彩衣郎,同祝寿千百。看取明年欢宴,更强如今日。

()

黄侯阅世如传邮,自言何预风马牛。
草经不下天禄阁,诗入鸡林海上州。
兼陈九鼎灿玉铉,并缀五冕森珠旒。

()
曲屏深院赴幽期。
心事梦云知。
佩环零乱何处,江上草离离。
日平西,天似幕,月如眉。
()

人生异趣各有求,系风捕影只怀忧。
我独不愿万户侯,惟愿一识苏徐州。
徐州英伟非人力,世有高名擅区域。

()
耳门闻,心烦恼。
日日忧愁,不觉容颜老。
眼做看门招病早。
口是祸门,德丧身亡了。
()

持节方临江海上,乘槎又入斗牛津。翠榕秋霁碧天远,红叶风微粉署新。

沙路有人迎棨戟,吴山回首近星辰。东南民力多凋瘵,今日甘霖属使臣。

()

袖刺谒诸邻,徘徊寄心赏。
潭潭广厦深,咳唾生余响。
兹邦怀地宝,比屋夸雄敞。

()

折破涺缄喜欲颠,故人何事意悬悬。仙山土物如相寄,陆路难将附□便。

()

苍龙倒挂不入地,回首却攀云上天。夜深云散明月出,化作脩篁舞翠烟。

()

树顶参差山髻青,漫漫秋浦无人行。征衫尘土老岁月,梧桐秋风桃李春。

水寒露冷蒹葭湿,属玉横江孤影直。波纹摇尽九秋香,菱叶团圆水花碧。

()

尽道狐裘胜缊袍,谁知富贵只鸿毛。急流若使真能退,不作神仙更自高。

()

叶叶丛丛,自绿章奏罢,春娇馀恨。不挂翠帘,凉阶更无人问。

秋千架底回思,记旧日匆匆撩鬓。秋阴,护南楼怕染,斜阳金粉。

()

飞光洗积雪,南山露崔嵬。
长淮水未绿,深坞花已开。
远闻山中泉,隐若冰谷摧。

()

天堂山上人来稀,天堂山僧去不归。归时托钵予亦去,回听钟声隔翠微。

()

君不见年年三月千丛媚,紫烂红繁夸胜异。
寻常人戴满头归,醉折狂分不为贵。
枝闲叶尽根空培,人情皆待明年开。

()

云暖幽亭长紫芝,昔年曾许鹤来期。
短筇空倚清江上,满目春愁两鬓丝。

()

五首新裁剪,搜罗尽指归。谁曾师古律,君自负天机。

圣后求贤久,明公得隽稀。乘秋好携去,直望九霄飞。

()

欲拨牢骚强笑歌,此身其奈此生何。人怜岁月优游少,我抱山河感慨多。

报国无才成坎壈,思亲有泪但滂沱。年来枯尽英雄血,独有吞胡志不磨。

()

十年曾不调,何谓霍家亲。马尾书能谨,蛾眉恨未伸。

仲翔犹客陡,有道自人伦。怕听山阳笛,悲风满四邻。

()

秋入溪山草半黄,白云红叶共苍苍。清商一曲无人听,独步荒林看夕阳。

()
东城酒散夕阳迟,南陌秋千寂寞垂。
人与长瓶卧芳草,风将急管度青枝。
()
月斜天路晓风清,缥缈云开见玉城。
无数小仙参阙罢,相逢只是说长生。
()

畟畟古干将,经世不再见。丰城匣已空,龙亦久当变。

百怪日夜出,思尔一断剸。装佩美纷纷,不尔真百鍊。

()

缚竹编茅杂乱蓬,四篱俱是野花丛。莫道江湖山色好,篱落不禁秋后风。

秋后风从西北起,身上蓑衣冷如水。夫妻却在钓船中,儿孙走入芦花里。

()

吾有瀑布诗,古今赛不得。最好是一条,界破青山色。

()

虚廊寂无人,饱看琼瑶堕。想像释迦文,颓然雪山坐。

()

宾从行间锦作团,相公马上玉为山。今朝除却西湖好,天下无春似此间。

()

银盆着水洒球场,马嚼衔声立两行。齐上玉鞍随仗列,粟金腰带小牌方。

()

一百五日逢寒食,节序催人有底忙。燕子东风人病酒,杜鹃斜月客思乡。

城南麦饭谁浇墓,山下梨花自吐香。惆怅介推无复见,朝来新火正生光。

()

春来多病圣频中,歌曲双青笑拂红。今日闭门常静坐,始知身世已衰翁。

()
竹树翛然亦雨余,便疑秋已到林居。
恨无新月当霄挂,空遣清风为扫除。
()
博士当年教玉筝,六宫谁敢门新声。
如今旧曲无心理,宝柱一行秋雁横。
()

青春都尉最风流,二十功成便拜侯。金距斗鸡过上苑,

玉鞭骑马出长楸。熏香荀令偏怜少,傅粉何郎不解愁。

()

佳处何妨住,江晴倚落晖。
野船穿树过,沙鸟带云飞。
寺有唐碑古,山羞汉鼎非。

()

郭外南湖一镜开,吴宫烟草暗荒台。道人不与兴亡事,只记溪名是越来。

()
季秋哉生明,风露正凄冷。
放翁澹无事,乐此清夜永。
饥鹰栖不稳,劲翅起东岭。
湖边千树柳,何处寄幽影?人生寓宇内,俯仰一炊顷。
()
烟锁池塘秋欲暮。
细细前香,直到双栖处。
并枕东窗听夜雨。
偎金缕。
()
华堂高宴卜良宵,宾客当筵斗珥貂。
天转玉绳星落落,风传银箭漏迢迢。
连浮太白须判醉,促驾鸣驺又趁朝。
月落乌啼人散后,衣香数日未能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