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元代。邵亨贞。灯前儿女小团*。岁将阑。夜将残。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明日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世问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江城梅花引 己卯除夕》是元代诗人邵亨贞的作品。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灯前儿女小团*。岁将阑。夜将残。
一度逢春,一度减朱颜。
明日东风三十二,又添得,二毛侵,鬓底斑。
世问世间行路难。身世闲。天地宽。
往事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
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
一任黄尘门外扰,且留取,旧梅花,独自看。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以己卯除夕的江城梅花为题材,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变迁的感慨。诗词开篇,描述了灯前儿女的欢声笑语,表现了人们在岁末年终的热闹氛围。然而,岁将尽、夜将残,时光即将过去,春天一去不复返,人们的容颜也逐渐减少。
诗中提到明日东风三十二,指的是农历正月初二,东风吹拂着大地,标志着春天的到来。然而,即使春风再次吹来,岁月的流逝让人不禁感叹,二毛(指白发)侵于鬓底,斑斑白发已经显现。作者借此表达了对光阴易逝、人事易老的深切感受。
诗词中还提到了世间行路的艰难,指出了人们在尘世间行走的困难。然而,身世闲,天地宽,作者认为人生的纷繁复杂在天地之间都显得微不足道,人应该以宽广的心胸面对世事。
往事恨未了,长恨儒冠,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儒冠(指学识、文化)的深切思念。可能是作者在岁末的时刻回忆起过去的往事,对一些未了的恨意久久不忘,同时对儒冠文化的珍视也体现出来。
最后两句,以爆竹声中,春又到柴关,描绘了农历新年的热闹场景,春天再次来临。然而,作者却宁愿留在黄尘门外静静欣赏旧梅花,表达了对岁月静好、宁静自得的向往和追求。
这首诗词通过对江城梅花和节日氛围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时光易逝、人事易老的感慨,以及对过去往事和传统文化的思念之情。同时,通过对春节热闹和宁静自得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宁静、安宁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邵亨贞。邵亨贞(1309~1401) 元代文学家。字复孺,号清溪。云间(今上海松江)人。曾任松江训导。邵亨贞生当元、明之际,入明后生活近30年。终于儒官,足迹不出乡里。著有《野处集》4卷、《蚁术诗选》1卷、《蚁术词选》4卷。
不涉风波亭歌为糜朝英赋。元代。刘崧。烈烈北风,汤汤横波,大船乘危小船覆,公独不涉留山阿。赤鳅鬐,黑龙尾,长鲸峨峨撑白齿,偶一触之命如纸。滟滪云深自有堆,海门黑月元无底。我昔见公南浦之龙沙,知公作亭非不华。上砻翠石凿户牖,下列琴策开烟霞。客如流云酒如海,枣已如瓜菊堪采。醉歌白雪扬清风,独立东南三十载。历观古贤达,孰不恋閒居。后有栗里之陶氏,前有东门之二疏。公乎公乎又何羡乎鼎食而禄秩,驷马而高车。登公亭,酌公酒,风波于公果何有。酌公酒,听我歌,风波风波奈我何。
别丘谦之以苏晋图奉赠。明代。黎民表。岂谓逃禅者,临岐欲别难。昔联东省玉,今佩楚江兰。落日催回舸,春风岸客冠。披图见颜色,何异屋梁看。
送吴中丞入为少司徒。明代。王世贞。尚忆秦廷哭,能令汉业昌。虎符徵使者,龙剑入渔阳。战伐深推毂,从衡易处囊。急难心转赤,纡画鬓先苍。日月垂南纪,风云护朔方。七擒收属国,一战扫穷荒。司马军中拜,金鱼袋里装。宁惟剪荆棘,且为树甘棠。羽扇妖氛避,穹庐燧色藏。春风眠突骑,暮雨至降王。女释供边馌,家馀宿亩粮。朅来平准议,谁握度支章。保障空思尹,秋毫或让桑。主忧偏社稷,公望切岩廊。饷转千樯月,漕飞万庾霜。牢盆自商贾,盐铁有贤良。物力江湖细,兵需陆海长。察眉难尽泪,刺骨未论伤。少府征宁缓,潢池势可当。亦知根本计,何以报明光。
送韩绛归淮南寄韩绰先辈。唐代。赵嘏。岛上花枝系钓船,隋家宫畔水连天。江帆自落鸟飞外,月观静依春色边。门巷草生车辙在,朝廷恩及雁行联。相逢且问昭州事,曾鼓庄盆对逝川。
与吴甘泉三首 其二。明代。刘麟。重阳不风雨,芳宴更逢君。采菊年年节,登高处处人。病与山形瘦,愁随鹤发新。鸣丝间清吹,向晚为谁论。
读渊明诗效其体十首 其四。宋代。李之仪。操檄乌延府,已复十五年。年当三十馀,事事随精坚。非惟会兴灵,兼欲还幽燕。谁知今白首,狱吏辄差肩。
感兴 其四。清代。朱景英。蜩以五月鸣,槿以一朝繁。蜩鸣尚阅序,槿繁不及昏。饱露外何求,美荫周林园。所志在廉让,清响时一喧。嗟彼卉木荣,依托惟篱樊。萎华萧艾丛,浮艳谁与扪。下士学齐物,齐末遗本根。即目了可鉴,斯义匪躗言。
九月八日戏作两绝句示妻子 其二。宋代。陈与义。小瓮今朝熟,无劳问酒家。重阳明日是,何处有黄花。
颜阖。宋代。黄庭坚。颜阖无事人,躬耕自衣食。翩翩鲁公子,要我从事役。轺轩来在门,驷马先拱璧。出门应使者,陇上不谋国。心知误将命,非敢惮行役。使人返锡命,户庭空履迹。中随卫侯书,起作太子客。谁能明吾心,君子蘧伯玉。
送君南浦思翻飞,前后为郎入礼闱。直以游谈参制作,更持文史答恩晖。
周南迹滞臣心远,汶上图兴帝道辉。旧赋甘泉还有笔,好将再染奏垂衣。
送孙丰山参知入贺明堂大享礼成孙与予先后为礼部。明代。王慎中。送君南浦思翻飞,前后为郎入礼闱。直以游谈参制作,更持文史答恩晖。周南迹滞臣心远,汶上图兴帝道辉。旧赋甘泉还有笔,好将再染奏垂衣。
四事难并举世闻,登高今喜夹河滨。美哉陶令杯中物,老矣长安陌上人。
江限华夷晴浩渺,山磨今古暮嶙峋。醉归应被儿童笑,犹有黄花在角巾。
中丞敬公九日登真州南城以诗见示爱其閒逸迈往之气惜不得侍行遂想像和呈二首 其二。元代。曹伯启。四事难并举世闻,登高今喜夹河滨。美哉陶令杯中物,老矣长安陌上人。江限华夷晴浩渺,山磨今古暮嶙峋。醉归应被儿童笑,犹有黄花在角巾。
潜山行。宋代。杨杰。昔年会稽探禹书,探得六甲开山图。图载潜南天柱山,上侵霄汉下渊泉。真人秘语世不传,但见绝顶蒙云烟。汉武射蛟浮九江,舳舻千里来枞阳。筑坛祈仙瞻杳茫,茂陵桧柏空青苍。石牛一卧叱不起,白鹿还归深洞里。二月灵鹤有时来,洞口桃花泛流水。
仲夏归汉南园,寄京邑耆旧。唐代。孟浩然。尝读高士传,最嘉陶征君。日耽田园趣,自谓羲皇人。予复何为者,栖栖徒问津。中年废丘壑,上国旅风尘。忠欲事明主,孝思侍老亲。归来当炎夏,耕稼不及春。扇枕北窗下,采芝南涧滨。因声谢同列,吾慕颍阳真。
怀西山草堂奉柬山中二兄。明代。蓝智。昔年采药问长生,野鹤孤云入幔亭。夜雪梅花虚室白,秋风竹简古书青。祇今远道生华发,何处空山长茯苓。喜有蓝田双璧在,每从南极望春星。
乌栖曲应令三首 其二。南北朝。萧子显。浓黛轻红点花色,还欲令人不相识。金壶夜水讵能多,莫持赊用比悬河。
送郓州李留後。宋代。欧阳修。北州遗颂蔼嘉声,东土还闻政有成。组甲光寒围夜帐,彩旗风暖看春耕。金钗坠鬓分行立,玉麈高谈四坐倾。富贵常情谁不羡,爱君风韵有余清。
谢长溪张兄惠其先世所得吴氏研屏。宋代。陈宓。蜀产有奇石,仙人对松鹤。文理自天成,玉质谢雕凿。化工岂眩巧,赋予无适莫。孰谓人意殊,自作喜与愕。但当此坚正,俯仰无愧作。
忆秦娥。宋代。汪元量。天沉沉。香罗拭泪行穷阴。行穷阴。左霜右雪,冷气难禁。几回相忆成孤斟。塞边鞞鼓愁人心。愁人心。北鱼南雁,望到而今。
天阙山。唐代。朱存。牛头天际碧凝岚,王导无稽亦宴谈。若指远山为上阙,长安应合指终南。
水调歌头 姑苏台。宋代。张镃。孤棹溯霜月,还过阖庐城。系船杨柳,桥畔吹袖晚寒轻。百尺层台重上,万事红尘一梦,回首几周星。风调信衰减,亲旧总凋零。认群峰,寻四塔,半烟横。平生感慨,况逢佳处辄销凝。休说当时雕辇,不见后来游鹿,斜照水空明。猛把画栏拍,飞燕两三声。
惜分飞(酒家楼望其南有佳客,招之不至)。宋代。毛滂。花影低徊帘幕卷。惯了双来燕燕。惊散雕阑晚。雨昏烟重垂杨院。云断月斜红烛短。望断真个望断。情寄梅花点。趁风吹过楼南畔。
木兰花(二月二十六日晚雨,集客湖上)。宋代。叶梦得。花残却似春留恋。几日余香吹酒面。湿烟不隔柳条青,小雨池塘初有燕。波光纵使明如练。可奈落红粉似霰。解将心事诉东风,只有啼莺千种啭。
和人悼亡原韵三首 其一。清代。费墨娟。相思何必太伤情,未了今生拟再生。自古佳人难到老,须知日月有亏盈。
追和杜仲观咏蝶。宋代。贺铸。黄蝶寻花日百回,荒庭多雨漫莓苔。老狂能似徽之辈,借宅犹应乞竹栽。
浣溪沙 题廉叔亡室扶亭夫人画卷。清代。黄钧宰。小阁疏帘自在身,锦笺湘管玉精神。名花原是美人魂。芳草已愁霜信紧,彩云难驻墨华春。世闲翻让汝长生。
和安溪祖闻寇 其一。明代。陈岳。老年人似锁笼雕,减却凌霜意气骄。万里无由瞻北阙,一缄谁拟及东朝。秋风白苧宁衣越,晚节黄花不属姚。凉月望来清露冷,直容看彻九重霄。
秋尽。明代。唵囕香公。茅宇掩深壑,石灯悬屋梁。坐来清不寐,自起绕空王。门外寒威知几许,床头犹有阴蛩语。断送空山一夜秋,栟榈叶上潇潇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