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陶杂诗十一首

和陶杂诗十一首朗读

中文译文:
《和陶杂诗十一首》

博大的古真人,
老聃关口的尹喜。
独立于万物之上,
长生只是次要之事。
稚川接近的机会不多,
若有能够接触的机缘,
我曾经登上罗浮山,
寻找着宝贵的东西。
徘徊在朱明洞里,
船自然而然地驶过清澈的沙水。
握满了雪莲的根茎,
叹息着又放弃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是苏轼写给陶渊明的回应,他在诗中描述了自己对长生不朽的追求和在现实生活中追寻真理和意义的困惑。

首先,苏轼提到了“博大古真人”,指的是道家的创立者老聃和佛家创始人老子。他表达了对这两位巨匠的敬仰。接着,他提到“长生乃余事”,意味着他并不以长生为最高追求,而是关注当前的现实生活。

然后,苏轼写道稚川差可近,倘有接物意。这里的稚川可能指的是一种追求永生的地方,他表示若是有机会接触到这个地方,他会在罗浮山中寻找宝贵的东西,寓意着他对真理和意义的追寻。

最后,他通过描述在朱明洞徘徊、清澈的沙水中自然航行,握满菖蒲根又叹息舍弃的景象,表达了自己在现实中的追寻中的困惑和挣扎。菖蒲根的象征意义可能代表他放弃某些人生追求的无奈和遗憾。

整首诗抒发了苏轼对现实生活中的求索与困惑,他在探索真理、追寻意义的道路上,经历了迷茫和放弃,表达了对追求真理的坚持和对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神力不思议,如如本何动。稽首世尊前,一悟九年梦。

()
妙哉心斋,浅入深埋。
欲识神通并妙用,何妨运水及搬柴。
()

水流过海稀,尔去换春衣。泪向槟榔尽,身随鸿雁归。

草思晴后发,花怨雨中飞。想到金陵渚,酣歌对落晖。

()

晴晖散入凤凰楼,一桁朱帘不下钩。汉殿斗簪双彩燕,并和春色上钗头。

()
联镳小憩定林庵,祗欠携壶太子岩。
禅律兵机非二致,山僧笑我饱曾参。
()
秋浦新为别,秋风阙寄书。
虽然声问阔,未觉梦魂疏。
杜牧登临后,宛陵吟咏余。
三冬如有暇,五字不妨渠。
()
陶陶太古民风淳,诈伪不萌情意真。
何尝吐纳事屈伸,往往皆为百岁人。
中古便似秋冬辰,和气无复如阳春。
机巧百出妄喜嗔,七十者稀以为珍。
()

夫椒洞庭野,积翠窅防间。水倒青莲影,云梳玉女鬟。

回峰驱越骑,挂月照吴关。今古皆陈迹,伤离惨别颜。

()

百岁平分业未光,家庭杯酌但循常。孤踪久合依盘谷,清梦时犹绕建章。

江冷鱼龙愁混处,天遥鸿雁忆殊行。何应共暖姜肱被,细讲行藏到夜央。

()
上弦明月半,激箭流星远。
落雁带书惊,啼猿映枝转。
()

孙公高义薄千金,岂顾池边竹浅深。此物定非今俗好,与公相伴古人心。

但看岁久孤坚操,不为墙閒尺寸阴。正是北窗閒卧日,陶家兼有一张琴。

()

弹得弦清,飘来笛脆,曲室诸郎歌管。他乡风月佳无比,只是中年以后,心情顿懒。

遥忆故园妆阁上,镇玉臂、云鬟凄断。伤心处、何事尊前,听一声河满。

()

练月萦窗,梦乍醒、黄花翠竹庭馆。心字夜香消,人孤另、双鹣被池羞看。拟待告诉天公,减秋声一半。无情雁。正用恁时飞来,叫云寻伴。
犹记杏栊暖。银烛下,纤影卸佩款。春涡晕,红豆小,莺衣嫩,珠痕淡印芳汗。自从信误青骊,想笼莺停唤。风刀快,翦尽画檐梧桐,怎翦愁断。

()

患难孰亲爱,终朝强自支。去留频顾虑,还往总瑕疵。

乱世深潜迹,他乡多异思。气虚精力弱,怕咏四愁诗。

()

前年停车汴水阳,郑公延我政事堂。是时梁园花乱发,游蜂乳燕春满墙。

绿酒浮觞面玉白,绣衣耀座腰金黄。岂知造化不容物,俊杰俄为土中骨。

()
舟行淹宿雨,稍霁泛通川。
深雾群山没,长天旷野连。
桃开榆叶小,麦秀菜花鲜。
却喜升平象,高飞见纸鸢。
()

杂树本唯金谷苑。
诸花旧满洛阳城。
正是古来歌舞处。

()
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
下有厚地兮,上有苍旻。
纵不吾知兮,吾心有神。
金独何为兮至吾门,吾闭吾门兮省吾身。
()

单于吹落山头月。漫漫江上沙如雪。谁唱缕金衣。水寒船舫稀。
芦花枫叶浦。忆抱琵琶语。身未发长沙。梦魂先到家。

()

月光如水浸楼台,风动盆荷暗里开。惹得流萤飞不定,夜深犹上绮窗来。

()

中外台端见表仪,不烦霜面瘴烟披。分来秘阁藜千点,校后诸生桂几枝。

门下陈钦谈左氏,江东匡鼎受葩诗。悬知独秀峰头坐,五岭云霞更属谁。

()

林居罕人事,渐与农圃亲。时还读我书,梦寐见古人。

桃源亦何有,传说失其真。蔼蔼风日妍,郁郁草树春。

()

山气爞爞旱火光,墙头枯草半青黄。饥肠惯作晴雷吼,且乞梧桐一夜凉。

()

送客寻山已自仙,行谈坐笑复忘年。
平郊走马斜阳里,破屋传杯积水边。
洗壁题名留岁月,登高著句记川山。

()

启佑钦昭代,勋华冠列王。九宫灵肃穆,十叶祚辉光。

弓剑仪型远,松楸岁月长。璿仪扃大象,玉座敞玄堂。

()
之。
及泉幕任满,始以故事召赴行在,公虽知非当路意,而迫于君命,不敢俟驾,故寓意此词。
道过分水岭,复题诗云:“谁知不作多时别。
”又题崇安驿诗云:“睡美生习晓色催。
()
节里留覉客,愁边识此心。
台高午时暖,斋静晚来阴。
白发有衰盛,黄花无古今。
君其赐茱会,我乃见山吟。
()

鄙人自从三月来,腹心久已病症瘕。
晨兴至午尚不食,夜枕呻吟睡尤寡。
萧然一榻但高卧,虽有心曲谁与写。

()

属闻旌节西南归,跨剑越栈窥峨眉。便将峨眉软庐阜,孔明十倍于曹丕。

怀哉西南一万里,日者庸人扰之耳。豁然天地复清明,断自葛韦遗俗起。

()
稽山罢雾郁嵯峨,镜水无风也自波。
莫言春度芳菲尽,别有中流采芰荷。
()
闲倚琐窗工绣。
春困两眉频皱。
独自下香街,攀折画桥烟柳。
晴昼。
()

庐山小隐。渐年来疏懒,浸浓归兴。彩桥飞过,深溪地底,奔雷余韵。香炉照日,望处与、青霄近。想群仙、呼我应还,怪来须丝垂镜。
海上云车回轫。少姑传、金母信。森翠裾琼佩,落日初霞,纷纭相映。谁见壶中景。花洞里、杳然渔艇。别是个、潇洒乾坤,世情尘土休问。

()

习恶归礼忏,有过称能改。圣德及群生,唱说信兼采。

翘心荡十恶,邈诚销五罪。三缚解智门,六尘清法海。

()
旧学渊衷记,新阡玉色疑。
似闻形叹慨,未忍失容仪。
海道空齑志,西州只貯悲。
平生谢公愿,后世子云知。
()

子晋鸾飞古洛川,金桃再熟贺郎仙。三清乐奏嵩丘下,

五色云屯御苑前。朱顶舞低迎绛节,青鬟歌对驻香輧。

()

胜音无地长花枝,楼阁舒光在此时。驾海云涛归自急,弥天风露濯嫌迟。

对人岸帻宜挥麈,阅世投林欲共谁。打得上方钟磬好,莫教苔藓苦相欺。

()

子孙多贤,冠佩蝉联。积善储和,溯流而源。

()
倦输关内粟,遂请颍川符。
治绩可称最,士民将以苏。
谯都君命重,苦县祖风殊。
仙桧留阴在,甘棠即化敷。
()

牵经引礼人谁听,是古非今世共憎。何似对花倾绿酒,自歌一曲醉腾腾。

()
古道迢迢人迹稀,羸骖欹帽远村归。
正看日暮羊牛下,又见月明乌鹊飞。
僧院疏钟出林岫,渔家微火耿窗扉。
闲游要是幽人事,草露从教湿短衣。
()

东阁冲寒雪一枝,巡檐偏解索题诗。何郎老去风情减,羞见疏花照鬓丝。

()
苦心词赋向谁谈,沦落周朝志岂甘。
可惜多才庾开府,一生惆怅忆江南。
()

迟迟日月在壶中,佳气东南自郁葱。谁向香山誇白傅?还如洛社有温公。

九重梦卜虚前席,一代冠裳拜下风。闲卷丝纶到溪畔,儿童争识钓璜翁。

()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

()

见时无事去还思,往往来参去不辞。弗是山林傲轩冕,澹台有请独无私。

()
老年梦不到歌姝,一笑离尊孰与娱。
岁事沈沈江上月,时情泛泛水中凫。
路贫如此谁来往。
山意於人定有无。
()

淮阴城下吊王孙,史事传疑不待论。一饭尚能酬漂母,后来岂忍负君恩。

()

绿蘋红蓼媚江天,谁扣空江月下舷。可是老渔歌濯足,园公诗思忽如泉。

()

蘋生洲渚微风起,梅熟园林细雨来。咫尺柴门常懒出,不教拄杖损苍苔。

()

感秋怀弟妹,憔悴客潇湘。他日常星聚,衰年隔雁行。

既盲难引望,垂老易悲伤。安得骑鸿鹄,高飞向汝傍。

()

暖卧摩绵褥,晨倾药酒螺。昏昏布裘底,病醉睡相和。

末疾徒云尔,馀年有几何。须知差与否,相去校无多。

()
我本岩壑人,何意裨衮阙。
一从谴逐归,林下聊散发。
步堤得幽花,照水见新月。
即此穷朝曛,平夷免歌蹶。
()
读书忘岁月,人竞笑蹉跎。
但得甘旨足,宁辞辛苦多。
龙泉去铓刃,蜗角亦风波。
知我为亲老,不知将谓何。
()

珍重渠家大小君,分明二陆是前身。
遥知洛下倾城看,锦样文章玉样人。

()

卸帆淮南岸,城楼欲鼓天。
远山云似雪,近水屋如船。
树意红未了,波光绿可怜。

()

黄昏门未掩,偃蹇倚孤松。
正见水中月,遥闻风外钟。
村虚春寂寂,烟远树重重。

()
巫庙真人古列仙,高心独爱玉炉烟。
饥乌巧会行人意,来去纷纷噪客船。
()

渭滨苍翠隔云泉,谁取编排事茗煎。凤阁舍人工创物,秋灵公子巧模前。

火红松叶汤初沸,月白桃花客未眠。饮罢雪香三弄笛,閒中清趣自天全。

()

不识梅当牖,唯知竹映墙。
脱成元似蜡,染就却殊黄。
自是风神秀,宁由肌骨香。

()

离思满春江,当时事、争忍不思量。记芳径月斜,凭肩私语,兰舟风软,携手寻芳。回首处,青山遮望眼,绿柳系柔肠。云落雨零,燕愁莺恨,宝钗留股,鸾镜分光。天涯飘零客,情缘向何处,最是难忘。犹剩满襟清泪,半臂余香。□心似雨花,一枝寂寞,梦随风絮,万里悠扬。谁信觉来依旧,烟水茫茫。

()

六王毕后霸图空,三百离宫一炬中。八水凄清秋色早,九嵏巀嵲夕阳红。

车回博浪沙中客,舟引蓬莱海上风。自料骊山万年计,岂知遗恨在樵童。

()

门对南邻竹,青青玉万竿。
虽然无地种,且得隔篱看。
露叶晴犹湿,风枝夏亦寒。

()

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栖恶木阴。
飞蚊营营蚋漫漫,掇拾余醖搜残斟。
祝融老子亦忘剧,于君大是相知音。

()

山阴兴尽晚船催,猿鹤欢迎入翠微。
为信在山名远志,便令满箧寄当归。
一床独设空诸有,三径就荒知昨非。

()
道义时推重,功名志泊如。
肯荒元亮径,坚卧孔明庐。
乐事千钟酒,生涯万卷书。
骑箕天上去,斜月照塞墟。
()

片片川罗湿露凉,染红才了染鹅黄。

花根疑是忠臣骨,开出倾心向太阳。

()
断霞归鸟隔山钟,日过西山转海空。
长恨南城催晓急,五更吹角怨秋风。
()

为问西来使,长安去几何?檄书飞僰道,征戍动交河。
鹦鹉承恩旧,葡萄入贡多。
平生二鸟赋,感慨未能磨。

()

寒溪随山回,脩竹隐深寺。颇逢老僧谈,能忆先到事。

白栝圣君怜,绯花土人莳。不到三十秋,依稀犹可记。

()

庭树又秋花。做弄年华。满城霜气湿青笳。眼底眉头愁未了,去数归鸦。

残月霭窗纱。莫便西斜。雁声和梦落天涯。渺渺濛濛云一缕,可是还家。

()

黄花似钿,芙蓉如面,秋事凄然向晚。风流从古记登高,又处处、悲丝急管。
有愁万斛,有才八斗,慷慨时惊俗眼。明年一笑复谁同,料天远、争如人远。

()

槐花匝路促湘行,闽赋唐诗旧擅声。
有志向曾言国事,论心何止在科名。
毕方夜煽杭都火,大角秋缠蜀道兵。

()

雷塘春雨绿波浓,古冢寒烟蔓草空。
斜日欲沉山色近,行人无处问隋宫。

()
眼高不肯住浦都,梦绕江南水竹居。
却入青原更青处,饱看黄本硬黄书。
翦裁风月聊堪醉,折洗乾坤正要渠。
赐宅不应公得免,未知北第似林庐。
()

沙场千里平如席,中有黄沙围古碛。一自承平二十年,汉家不种边城田。

田荒地虚烟火歇,荒冢麒麟望秋月。今年五月汉兵来,气吞瀚海声如雷。

()

展平湖、一片玻瓈,何处天围四野。金风轻捲千波雪,阵阵落晖低亚。

真潇洒。渐西晶、连天接住东光射。冰轮上也。见镜吸空明,练飞霜影,一荡清无罅。

()
秋花最是黄葵好。
天然嫩态迎秋早。
染得道家衣。
淡妆梳洗时。
()

出临汀守承恩重,驲路遥遥几日程。五马不辞为郡远,一麾应是到官清。

鄞江地古铜盐富,闽徼天寒瘴疠轻。但使政平公事少,木樨花下日闲行。

()

胧月黄昏亭榭。池上秋千初架。燕子说春寒。杏花残。
泪断愁肠难断。往事总成幽怨。幽怨几时休。泪还流。

()

琳宫虚爽接微垣,玉树阴森隔市喧。
日转松坛人影寂,春回花殿鸟声繁。
仙乘风去开圜室,云带龙归锁洞门。

()
浮梁淮面欲飞腾,金碧浮屠间玉层。
古岸萧条风卷雪,长河咽绝水浮冰。
留连淮汴残年客,蹭蹬尘埃一老僧。
闻道都梁梅未拆,可随桃李畏严凝。
()

云顶新秋筑小房,脊梁竖起露堂堂。眉问别具摩醯眼,触处逢渠绝覆藏。

()

渺渺烟波连海门,长风吹浪昼为昏。矶头锦树随船出,天上银河倒地喧。

便欲乘槎贯牛斗,却愁断梗失山村。新寒十月登楼望,岸草汀花半不存。

()

来往长江点翠屏,江风袅袅顶丝轻。
有时拳足芦花畔,鱼在芦花影里行。
()

海外黄冠旧有期,难教遗老散清时。身随杞宋留文献,代阅商周重鼎彝。

满地江湖伤白发,极天兵甲忆乌皮。重来簪笔承明殿,记得挥毫出每迟。

()
宝箑裁新样,团团玉柄寒。
御书真翥凤,仙女莫乘鸾。
()
水府火龙藏。
烟雾朦胧琐桂光。
气动随风成造化,中央。
聚变刀圭药味香。
()

侍从有嘉士,朝端斯得人。
夙昔自卿至,接见情益亲。
旦夕资论纳,岂独词华新。

()

晨起启山户,长天空一色。俯瞰江山遥,高深靡所极。

山上松风喧,猿啸禽虫唧。飞湍走千溪,人语交相集。

()

达岸三时顷,瞻山四顶赊。
乔林知马尾,乱石见麞牙。
水脚浮青靛,湖唇滉白沙。

()

古寺新看殿阁成,旧时曾此几经营。三千龙象知何似,廿载江山但变更。

法物尚馀溪石立,孤怀谁继亮公生。吟馀独向乱峰影,庭际数声山鸟鸣。

()

西郭缅宏敞,南州转纡憩。绿华派殷荫,丹菂蔓茜离。

平畴散穜稑,古壁依薜荔。轮鞅渐以违,丛嚣得深避。

()
卷帘人出身如燕。
烛底粉妆明艳。
羯鼓初催按六么。
无限春娇都上、舞裙腰。
()
木叶飘摇涧水寒,田衣合事又驴鞍。
迂疏任是傍人笑,要探梅花信息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