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朗读

《奉敕祭西太一和韩川韵四首》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是为了奉敕而写的,祭祀的对象是西太一和韩川。

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

玉玺亲题御笔,
金童来侍天香。
礼罢祝融参乘,
前驱已过衡湘。

这首诗词的诗意是描述了一个祭祀仪式的场景。首先,玉玺亲自题写祭祀的文字,表明这是一场庄严的仪式。金童前来侍奉天香,增添了祭祀的庄重氛围。当祭祀仪式结束后,祝融神(古代火神)参与进来,前驱已经越过了衡山和湘江。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雄浑的语言描绘了一场祭祀仪式的场景。通过使用玉玺、御笔、金童等词语,展现了祭祀的庄严和尊贵。诗中的礼罢祝融参乘,表达了神明参与祭祀的情景,使整个仪式更加生动。最后一句描述了前驱已经越过衡山和湘江,暗示着祭祀的对象已经接受了祭祀者的敬意。

这首诗词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以及对细节的描写,展现了祭祀仪式的庄重和庄严感。同时,通过描绘神明参与的情景,强调了祭祀的意义和重要性。整首诗词给人一种庄重而肃穆的氛围,体现了苏轼对宗教仪式的认可和尊重。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元化机缄未易知,此心之外更关谁。
题名本自非千佛,造物休言是小儿。
得失天心如契錀,古今人事等花枝。

()

左规右矩性难耐,偶尔涂成太无态。随我纵横适我胸,胡暇徇人之所爱。

()
华林仙野近南昌,闻说幽奇景异常。
竹翠松寒笼药圃,水清山秀绕书堂。
词登科第名尤振,恩表门闾道愈光。
我恨方为簪组累,莫同吟啸白云房。
()
雪行崧岭岁华新,又作残年踏雪人。
茅屋画檐俱富贵,穉松枯木总精神。
哦诗未怕寒生粟,举酒惟知暖欲春。
自说到家贫亦好,两峰站外玉璘峋。
()
今朝腊月十有五,摩那击动三通鼓。
诸人不是不将来,山僧不是不分付。
麻三斤,柏树子。
德山歌,道吾舞。
()
濯锦之源,怒涛汹涌吞三峡。
合浦之渊,巨浪腾空接五湖。
夺双标随手便掷,考丹霞复得贤无。
颅顶方衣,踞死心席面而饱饮鴆毒。
()

一径冲云入,荒祠夕照斜。空庭窜饥鼠,古树噪神鸦。

暮霭藏深竹,回风聚落花。苍茫人独立,四面晚峰遮。

()

未许莺偷出汉宫,上林初进半金笼。蔗浆自透银杯冷,

朱实相辉玉碗红。俱有乱离终日恨,贵将滋味片时同。

()

田光老矣,笑燕丹宾客,都无人物。马角乌头千载恨,匕首匣中如雪。

落日苍凉,羽声慷慨,壮士冲冠发。咄哉孺子,武阳色怒而白。

()

肩舆隐隐陟崔嵬,笑问秦人斗宝台。胜负千年同一梦,东风惟有野花开。

()
谢了荼縻春事休。
无多花片子,缀枝头。
庭槐影碎被风揉。
莺虽老,声尚带娇羞。
()

楼下公孙昔擅场,空教女子爱军装。

潼关一败吴儿喜,簇马骊山看御汤。

()
朝市日已远,此身良自如。
三杯软饱后,(浙人谓饮酒为软饱。
)一枕黑甜余。
(俗谓睡为黑甜。
()

珠树岭前看五松,大鄣丘壑贮君胸。东来客有青霞佩,为向关前认是龙。

()

南杰鳞鳞多送北,北兵林林长备胡。
胡使一来大梁下,塞头弯弓士如无。
折冲素恃将与相,大策合副艰难须。

()

云弄轻阴谷雨干。半垂油幕护残寒。化工著意呈新巧,翦刻朝霞饤露盘。
辉锦绣,掩芝兰。开元天宝盛长安。沈香亭子钩阑畔,偏得三郎带笑看。

()
别业开东野,萧然足卧云。
涛声晴射雨,庭影夏呈秋。
返照霞初幕,遥峰翠欲流。
以斯清乐境,不信有瀛洲。
()

后皇毓珍木,翠盖如停云。
徠服兹南土,素艳方氛氲。
眷言在深固,非用似封君。

()

看雪望春何处好,城腰山腹暂来登。人知容足无馀愿,便是章华与九层。

()

象设隆新宇,龙潜想旧居。碧楼披玉额,丹仗导金舆。

代日兴光近,周星掩曜初。空歌清沛筑,梵乐奏胡书。

()
休休莫莫。
离多还是因缘恶。
有情无奈思量著。
月夜佳期,近定青笺约。
()

秋光淡淡水盈盈,曾在耶溪缓棹行。日莫采莲人散后,柳阴风度一蝉清。

()

忽复出门去,万事总由天。难忘只有烟水,永不罢相怜。

此地燕南赵北,尽日黄尘白草,那抵旧溪山。讵料故乡景,陡落笋舆前。

()

神光欲列真仙法,道德休轻弃。默养玄珠无玷*。五般光彩,一轮圆相,见了生惭愧。两条玉路分天地。个内呈嘉瑞。跃入云霄朝玉帝。永无生灭,到兹方契,般若经中偈。

()
外门推望郎,天启眉干白。
揭揭廊庙器,仕道无枉尺。
仁义允蹈之,言行可法则。
优为君子儒,彬彬见文质。
()

蝉翼单绡不道轻。粉清朱薄转盈盈。唤来羞障垂鸾扇,别去佯抛小雁筝。

云护惜,月将迎。众中最得可怜名。花花相对相当惯,未要尊前意不平。

()
亲养九旬余,先生寿亦如。
学充淇澳美,训释济南书。
诸老经筵送,俞音宠渥疏。
惜非程子聘,中沮亦时欤。
()
於穆清庙,肃雍严祀。
合福受釐,介以繁祉。
()
●【左车右酋】轩凤皇使。
林薮●【左曷右鸟】鸡冠。
江湖一相许。
云雾坐交欢。
()

千叶万叶翠色鲜,春风吹尽枝上绵。
五里长亭更短亭,古人今人千万情。
中闺美人念离别,罗衾晓寒梦分绝。

()

雨过林壑静,寒禽变幽响。稚子操一瓢,良辰逐孤往。

微吹惊帽纱,落日在鹤氅。无营神自充,有道心更广。

()

尖头奴有五兄弟,十八公生四客卿。
过我书斋无一事,似应终日待陶泓。

()
经营一室面清波,不是儒衣不见过。
南渡好诗都刻尽,中朝名士与交多。
分甘书史窝中老,兴在江湖醉后歌。
门外今年桐又长,不知堪系我船麽。
()

西昆艳体杨学士,醉里禅那夸更深。金面棋盘都拍碎,却因丁寇便惊心。

()
烟雨欺花肯放晴,落红日日唤愁生。
已拚引被蒙头卧,更起巡檐信步行。
蝴蝶梦寒双睡燕,杜鹃枝老独啼莺。
绿阴冉冉天涯遍,十二楼头空月明。
()
莫言西蜀万里,且到南华一游。
扶病江边送客,杖挐浦回口头。
()

共餐鲈一箸,各饮酒三升。
空去主人睡,明朝醉未兴。

()

奉济传芳久,当年折柳情。
来赓工部句,去作锦官行。
诗妙将安倣,吾衰及此荣。

()

疆埸未云静,家国疑摇摇。深乎帷帐筹,公卿日以朝。

虏势固不壮,虏骑固为骁。强弱士气少,战守民力凋。

()

素云缺月挂秋河,听得临风《白苧》歌。湖水西来流不断,海潮东去是风波。

()
云来初似墨,雁过还成字。
千载只书空,山灵恨何事。
()

吾慕东海生,垂钓潭上石。潭水飏春风,桃花艳云日。

知君远志不在鱼,濯足时时还读书。秖应豹隐藏深雾,肯学鹰扬载后车。

()
落尘花片排香痕,阑珊醉露栖愁魂。
洞庭波色惜不得,东风领入黄金尊。
千筠掷毫春谱大,碧舞红啼相倡和。
安知寂寞西海头,青pF未垂孤凤饿。
()
四壁空空长物无,松风之外复何须。
竹夫人爽夜当直,木上座癯新给扶。
老去云山空跌宕,秋来风月不支吾。
何人能败吟诗兴,自在成章不欠租。
()

柴门村径带溪桥,来往因君岂惮遥。浅水不波仍漾漾,疏林无雨自潇潇。

樯留夕照人将别,江作新寒酒易消。明日秋风重怅望,还将离思托归潮。

()

鹤发朱颜老,何当驾屡过。秋衫绵葛杂,时果柿蕉多。

携盒情何限,投壶酒每酡。别来空怅望,林麓故阿那。

()

行李萧萧倦客囊,衣襟憔悴北来霜。花阴忽睹扬雄宅,草色重开杜甫堂。

刹远尽流青嶂色,帘疏长浸碧湖光。亦知八咏才情富,曾许风期在末行。

()

重廊阴阴与天隔,下有井泉馀百尺。乍垂修绠已复寒,深注花瓷不胜白。

山城夏旱百井眢,盥濯从谁问涓滴。暮年来此看老黥,日倚银床卷深碧。

()

槛外微阴入小簃,登临莫笑我来迟。乡心已落梅花后,山色争看夕照时。

选胜西湖偿旧约,开筵东阁订新知。他年得遂兰陔愿,笑指燕云相与期。

()

老范好客老更豪,长恨无人陪痛饮。
我尝解带坐南轩,闭门投辖则大窘。
小韩云是故人子,酒量直须吞万顷。

()

掌纶不称吾应笑,典郡无能我自知。别诏忽惊新命出,

同寮偶与夙心期。春坊潇洒优闲地,秋鬓苍浪老大时。

()

饥肠慕膻腥,如渴待拾法。
虽穷爪掌劳,不助唇吻湿。
属厌能几何。忍复贵难得。

()
老鹤吾惭莺谷俦,扬州草檄类俳优。
千年橘井雉城字,万斛桃花鹤料舟。
为文待漏书丹凤,如此有盟寒白鸥。
歌吹竹西惊昨梦,眼中骑鹤有高楼。
()

远别当长歌,歌短调转苦。鄙生寡谐合,屈指那可数。

夫君重意气,交谊薄太古。岂惟到尔汝,未暇辨宾主。

()

谁能采芹,不适有获。
果蓏树之,则食其实。
岂弟君子,孔敬且力。

()

听说邕州暂驻航,有金如粟马如羊。
五千里地通中国,四十三州控大荒。
武事建时文未丧,化风宣处教无方。

()
人生天地间,宾鸿自来去。
岁晚洲渚空,稻粱适归趣。
秋风在羽翮,吾宁且高举。
老倒商山翁,为人作师傅。
()

花庭梨雪叠香痕,燕子归来亦断魂。懊恼一场春不管,月明空自立黄昏。

()

清华簪组触尘埃,岁岁观光上凤台。莫恋青山如洛下,故园黄菊待君开。

()
相逢不相识,去后空相忆,灵骨撒长江。
清风有何极极识,滔滔浪里休寻觅。
()
小舆升殿掌钧台,不免无憀却忆回。
应恨被他何胤误,悔先容易出山来。
()
一轮丹桂窅窊树。
光景疑非暮。
天公著意在兹时。
扫尽微云点缀、展清池。
()
困倚船窗看斗斜,起来风露满天涯。
亭亭宿鹭明菰叶,闪闪凉萤入稻花。
月下片云应夜雨,山根炬火忽人家。
江湖处处无穷景,半世红尘老岁华。
()
放船杨柳下,听鸣蝉、薰风小新堤。
正烟F950露蓼,飞尘酿玉,第五桥西。
遥认青罗盖底,宫女夜游池。
谁在鸳鸯浦,独棹玻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