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朗读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野雁的景象,并以此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中的第一首描述了野雁在见到人时的反应。它们并不急于飞走,而是在观察人的动静。作者说野雁的态度让人感到独特和无人相似,它们的姿态既不像木头那样僵硬,也不像人和其他动物那样忙碌和争斗。北风吹动着干枯的芦苇,微小的雪花飘落,天空昏暗,水面阴沉,砂砾碎裂。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凄凉和混乱的感觉。

第二首诗词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他说自己已经衰老,寄居在江湖之间,伴随着各种鸟类,像鹅和鸭这样的动物作为老伴。他写信问陈子(陈直躬)的近况,同时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以及自己所画的苕霅(一种植物)。诗中提到聚在圆形的沙滩上,微微动摇的斜月。野雁先鸣起飞,扑打着芦花和雪花。

整首诗词以描写野雁为主线,通过对野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身生活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己时光流转和生活状态的感慨。通过对野雁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乳洞阴阴碧涧连,杉松六月冷无蝉。
黄昏飞尽白蝙蝠,茶火数星山寂然。
()
心心忍最玄,无中绝二边。
南山烧起火,北山得翠烟。
()
()
岁馀客秦雍,处俗失大方。
眼前纷朋游,外同异中肠。
最得张子晚,一见合柔刚。
拜我十年兄,本非以其长。
()
异国非所志,烦劳殊清闲。
惊涛千万里,无乃见钟山。
()
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
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
後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
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应记狂饮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

B576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霜前雁到蟹螯持。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

()

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天意皆从彩毫出,

宸心尽向紫烟来。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

()

掷下磁杯对绿阴,雨添新碧为谁深。宁知满镜当湖水,不照离人此日心。

杳杳醉乡收别泪,齁齁睡息带吴音。婆娑莫怨归期早,云在青山鸟在林。

()
霜杵舂清骨,风灯扬梦思。
空山悬雨处,断浦落云时。
()

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

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主

()
自从佳偶共黄姑。
几见设门弧。
方喜阶庭联玉,又闻老蚌生珠。
一门三秀。
()

英雄立马拥专征,故垒萧萧赤嵌城。招讨已颁唐印绶,旌旗犹是鲁诸生。

浯州一旅擎铜柱,东海何年走大鲸。回首扶桑孤岛在,茫茫无地哭田横。

()

十指中央了五行,说人休咎见前生。

我来本乞真消息,却怕呵钱卦欲成。

()

读之竟夜,遂书卷尾

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

()
良牧归诗匠,雅风消郁蒸。
官清难滞爵,吏散远同僧。
棠对非烟合,仙槎碧浪乘。
因思穷万化,千古更无能。
()
翠管银罂旧事传,新春賸喜在新年。
巧裁彩胜迎佳节,更祸君王寿万千。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