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宋代。苏轼。野雁见人时,未起意先改。君従何处看,得此无人态。无乃槁木形,人禽两自在。北风振枯苇,微雪落璀璀。惨淡云水昏,晶荧沙砾碎。弋人怅何慕,一举渺江海。众禽事纷争,野雁独闲洁。徐行意自得,俯仰苦有节。我衰寄江湖,老伴杂鹅鸭。作书问陈子,晓景画苕霅。依依聚圆沙,稍稍动斜月。先鸣独鼓翅,吹乱芦花雪。
《高邮陈直躬处士画雁二首》是苏轼所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描绘了野雁的景象,并以此抒发了作者对自然和人生的感慨。
诗词中的第一首描述了野雁在见到人时的反应。它们并不急于飞走,而是在观察人的动静。作者说野雁的态度让人感到独特和无人相似,它们的姿态既不像木头那样僵硬,也不像人和其他动物那样忙碌和争斗。北风吹动着干枯的芦苇,微小的雪花飘落,天空昏暗,水面阴沉,砂砾碎裂。这些景象给人一种凄凉和混乱的感觉。
第二首诗词中,作者表达了自己的心境和生活状态。他说自己已经衰老,寄居在江湖之间,伴随着各种鸟类,像鹅和鸭这样的动物作为老伴。他写信问陈子(陈直躬)的近况,同时描绘了清晨的景色以及自己所画的苕霅(一种植物)。诗中提到聚在圆形的沙滩上,微微动摇的斜月。野雁先鸣起飞,扑打着芦花和雪花。
整首诗词以描写野雁为主线,通过对野雁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观察和对自身生活的思考。诗中充满了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同时也抒发了作者对自己时光流转和生活状态的感慨。通过对野雁和自然景物的描绘,体现了苏轼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命的思考。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金刚随机无尽颂·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宋代。释印肃。心心忍最玄,无中绝二边。南山烧起火,北山得翠烟。
送张升甫三十韵。宋代。强至。岁馀客秦雍,处俗失大方。眼前纷朋游,外同异中肠。最得张子晚,一见合柔刚。拜我十年兄,本非以其长。直缘父兄旧,及此三纪强。子之先大夫,畴昔粹馀杭。予时以童子,进谒升公堂。仲兄齿予亚,同学隶州庠。行联坐接席,无异彼雁行。此时君尚孩,纵记今亦忘。去住忽南北,中间异行藏。后予与君兄,乡贡入帝乡。见面初惊疑,偕问徐乃详。同年忝进士,兹复同省郎。伊予论契好,始见今发苍。昨君解下邽,东去随荐章。归来妇翁家,春风到秋霜。予居幸对舍,有酒呼隔墙。往还兴颇熟,间外绝毫芒。乘月步横桥,观渔立回塘。诗句迭唱酬,稍稍积巾箱。自许先功名,知我尚激昂。放言遗形骸,不以我为狂。古称管鲍交,千载窃相望。辞我复云东,坐不安吾床。汴水日向落,更久不可航。甬东抛田园,不治久欲荒。急省江南兄,数事皆不遑。殷勤挽征袖,强留尽一觞。何以将别意,时菊有清香。
亡伯提刑郎中挽诗二首,甲辰十二月八日凤翔。宋代。苏轼。挥手东门别,朱颜鬓未霜。至今如梦寐,未信有存亡。後事书千纸,新坟天一方。谁能悲楚相,抵掌悟君王。
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应记狂饮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水龙吟·满湖高柳摇风。宋代。晁补之。满湖高柳摇风,坐看骤雨来湖面。跳珠溅玉,圆荷翻倒,轻鸥惊散。堂上凉生,槛前暑退,罗裾凌乱。想东山谢守,纶巾羽扇,高歌下、青天半。应记狂饮司马,去年时、黄花高宴。竹枝苦怨,琵琶多泪,新年鬓换。常恐归时,眼中物是,日边人远。望隋河一带,伤心雾霭,遣离魂断。
南歌子。宋代。刘辰翁。B576熟双投美,香飘一缕丝。霜前雁到蟹螯持。自试小窗醉墨、作新诗。
上裴度舍人。唐代。王建。小松双对凤池开,履迹衣香逼上台。天意皆从彩毫出,宸心尽向紫烟来。非时玉案呈宣旨,每日金阶谢赐回。仙侣何因记名姓,县丞头白走尘埃。
题当湖别意二首 其一。明代。林光。掷下磁杯对绿阴,雨添新碧为谁深。宁知满镜当湖水,不照离人此日心。杳杳醉乡收别泪,齁齁睡息带吴音。婆娑莫怨归期早,云在青山鸟在林。
斋居。唐代。白居易。香火多相对,荤腥久不尝。黄耆数匙粥,赤箭一瓯汤。厚俸将何用,闲居不可忘。明年官满后,拟买雪堆庄。主
朝中措(贺生第三子)。宋代。哀长吉。自从佳偶共黄姑。几见设门弧。方喜阶庭联玉,又闻老蚌生珠。一门三秀。贾家虎子,薜氏鸾雏。从此公侯衮衮,看看百子成图。
台南谒延平王祠。清代。苏镜潭。英雄立马拥专征,故垒萧萧赤嵌城。招讨已颁唐印绶,旌旗犹是鲁诸生。浯州一旅擎铜柱,东海何年走大鲸。回首扶桑孤岛在,茫茫无地哭田横。
日者。唐代。章孝标。十指中央了五行,说人休咎见前生。我来本乞真消息,却怕呵钱卦欲成。
辛巳除夕与彭同年同宿道观中,彭出平生诗,。清代。龚自珍。读之竟夜,遂书卷尾亦是三生影,同听一杵钟。挑灯人海外,拔剑梦魂中。雪色惮恩怨,诗声破苦空。明朝客盈座,谁言去年踪。
和陆学士夏日见寄。宋代。释重顯。良牧归诗匠,雅风消郁蒸。官清难滞爵,吏散远同僧。棠对非烟合,仙槎碧浪乘。因思穷万化,千古更无能。
贵妃阁春帖子。宋代。许应龙。翠管银罂旧事传,新春賸喜在新年。巧裁彩胜迎佳节,更祸君王寿万千。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
声声慢·寻寻觅觅。宋代。李清照。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守着窗儿 一作:守著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