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和

再和朗读
当年曹守我胶西共厌餔糟与汩泥
自古赤丸成习俗因公黄犊免提携
生还各有青山兴病起犹能小字题
莫怪歌呼数相和曾将狱市寄全齐
(贡父为曹州,盗贼皆奔邻境,盖尝有诗云:従教晋盗稍奔秦。

《再和》

当年曹守我胶西,
共厌餔糟与汩泥。
自古赤丸成习俗,
因公黄犊免提携。
生还各有青山兴,
病起犹能小字题。
莫怪歌呼数相和,
曾将狱市寄全齐。

译文:
曾经我在胶西担任曹州守,与你一同厌倦了粗糙的饭食和浑浊的泥土。自古以来,赤丸成为习俗,为了公共利益,黄犊免于携带。生还者各自拥有青山的欢乐,即使生病时也能写下小字题诗。不要奇怪,歌呼的次数多,曾经将这首诗寄给整个齐国的狱市。

诗意和赏析:
《再和》是苏轼在宋代写的一首诗。诗中描绘了曹州守(即苏轼本人)与对方共同厌倦了粗糙的饭食和浑浊的泥土,表达了对贫苦生活的不满和对精神追求的渴望。诗中提到了自古以来的习俗,赤丸指的是赤粒(红豆),象征着贫困,黄犊则指的是黄金,象征着富贵。赤丸成为习俗,表示贫困已经成为常态,而黄犊免于携带,意味着财富不再被重视。这表达了苏轼对物质追求的淡漠态度,强调了精神追求的重要性。

诗中还提到了生还者各自拥有青山的欢乐,病中仍然能够写下小字题诗。这表达了苏轼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和对人生的乐观态度。无论在逆境还是困境中,他都能以乐观的心态面对,坚持追求艺术和文化的创作。

最后两句表示诗人曾将这首诗寄给整个齐国的狱市,意味着他将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寄托于这首诗中,通过诗歌表达对社会现实的批判和对自由的渴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对贫困生活的不满、对精神追求的追求、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以及对自由的渴望。通过对物质和精神境遇的对比,呼唤人们追求内心的自由和精神的升华。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苏轼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苏轼朗读
()

猜你喜欢

长江秋色渺无边,鸿雁来时水拍天。七十二湾明月夜,荻花枫叶覆渔船。

()

羞容难更返江东,谁问从来百战功。天地有心归道德,

山河无力为英雄。芦花尚认霜戈白,海日犹思火阵红。

()

春坊二十馀年旧,此日同朝见几人。老我论思愧臣职,多君谳议副皇仁。

西风岐路明红树,秋渚离情对白蘋。万里天恩荣昼锦,到家应及岁华新。

()

心王不了事,遮莫向名山。纵令见佛像,实以不相关。

猿猴见水月,捉月始知难。

()

落落狂歌一阮公,旗亭把酒送归鸿。湖光不定春风里,山气偏多夕照中。

满眼莺花双鬓改,百年愁思几人同。边庭李牧空遗迹,此日谁论定远功。

()
借水开花体态丰,获畦寒日玉珑{左王右忽}。
素槃黄珏清尊并,绿箸青簪白发同。
楚楚凌波明振鹭,翩翩遵渚洁飞鸿。
断肠莫赋招魂句,我政怜渠趣未穷。
()

一别先生五十年,洛阳年少也华颠。自怜枉受吴公荐,白首重来意惘然。

()

伐木辍遗响,管鲍今不作。异类强为同,中道生险恶。

徂徕有深根,岁晏无凋落。何处结同心,南山与东阁。

()

邻翁走相报,隔窗呼我起。数日不见山,今朝翠如洗。

()

帝命脩群祀,天香播八埏。春秋王正月,历数史逾年。

云汉忧时切,皇华遣使贤。鳌头金榜客,鹤背玉堂仙。

()

交游海内几知音,白下分携直到今。十六年来霜鬓改,数千里外鲤鱼沈。

羡君明月窗前满,怜我黄尘马首深。人事蹉跎那可问,梦魂无夜不园林。

()
四大元无我,五蕴本来空。
休争人与我,逞英雄。
贵贱贤愚,到了梦魂中。
百年亲眷属,电里红光,早宜各自牢笼。
()

人才长育意何如,光范门前恨有馀。同是当途无远识,高风终让考亭书。

()

万古功名米一稊,此身只合把锄犁。可怜岁晚鄱江畔,再读前贤志雪溪。

()

城里争看城外花,独来城里访僧家。
辛勤旋觅新鑽火,为我亲烹岳麓茶。

()

黄河冰泮春水生,张帆溯流三日程。买鱼酤酒入闸去,柳岸桑畦啼早莺。

歌风台前尘眯目,道路征车声辘辘。秪今边徼静烽烟,百丈纤船随处宿。

()

今朝辞谷口,又觉塞原宽。树色微茫辨,山容远近看。

好风生野草,余雪勒春寒。鞭指前村路,夕阳还未残。

()
风凄日薄鬓毛新,岁岁年年乐此辰。
多少昔贤留赋咏,大都九日称清贫。
甕头无酒心仍醉,篱下看山意愈真。
自采黄花供陶谢,迩来嘉兴属何人。
()

何不陈灾状,轻于背尔乡。去非心所愿,留恐肉先僵。

墓委他人守,儿充此日粮。知能来复否,言下意悲凉。

()

使舟摇曳汉江浔,望里乾坤思不禁。沙市淡烟笼树远,柁楼明月射波深。

流亡满地惭荒政,风景撩人惜浪吟。欹枕中宵清不寐,漫惊时序百年心。

()
冰至人犹玩,波颓力不支。
摇摇路旁梗,炯炯日中葵。
学道长身健,忧时两鬓丝。
竟摇天老眼,畀以宁馨儿。
()

汉水清且广,江波渺复深。叶舟烟雨夜,之子别离心。

汀草结春怨,山云连暝阴。年年南北泪,今古共沾襟。

()

绝顶楼荒旧有名,高皇曾此驻龙旌。险存道德虚天堑,守在蛮夷岂石城。

山色古今馀王气,江流天地变秋声。登临授简谁能赋?千古新亭一怆情。

()

人贫鹅雁聒邻墙,公贫琢诗声绕梁。
坐客有毡吾不爱,暑榻无扇公自凉。
党锢诸生尊孺子,建安七人先伟长。

()
古人踽踽已先登,後学萧萧不再兴。
顾我尪羸君勉强,百年漂忽甚风灯。
()

扁舟历阳来,访君得少息。
登堂默无语,见老称目击。
去年糁江上,群盗罗剑戟。

()

燕草晴消,鱼魫暑褪,液雨别抽芳箭。映绀碧笼纱,叶偏葱茜。

乍着几丛烟穗,惹蝶子、寻香黏千点。分明瑟瑟,蛮丝露缀,鲛宫曾见。

()

不见二三子,悠然吴楚间。尽应生白发,几个在青山。

□□□□□,□□莫放闲。君闻国风否,千载咏关关。

()

八龙归济美,四辅号无官。鲁卫联三寿,韦平属二难。

大勋流竹帛,盛事绝衣冠。今日哀荣礼,贤豪共永叹。

()
神仙绝世立,功行闻清都。
玉符赐长生,镊云游紫虚。
鸡犬尔何知,偶舐药鼎余。
身轻亦仙去,罡风与之俱。
()

荐士满朝称弟侄,教民到处过儿孙。
就中治陕偏清净,不似侯门似道门。

()

逢君校雠暇,同向寺中来。丹鹫何年至,青莲此地开。

经声闻竹屿,棋局净池台。茗粥深逃暑,萧萧散步回。

()

鲁桥卸淮舸,淖涂历蓁芜。
翠峄倚天末,仿佛东南隅。
薄暮曲纪城,三清敞仙居。

()

青冥不可见,朱夏巳无多。云木光浮没,川原气荡磨。

荒芜一将略,浩汗五湖波。去去沧浪水,君听鼓枻歌。

()

早衰头脑已冬烘,信拙心情似苦空。
僚旧姓名多健忘,家人长短总佯聋。
一窗暖日棋声里,四壁寒灯药气中。

()
大道幽深,如何消息,说破鬼神惊骇。
挟藏宇宙,剖判玄元,真乐世间无赛。
灵鹫峰前,宝珠拈出,明显玉般光彩。
照乾坤、上下群生,知者寿同山海。
()

潮落兮江空,木脱兮丹枫。霜露既降兮物换,鸿雁南飞兮秋风。

望美人兮不见,耿予怀兮焉穷。

()
万里天浮水,三秋露洗空。
冰轮辗上海门东。
弄影碧波中。
荡荡开银阙,亭亭插玉虹。
()

旅客三秋至,层城四望开。

楚山横地出,汉水接天回。

()

少年情有寄,往事梦无痕。鬓短新丝续,心灰宿火温。

沙虫身未化,云□□犹奔。时有高阳客,频来倒一尊。

()

书所见

()

镇东将军度辽水,健儿悉发良家子。旌旆连屯四十营,蓁莽芟除五千里。

城门大开高枕眠,敌人不敢来窥边。白盐堆雪旋煮海,绿麦翻云新种田。

()

一禽不鸣深树烟,明月下照高僧禅。
独开西阁咏清夜,秋河欲堕山苍然。

()

曾从讲席抱琴弹,自絷南冠隔往还。见说近承安福檄,将乘风雪过常山。

()

月直金波潋滟。此去水仙不远。霜重夜风清,骨冷□□□□。谁见。谁见。醉眼参横斗转。

()

慈悲古刹翼然尊,奇石经幢泐尚存。东海飞鸿双爪迹,祗林新印碧苔痕。

()

人生真乐在田庐,几顷膏腴几卷书。
遴选友朋研简册,抚存僮仆课犁耡。
紫荆一树永无恙,丹桂五枝应有余。

()

幽兰有佳气,千载閟山阿。
不出阿兰若,岂遭乾闼婆。

()

早行田间出野关,淩涯涉水几湾湾。两三孤舍农栖稳,四十八溪驿路难。

远望行人穿树出,近看飞鸟佩云还。尘途役役何为者,那不教人忆故山。

()
宝扇重寻明月影,月边仍有女乘鸾。
主家阴洞细烟雾,姑射仙姿不畏寒。
()
诸公莫唱贞元曲,老子曾闻正始音。
寂寞吴王堤上路,白杨花落昼多阴。
()

南游何感思,更甚叶缤纷。
一夜耒江雨,百年工部文。
青山当日见,白酒至今闻。

()
提拔出泥知力竭,吹嘘生趣见情深。
剑锋缺折难冲斗,桐尾烧焦岂望琴?
感旧两行年老泪,酬恩一寸岁寒心。
忠州好恶何须问,鸟得辞笼不择林。
()

碧瓦霜融,绣阁寒轻,春浮寿杯。羡华年七帙,人生稀有,新阳七日,天意安排。丹凤门开,黄麾仗立,此际应须召促回。人道是,却暂时绣斧,索笑盐梅。
吁江假守非才。犹记得当时传庾台。算良机再会,抠衣来久,归鞭何速,祝寿方才。应与邦人,传为佳话,只为先生诞日来。明年看,是侬方九曲,公已三台。

()

宿卫登环尹,荣恩四十春。威名传瀚海,功烈上麒麟。

却敌凝山岳,临机妙鬼神。中兴奉朝请,劳旧总无人。

()
汉阳在何许,越在河之北。
圣朝富文物,要使均万国。
辍我学省彦,以为远方重。
化成亟归来,明堂待梁栋。
()
笑傲愁如失,登临酒半醒。
故将双眼碧,割断半山青。
土沃差宜竹,城高未著亭。
可人东郭外,绡翠舞娉婷。
()

御宿长杨馆,南山沁水园。风尘犹日日,花柳自村村。

王谢人家远,朱陈里姓存。飘零香涧水,摇飏绿柴门。

()
明朝逢社日,邻曲乐年丰。
稻蟹雨中尽,海氛秋後空。
不须谀土偶,正可倚天公。
酒满银杯绿,相呼一笑中。
()
()

郑生双瞳光欲溢,我意海月藏其中。
齿清发绀心独老,秋崖直耸千年桧。
来趋学宫叶文字,进退佩玉何玲珑。

()

风号江浦冬,雁落秦淮晓。有客将远归,秣马涉长道。

峨峨天台山,遥接蓬瀛岛。赤霞覆其巅,祥光耀穹昊。

()

昔闻骏骨出蒲梢,今见龙驹满近郊。牧监奚官解调习,春风花外响鸣鞘。

()

携手春复春,未尝渐离别。夭夭风前花,纤纤日中雪。

不敢怨于天,唯惊添岁月。不敢怨于君,只怕芳菲歇。

()

阮籍英雄人,高逸非其志。驱车临广武,大笑楚汉事。

饮酒以轻生,杜康知此意。邻家有好女,蕣华伤萎地。

()
足加帝腹狂奴态,自是君王礼数宽。
四海但知天子贵,先生只作故人看。
()

早晚辞沙漠,南来处处飞。关山多雨雪,风水损毛衣。

碧海魂应断,红楼信自稀。不知矰缴外,留得几行归。

()
朱帘碧瓦干云际。
占尽潇滩形势地。
傍墙人唤状元家,想见华堂融瑞气。
寿杯莫惜团栾醉。
()
洞烟溪月楚山苍,万木辞林稼涤场。
老桂挟秋清入骨,明河倚树烂成章。
城隅静女閒逾美,泽畔累臣晚更香。
若数秋花饶此品,未容陶菊逞孤芳。
()

香径长洲尽棘丛,奢云艳雨只悲风。

吴王事事须亡国,未必西施胜六宫。

()

鉴泉之窦山之麓,百年芜秽暗渟滀。吴侯天与仁智资,退食俯窥嗟不足。

试披沙滓凿为沼,深才数尺阔盈幅。迸流日夕不可穷,碎如珠玑莹如玉。

()

宣发方瞳冰雪颜,才闻报政即投闲。久参白下夔龙席,新冠青宫羽翼班。

荣似二疏辞汉阙,高如四皓返商山。莫疑下客多尘思,今日叨陪紫气间。

()

太保禀刚峭,面色凌壁铁。所至如子元,网络甚张设。

赭衣忽被体,永谢孤卿列。道遇金齿公,后车亦齐辙。

()

蔓草枯杨断客魂,朅来烟寺阅朝昏。云霄不傍诸甥贵,涕泪难忘老母言。

短鬓萧疏临易水,长歌慷慨赋夷门。山头棠树花争发,杜宇声声万古冤。

()

紫琼肤孕碧瑶浆,色味双佳更带香。若援牡丹花史例,荔枝原是果中王。

()
殊庭不可及。
风熛多异色。
霞衣不待缝。
云锦不须织。
()
白白红红一村春,晴光炫眼看难真。
无端昨夜萧萧雨,细锦全机卸作茵。
()

越娘初试素罗裳,爱向秋风学靓妆。一夜不胜琼佩冷,晚香亭馆有新霜。

()

深壑因谁造,挥斤亦有神。江山留王气,题咏待词人。

泉作窗间雨,苔生石上尘。碧纱笼底墨,萧索竟千春。

()

仰高当日诵成规,想见风流盛一时。
鲁国故知臧有後,孔庭早见鲤能诗。
侵寻末路同倾盖,邂逅清谈为解颐。

()

九陌尽风尘,嚣嚣昼复昏。古今人不断,南北路长存。

叶落上阳树,草衰金谷园。乱鸦归未已,残日半前轩。

()

栖非梧不憩,渴以醴为浆。
回首笑鸱辈,方争腐鼠忙。

()

君与我同客,今朝复送君。一尊常对饮,双剑乍惊分。

行色入秋水,愁思逐乱云。经行非故里,谁为寄殷勤。

()

落叶流风向玉台,夜寒秋思洞房开。水精帘外金波下,云母窗前银汉回。

玉阶阴阴苔藓色,君王履綦难再得。璇闺窈窕秋夜长,绣户徘徊秋月光。

()

自怜衰病卧荒林,白发朝来已半侵。灰却廿年豪逸兴,焚香相对只论心。

()
陈年古屋瓦浮虚,穿漏时将被覆书。
集谢曾陪上相后,映孙难忘秀才初。
砖花似镂多奇异,檐柱如排少阔疎。
吏卒报衙天未晓,老身牵强类冠狙。
()
月灵兴庆。
沙祥发源。
功参禹迹。
德赞尧门。
()

飞泉出巨壑,百里回澜翔。酌之味其甘,仰视云山苍。

山高土滋厚,土厚泉益芳。浸灌富畦垄,回环固陵冈。

()

嘶云五马上瑶天,两袖清风绕御烟。惠政长悬沧海月,贞心不改石门泉。

还珠名已高双阙,借寇人思更一年。朝罢赐金烦入告,东南民力绝堪怜。

()
明年五十九,早岁已闻道。
忆昔初远游,岂信今遽老。
暇日一醉娱,往事万念槁。
悬知身死后,岂无数诗好。
()
玉钗堕地无全股,双凤蟠龙两分去。
虽藏匣底终弃捐,欲卖傍人不直钱。
轳辘宛转黄金井,手挽铜瓶系纤绠。
谁知绠断瓶堕泉,千尺深沉不窥影。
()
疏梅落寒晴,高柳暗春夕。
低星上苍寒,远钟韵澄寂。
颇私朝市间,更得阛阓僻。
且复罢经过,深泥溅马臆。
()
前日丛篁苦蔽溪,只今檐与四山齐。
裴回有句不能吐,要与乘凉一杖藜。
()

鹭破青林,凫分碧藻。江村景致天然好。一尘不到万缘空,人生只合闲中老。

古树巢云,落花绣草。四山弦管啼幽鸟。醉来白眼望青天,人间别有乾坤小。

()
谁伴闲人闲处闲。
梅花枝上月团团。
陶潜自爱吾房好,李白休歌蜀道难。
林壑静,水云宽。
()

泮池春满杏坛春,紫水宾贤总出群。可有凤毛誇盛世,亦知龙种出翔麟。

朝廷有道青春好,岁月无情白发新。万里前程须早计,莫矜双鬓绿于云。

()

晓风猎猎捲芭蕉,帘幕深深燕子巢。十二画栏都倚遍,一双蝴蝶上花梢。

()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
般般识破,物物难惑。
自然安魂定魄。
视听如聋如瞽,绝尽声色。
身心逍遥自在,没家缘、恩爱系勒。
()
嘹亮城头角吹长,五更声落戍楼霜。
铜符昼戟新开府,白草黄榆旧战场。
万马风生朝凛冽,九旗星闪夜辉煌。
元知纪律中原胜,未许骄夷敢跳梁。
()

东风蕴藉学张良,画出章台翠叶长。好看晓烟轻湿处,胜如镜里麝煤香。

()

春丁逢上日方中,涓吉修诚荐泮宫。
奠璧采玲诚可格,代庖越俎数徒充。
八音合奏东南少,一道相传今古同。

()

洞府人寰此最佳,当年空自费青鞋。麾幢旖旎悬仙伏,台殿高低接纬阶。

天巧固应非斧凿,化工无乃太安排?欲将点瑟携童冠,就揽春云结小齐。

()

高冈盘崔巍,白石落绝壑。鸣泉咽古窦,岩麓净如削。

缅想融化初,元气下磅薄。山灵托奇范,株脉下连络。

()

九衢风静烛无烟,宝马香车往复还。三十二天应降瑞,尽移星斗照人间。

()
湘妃泪染竹根斑,风雨连朝下钓难。
春浪急,石矶寒,买得茅柴味亦酸。
()

远自姑苏来药市。茎茎抽出凌波子。六瓣冰开寒若水。

纯黄蕊。相中微带人间腻。

()

出师亘长云,尽驱诣阙下。
首唱恢大义,垂之俟来者。

()

万树梅花五穗城,送君何解一尊倾。病来江海怜鸡骨,游倦风尘是马卿。

剑术有时干象纬,谈锋无处不纵横。舟归杨柳春将暮,小系湖心弄月明。

()
山灵知我欲巾车,岫幌云扃已袚除。
竹葆松幢平几席,碧烟红影认林庐。
饭分禅供清无敌,饮属诗流兴有馀。
莫话长安牢落客,付渠尘土曳长裾。
()

白日无定影,清江无定波。人无百年寿,百年复如何。

堂上陈美酒,堂下列清歌。劝君金曲卮,勿谓朱颜酡。

()

渊明秋日赋归来,书剑萧萧度粤台。半亩林塘三径在,五湖烟雨一尊开。

梧山云尽棠阴远,桂水天空雁影催。戏彩有衣熊未梦,祝君拟泛庆儿杯。

()

悲平城。驱马入云中。阴山常晦雪。荒松无罢风。

()
()

仙人御风行万里,九土茫茫尽烟雾。张骞有术却乘槎,飘然直上天河去。

顺流更欲下昆崙,霞衣又拂三株树。莫将胜事论有无,直对芳樽咏佳句。

()

作者心良苦,悠悠世岂知。近俳缘矫激,取态任斜攲。

江阔无澄浪,林深有赘枝。向人言似梦,无计解愚痴。

()
日暖唐宫绣,云绚鲁台观。
九叶仙茅方茂,瑞气霭中山。
逸老堂前戏彩,新抱玄孙弥月,红字写眉间。
八十庆公寿,添撇更成千。
()

同年持斧到南荒,笑指关山满路霜。一月沅州城里往,听风听雨喜连床。

()

雩娄西望橐皋出,渐远长安鬓易斑。江上啼猿淮上雁,不知迁客几时还。

()

玉树声沉战舰收,万家冠盖入中州。

只应江令偏惆怅,头白归来是客游。

()

十五讽诗书。篇翰靡不通。
弱冠参多士。飞步游秦宫。
侧覩君子论。预见古人风。

()

近传蕲水寇,远陷豫章城。相国非无策,司徒况有兵。

旌旗当落日,鼓角动秋营。克复烦公等,千门草已生。

()
孤坐忽不乐,出门聊散行。
溪喧乱人语,树偃碍农耕。
雨径莓苔积,阳陂草木明。
道逢九十老,相对话承平。
()
联事春将半,去官春未归。
儒冠真蹭蹬,祖席有光辉。
罢遣亲刀笔,勾牵坐钓矶。
同寮多俊彦,投老失亲依。
()
巍巍剑外,寒霜覆林枝。
望衰柳、尚色依依。
暮天静、雁阵高飞。
入碧云际。
()
直上龙岩第一层,参回斗转夜纵横。
试将拄杖敲岩石,唤觉蟠龙速起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