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谷亭(三首)

哀谷亭(三首)朗读

《哀谷亭(三首)》是明代朱应登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闻道团营将,
I heard about the generals in the military camp,

前茅未进师。
Leading the troops, but not yet achieving victory.

居民坐涂炭,
The common people suffer in misery,

挥泪望旌旗。
Shedding tears as they gaze at the flags and banners.

柳色烽烟外,
Beyond the willow trees, there is smoke from the beacon fires,

鸠声谷雨时。
The sound of mourning doves echoes during the Valley Rain season.

移家若飘梗,
Relocating is like drifting with the wind,

谁暇念东菑。
Who has time to think of the hardships in the Eastern Fields?

这首诗词以抒发作者对战乱时期的无奈和痛苦为主题。诗中描绘了战争时期的困境和人民的悲苦情景。第一句表达了作者听闻团营将领的消息,他们虽然名列前茅,却未能取得胜利。第二句描述了平民百姓生活在困苦中,他们眼泪汪汪地望着战旗。第三句通过描写柳树和烽火的景象,营造出战争的氛围。最后一句以移家比喻人们四处流离失所,生活艰难,谁还有心思去念念东菑(古代地名,表示人们对家园的思念)。

这首诗词通过对战争时期的描写,表达了作者对战乱所带来的痛苦和无奈的感受,同时也展现了人民的苦难和流离失所的景象。诗中运用了悲凉的意象和婉转的语言,使读者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的忧愁和对战乱时期的思考。整首诗词以简洁而深刻的语言,传达了作者对战乱的哀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朱应登

(1477—1526)扬州府宝应人,字升之,号凌溪。弘治十二年进士,除南京户部主事,历官陕西提学副使、云南参政。为人爽直,恃才傲物。诗宗盛唐,格调高古,与李梦阳、何景明并称十才子。有《凌溪集》。...

朱应登朗读
()

猜你喜欢

桂魄分馀晕,檀香破紫心。高鬟松绾鬓云侵。又被兰膏香染、色沈沈。指印纤纤粉,钗横隐隐金。更阑云雨凤帷深。长是枕前不见、殢人寻。

()

隔江岚翠重,高寝画图展。疑是仙人居,蓬莱水清浅。

()
古者贝为货,庶物赖以通;後世贵铜臭,退处书几中。
楮生借光辉,文字传亡穷。
言利古所羞,孰谓汝不逢?
()

上古无酒,英雄立以枯。

上古无酒,英雄立以枯。

()

俗尚家灵运,谁堪社远公。空山云不出,愁杀渡溪风。

()

幽人一室开风露,坐想瀛洲玉为署。把书夜诵秋满空,徘徊花影蟾蜍树。

莲叶艇子风泠泠,太乙下照藜火青。笙簧万耳洗不醒,漻哉太音谁得听。

()

顿教一宿恋空桑,旅梦犹牵潕水阳。远縠碧生溪口渡,斜晖红上寺门墙。

凭谁罨画携行箧,无此湖山惜故乡。祇怅烟云容易过,雪鸿踪迹太匆忙。

()

金碧相辉跨杳冥,凭高伫目记吾曾。劝君试倚栏干望,愧我今无脚力登。

()
微风吹雨湿栏干,薄雾笼晴事浅寒。
一树红梅墙外发,谁家美丽倩人看。
()

千枝烛树玉青葱,绿沙照人江雾空。
银甲辟弦斜雁柱,薰花扑被热鸳笼。
仙人掌重初承露,燕子腰轻欲受风。

()

奔车之上无仲尼。

覆舟之下无伯夷。

()

有客惭毛遂,何人荐马周?霜枮铜雀砚,风冷木绵裘。

徐孺无悬榻,元龙不筑楼。好将閒岁月,乘兴觅糟丘。

()
胡为乎六龙?斜飞于若木之金天,复沈沦于西溟澒洞之重
渊。
日车摧颓势将堕,但闻惊天伐鼓,砰轰喧阗。
恨无鲁阳所挥之神戈,又无羲和所执之神鞭。
()
人生七十古称稀,何况寿年八十。
试问何时逢载夙,恰在阳生七日。
鹤发盈簪,朱颜晕酒,瑞象占南极。
玳筵才启,欢声喜气充溢。
()

公署能閒四钓矶,静中心地看危微。谁游碧落风生腋,我在冰壶月浸衣。

篱下寒花惊渐满,院东高柳觉全稀。百原山里尧夫坐,世虑无端尽一挥。

()

前朝天子方服丹,后宫太后飞入山。飞入山,从道士。

如何耿先生,亦复善生子。君不见,长身玉貌殊可怜,卖药市上求青钱。

()

海上经年音信稀,闺中流泪捣寒衣。无端一夜冰霜结,惊见天南片叶飞。

()

贞白谁同调,山矾与水仙。托根同草木,清浊自天然。

()

西北浮云捲莫秋,太行南麓照封丘。横峰侧岭知多少,行到燕山翠未休。

()

九日馀香伴月明,一觞亦足畅幽情。青楼夜半琵琶语,不说人间有此清。

()

碧池漾漾春水绿,中有佳禽暮栖宿。

愿持此意永相贻,只虑君情中反覆。

()

平生识君殊恨晚,老去才名谁复过。窗前柿叶书汉隶,江上竹枝闻楚歌。

渔舟细雨白鸥静,药圃暖云瑶草多。尊酒相逢又相别,山青水碧奈愁何。

()

汉廷仙尉赋西征,叠鼓鸣钲出上京。丹笔几年明法署,朱轓千骑拥专城。

娥眉月入清溪满,巫峡春回锦浪生。长记郡斋投辖处,送君吟望不胜情。

()

化工机杼未能休,织出东风锦一篝。双蝶舞春犹未竟,乱红飞下为缠头。

()

松萝深处有神天,小刹何妨纳大千。
挂搭定知宜久住,歌吟何幸得流传。
袖中出简聊应尔,门上题诗岂偶然。

()
喔喔晓鸡鸣,迢迢残漏声。
拨衾幽梦断,褰幌小窗明。
獠婢篝衣暖,山童拥篲行。
老夫徐下榻,负火听瓶笙。
()

携文过水宿,拂席四廊尘。坠果敲楼瓦,高萤映鹤身。

点灯吹叶火,谈佛悟山人。尽有栖霞志,好谋三教邻。

()

憔悴烟痕水阁头,娟娟凉露怯深秋。旧时枝叶凋零尽,写出西风一夜愁。

()
四围山木合,百磴屋檐重。
古穴成幽井,疎林散晓峰。
响泉那更月,啼鸟此无冬。
台上朝朝看,天边处处供。
()

吾辈么么。休叹蹉跎。得闲时、且逐时过。人间名利,都是浮华。

但退如进,失如得,少如多。

()
霓裳弄月。
冰肌不受人间热。
分明密露枝枝结。
碧树珊瑚,容易与君折。
()
当年我作表忠碑,坐觉江山气未衰。
舞凤尚従天目下,收驹时有渥洼姿。
踞床到处堪吹笛,横槊何人解赋诗。
知是丹霞破佛手,先声应已慑群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