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咏竹隐君挽歌。明代。周藩宗正。大隐卜龙川,疑君楚泽贤。纫兰思旧制,咏竹简遗编。壑有藏舟地,人无问字年。黄山仍似昨,丹灶独萧然。径草晞春露,溪松偃暮年。朅来一南眺,不见客星悬。
《胡咏竹隐君挽歌》是明代周藩宗正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大隐卜龙川,
疑君楚泽贤。
纫兰思旧制,
咏竹简遗编。
壑有藏舟地,
人无问字年。
黄山仍似昨,
丹灶独萧然。
径草晞春露,
溪松偃暮年。
朅来一南眺,
不见客星悬。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表达了诗人对友人胡君的怀念之情,同时也融入了对自然和岁月变迁的思考。
首两句“大隐卜龙川,疑君楚泽贤。”表达了诗人对胡君隐藏在大隐山的景区龙川之中,并且对他的才华和智慧心存疑问。
接下来的两句“纫兰思旧制,咏竹简遗编。”表达了诗人怀念胡君过去的生活和作品,纫兰指的是旧时诗人用来装订诗稿的丝线,咏竹简则是指胡君的诗稿和著作。
接下来的两句“壑有藏舟地,人无问字年。”描述了大隐山中有一处适合藏舟的地方,而人们并不关心他的岁数或年龄。
“黄山仍似昨,丹灶独萧然。”这两句表达了作者对胡君的思念之情。黄山指的是胡君曾经居住的地方,作者感叹时间过得很快,但山仍然像昨天一样,而胡君的居所却变得空荡寂静。
“径草晞春露,溪松偃暮年。”这两句描绘了自然景观和岁月的变迁。径草晞春露表达了春天的景色,溪松偃暮年则暗示了溪水旁边的松树已经摇曳在暮年的风中。
最后两句“朅来一南眺,不见客星悬。”表达了诗人远眺南方,但并没有看到任何孤星悬挂的景象。这里孤星悬挂可以理解为胡君的才华在南方并没有得到应有的认可或繁荣。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胡君的思念和对自然、岁月变迁的感慨。通过描绘自然景色和隐喻的方式,诗人表达了内心深处的情感,并对友人的智慧和才华表达了赞美和怀疑。整首诗词给人一种静谧、忧郁的感觉,展示了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和对友情的珍视。
...
周藩宗正。
陌上桑。清代。佚名。今有人。山之阿。被服薜荔带女萝。既含睇。又宜笑。子恋慕予善窈窕。乘赤豹。从文狸。辛夷车驾结桂旗。被石兰。带杜衡。折芳拔荃遗所思。处幽室。终不见。天路险艰独后来。表独立。山之上。云何容容而在下。杳冥冥。羌昼晦。东风飘遥神灵雨。风瑟瑟。木搜搜。思念公子徒以忧。
更漏子·相见稀。唐代。温庭筠。相见稀,相忆久,眉浅澹烟如柳。垂翠幕,结同心,待郎熏绣衾。城上月,白如雪,蝉鬓美人愁绝。宫树暗,鹊桥横,玉签初报明。
关山月。明代。邝鸿。关山一片月,秋色夜初阑。影入胡天冷,光流陇水寒。暂同兵气白,翻与角声残。辛苦楼兰戍,多因掩泪看。
虞美人(极目亭望西山)。宋代。叶梦得。翻翻翠叶梧桐老。雨后凉生早。葛巾藜杖正关情。莫遣繁蝉容易、作秋声。遥空不尽青天去。一抹残霞暮。病余无力厌跻攀。为寄曲阑幽意、到西山。
初入村居 其二。明代。袁宏道。一派松篁路,聊通曲木桥。山空狐女啸,树古鸟王朝。花入玲珑榭,溪分婉娈条。不知泻近速,只觉去人遥。
省事吟。宋代。邵雍。虑少梦自少,言稀过亦稀。帘垂知日永,柳静觉风微。但见花开谢,不闻人是非。何须寻洞府,度岁也应迟。
上元后漕幕同僚二十八人会饮於西湖登千佛阁。宋代。王之道。福星台畔依红客,厌踏红尘穿紫陌。涌金门外泛兰舟,两岸融融春水拍。隔浦笙歌寄幽思,向阳花柳饶春色。六桥突兀披丹青,千佛森罗眩金碧。登临肯作怀古愁,志在云台书竹帛。须臾饮散晚风号,却扫阴霾生桂魄。
夏日三首 其一。宋代。张耒。长夏江村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午,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拚两鬓如霜雪,直欲樵渔过此生。
元净上人之新安谒李学士兼游庐阜。宋代。杨亿。双阙重城到几回,两游千里忽浮杯。黟江春水浅深绿,庐岳夏莲倾倒开。谢守同翻贝叶字,汤师独占碧云才。旧房京寺门空闭,坐榻凝尘砌长苔。
观飞来峰。明代。杨旦。山外飞来有一峰,烟霏深锁翠重重。穿云谁凿玲珑洞,倚涧犹蟠诘屈松。林樾交阴回俗辙,岩扉半启觅仙踪。眼前形胜真奇绝,未必丹青有此工。
繁台次秦氏韵。明代。李梦阳。一秋今到十贤堂,万事伤心叹渺茫。草绿梁台犹殿阁,花残宋苑只宫墙。天南星宿元朝斗,崖北灵芝本向阳。未老息栖终傍此,预愁人拟卧龙冈。
过处和赏荼醾。宋代。曹勋。泛舟凭槛在蓬瀛,一醉心期任此生。满腹本来同偃鼠,吸川遂欲比长鲸。归来尚带荼醾露,梦想犹闻佩玉声。醉后狂歌能恕否,如今五日未全醒。
玉连环 问梅影。清代。顾贞立。一枝斜向屏山溜。亭亭孤秀。问卿何事也颦眉,应是为、怜人瘦。相对炉香茗盏。伴残银漏。愿教青帝好留春,明日玉容依旧。
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
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沈沈。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玉蝴蝶。宋代。高观国。唤起一襟凉思,未成晚雨,先做秋阴。楚客悲残,谁解此意登临。古台荒、断霞斜照,新梦黯、微月疏砧。总难禁。尽将幽恨,分付孤斟。从今。倦看青镜,既迟勋业,可负烟林。断梗无凭,岁华摇落又惊心。想莼汀、水云愁凝,闲蕙帐、猿鹤悲吟。信沈沈。故园归计,休更侵寻。
阮郎归(和广济王宰二首)。宋代。王之道。玉绳低转斗阑干。欠温春酒寒。夜长风劲怯衣单。有人哦二山。蟾欲满,雁初还。桃花微破颜。枕痕犹带断红残。无言心自闲。
八声甘州。清代。吴灏。总流光容易上秋心,雨丝散霏微。倩西风飘桂,梧桐谢了,凉透单衣。那管红衰翠减,却道好题诗。可惜荷花少,留得秋葵。梦去何堪重记,便寻常世事,浑不应悲。叹中年閒过,依样送斜晖。立风前、乍明暝霭,看乱红、片片下江湄。谁管我、倚栏沈醉,退却春思。
题履实上人新居。明代。秋潭舷公。头陀冢间住,鬼食夜长分。密行许谁识,微言期自闻。树阴初上月,水气晚为云。别有示心处,不资半偈文。
无家燕。元代。王逢。嗟嗟无家燕,飞上商人舟。商人南北心,舟影东西流。芹漂春雨外,花落暮云头。岂不怀故栖,烽暗黄鹤楼。楼有十二帘,一一谁见收。众雏被焚荡,双翅亦敛揪。含情盼鬼蝶,失意依训猴。茅茨固低小,理势难久留。昔本乌衣君,今学南冠囚。燕燕何足道,重贻王孙忧。
山中对雨。明代。金大车。高树长风搅夜深,江云挟雨结层阴。龙含毒雾天俱障,水长重滩石半沉。乳燕将雏冲黑雾,行人驱马出青林。自将鼓瑟消贫病,岂怨山中十日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