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小人相凌。宋代。王洋。负担相随笑同,不分强习弱便相攻。若无三尺齐民律,旷野何人是长雄。
《雨小人相凌》是宋代诗人王洋的作品。这首诗通过雨的形象,描绘了人们在社会中相互争斗、攻击的现象,并表达了对现实境况的思考和反思。
诗意:
诗中的“雨”是一种象征,代表了困境和挫折。诗人以雨来比喻人们之间的相互争斗和攻击,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和谐和矛盾。诗人表达了对这种现象的忧虑和不满,提出了对社会和人性的反思。
赏析:
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塑造了一个深刻的意象。诗人以雨为隐喻,将人们之间的争斗和攻击比作无情的雨水,强调了这种现象的普遍性。诗人在诗中没有直接指出问题的根源,而是通过隐喻的手法,将注意力集中在人们彼此之间的攻击上,进而引起读者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中提到“三尺齐民律”,暗指的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法律制度。诗人认为,如果没有这样的法律制度,社会就会变得混乱无序,没有人能够胜出。这种观点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秩序和公正的追求。
最后两句“旷野何人是长雄”,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象的不满和对真正英雄的思念。诗人认为,真正的英雄应该在社会中发挥作用,而不是在争斗和攻击中迷失自我。这种对理想社会和真正英雄的向往,让读者在思考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深的不安和追求。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雨的意象,揭示了人们之间争斗和攻击的社会现象,表达了对现实境况的不满和思考。诗人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唤起读者对社会秩序、公正和真正英雄的思考和追求。
(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王洋。(1087—1154)宋楚州山阳人,字元渤。王资深子。徽宗宣和六年进士。高宗绍兴初诏试馆职,历秘书省正字、校书郎、守起居舍人,擢知制诰。十年以权发遣吉州换邵武军。洪皓使金归,人无敢过其居,洋独与往来,为人诬告与闻洪皓欺世飞语,以直徽猷阁出知饶州。寓居信州,有荷花水木之趣,因号王南池。善诗文,其诗极意镂刻,文章以温雅见长。有《东牟集》。
清明郊外。宋代。郑獬。桃叶青青杏子肥,清明雨后旧花稀。草翻蝴蝶日将晚,门掩鞦韆人未归。春艳浓堪烧美酒,湖光绿好染罗衣。柳条满插金车上,一路香尘去似飞。
吕公亭。元代。余阙。鄂渚江汉会,兹亭宅其幽。我来窥石镜,兼得眺芳洲。远岫云中没,春江雨外流。何如乘白鹤,吹笛过南楼。
登龙泉山。宋代。陈造。越山东来万烟鬟,馀姚为邑山四环。客车细穿市井间,邑屋更绕龙泉山。佛阁翚飞最高处,远近岚霏随指顾。小留开船有新句,君知可是囚山赋。
馌耕陇上来,原田望芃芃。日至观获刈,黍稷庆崇墉。
乞此田家会,鸡豚宴社翁。嗟嗟何贵人,日羞大官饔。
报主希卫霍,分旄树殊功。幸际升平时,脱剑并櫜弓。蓑笠漫扶犁,相约事春农。句芒土膏动,播种分稑穜。明代。刘答海。馌耕陇上来,原田望芃芃。日至观获刈,黍稷庆崇墉。乞此田家会,鸡豚宴社翁。嗟嗟何贵人,日羞大官饔。不解出一奇,太仓耗陈红。陶朱五湖去,千古仰高风。寄语世上人,得失寸心中。
依韵李密学合流河口见怀。宋代。梅尧臣。二水交流抱闾井,清潭几曲自渊回。已浮画舸遥遥去,更爱双鷖泛泛来。
费凤别碑诗。两汉。石勋。君讳凤。字伯萧。梁相之元子。九江太守之长兄也。世德袭爵。银艾相亚。恢遐祖之鸿轨。拓前代之休踨。邈逸越而难继。非群愚之所颂。仁义本于心。慈孝着于性。不失典术。行不越矩度。清洁曒尔。埿而不滓。恤忧矜厄。施而不记。由近及远。靡不覆载。故能阐令名而云腾。扬盛声而风布。践郡右职。三贡献计。辟州式部。忠以卫上。汉安二年。吴郡太守东海郭君以君有逶蛇之节。自公之操。年卅一举孝廉。拜郎中。除东国新平长。神化风靡。惠以流下。静而为治。匪烦匪扰。干干日(左禾右田下厂久)。矜此黔首。功成事就。色斯高举。宰司委职位。思贤以自辅。玄懿守谦虚。白驹以(上逐下巾)阻。丹阳有越寇。没□□□□。命君讨理之。试守故鄣长。盖危乱有不让。又畏此之罪苦。□□而□牧。爰止其师旅。窎若飞鹰鵕。(左去右虍下巾)若夫(左九右虍下巾)。彊者绥以德。弱者以仁抚。简在上帝心。功训而特纪。轓舆宰堂邑。基月而致道。视□□□□。遂护亐卿尹。中表之恩情。兄弟与甥舅。樢与女萝性。乐松之茂好。闻君显令名。举宗为欢喜。不悟奄忽终。藏形而匿影。耕夫释耒耜。桑妇投鉤莒。道阻而且长。望远泪如雨。策马循大路。搴裳而涉洧。悠悠歌黍离。思黄鸟集亐楚。惴惴之临穴。送君于厚土。嗟嗟悲且伤。每食□不饱。夫人笃旧好。不以存亡改。文平感渭阳。悽怆益以甚。诸姑咸壁踊。爰及君伯姊。孝孙字符宰。生不识考妣。追惟厥祖恩。蓬首斩縗杖。世所不能为。流称于乡党。见吾若君存。剥裂而不已。壹别会无期。相去三千里。绝翰永慷慨。泣下不可止。
送铁佛寺盟长老还襄阳。元代。丁鹤年。襄汉扬波日,江湖避地时。行行随老母,处处礼名师。云水元无住,风尘信所之。睦州勤奉养,江革备艰危。掌钥钟山下,传灯鄂渚湄。剩翻龙藏典,几咏《鹤楼》诗。深慨丛林废,真成一木支。铜仙频阅世,铁佛重开基。法几雕文具,灵幡刺綵丝。云钟晨缥缈,月殿夜参差。已悟无生法,还兴罔极悲。他乡流徙远,先垄奉迁迟。澒洞今方息,旋归故可期。望云双泪泻,计日寸心驰。官柳催飞锡,昙花侑奠仪。既明埋玉理,岂是系珠痴。定应眠牛兆,毋生触鹿疑。春晖怜旧线,秋露荐新祠。生死俱无憾,诸方起孝思。
送文总管朝燕四首。宋代。刘应凤。夹道红旗驻马蹄,乡人将喜又将疑。天留中子继孤竹,谁向西山饭伯夷。
春日有感三首。宋代。危稹。看书数叶眼花旋,推过熏炉去打眠。五十压头衰白尽,书无灵圣事茫然。
丁未昏。宋代。释行海。极目东南王气浮,雨余春色满皇州。看花一饮翻如醉,听角无心亦自愁。吴越是非残客梦,山川今古白人头。殷勤更向楼中望,只有孤云得自由。
荷 其七。明代。徐渭。五月莲舟苧浦头,长花大叶插中流。即令遮得西施面,遮得歌声度叶不。
咏史上·袁绍。宋代。陈普。田丰袭许计非良,沮授安民策最长。己克百安牢按甲,足鞿曹操到分香。
玉照堂观梅二十首。宋代。张镃。群芳非是乏新寄,或在繁时或嫩时。唯有南枝香共色,从初到底绝瑕疵。
西园探梅三首 其一。宋代。王庭圭。俯窥溪影忽横斜,仰看寒梅已放花。未觉东风吹水面,早惊春色到天涯。年时肌骨瘦如许,日暮烟云薄不遮。折得一枝归静院,夜深玉颊照窗纱。
和郊居韵。明代。沐僖。山势青连野,川光白映沙。东风遥见草,小雨半开花。门送携琴客,桥通卖酒家。徜徉游物外,随意乐年华。
芗林五十咏 其二十一 柑子园。宋代。杨万里。秋颗酣天酒,春花噀国香。芗林亲手种,中有洞庭霜。
念奴娇。宋代。华岳。倚藤临水,照丰姿自笑,天然丘壑。利鞅名缰成底事,空把此身缠缚。李杜文章,良平事业,且束之高阁。浩然归去,暮霞残照零落。闻道西北埃尘,东南形胜,次第清河岳。此等功名尘世事,与我初无关约。十里松萝,一蓑烟雨,说甚扬州鹤。倚栏长啸,玉轮飞上天角。
次韵王巩见寄。宋代。苏辙。日永宫闲自在慵,门前客到未曾通。怜君避世都门里,劝我忘忧酒盏中。城下柳阴新过雨,湖边荷叶自翻风。早须命驾追清赏,大字新诗事事工。
题接待院壁。宋代。陆游。笙歌凄咽离亭晚,回首高城半掩门。叠叠远山横翠霭,娟娟新月耿黄昏。未嫌双橹妨欹枕,自是孤舟易断魂。遥想柯桥落帆处,隔江微火认渔村。
新春试笔。清代。陈忠平。雨洗寒檐销积尘,地催淑气酿微春。清茶当酒略无味,残夜拥屏殊有神。面壁书生逐年老,劈窗电剑照诗新。应知明日烟溪上,一树枯枝绿可人。
苏小小坟上作。元代。张昱。香骨尘埋县治前,西陵魂梦隔风烟。好花好月年年在,潮落潮生更可怜。
青州山行。元代。郝经。薄游东诸侯,致敬多拥彗。讫无安巢木,岁晏复反鞁。饮马南洋桥,摩玩米芾记。蛟龙郁蟠拿,剑戟磔芒刺。酌别表海亭,潋滟吸空翠。霜风吹鸿鹄,草野簇车骑。日斜过云门,凌跨方半醉。垠崿乱叶滑,蹭蹬几欲坠。悬岩半遏面,绝涧黑无地。入险难遽止,眩运不敢视。层崖宿山家,坐久犹胆悸。居民畏马嘶,游子喜犬吠。汲远终夜喧,月斜人未睡。柴关见星稀,枕石馀藓腻。酒散身逾困,饥透食有味。忽闻炒椒巅,虎去失羸牸。阴森木石怪,惨冽霜露气。黎明转重崦,呀互急幽閟。缭绕天一线,陷日孤光细。嵌隙深且苍,白昼悲魍魅。过午才得水,饮漱解鞍憩。却是城西河,山间更清驶。弯环折䲔肠,诘曲乱之字。跋步重踆涉,深浅频揭厉。林开见石田,数顷牛角锐。淳俗久深居,见人但惊避。农妇帛缠头,应门耸高髻。破屋有村翁,无言但流涕。举鞭为抚摩,俾说山中事。都因七十堌,卤莽各称帝。实户三百万,食尽犹未弃。白骨与山齐,查牙谁与瘗。幸得脱齿颊,疮残馀一臂。年来立海州,遗噍更疲弊。边郡增仇敌,深山无子弟。闻此不忍闻,怆恍复
故人寄茶(一作李德裕诗)。唐代。曹邺。剑外九华英,缄题下玉京。开时微月上,碾处乱泉声。半夜招僧至,孤吟对月烹。碧沈霞脚碎,香泛乳花轻。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月馀不敢费,留伴肘书行。
孙清远杜提监过草堂小酌有感。明代。欧必元。并辔冲寒到草堂,一尊花下对斜阳。穷来短铗弹何补,老去长裾曳不妨。塞马未须论得失,亡羊终合笑行藏。独怜二妙抽簪意,似坐冰壶对夜霜。
出郊。明代。李梦阳。简懒经秋此出郊,野烟霜日静衡茅。林桃叶尽贵犹实,陂麦苗齐绿自苞。堤曲猎狐穿雪窟,塔巅弹鹳落风巢。随心乐事非难取,举眼平生觉易抛。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张衡传。南北朝。范晔。 张衡字平子,南阳西鄂人也。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常从容淡静,不好交接俗人。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衡乃拟班固《两都》作《二京赋》,因以讽谏。精思傅会,十年乃成。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再迁为太史令。遂乃研核阴阳,妙尽璇玑之正,作浑天仪,著《灵宪》、《算罔论》,言甚详明。 顺帝初,再转,复为太史令。衡不慕当世,所居之官辄积年不徙。自去史职,五载复还。 阳嘉元年,复造候风地动仪。以精铜铸成,员径八尺,合盖隆起,形似酒尊,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中有都柱,傍行八道,施关发机。外有八龙,首衔铜丸,下有蟾蜍,张口承之。其牙机巧制,皆隐在尊中,覆盖周密无际。如有地动,尊则振龙,机发吐丸,而蟾蜍衔之。振声激扬,伺者因此觉知。虽一龙发机,而七首不动,寻其方面,乃知震之所在。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尝一龙机发而地不觉动,京师学者咸怪其无征。后数日驿至,果地震陇西,于是皆服其妙。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时政事渐损,权移于下,衡因上疏陈事。后迁侍中,帝引在帷幄,讽议左右。尝问天下所疾恶者。宦官惧其毁己,皆共目之,衡乃诡对而出。阉竖恐终为其患,遂共谗之。衡常思图身之事,以为吉凶倚伏,幽微难明。乃作《思玄赋》以宣寄情志。 永和初,出为河间相。时国王骄奢,不遵典宪;又多豪右,共为不轨。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年六十二,永和四年卒。
度岭谒曲江庙。明代。苏景熙。斯人不可见,遗像肃青山。似掇星辰履,如趋鹓鹭班。蘋蘩严俎豆,伏腊俨容颜。庙食千秋事,高风未易攀。
次韵筠守毛维瞻司封观修城三首。宋代。苏辙。北垣荆棘旧成堆,留待公来次第开。车马已通城下路,榛芜尽付冶家灰。异时碧瓦千门合,应记红旌百度来。自笑裨谌便旷野,肩舆飞盖许追陪。拨弃案头文字堆,晓晴山色四门开。究怀民事老虽壮,俯首山城心已灰。荆棘烧残桑柘出,狐狸去尽犬鸡来。规模先遣通蹊隧,后乘应容众客陪。山脚侵城起阜堆,绕城徼道斩新开。闉阇半坏惊潮信,隍壑初深见劫灰。蚁聚千夫曾几日,鳞差万瓦看将来。史君才力轻山郡,朝论行闻急召陪。
中秋月。宋代。朱淑真。杳杳长空敛雾烟,冰输都胜别时圆。风传漏报天将晓,惆怅婵娟又隔年。
挽孙司理 其一。明代。佘翔。岂厌天台赋,胡然遽返真。法星沉昨夜,仙箓注兹辰。闽海馀波润,吴江旧业贫。片心留一剑,洒泪挂松筠。
解连环(戊午生日)。宋代。刘克庄。旁人嘲我。甚鬓毛都秃,齿牙频堕。不记是、何代何年,尽元祐熙宁,侬常喑么。退下驴儿,今老矣、岂堪推磨。要挂冠神武,几番说了,这回真个。亲朋纷纷来贺。况弟兄对榻,儿女团坐。愿世世、相守茅檐,便宰相时来,二郎休作佐。白苎乌巾,谁信道、神仙曾过。拣人间、有松风处,曲肱高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