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雁。明代。沈恒。冥鸿不觉又逢春,远别湘南北向秦。云接断行天漠漠,江涵归影水粼粼。关山叫落三更月,旅馆愁惊万里人。莫怪东风催去翮,清秋芦渚又来宾。
《归雁》是一首明代诗词,作者是沈恒。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冥鸿不觉又逢春,
黑天鹅不知不觉又迎来了春天,
远别湘南北向秦。
与湘南告别,向北飞往秦地。
云接断行天漠漠,
云雾接连着,道路模糊不清,
江涵归影水粼粼。
江水折射着归雁的倒影,水面泛起涟漪。
关山叫落三更月,
关山传来了三更时分的月亮的呼唤,
旅馆愁惊万里人。
旅馆里的人们因离乡别井而感到忧愁和惊恐。
莫怪东风催去翮,
不要怪东风催促着它们离去,
清秋芦渚又来宾。
清秋时节,芦苇丛中又迎来了新的客人。
这首诗词以归雁为主题,描绘了雁群在春天迁徙的景象。诗词以冥鸿(黑天鹅)为引子,表达了它们并不察觉春天的到来,也不知道它们即将离开湘南,飞往秦地。诗人通过描绘云雾弥漫、道路模糊不清的景象,营造出一种归雁飞行时的苍茫和遥远感。接着,诗人以江水折射归雁倒影的形象,表达了归雁归途中的美丽景色。
随后,诗人转向描写关山夜晚的情景,关山传来三更时分的月亮的呼唤,旅馆里的人们因长途旅行而感到忧愁和惊恐。最后两句表达了归雁受到东风的催促,离开了旅馆,继续飞行。清秋时节,芦苇丛中又迎来了新的客人,这暗示着归雁的循环迁徙,以及自然界中不断更替的景象。
整首诗词通过描绘归雁迁徙的场景,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和人类与自然的关系。诗人以归雁为象征,表达了离别、归乡和迁徙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人类在旅途中的孤独和不安。诗词以自然景观为背景,融入了感人的情感,呈现出明代诗词的独特韵味。
西湖后曲 其二。宋代。何绛。栖禅寺口月明时,欲系扁舟限柳丝。岂是薄情离别易,亏人折尽路头枝。
送程给事知越州。宋代。石牧之。越绝江东第一州,邦人相庆得贤侯。已知和气先春到,伫听欢谣混海流。去醉湖山无贺老,坐吟风月揖浮丘。此行定奉丁宁诏,更老归来侍冕旒。
两桨烟波,一床书画,倦游人倚孤舟。十里分湖,长天秋水同浮。
东风不与周郎遍,误归期、停泊芦洲。蓦相逢,只道寒暄,不道离愁。
高阳台 庚戌上巳后六日,亚子自魏塘归来,道出芦中,阻风雨留泊。醉后赋此奉赠。清代。沈昌眉。两桨烟波,一床书画,倦游人倚孤舟。十里分湖,长天秋水同浮。东风不与周郎遍,误归期、停泊芦洲。蓦相逢,只道寒暄,不道离愁。酒香茶熟人来候,况数年阔别,小作勾留。醉月飞觞,歌呼声彻高楼。奇缘萍水无端合,尽连床、共话难休。且商量,文社因缘,诗社风流。
小园见园丁缚花。元代。吴莱。我嗟众草木,高出陵云端。丛生或满地,品汇可不完。山园我栽莳,作此小屈蟠。龙头何其蠢,凤翼乃若干。胡然赞化育,任意骋雕剜。勾萌欲旁达,节目终液樠。萦回挟烟彩,刻剥献雨瘢。立身既不直,生理寝彫残。春阳彼一时,花发黄白丹。歌讴杂舞吹,酒炙饫杯柈。岁晚忽焉至,北风吹汝寒。皮肤早蝎蚀,骨髓惧枯乾。圣人治天下,万国无不欢。视民本如伤,动植总相安。刑名威雪雹,剑戟血波澜。庙堂苟失策,闾里转穷殚。彼哉彼园子,此况儒尔冠。人生但心剿,若处得体胖。我方即移汝,前有苍藓坛。世非郭橐驼,何以垂鉴观。
送许广文还易州兼寄张北冈万育吾。明代。杨巍。堪悲吾道已蹉跎,回首燕山限九河。海上人思安定学,客中谁听渐离歌。关门此日风尘少,易水长年雨雪多。若见两豪凭问讯,谈兵壮志复如何。
虞美人八首 其三。清代。李慈铭。炉烟绕尽缠绵字,正日书难至。斜阳莫去倚层楼,知道小屏山外、几重愁。湘帘那有巫云影,有亦无踪迹。箫声吹出晚凉天,无奈一钩新月、又帘前。
柬薛剑公 其一。明代。陈邦彦。朗如玉映,轩若霞举。昔见其人,今闻其语。谁同卫玠,亦有杜虎。濯濯冰魂,城南无暑。
芦台四景 其三 盘古沟壑。明代。马政。水满平渠草满丘,土人知祀不知由。闲将帝纪从头数,原在庖牺最上头。
越僧诗。明代。明无名氏。寄将一幅剡溪藤,江面青山画几层。笔到断厓泉落处,石边添个看云僧。
怀柔道中。明代。杨旦。春风树树乱啼鸦,镇日山行未见花。田野萧条村落静,土桥茅屋两三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