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

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朗读

《送叶熙时还新安省亲尊公读书于黄山之指月庵》是明代秋潭舷公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今年季秋与孟冬,我也踏遍了黄山峰。如今归来,与叶熙时相对数竿竹,我倦倚着壁,屋内积满了雪。我送给你一束天台藤,希望它能打破子陵滩下的冰。如果你想了解你的读书之地,只需问问丹台指月的僧人。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秋潭舷公与叶熙时的分别场景。诗人称赞了黄山的壮丽景色,并表达了自己游山归来的疲惫之感。他送给叶熙时一束天台藤,寓意着希望他能克服困难,追求进步。最后,诗人建议叶熙时向丹台指月的僧人打听读书的地方,暗示着这个地方有着高人指点,可以帮助他在学问上有所突破。

赏析:
这首诗词以明代为背景,通过描绘黄山壮丽的景色和诗人的游山经历,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之美。诗人抒发了对友人的思念和祝福,同时也表达了对读书的追求和学问的重要性。诗中的天台藤和丹台指月都是象征,蕴含了美好的寓意。天台藤象征着希望和突破,寄托了诗人对友人未来的期许;丹台指月象征着高人指点和智慧,给予了友人在学问上的指引。整首诗词流畅自然,通过具体的描写和象征的运用,展示了诗人的情感和对友人的关心。同时,诗人也通过黄山的壮丽景色,表达了对自然的赞美和敬畏之情。整首诗词意境优美,寓意深远,值得欣赏和品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平生枉薄邯郸儿,中岁乃作新安客。邓禹何曾解笑人,一身飘泊长镵白。

南归休恋故乡鱼,斜日双江秋水隔。妻孥牵衣向我啼,未免忍饥交相谪。

()

仙人身披芙蓉裘,笑骑白鹤阆山头。手中绿玉九节杖,下窥瀑布双龙湫。

东湫老龙寒方蛰,殷雷漰渤起虚室。珠帘千尺挂秋风,倒卷寒光泻斜日。

()

薰风披拂画栏东,照眼榴花烂熳红。暑气不侵松阁内,清阴长在竹窗中。

由来丘壑情堪寄,即此蓬瀛路可通。次第药阶香晚露,纤纤新月上梧桐。

()

扶植纲常百代陈,天将夫子觉斯民。帝王师法成隆治,兆庶遵由臻至淳。

道统常垂今与古,文明共仰圣而神。功能溯自生民后,地辟天开第一人。

()

朝云夜月浑难记,一霎还余萧瑟意。拟从故纸觅温存,昨日温存今日泪。

百年草草长如是,谁信初心随逝水。尊前我自怯杯深,却看众人都似醉。

()

烂锦年华掠过羽。一霎斜阳,一霎黄昏雨。蝶老蜂慵莺不语。

落花声里春归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