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事吊古。明代。莫如忠。驿路红梅始着丛,春光将半未全融。蓬扉曙色经冬雪,麦陇余寒尽日风。残劫有灰秦故国,疏钟笼月汉离宫。古来无限兴亡慨,莫倚肴函百二雄。
《即事吊古》是明代诗人莫如忠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译文:
驿路红梅始着丛,
春光将半未全融。
蓬扉曙色经冬雪,
麦陇余寒尽日风。
残劫有灰秦故国,
疏钟笼月汉离宫。
古来无限兴亡慨,
莫倚肴函百二雄。
诗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景象,同时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和英雄事迹的思考和感慨。
赏析:
这首诗以冬天的景象为背景,通过描绘具体的自然景物,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和英雄事迹的思考和感慨。
首节写到驿路上的红梅开始盛开,春光虽然已经来临,但还没有完全融化冬天的寒冷。这种景象有一种渐进的转变,春天的气息逐渐弥漫。
接下来的两句描述了黎明时分的景象,蓬扉(茅草做的门)透出曙色,经过冬雪的洗礼,显得更加明亮。诗中的蓬扉可能指代贫寒的农家小屋,寓意着凡人的生活。
最后两句则涉及到历史兴亡和英雄事迹。诗中提到了灰色的秦故国,暗示着历史的残酷和无情。疏钟笼月汉离宫,表达了对昔日辉煌的古代帝王离宫的思念。
最后一句“古来无限兴亡慨,莫倚肴函百二雄”,表达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肴函是古代宴席上的盛器,莫如忠呼唤着那些百二位英雄们,期望他们能够在历史长河中保留下来,激励后人。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和英雄事迹的悲壮情感。
鹧鸪天(为饱子山侍妾燕燕作)。宋代。仲并。小泊横塘日欲斜。一枝犹有未残花。几年燕子无消息,今日飞来王谢家。歌水调,韵琵琶。声声都是苑年华。钗头杏子今如许,翦烛裁诗莫问他。
叔清留饮座上感怀。宋代。陈藻。十夜不相见,一见又如初。兄弟无人在,交朋却我余。矢弧皆后挂,铭旐竞先书。有酒堪留客,悲怀且扫除。
颂古二十一首。宋代。释心月。各呈见解,互逞机锋。石火莫及,电光罔通。抛下拄杖而立,不同草草。拈起拄杖便行,亦岂匆匆。
郊庙歌辞·武后大享拜洛乐章·昭和。清代。佚名。九玄眷命,三圣基隆。奉承先旨,明台毕功。宗祀展敬,冀表深衷。永昌帝业,式播淳风。
思平泉树石杂咏一十首·二猿。唐代。李德裕。钓濑水涟漪,富春山合沓。松上夜猿鸣,谷中清响合。冲网忽见羁,故山从此辞。无由碧潭饮,争接绿萝枝。
渔家傲。宋代。可旻。善导可嗟今已往。化来老少皆归向。佛念一声分一镪。声才响。一声一佛虚空上。八万四千奇妙相。光明寿命皆无量。金色臂垂千万丈。鹅王掌。誓来迎接归安养。
老鼠关。元代。陈孚。春风又送使旌还,笑掬清波洗瘴颜。从此定知身不死,生前先过鬼门关。
呈留耕先生王侍郎。宋代。宋伯仁。夜雨篝灯梦未闲,十年殊槐屋头山。喜闻局面棋声别,不惮吟髭雪样斑。渔钓醉歌人所愿,功名心事国相关。辟书笑倒梅边鹤,尽在先生指顾间。
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
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
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
严十八郎中在郡日,改制东南楼,因名清辉,。唐代。白居易。严郎置兹楼,立名曰清辉。未及署花榜,遽征还粉闱。去来三四年,尘土登者稀。今春新太守,洒扫施帘帏。院柳烟婀娜,檐花雪霏微。看山倚前户,待月阐东扉。碧窗戛瑶瑟,朱栏飘舞衣。烧香卷幕坐,风燕双双飞。君作不得住,我来幸因依。始知天地间,灵境有所归。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七。明代。宋讷。扶运匡时计已差,青山重叠故京遮。九华宫殿燕王府,百辟门庭戍卒家。文武衣冠更制度,绮罗巷陌失繁华。毡车尽载天魔去,惟有莺衔御苑花。
湖上晚归。明代。范景文。登山泛水两相宜,船后轻舆更使随。一径晴岚深见寺,千寻悬瀑下通陂。鸟迷树影归林乱,云恋湖阴入岫迟。欲向空潭延月色,穿桥夜坐放生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