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感(三首)

杂感(三首)朗读

《杂感(三首)》是明代诗人鲁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城居苦尘事,去作云阝上游。
驱车未及半,且复泛轻舟。
峨峨五华山,杳杳三澨流。
山水清且闲,俯仰见沈浮。
愧无经世才,空有杞人忧。
潦倒终宇宙,道废何能酬。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城市生活中的苦闷和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诗人感到在城市生活中忙碌而烦扰,于是他决定离开城市,去追求自由自在的山水之乐。他乘车出发,但在途中未行程的一半,便改乘轻舟,沿河而行。他来到了雄伟壮丽的五华山,以及幽远神秘的三澨流。在这里,山水清澈宁静,诗人凝视着山水的起伏变化,感受到了人世间的沉浮。他自愧不才,觉得自己没有经世济俗的才能,却空有杞人忧国的心思。最终,他认识到自己的困顿与整个宇宙的庞大相比是微不足道的,他对道的追求似乎也无从回报。

赏析:
《杂感(三首)》展示了鲁铎对城市生活和自然山水的对比思考,表达了他对纷杂俗世的厌倦以及对自由宁静的向往之情。诗中以对比的手法,将城市的苦闷与山水的清闲相对照,凸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追求。诗人的离城之行象征着他对现实的逃避,他希望通过亲近山水来寻求内心的宁静和平衡。

五华山和三澨流作为具体的山水景观,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的壮丽和神秘。诗人通过对山水景致的描绘,表达了对大自然美好与永恒的渴望。他在山水之间感受到了人生的起伏和沉浮,这也是对人世间纷繁与无常的思考。

诗的最后几句表达了诗人的自省和对自身价值的怀疑。他自称无经世才,认为自己无法在现实中有所作为,而只是杞人忧天的愁虑。最终,他感叹自己的潦倒和对道的追求的无法回报,凸显了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和对宇宙的无限广阔的对比。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通过对城市与山水的对比描绘,展示了诗人对自由宁静的向往和对人生意义的思考。它在表达个人情感的同时,也具有普遍性的哲思,引发人们对于生活和人生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鲁铎

(1461—1527)明湖广景陵人,字振之。弘治十五年进士。授编修。闭门自守,不妄交人。正德时,累擢南京国子监祭酒,寻改北。教士务实学而不专章句。以病归。嘉靖初,交荐不起。卒谥文恪。有《莲北集》、《东厢集》。...

鲁铎朗读
()

猜你喜欢

秀干扶疏彩槛新,琅玕一束净无尘。
重苞吐实黄金穗,密叶围条碧玉轮。
凌犯雪霜持劲节,遮藏烟雨长轻筠。

()

汝阳红槿帽,欲挽春风回。不用宝刀截,试看羯鼓催。

玉树日日新,金莲步步开。仍须觅春草,随人处处来。

()

十载山林号后谿,三朝钟鼎列前疑。
进贤自许唐师德,持论人推萧望之。
玉立诸郎传素业,金声高弟振清规。

()

圣明天子见升平,二纪颁春下禁庭。今岁御前争进表,明年七十贺慈宁。

()

已叨名第虽堪放,未到根原岂敢休。
文字一床灯一盏,只应前世是深雠。

()
历历山头雪,泠泠松下风。
樽中说有酒,恨不与君同。
不独山头白,人头亦垂素。
积雪有时消,青山色如故。
()
聊辔而西三十程,风餐雨宿费经营。
间关阅旧途经熟,老大逢新历日惊。
我正与时相枘鉴,君方随诏赴弓旌。
独班赐第明年事,回首云深谷口耕。
()

昔时喜饮酒,举白不辞深。及玆中岁来,巳复畏人斟。

后生多所忽,岂识老会临。志士惜景光,登麓巳知岑。

()

初日浮高树,清鸥散浅沙。挂帆湖水上,闻笛野渔家。

岸坼菰蒲合,云迷山郭斜。芳洲动幽兴,自起采蘋花。

()

天门传诏飞金符,帝子发春朝帝都。万里巴江引轴轳,朝离瞿塘莫荆巫。

牙旗羽扇照江湖,冯夷操楫龙伯扶。威振海若惊天吴,衮衣登朝玉陛趋。

()

蓬山东去水无波,玉舄金軿两度过。犹记瑶池旧仙子,碧桃花下奏云和。

()

亭号休休古退藏,岂如溪上构虚堂。
坐邀城市真潇洒,却谓江湖太渺茫。
下笔新题无俗事,携筇野服是家常。

()

文杏裁为梁,香茅结为宇。不知栋里云,去作人间雨。

()

椒之灌植,实繁有榛。薰林烈薄,馞其芬辛。服之不已,洞见通神。

()

萧萧空谷隐山云,渡水人归何处村。
樵径雪迷唐苑路,鸟声寒集汉祠门。
公堂吏散惟修竹,近岭林疏见饮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