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绛唇 长安中作

点绛唇 长安中作朗读
【注释】:
《遗山集·古意》诗云:“二十学业成,随计入咸秦。“又《遗山乐府》有《蝶恋花》词,题为“戊辰岁长安作”。元好问十九岁时,随叔文官陇城(今甘肃天水),因参加秋试,在长安住过八九个月;二十一岁时扶叔文丧由陇城还乡里,其后未再到秦中。此词大约作于金章宗泰和八年戊辰(1208 年),是年元好问十九岁。诗中曰“二十”,盖举其成数。这首词所表现的是传统的伤春主题。但不是浓重的感伤,而是淡淡的怅惘。词人是年轻的,情调也是健康而执着的。
词中没有着意渲染残春景色,而是旁处落笔,侧笔取妍 。起句“沙际春归”,语似直露,而画面见于文字之外 。“沙际”犹言水边。为什么说春从水边归去呢 ?春来先遣杨柳青 ,是春在柳梢头;而暮春时节 ,春色似乎和柳絮一道随着流水飘走了 。故吟咏“沙际春归”四个字,乃觉无字处有意,空白处皆是画 。次句“绿窗犹唱留春住”,诗思奇妙。不说自己思春恶春,却说旁人春归而不知 ,犹自痴情挽留。词牌有《留春令 》,绿窗中人或是歌妓之流。或许不必定有此人此唱,不过是作者设置的一种境界,借说绿窗少女的歌声以表达自己惜春的情怀。这是词体幽微宛转处,作者掌握和运用得很成功。“问春何处,花落莺无语”二句,熔铸前人词中意象,而翻进一层,欧阳修《蝶恋花》:“泪眼问花花不语 ,乱红飞过秋千去”。王安国的《清平乐》:“留春不住 ,费尽莺儿语”。黄庭坚《清平乐》:“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百月兆 无人能解 ,因风飞过蔷薇 ”。上述诸作,或问花,或问鸟,不论是落花还是莺啼,总还有点春天的影子。在这首词中,不仅是问而无答 ,乃更无可问讯 。“花落莺无语”,春光老尽,连点声息都没有了。
词人对春天的深情眷恋,在词中表现为一种徒劳的追寻。起句既说“ 春归”,已是无可置疑,然而还要“问春”。问而无答,则继之以远眺、寻觅。“漠漠烟中树 ”,意象似从谢眺“ 远树暖阡阡 ,生烟纷漠漠 ”。李白“平林漠漠烟如织”化来,是高楼远眺之景,又仿佛“涉涉吟怀”的物化形态。极目远望,不见春之踪影,只有在日暮归楼后,隔帘疏雨生中,求得好梦 ,梦中去寻觅了。结句“梦里寻春去”,语淡情深 。现实之春确已逝去 ,而词人不作绝望颓唐之想,还要到梦境中去追寻。这种对美好事物的执着追求,也正反映了词人年轻健康的心理情绪。

元好问

元好(hào)问(1190年8月10日—1257年10月12日),字裕之,号遗山,世称遗山先生。太原秀容(今山西忻州)人。金末至大蒙古国时期著名文学家、历史学家。元好问是宋金对峙时期北方文学的主要代表、文坛盟主,又是金元之际在文学上承前启后的桥梁,被尊为“北方文雄”、“一代文宗”。他擅作诗、文、词、曲。其中以诗作成就最高,其“丧乱诗”尤为有名;其词为金代一朝之冠,可与两宋名家媲美;其散曲虽传世不多,但当时影响很大,有倡导之功。有《元遗山先生全集》、《中州集》。...

元好问朗读
()

猜你喜欢

湖彻晨光发,窗虚入翠斜。春归有底急,客路若为赊。

鼓急催行缆,帆偏掠浅沙。起看江色乱,残月在蒹葭。

()
冠非责童子礼,儿必读手泽书。
箪瓢回也不敢,宗庙赤尔何如。
()

六六云从龙戏月,天颜带笑尝新。年年回首建溪春。香甘先玉食,珍宠在枫宸。
赐品暂醒歌里醉,延和行对台臣。宫瓯浮雪乳花匀。九重清昼永,宣坐议东巡。

()

山尽两溪头。水合天浮。行人莫赋大江愁。且是芙蓉城下水,还送归舟。

渔雁两悠悠。烟断云收。谁教此水却西流。载我相思千点泪,还与青楼。

()

勇退如公世少俦,乐天知命富春秋。峨峨去得寒宫桂,泛泛归乘雪水舟。

举目烟霞中有趣,无心轩冕外何求。引高应笑朝闺客,白首龙钟未肯休。

()

南人不识两膝贵,曲折百态卑且劳。

斯人护膝不护头,故以颈血沾君刀。

()

白首闻歌异,豪心遇酒多。酒当花潋滟,歌与燕婆娑。

暝色侵台殿,春风换绮罗。未须愁薄暮,吾借鲁阳戈。

()

空天映雪海鹰青,云锦追驰犬嗅灵。羡杀健儿围后渴,虎腔饮血不知腥。

()

败叶漫山不扫,孤云在岫方閒。采药仙人何处,黄昏独鹤飞还。

()

除官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拜表出时传七刻,

排班衙日有三公。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

莽莽水烟外,霏霏山雨前。野寒微有树,江远不分天。

潮落安鳅穴,风吹冷鹭田。西湖秋更好,不到已三年。

()

赳赳仪容,桓桓英武。出甲陇西,散其部伍。心拱北辰,威镇西土。

肇造秦邦,为我始祖。

()

齐城七十何彬彬,国风阔达多才人。田横海岛五百士,孟尝门下三千宾。

当年义气振四海,至今作者犹殊伦。陈生遇我燕台下,鸿翔凤举惊青春。

()

誓师仗节见名儒,鹿渚于今缅壮图。客路双歧争楚粤,上流一柱扼江湖。

雄风力挽狂澜迅,落日光摇大树孤。可幸承平长偃赋,旧时铭碣委烟芜。

()

何处访岐路,青云但忆归。风尘数年限,门馆一生依。

外族帝王是,中朝亲旧稀。翻令浮议者,不许九霄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