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家。明代。胡宗仁。茅屋野人家,种桑还种麻。翠畦飞乱蝶,红药报孤花。苏旱望新雨,卜晴占暮霞。闲时留客坐,酒向坞西赊。
《园家》
茅屋野人家,
种桑还种麻。
翠畦飞乱蝶,
红药报孤花。
苏旱望新雨,
卜晴占暮霞。
闲时留客坐,
酒向坞西赊。
译文:
在一个茅屋的野人家,
种植桑树,也种植麻。
翠绿的田埂上飞舞着繁忙的蝴蝶,
红色的花朵为孤芳自赏。
渴望着苏醒的干旱期盼新雨,
占卜着晴朗的天空在暮霞中。
闲暇时留客共坐,
美酒在坞西借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简朴的乡村景象,通过描述一个茅屋的野人家的生活和周围的自然景物,传递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中提到种植桑树和麻,这是乡村生活中常见的农作物,显示了主人对土地的依赖和劳动的辛勤。翠绿的田埂上飞舞的蝴蝶,以及红色的花朵,给人一种生机勃勃的感觉,象征着自然界的美丽和多样性。
诗中也表达了对自然气象的期盼和观察。在干旱的时期,主人渴望着新雨的降临,希望能解除干旱带来的困境。同时,通过占卜晴朗的天空,也展现了主人对天气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期待。
最后两句表达了主人宁静闲暇的生活态度。他不拘泥于繁忙的生活,留下时间来欢迎客人,一起共享闲暇时光。酒向坞西赊的描述,暗示主人乐于借债请客,展现了他慷慨好客的品质。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平凡而美好的乡村生活场景,表达了对自然的热爱、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对友情的珍视,给人以宁静和舒适的感受。
霄里晓发。清代。林占梅。鸡声三唱后,揽辔度征邮。残月溪村曙,清霜野径秋。闻钟惊旅梦,看剑起离愁。晓色苍凉甚,风来扑马头。
皇后庙十五首。宋代。真宗。王门禀庆,帝族惟贤。功存内治,德协静专。流芳图名,垂范弦綖。新庙有侐,祀灵昭然。
洛东兰若夜归。唐代。许浑。一衲老禅床,吾生半异乡。管弦愁里老,书剑梦中忙。鸟急山初暝,蝉稀树正凉。又归何处去,尘路月苍苍。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洛阳名园记。宋代。李格非。 洛阳处天下之中,挟崤渑之阻,当秦陇之襟喉,而赵魏之走集,盖四方必争之地也。天下当无事则已,有事,则洛阳先受兵。予故尝曰:“洛阳之盛衰,天下治乱之候也。” 方唐贞观、开元之间,公卿贵戚开馆列第于东都者,号千有余邸。及其乱离,继以五季之酷,其池塘竹树,兵车蹂践,废而为丘墟。高亭大榭,烟火焚燎,化而为灰烬,与唐俱灭而共亡,无馀处矣。予故尝曰:“园圃之废兴,洛阳盛衰之候也。” 且天下之治乱,候于洛阳之盛衰而知;洛阳之盛衰,候于园圃之废兴而得。则《名园记》之作,予岂徒然哉? 呜呼!公卿大夫方进于朝,放乎一己之私以自为,而忘天下之治忽,欲退享此乐,得乎?唐之末路是已。
题顾氏长江图。元代。戴良。天下几人画山水,虎头子孙世莫比。何年写此《长江图》,多少江山归笔底。巴陵三峡天所开,远势似向岷峨来。洞庭潇湘仅毫末,楚客湘君安在哉?江上一朝风雨急,老我曾来踏舟立。鼓枻既闻潭畔吟,抱琴复听竹间泣。别来几日世已非,忽此披图忆曩时。早知避地多处所,昔逐红尘千里归。林下一夫巾屦似,亦有舟人与渔子。能添野老烟波里,便与同生复同死。
自中都归题胜业寺古柏。宋代。廖行之。昔闻南山下,有柏古且奇。书痴守寒窗,一见嗟无期。归从软红尘,乃识苍虬姿。青青十亩荫,凛凛千年枝。山灵日守护,斧斤谁侵欺。孤根久盘踞,珍干分逶迤。飘萧爽气生,蓊蔚祥云低。九龙出同穴,宛转犹相持。高标足古意,贞操长遐栖。岂无金芝秀,琐琐夸一时。岂无豫章灵,屑屑关兴衰。何如此嘉树,毁誉无欣悲。传闻禹所植,往事谁能稽。安得子墨卿,写作无声诗。
墨梅。清代。沈梧。无此逃禅笔,化工妙有神。倩魂今夜月,点额昔年春。自别繁华梦,重盟翰墨因。脱胎参色相,雅淡合天真。
过兰亭。宋代。刘宰。茂林修竹翠参天,一水西为尚折旋。欲泛羽觞追往事,怅无嘉客继前贤。短章回寄二三友,胜践堪寻八百年。笑拂苍崖题姓字,为言曾此掬流泉。
次韵何陆二别驾同游灵山阁三首。宋代。徐元杰。平分风月两悠哉,胜践春浓花未摧。萧寺适今重建阁,兰亭怀古共流杯。典型二老溪山重,唱咏诸公今日开。慙我枯肠元蹇涩,底教头上片云催。
过武侯庙。宋代。陈古。群雄角逐自驱除,邂逅真龙起畏途。材并管萧非亚匹,气吞曹马直庸奴。两朝冠盖尊元老,千载风云屈壮图。天欲鼎分终割据,可怜忧国竟捐躯。
国风·郑风·遵大路。清代。佚名。遵大路兮,掺执子之祛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
雨后登吸江亭。宋代。释绍嵩。吸江亭下雨初晴,中有樵夫跣足行。时作微吟清彻骨,兹游无乃太清生。
王昭君辞 其一。明代。王弘诲。惊沙乱雪下阴山,憔悴胡天几日还。纵使君王怜念妾,归来应减旧红颜。
芳华楼赏梅。宋代。陆游。素娥窃药不奔月,化作江梅寄幽绝。天工丹粉不敢施,雪洗风吹见真色。出篱藏坞香细细,临水隔烟情脉脉。一春花信二十四,纵有此香无此格。放翁年来百事惰,唯见梅花愁欲破。金壶列置春满屋,宝髻斜簪光照坐。百榼淋漓玉斝飞,万人辟易银鞍过。不惟豪横压清臞,聊为诗人洗寒饿。
秋夕。唐代。杜牧。红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
与钱孝先游洞霄。宋代。孙元卿。芒鞋踏明月,入谷闻泉声。了知非人间,冷然毛骨清。篝灯入幽洞,岩穴何阴阴。仙凡隔几尘,无由问霓旌。跻攀上高崖,势与龙虎争。凭栏试抚掌,碧瓷波纹生。尘缘苦未断,世路犹遐征。题诗来贤岩,晚岁当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