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拟岘台。明代。甘瑾。高台俯仰大江驰,南尽瓯闽树影微。白草秋烟遗战骨,青天寒照落人衣。襄阳耆旧心如昨,华表仙翁事即非。东望故园三百里,不堪搔首片云飞。
《登拟岘台》是明代甘瑾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登上拟岘台,俯瞰大江奔腾,南至瓯闽之地,树影微弱。
白色的草地上残留着战争的痕迹,秋天的烟雾遗留下战士们的骨骸,寒冷的天空照耀在人们的衣服上。
对于襄阳的老人来说,过去的事情仿佛就发生在昨天,华表上的仙翁的事迹已经不再存在。
望着东方的故园,距离有三百里,我不禁扭头,眼前的片云飘动令人无法忍受。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登上拟岘台后的景象和作者的情感。作者站在高台上,俯瞰着奔腾的大江,向南远望,能看到瓯闽地区的树影微弱。诗中提到了白草秋烟,暗示着历经战乱的痕迹,战士们的骨骸被遗忘在草地上。青天寒照下的景象,反映出作者对战争的忧虑和对逝去岁月的思念。诗的后半部分表达了作者对故园的思念和无奈,即使离故园只有三百里,但眼前的片云飘动使他无法再继续望下去。
赏析:
《登拟岘台》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作者的心境和对战乱年代的思考。诗中通过对大江、树影、草地等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战乱给人们生活带来的痛苦和不安。作者以寥寥数语表达了对战士们的怀念和对战争的反思,揭示出对和平、稳定的渴望。诗的结尾以作者对故园的眺望和眼前片云飘动的描写,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矛盾和无奈,同时也展示了作者对家园的深深眷恋和思念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的才情和对时代的关怀,具有一定的思想性和感人力量。
宛转歌。明代。刘基。星稀月白河阑干,饥虫吁号莎草寒。美人望月歌宛转,潇湘水碧苍梧远。愁魂一夜不得归,化作断云天际飞。
周公瑾。清代。林朝崧。赤壁矶头战舰烧,军声百万付寒潮。谁知顾曲风流客,伯业东南启六朝。
次韵景安吴山观雪。元代。方回。尽洗眼底尘,顿宽胸中忧。此雪端为谁,奇哉君之游。平步飞鸟背,长啸孤峰头。恍惚阆苑,嫖姚结邻楼。不了异天上,培塿视九州。北方当此时,如蝟缩马牛。南方幸不然,但觉瑞彩浮。晴日一以出,壮观挽不留。作急首妙句,小费灵府谋。老夫傥可从,亦足祛穷愁。凡骨绝仙分,胜览输高流。乃后有佳集,次第或见收。冰解烧痕青,问梅孤山幽。
仙霞道中。宋代。黄公度。村村翁妪贺年华,不道行人亦念家。可是浮名能挽我,杖藜元日度仙霞。
送尧夫知陈州。宋代。韩维。亮节金坚气玉温,入登廊庙出藩垣。谈经每尽先儒息,议政居多长者言。恩恤疲羸蠲重赋,礼加耆耄屈常尊。白头但祝公归早,南陌或陂并短辕。
丘长孺自塞上来。明代。袁宏道。百钱买得梨花春,洗却并州面上尘。万里质田无售主,一生知己是贫人。扶摇不肯吹飞絮,尺水如何继巨鳞。醉起弯弓犹一石,清时羁绁老麒麟。
壬子秋过故宫十九首 其六。明代。宋讷。土木穷奢过楚台,披香积翠满蓬莱。宫鸦惊月鸡人去,戎马腾云虎士来。侍从严徐冠盖散,燮调杨李栋梁摧。燕歌赵舞终朝夕,不觉嬉游是祸胎。
江间作。宋代。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望海潮。唐代。无名氏。彩筒角黍,兰桡画舫,佳时竟吊沅湘。古意未收,新愁又起,断魂流水茫茫。堪笑又堪伤。有临皋仙子,连璧檀郎。暗约同归,远烟深处弄沧浪。倚楼魂已飞扬。共偷挥玉箸,痛饮霞觞。烟水无情,揉花碎玉,空馀怨抑凄凉。杨谢旧遗芳。算世间纵有,不恁非常。但看芙蓉并蒂,他日一双双。
桂殿秋。唐代。李白。仙女下,董双成,汉殿夜凉吹玉笙。曲终却从仙官去,万户千门惟月明。河汉女,玉炼颜,云輧往往在人间。九霄有路去无迹,袅袅香风生佩环。
送张子训导临江。明代。王世贞。有客南州彦,栖迟剧可怜。一官新白发,十载旧青毡。朔雾浓行色,春风入暮年。剑光何处发,玉笥倚南天。
夜宿书舍。元代。贡性之。斋居颇幽敞,洞然启八窗。梧影落几席,密叶如青幢。韦编既满座,浊酒亦盈缸。矫首青天鹤,时时来一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