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生子安应试新亭二诗

咏生子安应试新亭二诗朗读

《咏生子安应试新亭二诗》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郑猷。以下是我为您提供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一簪华发一庄书,
尽日新亭适意无。
莫道长安天样远,
长安自不厌江湖。

诗意:
这首诗词描述了生子安在新亭的闲适生活。他只有一根簪子挽着华丽的发髻,只有一庄的书籍陪伴着他。他整日在新亭中逍遥自在,无拘无束。作者告诫人们不要说长安的天空是多么遥远,因为在长安,人们从不对江湖的生活感到厌倦。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生子安在新亭的宁静生活,展现了宋代士人对自由自在、追求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所描述的一簪华发和一庄书,暗示了生子安过着简朴的生活,注重内心的修养和知识的积累。

诗的后两句"莫道长安天样远,长安自不厌江湖"表达了作者对长安这个繁华都市和江湖生活的热爱。长安作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中心,被视为遥远的地方,但作者却认为长安的人们不会对江湖生活感到厌倦。这种态度表明了作者对江湖文化的推崇和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生子安在新亭的宁静自在生活,同时展现了对自由自在和江湖文化的向往,具有一定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意味。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欲访西湖久未晴,故应穿屐踏泥行。
不因世事无时尽,那识波光有底清。
翠竹碧莲迷上下,雕栏画阁压峥嵘。
扁舟正好频来买,烟景何人与子争。
()

前秋维战舰,两叩石钟山。练若三江表,戎行几日閒。

时来移舴艋,数定再登扳。霜雪淩春草,僧非旧日颜。

()

刘根昔成道,兹坞四百年。毿毿被其体,号为绿毛仙。

因思清泠汲,凿彼岝峉巅。五色既炼矣,一勺方铿然。

()

今夕拜新月,沈沈禁署中。玉绳疏间彩,金掌静无风。

节换知身老,时平见岁功。吟看北墀暝,兰烬坠微红。

()

孙君仁宾名,一室揭慎德。高堂伤沦亡,恨莫报罔极。

时时瞻云思,往往泣对客。兹焉趋吾庐,启卷冀教墨。

()

主人结屋楚江曲,身披薜荔坐空谷,青天双眼望鸿鹄。

春风一夜开石门,万里蘼芜散新绿。

()

湖绕青山候客归,暖风堪着芰荷衣。水中鸥鸟今无数,知傍閒人不肯飞。

()

漫说灵犀一点通,人生谁肯困途穷。远同汉代东方朔,近比江西黄仲熊。

休戴南金双德胜,幸逢膏泽屡年丰。薄田正可捐鸡肋,义士于今少古鸿。

()
西湖清且浅,中有兰与蕙。
烟德变晦明,鳞虫潜水裔。
飞构冒层阜,仙筵敞平{左氵右上竹下巫}。
野馔何芳鲜,烹调列甘脆。
()

惊飙掠地冬将半,解鞍正值昏鸦乱。冰合大河流,茫茫一片愁。

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明日近长安,客心愁未阑。

()
古人已去不可回,今人日夜归泉台。
浮生细看只此是,到死自苦何为哉?矜名饰诈竟一世,忍寒触热忘其骸。
不令金樽映翠杓,坐待白骨生苍苔。
清秋九月瘴如洗,白盐千仞高崔嵬。
()

折茎聊可佩,入室自成芳。开花不竞节,含秀委微霜。

()

大江南渡是长干,北望清淮岁已寒。废垒至今闻鹤唳,苍山从古自龙蟠。

鬓毛白尽空看镜,髀肉销来尚据鞍。折箠不能笞黠虏,遗民犹有汉衣冠。

()
既是伏爪藏牙,不用三头六臂。
只图梦里惺惺,任疑大虫瞌睡。
()

缅怀属纩时,死丧叠相继。舅老白盈颠,频年病惊悸。

大药苦难求,骑箕竟长逝。叔也二竖侵,和缓费疗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