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僧韵

次僧韵朗读

《次僧韵》是宋代诗人周暕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

曾对寒炉细尽灰,
岁番回首重徘徊。
山间已有幽人占,
门外宁教俗子来。
老杜名留修览寺,
东坡诗在妙高台。
新凉拟洲登山屐,
莫待黄花逸与催。

这首诗词表达了作者对自己的思考和感慨。以下是对诗意和赏析的解析:

诗的第一句描述了曾经在寒炉旁细细燃烧的灰烬,意味着作者曾经以虔诚的心态修行苦行,但岁月流转,他回首往事,感到时光的重返和往事的重演,让他倍感惆怅。

第二句表明山间已有幽人占据,这里的幽人可能指的是禅宗修行者,他们在山中寻找宁静和内心的平和。而门外的俗子指的是尘世中的人们,作者呼唤他们前来,希望他们也能够领悟到心灵的宁静和内在的修养。

接下来的两句提到了两位文人,即杜甫和苏轼。杜甫以他的名字留在修览寺,表明他的诗歌名声广传,成为后人学习的榜样。而苏轼的诗作则在妙高台上流传,妙高台是苏轼的别号,这里表示苏轼的诗才和思想在文坛上独具一格。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作者对于新的季节到来的期待。新凉的气息让作者想起了洲登山的景色,他计划穿上登山屐,踏上新的征程。然而,他也警示自己不要等待时间的流逝,不要让黄花凋谢,而是要积极行动,追求自己的理想。

整首诗词通过对过去和现在的对比,表达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对内心修养的追求。同时,也展现了对文人雅士的景仰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尝闻商者云,转货赖斯民。
远近日中合,有无天下均。
上以利吾国,下以藩吾身。

()
气朔盈虚又一初,嫦娥应事半分无。
都于无处分明有,恰似先天太极图。
()

北望茫茫渺渺间,鸟飞不尽又飞还。
难禁满目中原泪,莫上都梁第一山!

()

布衣笔致似耶非,兴到神来便中机。大巧信能如大拙,不嫌拖带水云飞。

()

铁桥曾识春风面,玉铉终和上帝亨。散步江村霜月午,仙香万斛引丹青。

()

太茅千仞下,结屋三四楹。云林户牖润,鹤去海天平。

坐上发长啸,人间闻玉笙。斸苓春雾重,煮朮晚烟轻。

()
锡名有旨感皇明,百载荒基一日营。
白鹿虽无归洞迹,青衿犹有读书声。
尘中讲贯似难入,静里工夫终易成。
孕出庐山真秀气,宁复渭钓与莘耕。
()

与云俱卷十年强,百短难医独命长。
自有青天看晚节,不将白发换时妆。
田园活计雨声好,湖海醒心山气香。

()

法华寺上散郎亭,老树苍崖如有情。欢戚已随时事去,代间秪有古人名。

()

元约三年。文卿不忍舍主,厥母不容与议,坚索之去。今失于一农夫,常常寄声,或片纸数字问讯。仙源有感,遂和其韵
破靥盈盈巧笑,举杯滟滟迎逢。慧心端有谢娘风。烛花香雾,娇困面微红。
别恨彩笺虽寄,清歌浅酌难同。梦回楚馆雨云空。相思春暮,愁满绿芜中。

()

咄咄两小儿,多言空尔为。
後之日无定,不觉心有期。
尺棰探苍溟,俱令傍者嗤。

()

百尺市门起,重过为暂停。毫分秋物色,米聚赵襟形。

北望云开岳,东行气犯星。凭阑天宇在,人事听浮萍。

()

红板青楼是尔家,鸳鸯家做在荷花。月明打开犹自可,月黑打开愁杀他。

()
金紫少年郎,绕街鞍马光。
身从左中尉,官属右春坊。
刬戴扬州帽,重熏异国香。
垂鞭踏青草,来去杏园芳。
()
霜冷留宾发,心融篆贝经。
疏金重锦诰,琢玉璨之庭。
方禄参军养,俄丹寿母铭。
可怜萱草露,也解泣仪形。
()

当时鸡犬皆霄汉,自是刘郎不得仙。
伤心有恨关存殁,袖手无人问姓名。
旌旗太一三山外,车马长杨五柞中。
唤得梅蕊要同韵,羞杀梨花不解香。
()
湘妃泪染竹痕班。
风雨连朝下钓难。
春浪急。
石矶寒。
()

雨馀气清润,迨我送客时。翻翻车盖风,五里城东陂。

初旭敛花房,晨露流桐枝。南山卷湿翠,更觉光景奇。

()

风惊鹿散豫章城,邂逅相逢食楚蘋。
佳友在门忘燕寝,故人发药见平生。
只今满坐且樽酒,後夜此堂还月明。

()

寒衣裁已定,非是妾疏慵。有线无针引,教妾何由缝。

()

春来农事及,雨过田水满。呼童具犁锄,耕作趁春暖。

但愿黍稷稔,客至得相款。此外复何求?读书识吾短。

()

天子念黎庶,诏书换诸侯。仙郎授剖符,华省辍分忧。

置酒会前殿,赐钱若山丘。天章降三光,圣泽该九州。

()
□□□□□□□,□值凄凉八百秋。
入院伽蓝先稽首,题诗神鬼暗添愁。
几章镌石珠玑灿,一带临江泉石幽。
读罢中兴碑去后,逢人便举伴茶瓯。
()

霞光犹绕芰荷衣,红袖前迎远客归。玄鬓返来犹可辨,丹砂健后却疑非。

三山誓许鸾台入,一鹤终随弄玉飞。云作风神花作语,看君战胜几多肥。

()

径畔行人拜更勤,中原灾旱正如焚。九龙潭畔呼龙起,重向人间作雨云。

()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

()
学诗将老竟无奇,犹有求交气未移。
臭味只知论翰墨,情亲元乃与壎篪。
见来草草都能几,别去悠悠孰慰思。
衢信两邦闻击柝,叩门他日得追随。
()
士患不知学,既学思有终。
一年农作计,十稔圃收功。
四业独为重,九经皆寓中。
勉哉期岁晚,禹稷与颜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