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崔舍人。宋代。赵彦中。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挽崔舍人》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赵彦中。下面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仙院分宵直,书庭接翼翔。
情忘海夫臭,语借令君香。
壮发犹藏葆,生刍已奠觞。
修文平日事,地下亦为郎。
诗意:
这首诗词是作者在挽崔舍人(一位已故的朋友)时表达的思念之情。诗中以仙院和书庭作为背景,描绘了作者思念崔舍人的场景。作者忘记了海夫(指海底龙宫的臭味,象征尘世的琐碎),用令君的香气来代替言语来传达自己的情感。他的壮发还藏在葆中(指头发已经白了),而他们共享的生活已经成为过去。修文是作者平日的事务,而即使在地下,他仍然是一位郎官(指崔舍人的官职)。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抒情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已故友人的深深思念之情。通过描绘仙院和书庭的景象,诗中营造了一种超脱尘世的感觉,体现了作者对友人的追忆之情。作者用忘记海夫的臭味来暗示自己超越尘世的琐碎,用令君的香气来代替言语,表达了自己无法言说的思念之情。壮发藏葆和生刍已奠觞的描述暗示了时光的流转和生命的消逝,表达了作者对逝去时光和友情的感慨。最后一句“地下亦为郎”则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赞颂,认为即使在地下,他仍然是一位有地位的官员。整首诗词情感真挚,意境深远,通过简洁而富有意味的语言展现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回忆之情,给人以深思和共鸣。
蝶恋花·移得绿杨栽后院。宋代。张先。移得绿杨栽后院。学舞宫腰,二月青犹短。不比灞陵多送远,残丝乱絮东西岸。几叶小眉寒不展。莫唱阳关,真个肠先断。分付与春休细看,条条尽是离人怨。
题画。清代。朱景英。疏挂凉天柳一枝,烟痕犹自袅丝丝。夕阳陌上无人度,叫彻鸲之与鹆之。
严文以春雪数作,用为瑞不宜多为韵,赋诗见。宋代。范成大。同云痴不扫,梅柳春到迟。笙歌暖寒会,当任主人为。围尺庸何伤,袤丈乃非瑞。郢中姑度曲,山左已驱疠。世无辟寒香,谁能不龟手?邻舍索米归,衾稠无恙不?贫人寒切骨,无地兼无锥。安知双采胜,但写入春宜。贩夫博口食,奈此不售何?无术慰啼号,汝今一身多。
菩萨蛮 其三 回文诗拟王文甫体。明代。俞彦。朵云沉户横金锁。锁金横户沉云朵。茫渺信成双。双成信渺茫。玉如颜素束。束素颜如玉。曾未梦离卿。卿离梦未曾。
和红梅。宋代。释宝昙。此花不是施朱手,醉里何妨取次开。地近恐遭繁杏污,月明先遣暗香来。为君绕树须千匝,老我逢春复几回。诗到扬州定清绝,向来安得比传杯。
感怀杂诗 其二。清代。郑世元。刘协著《雕龙》,怀之谒休文。磬折车辐下,有才惧无闻。又闻鲍明远,奏诗义庆门。韬知恐沉没,上书以求伸。无称虽可疾,荣名胡因人?荣名虽可宝,此身亦宜珍。眩玉贤者羞,自媒贞女嗔。崇实宾自至,奚为丧我真?
早朝 其二。明代。丘浚。曙色催仙仗,祥光绕禁闱。门开双象侍,钟动万鸦飞。江汉宗沧海,星辰拱紫微。疏愚亦何幸,每日近清辉。
和秦少游赠刘景文韵。宋代。王钦臣。每爱扬庄解荐雄,喜君归兴自江东。轩昂岂为兵家学,磊落真馀国士风。垂橐忽惊诗满卷,论文常负酒樽空。边州千骑新居上,莫忆鲈鱼记棹蓬。
冬至日约汤伯繁游观音山风雨不果。清代。徐世勋。避俗约游山,一勺清泉冷。蜡屐已安排,风雨勿交并。卧听淋浪声,寒镫澹孤影。胶胶荒鸡鸣,怀人发深省。
和王乐道西湖席上。宋代。范纯仁。春湖景物画图中,朱阁偏宜翠柳笼。上客纵谈髯奋白,佳人醉舞脸舒红。铺张锦绣花边日,堆叠琉璃水面风。民俗欢游鱼鸟乐,主人才合代天工。
霅溪馆送韩明府章辞满归。唐代。皎然。洛令从告还,故人东门饯。惠爱三年积,轩车一夜远。晓月离馆空,秋风故山晚。荣君有嘉荐,顾我阻游衍。宿昔峰顶心,依依不可卷。
出山示诸子并别社好里父九首 其三。明代。何吾驺。淑气入春明,江天肃肃征。旧游殊别鹤,新梦已迁莺。食禄终何补,为官未有行。平生怀一饭,簪组岂浮荣。
虎丘怀古。明代。徐问。虎丘山塔倚天开,吴苑离宫遍草莱。旧日繁华何处是,松风长写后人哀。
淮东制置使李公。元代。刘麟瑞。淮海曾闻一伟人,十年卧护息边尘。重来铁骑攻城急,旋执金戈赴阵频。梦入瓯闽期立极,路遵通泰倏捐身。平山堂下悲风起,魂绕琼花万树春。
用韵谢帅机惠春盘。宋代。吴泳。梅柳阴中漫寄家,閒如翠鸨立晴沙。瘿藤缸内抄松子,行玉盘中拣蕨芽。犹有乡风餐白啖,更无春梦草黄麻。郊行莫待芳菲月,花未开时好看花。
虹见。明代。谢迁。海滨枯悴到山颠,赫日炎炎类火然。微雨方将沾下土,妖虹忽复亘南天。来苏愈渴苍生望,斩伐谁司白帝权。怒发上冲冠欲裂,胸中长剑倚空悬。
九日 其四。明代。童轩。幽亭结搆号飞龙,风景苍苍入望中。鸿雁去来时叙换,江山登眺古今同。绿荷浅水栖寒雨,黄叶虚窗战晚风。秋兴满怀禁不得,倚栏搔首叹飞蓬。
酹江月。元代。侯善渊。无形道体,运阳光、密布通微恢鄂。炫惚昏衢烹浩气,冲塞英华盈落。莹日千寻,清风万里,显焕神光烁。夷门羽化,太玄一派灵廓。孤然脱洒无双,於中清净,不许纤尘著。养就胎仙神貌雪,出入无间绰约。紫府游行,瑶宫饮宴,赐我逍遥乐。金童捧盏,妙音引上龙阁。
赠弟季式诗。南北朝。高昂。怜君忆君停欲死,天上人间无可比。走马海边射游鹿,偏坐石上弹鸣雉。昔时方伯愿三公,今日司徒羡刺史。
题郑处士隐居。唐代。唐求。不信最清旷,及来愁已空。数点石泉雨,一溪霜叶风。业在有山处,道成无事中。酌尽一尊酒,病夫颜亦红。
晚渡。唐代。陆龟蒙。半波风雨半波晴,渔曲飘秋野调清。各样莲船逗村去,笠檐蓑袂有残声。
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
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朱藏一除校书作别竹诗次其韵与藏一直舍切邻实共此竹。宋代。廖刚。晚窗帘捲雨初残,一点无尘碧玉寒。霜节留公化龙杖,烟梢忆我钓鱼竿。坐令烦暑消馀烈,解遣穷愁释百端。他日茅檐隐疏翠,悬知无梦到长安。
送五尉归觐。宋代。方岳。喜有吟诗癖,吾侪得往还。客惟依竹语,官只似僧閒。夜雨灯谁共,秋崖藁未删。柴门黄叶下,别后正须关。
九日薛楼会集二首 其二。明代。李梦阳。恰送重阳日,能禁孤雁来。林稀山尽出,风顺橹齐开。况是薛楼会,难孤江上杯。菊芳看莫厌,秋色异乡催。
王宗卿答春堂。宋代。叶适。春以喻母慈,慈深春不如。儿欲答母恩,恩重答无余。华堂顿有云岭隔,梦里分明与亲剧。阿连进奉新批敕,翠裘黄简缘兄得。朝腾巽章乞祠官,愿身暮归怡母颜。老农邀君勿轻去,万红千紫扶春住。雨田自种晴田收,好是天留答春处。
金缕曲。清代。张秀端。呵冻书成矣。喜传来、银钩铁画,精神满纸。翰墨缘深偿不尽,覼缕何胜屈指。细临向、乱书堆里。好古心同还写韵,笑涂鸦、终日忙无已。琼玖报,祗凭此。品香旧事从诗纪。看横斜、寒梅疏影,年时相似。几次邮筒佳句在,况又追随乡里。尽酬唱、不烦双鲤。浅酌屠苏吾醉也,展吴绫、绘得花如绮。江梦笔,好提起。
按部道中二首 其二。金朝。萧贡。寒城睥睨插山隅,秋半霜风塞草枯。月转谯楼天未晓,角声吹彻小单于。
渔家傲(作浮图语送深上人游庐山)。宋代。吕渭老。闻道庐山横广泽。晴空万顷波涛白。上有至人营窟宅。经游客。古今多是烟霞谪。一钵上人轻六翮。选场要射如来策。点化黄金非妙药。难堪酌。三生一口都吞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