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zhī】,寥【liáo】以记飘零。
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为《句》,作者是宋代的张釜,内容则是“寥寥片言,只为了记录我飘零的经历”。
这首诗词的意境十分简约与抽象,以短小的语句表达出作者流散漂泊的心境。句子中的“句”字,可以理解为片言只语,言简意赅。诗词以此短句开头,正如作者的散书生活。接着描述作者的境遇,使用了“寥”字,寥寥片言之意,寥寥孤单。
整首诗词表达出一种流离失所的心情,作者通过极简的语言表达出自己漂泊的经历。其中所表达的孤独与无奈,通过截断诗句、简短的语言来表达,显得更为直接和深刻。
这首诗词的赏析可以从表达方式、诗意和情感等方面入手。首先,在表达方式上,作者以极简的语言,运用短小的字句,将自己的经历表达得极为明了和精确,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种简练的表达方式,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内心的坚韧和深沉。
其次,在诗意上,这首诗词表达了一种起伏的人生经历,诗人身处飘零的境地,孤独无依,仅凭片言只语来记录自己的经历。这种情感的表达,给人一种深深的触动和共鸣,引发人们对生活的思考。
最后,在情感上,这首诗词透露出浓郁的孤独感和无奈感。作者以寥寥几个字句,总结了自己辗转流离的经历和境况,表达出心灵的孤独与迷茫。读者通过这种简明扼要的表达,能够感受到作者内心深处的痛苦和无助,引发共鸣与思考。
总之,这首诗词《句》通过简洁的词句和含蓄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流离漂泊的人生经历和内心的孤独感与无奈情愫,引发读者对生活和命运的共鸣和思考。
张釜,字君量,号随斋,金坛(今属江苏)人。纲孙。以荫入官,主管江东安抚司机宜文字,通判饶州。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历知兴国军、池州、湖南提举、广西运判、知广州。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擢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四),迁兵、礼、吏三部尚书兼侍读,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京口耆旧传》卷七。今录诗十首。...
张釜。张釜,字君量,号随斋,金坛(今属江苏)人。纲孙。以荫入官,主管江东安抚司机宜文字,通判饶州。孝宗淳熙五年(一一七八)进士,历知兴国军、池州、湖南提举、广西运判、知广州。宁宗庆元四年(一一九八),擢殿中侍御史(《宋会要辑稿》职官七三之二四),迁兵、礼、吏三部尚书兼侍读,终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事见《南宋馆阁续录》卷九、《京口耆旧传》卷七。今录诗十首。
冬至留滞舒州有怀岁旦泊舟平江门外。宋代。曹彦约。舒郡惊冬节,吴门忆岁时。天寒城闭早,冻合水行迟。再拜为兄寿,同声念母慈。穷年终是客,至日始题诗。
续赋家园七咏·百花台。宋代。刘子翚。森沈径易迷,搘筇为徘徊。何处春光多,时登百花台。主人澹无情,林花为谁开。
次通一见诒韵。宋代。章甫。酒力添春意,诗魔恼夜眠。老来尤惜日,客里又逢年。送雁寒云外,寻梅野水边。无钱供剧饮,空枉故人篇。
晚春道中四首。宋代。陈棣。芍药无香燕有雏,绵蛮犹苦劝提壶。直须强作留春计,烂醉黄公旧酒罏。
哭丘一成三首 其二。明代。陈繗。奉侍高堂迹久韬,半岩水石数间茅。润沾晓露苍苔滑,寒锁春云绿树高。映竹谩看鸡啄黍,隔林空听鸡鸣皋。溪桥回首斜阳外,路草凝烟共郁陶。
和饶司理。宋代。陈宓。往来曾识老名儒,今日方欣拜履初。小试不妨三语掾,平生何止五车书。词源已作泉初注,德性仍知玉不如。自古活人由小利,会看囹圄着园蔬。
汉党锢。宋代。金朋说。坑土焚书已促秦,前途覆辙又因循。范滂一命何须惜,可叹颠危汉室倾。
仆射文庄高公挽辞二首。宋代。苏颂。学术儒林老,人流国士尊。立朝惟直道,寤主有嘉言。高议留帷幄,清风遗子孙。音仪嗟日远,隧路閟东原。
洛游燕赵怀古 其四。明代。陈仁锡。天旌公子侯门死,图挟樊期七首孤。止为汉家真帝出,亡秦元不是燕胡。
次杨监簿新癖小西湖韵。宋代。姚勉。搜奇抉异三十载,此湖如玉韫而待。发源远自锦江来,汇流近与柴门对。山川融结自古有,造物扃藏深意在。瘦筇曾作日寻讨,一见便觉天广大。两山宛似南北峰,况有层塔相映带。芰荷十里萼绿华,雪月三千银色界。深藏最有君子意,自炫殊非小人态。西湖每遇苏雪堂,妙句尚忆秦淮海。此湖端为旧游发,{坭匕换九}重未信吾州隘。铁庵蜀珍坡仙派,下笔作诗风雨快。从今新瑞次古杭,敢贺此湖贡庆会。
偈颂三十首。宋代。释印肃。三界唯心唯佛解,万法唯识更谁知。迷悟本无权立化,恰如黄叶止儿啼。涅槃生死犹如梦,十圣三贤是阿谁。有物先天无相貌,言诠不及体阿弥。祗这阿弥是汝心,不劳逐相外边寻。三僧祗劫随时立,心心心即是如今。
金关叩户,玉锁扃门,闲里不做修持。杳默昏冥,谁会舞弄婴儿。睡到擒猿捉马,醒来后、复采琼芝。每依时,这功夫百日,只许心知。自在逍遥做就,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葱。一粒神丹结正,三重焰、紧紧相随。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
神光灿。金朝。王哲。金关叩户,玉锁扃门,闲里不做修持。杳默昏冥,谁会舞弄婴儿。睡到擒猿捉马,醒来后、复采琼芝。每依时,这功夫百日,只许心知。自在逍遥做就,唯舒展红霞,光彩敷披。罩定灵明,方见本有真葱。一粒神丹结正,三重焰、紧紧相随。过瑶池。透青霄,顶上无为。
望城行。南北朝。王融。金城十二重,云气出表里。万户如不殊,千门反相似。车马若飞龙,长衢无极已。箫鼓相逢迎,信哉佳城市。
木兰花(风前)。宋代。莫将。寻梅莫背东风路。路在花前知去处。真香破鼻蓦然闻,试问幽丛知几步。多情更被无寒助。万物枯时神物护。一枝和雪倚栏干,昨夜初开春信度。
答王参。唐代。贾岛。寸晷不相待,四时互如竞。客思先觉秋,虫声苦知暝。霜松积旧翠,露月团如镜。诗负属景同,琴孤坐堂听。相期黄菊节,别约红桃径。每把式微篇,临风一长咏。
送周士宾春试。明代。卢龙云。同学犹能忆少年,却惭天路着鞭先。君当礼乐千言就,我厌风尘万态捐。游猎正陈天子赋,抚军谁觅孝廉船。曲江旧事知无补,看尔登瀛望亦仙。
次酬胡编校赋竹屋。宋代。刘黻。癖为看书借壁光,肯随鹏鷃论行藏。听僧鱼鼓斋粮办,留客茶杯礼数常。小屋槃姗贫巷静,矮檐伛偻笑身长。黄花也识人寥落,不待重阳已吐香。
显谟左司周公元吉将漕湖北一时名流赋诗饯行。宋代。喻良能。微云疏雨凉新秋,皇皇玉节掺不留。夫君不惮原隰险,圣主坐宽宵旰忧。巴音聊复祖行色,楚水恨不尾仙舟。籍籍预传新漕挽,汗青未数富民侯。
投宿龙溪寺夜行迷道者久之。宋代。赵蕃。已辨龙溪宿,宁知鸟路迂。林光收琐碎,山月失须臾。见约虽田父,归尤自老夫。但知寻野寺,不拟问官途。
见潭师刘恭父舍人二首。宋代。杨万里。道合宁嫌脕,心期不用多。於公犹未见,此恨独如何?颇辱谈间问,端须雪里过。门阑当欠士,许寄病身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