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朗读

《题金陵杂兴诗后八首》是薛师董所写的一首诗词。薛师董是宋代时期的文人,他的诗词作品以描绘自然景色和抒发个人情感为特色。

诗词的中文译文如下:
定林草木也风骚,曾睡山中听桔槔。
春十江湖八年事,空肠只忆吃丝糕。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金陵的景色和作者的回忆。金陵是中国古代城市南京的旧称,此诗通过描绘金陵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第一句“定林草木也风骚”描述了金陵的风景如画。定林指的是一片平静的林地,诗人以草木的风姿吸引读者的注意。

第二句“曾睡山中听桔槔”表达了诗人在山中的经历。桔槔是杜鹃的叫声,这里用来形容山中的宁静和美好。诗人可能曾在山中听到桔槔的叫声,感受到大自然的韵律。

第三句“春十江湖八年事”表明时间的流转。这里的“春十”意味着十年的春天,而“江湖八年事”指的是诗人在江湖中度过的八年时光。这句诗词暗示了诗人的独立个性和漂泊生活。

最后一句“空肠只忆吃丝糕”体现了作者的怀旧情感。丝糕是一种传统的甜点,作者在远离家乡的时候,只能凭空想象和回忆吃丝糕的美味。这句诗词象征着作者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过往的美好回忆。

整首诗描绘了金陵的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故乡和过往时光的思念。诗词带有一种淡淡的伤感和遥远的遥思,让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和回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姑孰城中林壑奇,幽人爱此结茅茨。垂窗已著卢鸿画,绕壁惟书杜甫诗。

花气晴薰烧酒火,潮痕晚上钓鱼丝。数椽有此真堪隐,不待山灵重勒移。

()

客里嫁嫦娥,其如良夜何。共怜风月好,不道怨恩多。

瘦骨支黄竹,轻裾叠紫罗。半年期握手,无事箧中歌。

()

清凉山中冷难宅,中有灵渊人莫测。划开神秘奉常君,万丈寒泉贮穹壁。

()

高秋建礼直,羡尔奉明君。典客如韩暨,摛词亦范云。

山斋天玺帖,江雨海鹏文。傥有相思字,西风寄雁群。

()
寝室悲长簟,妆楼泣镜台。
独悲桃李节,不共一时开。
魂兮若有感,仿佛梦中来。
常时华室静,笑语度更筹。
()

太液池头月色凉,夜深天上按《霓裳》。西风吹醒游仙梦,尚带清秋玉露香。

()

西归访名山,葱岭秀无敌。兀如百丈台,丛树团秋色。

削壁势横撑,崖下龙门拆。轰然束众流,万马争一枥。

()

万仞攀萝上翠岑,豁然平地九峰心。
参差珠树和云出,咫尺丹霄有路寻。
洞口碧畦长种玉,坛边古篆欲生金。

()

风鬟雾鬓。便觉蓬莱三岛近。水秀山明。缥缈仙姿画不成。
广寒丹桂。岂是夭桃尘俗世。只恐乘风。飞上琼楼玉宇中。

()
流落归来少故人,婆娑白发强容身。
雷霆能断王敦首,宇宙犹多庾亮尘。
以国与盟非所志,在边不战岂其仁。
兼资文武唯高子,谁识中原有虎臣。
()

巨轴高悬照紫霞,平成功就世谁加。渠通上国三千里,堰护长淮十万家。

匝地甘棠偏捧露,参天垂柳不沾沙。傍观漫自工萋菲,白发臣心尽海涯。

()

踏遍危途兴已阑,倦飞幽鸟故知还。手开高士蓬蒿径,坐对先生苜蓿盘。

□□揶揄遭点鬼,却羞矍铄据征鞍。侯封到底输千首,圆美当□似弹丸。

()
薏苡不类珠,疑似多谤伤。
恭惟大雅姿,南物不入囊。
铃斋一片石,历劫难赞扬。
常恐难林客,夜半惊虹光。
()
道契佛祖,身自康宁。
行笃言寡,名香德馨。
一尘不染,千里前程。
番阳浩浩,集云青青。
()

繄厥成性,浩然其天。灵明洞彻,溥博渊泉。万物毕备,众善具全。

反身而诚,乐莫大焉。

()

万般名利不关身,况待山平海变尘。五月波涛争下峡,

满堂金玉为何人。谩夸浮世青云贵,未尽离杯白发新。

()

古有大力人,天地始开辟。割裂大圜体,扶峙九州脊。

蛮方五溪险,苗疆六里籍。山高偪天小,溪多侵地窄。

()

若天雁尽梅花晓。又是元宵过了。松月小窗残照,春雨池塘草。

乱云烟树凭青鸟。江上风帆越杳。莫待燕归花老,旧约应须早。

()
故垒空如堵。
杳无踪、朝台暮榭,燕歌赵舞。
为问人间繁华梦,几度邯郸炊黍。
只燕子、春来秋去。
()

洞口凭猿引,逶迤石路迢。到门惟虎迹,望寺在山腰。

龙去泉仍溜,春残雪不消。老僧忘岁月,恍惚话前朝。

()

四瓜犹畏摘,两瓜更何如!一摘瓜分半,再摘蔓且除。

家家有南亩,毋使妇人锄。

()
彭寿殇龄共两空,幻泡缘影梦魂中。
缺圆宿会长如月,飘忽浮生疾似风。
修短百年先后定,贤愚千古是非同。
南柯太守知人意,休问陶陶塞上翁。
()
皎洁沈泉水,荧煌照乘珠。
沈非将宝契,还与不贪符。
风折璿成浪,空涵影似浮。
深看星并入,静向月同无。
()

过尽金汤知帝策,见求貂虎识军仪。
男儿本有四方志,只在蓬瀛自不知。
()
三閒老屋坐屏山,梅影横斜细竹斑。
寡欲自能坚铁脊,长生何必问金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