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无踪迹去,一飞尘大块。
中文译文:
离去无踪迹,犹如一块飞起的尘土。
诗意:
这首诗描述了人离开时不留下任何痕迹,就像一块飞扬的尘土一样。诗中表达了离别的无形与无迹,人事匆匆,尽管离别后可能会遗留一些记忆,却无法重拾过去的一切。
赏析:
这首诗揭示了人生离别的无常与无法预料,让人不可避免地思考离别与遗忘所带来的无从追寻的无形。作者运用简洁凝练的语言,将离别的无踪迹与大块一飞的尘土相比,形象地表达了无法挽留的瞬间和无法回溯的过去。诗中的"无踪迹"让人产生的思考,离别之后的那片空白,那些过往无法追寻的场景,使读者对时间与人生的无常有一种深刻的感受。
魏元吉,南唐时南丰玄贞观道士。宋真宗曾召入玉清昭应宫。乞归,居妙灵观。有《山居诗》百篇,已佚。事见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五五。...
魏元吉。魏元吉,南唐时南丰玄贞观道士。宋真宗曾召入玉清昭应宫。乞归,居妙灵观。有《山居诗》百篇,已佚。事见清乾隆《建昌府志》卷五五。
送罗万峰三首 其三。明代。刘震。皎皎霜前月,寒菊满径芳。光华相照耀,芳馨袭衣裳。奈何一为别,山川阻且长。蓬根在我足,车轮在我肠。衷情苟不渝,千载永相望。
除夕留子上伯玉子西小酌。宋代。杨万里。诸弟山行归意忙,老夫雪卧病身僵。维风及雨岁云暮,不醉无归夜未央。五盏更搀三盏么,四更偏觉五更长。也知柏酒明朝近,且为梅花尽此觞。
桃花流水引 其六。明代。袁宏道。斗草筵前霞作堆,花宫无事滥驱雷。麻姑向说水清浅,又过扶桑看一回。
送公仪龙图知杭州。宋代。梅尧臣。在昔汉中微,我祖入吴门。公今领名都,千骑拥高轩。与古异出处,素节古本原。江观白马潮,水花长鲸奔。山飘月桂子,天香一国繁。壮奇已若此,纤侈尚亦存。旧闻其风俗,色易而柔温。太守朝驾车,闾巷焚兰荪。太守暮还府,灯烛照旗旛。清歌延冠盖,广湖浮酒樽。成都与余杭,天下莫比论。彼为公故乡,此为公偃藩。吏民宜寡事,恺悌有谣言。
花山寺投壶。元代。萨都剌。落日花山寺,秋风铁瓮城。野人欢讼简,稚子说官清。系马岩花落,投壶山鸟惊。兴阑山下路,相送晚钟鸣。
苦热篇二首 其一。明代。李梦阳。大运互伸缩,二仪每骄蹇。阳威苟不烈,阴驭何能反。避暑蹑清榭,栻汗望幽巘。密绿暵丰林,萋芜萎修坂。逃饮岂其性,对食不能饭。嗟彼驰骋子,晨暮各忘返。执热古有经,愚智讵相远。何当苏海宇,余亦遂仰偃。
题永阳文献录。宋代。赵汝腾。冢中夷跖同枯骨,身后逢干享令名。读遍永阳文献录,可怜齰舌老司老。
渡口 其一。元代。李士瞻。海淀风轻晚待潮,首绵车响客心摇。人家住近青松渡,小女当檐弄阿娇。
吴子夜四时懊歌 其一。明代。邓云霄。自君之出矣,缲丝头绪多。朝来理蚕箔,不忍见双蛾。
和人游嵩山十二题其五·玉女窗。宋代。范仲淹。窈窕玉女窗,想像玉女妆。皎皎月为鉴,飘飘霓作裳。莫学阳台梦,无端惑楚王。
次韵周钦止送别。宋代。赵蕃。不见送将归,惟闻远别离。身今成老大,官岂计高卑。萧寺已移酒,便人还枉诗。临风三复罢,有恨落无涯。
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
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长亭怨慢·重过中庵故园。宋代。王沂孙。泛孤艇、东皋过遍。尚记当日,绿阴门掩。屐齿莓阶,酒痕罗袖事何限。欲寻前迹,空惆怅、成秋苑。自约赏花人,别后总、风流云散。水远。怎知流水外,却是乱山尤远。天涯梦短。想忘了,绮疏雕槛。望不尽,冉冉斜阳,抚乔木、年华将晚。但数点红英,犹记西园凄婉。
过山农家。唐代。顾况。板桥人渡泉声,茅檐日午鸡鸣。莫嗔焙茶烟暗,却喜晒谷天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