颂古十七首

颂古十七首朗读

诗词:《颂古十七首》

中文译文:
天生白额南山虎,
牙爪曾当八面风。
月落三更穿市过,
痴人投晓觅行踪。

诗意:
这首诗是一首关于古代南山虎的颂词,虎显露出真实而自然的样子。作者通过描绘虎的形象,展示了虎的威猛和自由自在的生存状态。诗的主旨是表达对自然界的赞美和敬畏之情。

赏析:
首句“天生白额南山虎”,虎为天生的白颜色的种虎,它生来就拥有与众不同的优势。白额虎的出现增添了该首诗的神秘感与壮丽感。第二句“牙爪曾当八面风”,描述了虎的锐利牙齿和有力的爪子,凸显了虎的凶猛和威严。第三句“月落三更穿市过”,描绘虎在月下巡游穿过市区的情景,给人一种肃穆而神秘的感觉。最后一句“痴人投晓觅行踪”,表达了一个痴狂追求者在黎明时分追寻虎踪的情景,强调了对虎的执着追求与敬仰之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虎的描绘,展示了古代南山虎的神圣和威严,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生态的敬畏和对自由自在生命力的赞美。同时,诗中运用了自然景物和人物情感相结合的手法,通过对痴情者的描写,加深了对南山虎的描绘形象的情感感知。这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追求自由的野性与执着,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北地非吾土,重游信可哀。鸦声喧白骨,马足起黄埃。

野旷衰杨柳,田荒变草莱。江南风物好,一望一徘徊。

()

昨雨刚停,晚寒峭甚,烟禽跳瓦。细听折竹,兽炭铜盆新冶。

□□□□□□□,水边蓦记丁家树。正鮰鱼欲上,青裘贳酒,冷吟闲话。

()
有中无。
无中更有些儿做。
有无中、里面搜取。
无内藏真,有内却如无。
()

科名继世古来稀,高步何年下紫微。帝命几曾移重镇,

时清犹望领春闱。登朝旧友常思见,开幕贤人并望归。

()

仁皇求治始,公出冠儒英。仕路知卿相,时名独弟兄。

两朝推重德,当世服纯诚。身后传家者,群书但满籯。

()

独立吾知我,何妨多口憎。磨砻还美玉,彗定亦高僧。

弄月歌仍啸,临风坐复兴。恍疑春已暮,岭外少泮冰。

()
蕉叶清新卷月明,田边苔井晚波生。
村姑汲水自来去,坐听青蛙断续鸣。
()

不会道,不会禅。更求文墨,掘地觅天。别调宫商妙不传。

()

去岁相违恨已赊,今年相遇喜无涯。红情绿意知多少,尽入泾川万树花。

()
玉影无尘雁影来。
绕庭荒砌乱蛩哀。
凉窥珠箔梦初回。
压枕离愁飞不去,西风疑负菊花开。
()

河南河北不种麻,上阳宫中无好花。玉沟流水载花出,从此宫墙不能八。

宛丘东路桑落村,漂流近在村东园。黄门持鹞晚归寂,公主望乡朝负暄。

()

梁王雪里有深知,偶别家乡隔路岐。官品共传胜曩日,

酒杯争肯忍当时。豫章地暖矜千尺,越峤天寒愧一枝。

()
局促人间百不如,每看清镜叹头颅。
醉来风月心虽在,老去轩裳梦已无。
棋劫正忙停晚饷,诗联未稳画寒炉。
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
()
见说三关息虎貔,风高白产卷旌旗。
擎天磔柱瞿唐险,保蜀夫模阵石奇。
誓出离山禽仲达,肯屯汉口学姜维。
枕戈心事闻鸡起,未必间眠听竹枝。
()

问江鸳、为卿来者,赏音千古能几。兰桡荡入花深处,先爱扑襟清气。

人乍起。更难得、红妆新扫眉山翠。倩风扶住。看带露盈盈,凌波渺渺,宿酒殢残醉。

()

自古英雄遇者稀,为郎未是不逢时。江湖亦有如公者,两鬓苍苍理钓丝。

()
古寺香华迥寂寥,焚修报国化迷流。
英贤到此须回首,拨草瞻风笑点头。
()

凤箫咽。花底寒轻夜月。兰堂静,香雾翠深,曾与瑶姬恨轻别。罗巾泪暗叠。情人歌声怨切。殷勤意,欲去又留,柳色和愁为重折。十年迥凄绝。念髻怯瑶簪,衣褪香雪。双鳞不渡烟江阔。自春来人见,水边花外,羞倚东风翠袖怯。正愁恨时节。南陌。阻金勒。甚望断青禽,难倩红叶。春愁欲解丁香结。整新欢罗带,旧香宫箧。凄凉风景,待见了,尽向说。

()

少小事空寂,难为人世间。三年携策出,万里逐鸿还。

白雪关门树,黄云塞上山。征途多感叹,幸一识韩颜。

()
诸庄收敛,几样心肠。
忧风忧雨,忧旱忧荒。
刈禾镰虽云快利,要用处不犯锋铓。
策勋汗血,别甑炊香。
()

义苑曾深入,词源更力探。经纶黄阁再,宥密紫枢三。

盛德今谁似,高名古所惭。伤心旧宾客,望哭府潭潭。

()
自小何曾识帝乡,姓名却挂武林厢。
祝融今岁为灾甚,亦费赀粮奔走忙。
()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
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

凡物不达何施为,惟其达者深所宜。如珠走槃自圆转,影迹不滞孤光随。

良由水达舟船通,道路达则车书同。心境达则机用活,事理达则人法空。

()

登高作赋庆重阳,得句推敲兴意狂。送酒人沾三径露,簪花自笑白头霜。

河边游子行偏止,舱内娇娥出又藏。更有一般难画处,美妓拇战伴情郎。

()
四楹倚岩壁,一径临烟坞。
诜诜讲习罢,济济生徒口。
振衣嘉树阴,浴德青江浒。
舞咏自忘归,何须在邹鲁。
()
欻驾空清虚,徘徊西华馆。
琼轮暨晨抄,虎骑逐烟散。
惠风振丹旌,明烛朗八焕。
解襟墉房内,神铃鸣璀璨。
()

边报传来实失惊,妖氛独不犯湓城。义兵一日同生死,信史千年托姓名。

别戍几人回士马,沧江通夜走公卿。九州尽得如公者,始信文儒有老成。

()

东风杨柳欲青青。烟淡雨初晴。恼他香阁浓睡,撩乱有啼莺。

眉叶细,舞腰轻。宿妆成。一春芳意,三月和风,牵系人情。

()

彩蝀桥西七日留,几回回首凤皇楼。
如何一叶扁舟里,载得离人万斛愁。

()

横空一鹤下危阑,隐隐丹砂变羽翰。疑是归鸿须系帛,莫将野鸟误称鸾。

青田到后云天远,北海从来岁月宽。饮啄渐驯宜试舞,客衣偏感化长安。

()

羽扇白纶巾,瑶琴坐来歇。山童无处寻,一片长廊雪。

()
宫中无复望车尘,已分阿房老此身。
纵使君王得相见,也应不爱白头人。
()

采芳寻胜步纡回,四面林峦百尺台。花下一尊仍对酌,竹间三径为谁开。

南山晚色悠然见,北雁秋声蓦地来。忽忆楚骚增旧感,高歌激烈且停杯。

()

汝佩九光去,谁征三秀辞。为深潘咏感,留表谢廷思。

埋玉眠牛地,生金幼妇碑。忘情余久矣,聊与一传奇。

()

渡口和帆落,城边带角收。如何茂陵客,江上倚危楼。

()

夜分群动息,秋意久劳劳。
林净月华上,河明天界高。
街风遥叠鼓。园露暗僵桃。

()

醉色沉沉返照红,移尊犹自泥花丛。玉山倒处看相映,雪调飞来见转工。

驲使每怜花发后,美人原在月明中。不妨太史偏归晚,自有梅诗供采风。

()

落日长风吹碛昏,荒村寒月动篱门。
江潮枕上悲心壮,山鬼灯前夜语繁。
乱后客身犹万里,斗间云气望中原。

()

天花瑞叶将滕六,明与天公示心曲。一时三表表何事,表曰孤忠三献玉。

()

千山流水入平溪,古木云深鸟乱啼。马上行行何处去,人家犹在瀼东西。

()
命驾访嵇,泛舟思戴,此兴甚浓。
料情侔杨惲,乌乌拊缶,意轻殷浩,咄咄书空。
莫讶群芳淹速异,到时序推排元自同。
休怅望,任春来桃李,秋后芙容。
()
谪仙海上驾鲸鱼。
谈笑下蓬壶。
神寒骨重真男子,是我家、千里龙驹。
经纶器业,文章光焰,流辈更谁如。
()

海上何年大药成,苍茫岛树近东瀛。烟霞似挹浮丘袖,风竹宜调子晋笙。

仙去坛荒丹井在,客来云起毒龙迎。凭谁共拾金光草,十二楼光近五城。

()

我欲往沧海,客来自河源。
手探囊中胶,救此千载浑。
我语客徒尔,当还治昆仑。

()
久欠游山债,因寻溪上村。
风沙轻漠漠,烟树远昏昏。
土甑封茶叶,石泉通竹根。
榰筇聊小立,老子笑无言。
()
相逢都说在天涯,禄似蝇头舍似蜗。
画角楼前皆郭外,虚棚竹上是人家。
草深正恐鹿为虎,日暮渐迷鸥与鸦。
老子岂知差别相,高眠饱看荔枝花。
()

终朝恒苦雨,山径阻招寻。作客殊无味,逢人难语心。

晓风初出谷,寒叶尚馀阴。可似羁栖鸟,春来思旧林。

()

乱山台殿楚江头,极浦蒹葭夹岸流。二十五弦湘水瑟,月明何处不堪愁。

()

流河滩头夜不寐,海风江雾旅魂惊。洪涛漭沆鱼龙影,野戍荒凉豺虎声。

客路此生浑未了,乡关愁绪迥难平。可怜萝月还相照,明发前舟问水程。

()

星稀初可见,月出未成光。澄江照远火,夕霞隐连樯。

贱躯临不测,玉体畏垂堂。念别已零泪,况乃思故乡。

()
上下各有分,同质实异支。
要用固尔先,当念扶我危。
我刖尔独安,何以幸华夷。
且愿缩袖间,操执自有时。
()

游人杜陵北,送客汉川东。

无论去与住,俱是一飘蓬。

()

就下深趋坎,凭高杪寄桅。四垂才密密,一望已皑皑。

()
多事车前要八驺,老人惟与一藤游。
未教变化为龙去,更踏人间万里秋。
()

一笑无秦帝,飘然向海东。

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