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洞霄山。宋代。裴相如。人间三十六洞天,各有邃道通神仙。兹山九锁路曲折,中开五洞栖云烟。东游大涤望天柱,西登石室观飞泉。穷幽讨胜足未倦,明月忽堕青崖颠。山中道士借一榻,夜半猿鹤惊人眠。明朝又复出山去,白云回首空凄然。
诗词的中文译文:
在人间有三十六洞天,
各有幽深的道路通向神仙。
这座山中有九重锁链弯曲的路,
其中有五个洞穴里栖息着云烟。
向东旅游可望见天柱,
向西攀登可观赏飞泉的石室。
游遍幽深之处,寻求胜过世俗的足够还不满足,
就在明月的光芒下,突然从青崖上坠落。
山中的道士借了一张榻睡觉,
半夜里被猿猴和仙鹤惊醒。
到了明天又要离开山去,
回望白色的云彩却空无一物,感到凄凉。
诗意和赏析:
《游洞霄山》描绘了一位寻求仙境的游人在山野之间的游历。诗人裴相如通过山水、洞穴、云彩等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游人的心境和感受,表达了对于追求境界的追求和对现实世界的失望。
诗中描述的洞天山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奇妙的感觉,洞穴中栖息着云烟,给人以神仙的联想。诗人表达了对于人间的喧嚣浮躁的厌倦,希望能够寻找到幽静神秘的洞天之地。
诗的后半部分,描述了游人在山中找到一位道士求借一榻睡觉,半夜间却被猿猴和仙鹤吓醒。这种描写传达了游人在追求境界的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和艰难。
最后两句诗描写了游人离开洞天山时的凄凉之感,回望空无一物的云彩,表达了对现实世界的绝望和对仙境的无法实现的悲伤。
整首诗以洞天山为背景,通过描绘山中景色和描述游人的经历,表达了对现实生活的失望和对追求境界的渴望,以及人与自然、人与命运的矛盾和冲突,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和境界的思考和内心深处的挣扎。
挽吴宜徽。宋代。郑獬。大策三千字,朝廷耳目醒。高名动牛斗,直气破雷霆。美行皆成法,閒谈尽可铭。悲哉真玉树,风雨一飘零。
宿吉先之学古堂。宋代。李之仪。停骖假馆雪初晴,学古堂中气象新。多谢故人无弃我,一炉软火煖如春。
声声慢(禁酿)。宋代。尹济翁。雕鞍芳径,翠管长亭,春酲不负妍华。几丈闲愁,寄风吹落天涯。深深小帘朱户,是何人、重整香车。愁未醒,记竹西歌吹,柳下人家。眉锁何曾舒展,看行人都是,醉眼横斜。寄语高阳,从今休唤流霞。残春又能几许,但相从、评水观茶。清梦远,怕东风、犹在杏花。
钟山寺。宋代。何异。贰卿追绿野,一壑饱清泉。诗到永嘉上,山如灵隐前。生涯归古寺,遗照对枯禅。三二百余年话,来同三月天。
临江仙·淡水三年欢意。宋代。晏几道。淡水三年欢意,危弦几夜离情。晓霜红叶舞归程。客情今古道,秋梦短长亭。渌酒尊前清泪,阳关叠里离声。少陵诗思旧才名。云鸿相约处,烟雾九重城。
捣衣诗。南北朝。柳恽。孤衾引思绪。独枕怆忧端。深庭秋草绿。高门白露寒。思君起清夜。促柱奏幽兰。不怨飞蓬苦。徒伤蕙草残。行役滞风波。游人淹不归。亭皋木叶下。陇首秋云飞。寒园夕鸟集。思牖草虫悲。嗟矣当春服。安见御冬衣。鹤鸣劳永欢。采菉伤时暮。念君方远游。望妾理纨素。秋风吹绿潭。明月悬高树。佳人饰净容。招携从所务。步栏杳不极。离堂肃已扃。轩高夕杵散。气爽夜碪鸣。瑶华随步响。幽兰逐袂生。踟蹰理金翠。容与纳宵清。泛艳回烟彩。渊旋龟鹤文。凄凄合欢袖。冉冉兰麝芬。不怨杼轴苦。所悲千里分。垂泣送行李。倾首迟归云。
杏溪十首 杏溪。唐代。姚合。桃花四散飞,桃子压枝垂。寂寂青阴里,幽人举步迟。慇勤念此径,我去复来谁。
慧林遇薄传正吕子进闲谈。宋代。孔武仲。粲粲西台彦,恂恂华省郎。相过金城静,纵语春画长。逍遥喜庄生,傲诞尤嵇康。纨扇不须摇,窗间襟袖凉。
送东墅兄南归有怀父母兄弟 其二。明代。黄钥。家山南望路漫漫,执手临歧话别难。夜月独嗟鸿雁切,西风谁念鹡鸰寒。新愁又觉增千种,旧恨何曾减一般。归到慈帏调膳后,好音毋惜寄平安。
牡丹百咏(录三十二首)。明代。张淮。皓脸微凝不语神,误疑薝卜又非真。瑶台月下吹箫态,姑射山中绝粒人。洗出玉杯承白露,蜕来玉质出缁尘。善和坊里端端去,今日凭谁管领春。¤
都门秋思。清代。黄景仁。侧身人海叹栖迟,浪说文章擅色丝。倦客马卿谁买赋,诸生何武漫称诗。一梳霜冷慈亲发,半甑尘凝病妇炊。寄语绕枝乌鹊道:天寒休傍最高枝。
百七丈寒食扁舟之盟遽寒姚黄恐成轻负辄赋二。宋代。许及之。闲中直指醉为乡,寒信扁舟竟渺茫。可惜海棠随雨过,犹怜粉蝶伴醒狂。游人静后西山好,春事深来老圃忙。未必烦公频折简,花时还是负姚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