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田园杂兴。宋代。刘应龟。独犬寥寥昼护门,是间也自有桃源。梅藏竹掩无多路,人语鸡声又一村。屋角枯藤黏树活,田头野水入溪浑。我来拾得春风句,分付沙鸥莫浪言。
诗词的中文译文:
独犬寥寥昼护门,
是间也自有桃源。
梅藏竹掩无多路,
人语鸡声又一村。
屋角枯藤黏树活,
田头野水入溪浑。
我来拾得春风句,
分付沙鸥莫浪言。
诗意和赏析:
《春日田园杂兴》是宋代刘应龟所作的一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宁静田园的景象。整首诗通过七个句子展示了作者置身乡村的舒适和自在。
诗的第一句“独犬寥寥昼护门”,表达了作者在日间只有孤独的看门狗作为伴侣,寓意他的环境非常宁静和平静。
接下来的一句“是间也自有桃源”,暗示着这个地方本身就是一个桃源,意味着这里是一个宜人且美丽的地方。
第三句“梅藏竹掩无多路”描绘了园中的梅花和竹子,表达了园中景色的幽静和隐蔽。
第四句“人语鸡声又一村”传达了农村的和谐与安宁,乡村的人们和鸡的鸣叫声相互呼应,营造出一片乡村生活的宜人氛围。
第五句“屋角枯藤黏树活”,展示了屋角上枯萎的藤蔓,形象地描绘了岁月久远,但又充满生机。
第六句“田头野水入溪浑”将田地旁的溪流与田地的景象相连,形成了一幅田园风光的画面。
最后一句“我来拾得春风句,分付沙鸥莫浪言”,表示作者通过观察和写作,捕捉到了春风的美好,并且告诫沙鸥不要乱闲言论。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描绘了一个宁静田园的景象,通过对乡村生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通过这种对田园景色的描绘,诗人似乎也在传递一种人们心灵所向往的宜居环境和宁静生活的理念。
十五日郊迎朱丹园 其二。清代。林占梅。饭罢乡村日始升,牧童三五发鬅鬙。牛高人小骑难上,拣得斜坡垫脚登。
书志。宋代。陆游。往年出都门,誓墓志已决。况今蒲柳姿,俛仰及大耋。妻孥厌寒饿,邻里笑迂拙。悲歌行拾穗,幽愤卧啮雪。千岁埋松根,阴风荡空穴。肝心独不化,凝结变金铁,铸为上方剑,衅以佞臣血。匣藏武库中,出参髦头列。三尺粲星辰,万里静妖孽。君看此神奇,丑虏何足灭!
暮泛秀江 其一。明代。顾璘。桂岭望何极,孤舟行转迷。秀江斜景里,衡岳乱云西。宿雁冲帆起,哀猿傍客啼。多愁厌乡梦,夜坐听鸣鸡。
舟中自吴之越寄润州柳侍御开杨博士迈。宋代。潘阆。两岸山光合,况当三月天。好花红照水,芳草绿随船。货药村桥醉,收帆野渡眠。因思二朝客,同泛恐无缘。
夏日苦热同长孙主簿过仁寿寺纳凉。唐代。杨巨源。火入天地垆,南方正何剧。四郊长云红,六合太阳赤。赫赫沸泉壑,燄燄燋砂石。思减祝融权,期匡诸子宅。因投竹林寺,一问青莲客。心空得清凉,理證等喧寂。开襟天籁回,步履雨花积。微风动珠帘,惠气入瑶席。境闲性方谧,尘远趣皆适。淹驾殊未还,朱栏敞虚碧。
翩翩紫凤雏赠方希直赴汉中教授。明代。郑居贞。翩翻紫凤雏,羽翮备五彩。徘徊千仞翔,余音散江海。于焉览德辉,济济锵环珮。天门何嵯峨,群仙久相待。晨沐晞朝阳,夜息饮沆瀣。如何复西飞,去去秦关外。岐山谅匪遥,啄食良自爱。终当巢阿阁,庶以鸣昭代。
遣怀示儿复升 其三。明代。郑真。当年拦道忆牵衣,千里长淮恨不归。庭下芝兰空雨露,山中桥梓自光辉。源流幸喜箕裘续,孝养何惭菽水违。待汝归来成一笑,须凭寸草报春晖。
和李廷铉皇城长律一首。明代。郑真。西土周基壮,南阳汉制新。台街通禁密,甲第起嶙峋。□□□□将,貂蝉伟旧臣。旅獒来远贡,鸣鹿宴嘉宾。露洗金茎□,□□□烛春。梦求符版筑,猎卜应垂纶。经济归文武,都俞□□□。□□司教席,宁复妮沈沦。
九月三日见新月。明代。杨慎。纤纤初生月,挂我高楼傍。常时照欢影,今夕流悲光。悲光正徘徊,怅望相思台。凉沾露襟湿,爽透风帏开。丝虫绕阶缉,火萤穿箔来。更添漏水咽,膏减缸花催。庄休歌不发,潘仁心巳摧。商陵别鹄怨,梁树栖乌哀。未抵此时恨,长啸独难裁。
奉和虢州刘给事使君三堂新题二十一咏·稻畦。唐代。韩愈。罫布畦堪数,枝分水莫寻。鱼肥知已秀,鹤没觉初深。
刺桐花。清代。潘鼎圭。东瀛若木喷奇观,吐蕊铺朱刺眼寒。映日疑凝千滴血,烘云全迸一团丹。看培海国高文丽,似补中天正色完。彩颖遥挥霞片片,惊翻斗际落星弹。
戏寄孟龙川。明代。卢楠。旧日浮丘伯,曾将王子乔。周游乘白鹤,接引上青霄。大药留丹鼎,天台度石桥。不知千载后,为尔一相邀。
寄远曲用唐人张籍韵。宋代。杨冠卿。江南淡荡烟波煖,蒲萄渌涨春江满。日暮汀洲采白蘋,芹芽出水兰心短。美人去矣隔湘江,谁其赠我明月珰。
集英殿立侍观进士唱名六首。宋代。张镃。科目从来本自宽,才疎只合作粗官。雕虫半世将何用,可惜南湖负钓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