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句》
翠华沈物青帝外,
素娥孀影吊云端。
中文译文:
青帝的翠华沉没在物外,
素娥的孀影挂在云端。
诗意:
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赞美和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通过使用青帝、翠华、素娥等意象,表达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渴望。
赏析:
《句》是刘师道一首简短而富有意境的诗。整首诗以描绘山水景色为主线,通过运用形象化的描述手法,传达了作者对自然美的赞美之情。诗中的“青帝”、“翠华”、“素娥”都是写景的象征性词语,给人以美好、宁静的感觉。其中,“青帝”指的是苍天,而“翠华”则是山水的美称,这两个形象给予了整首诗一种高远、苍茫的意境。而“素娥”的形象则悲切动人,表达了作者对逝去事物的思念之情。整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刻画出了一幅优美的山水画面,同时也传达了作者对逝去事物的深情思绪。这使得诗的意境丰富、感情真挚,引人入胜。
和三门窦寺丞见寄。宋代。魏野。风情不独少人同,满腹书宁愧郝隆。职务恰如波正急,辎囊长似狱长空。柳藏衙树侵堤绿,旗插楼船照岸红。见说公余无一事,题诗多在禹祠中。
九月二十五日鸡鸣前起待旦。宋代。陆游。堪笑枯肠渐畏茶,夜阑坐起听城笳。炉温自拨深培火,灯暗犹垂半结花。断梦不妨寻枕上,孤愁还似客天涯。扫尘拾得残诗稿,满纸风鸦字半斜。
钵池山。明代。苏民怀。鼓角斜阳散骑时,秋风禾黍正离离。荒原野烧留丹井,古寺空林有钵池。漭漭河流天外合,森森帆影雨中移。小山何处堪招隐,肠断淮南桂树枝。
再到洪州望西山(松常栖此山)。唐代。曹松。洪州向西顾,不忍暂忘君。记得瀑泉落,省同幽鸟闻。一回经雨雹,长有剩风云。未定却栖息,前头江海分。
佛子苇麻众,槩能蚕食人。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
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
僧副普济过予诘其师名僧职之所自则曰尝济活饥民百万朝廷论酬以得之钦叹不足继以诗云。宋代。强至。佛子苇麻众,槩能蚕食人。庸奴买师名,纳赀不计缗。普济释苑秀,类同行佛均。往岁东阳饥,愁声聒苍旻。天民坐欲死,谁肯发一囷。师勇营饘糜,全活百万民。外台上其事,朝廷嘉师仁。相府议优赏,美号宠厥身。汝往贰尔正,示劝出圣神。今时士大夫,体虽具缨绅。十九饱妻孥,何暇及困贫。视师固有激,抑可警其伦。
思溪舟中。宋代。释行海。邻鸡三唱趣行舟,霜结银花满树头。好景留人归未得,客愁一半是吟愁。
阳台路。宋代。柳永。楚天晚。坠冷枫败叶,疏红零乱。冒征尘、匹马驱驱,愁见水遥山远。追念少年时,正恁凤帏,倚香偎暖。嬉游惯。又岂知、前欢云雨分散。此际空劳回首,望帝里、难收泪眼。暮烟衰草,算暗锁、路歧无限。今宵又、依前寄宿,甚处苇村山馆。寒灯畔。夜厌厌、凭何消遣。
游元兴寺。宋代。马南宝。坐阅人间几劫灰,试从清浅问蓬莱。此山此水自古有,是佛是仙何处来。
山中九日。宋代。郭印。信马幽寻惯,重阳未及家。清游贪翠巘,素约负黄花。纵目心先折,经秋鬓欲华。因循时节过,底处觅流霞。
西江月。金朝。王哲。堪叹云生顶上。腾空别有嘉祥。幽微玄妙总生光。鼎内煎成银浪。渐渐炼成金相。瑶花朵朵飞?。西江月里饮琼浆。万道红霞分明。
湖上对酒行。唐代。张谓。夜坐不厌湖上月,昼行不厌湖上山。眼前一尊又长满,心中万事如等闲。主人有黍百馀石,浊醪数斗应不惜。即今相对不尽欢,别后相思复何益。茱萸湾头归路赊,愿君且宿黄公家。风光若此人不醉,参差辜负东园花。
次石头驿寄江西王十中丞阁老。唐代。韩愈。凭高试回首,一望豫章城。人由恋德泣,马亦别群鸣。寒日夕始照,风江远渐平。默然都不语,应识此时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初春小雨/早春。唐代。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减字木兰花·气开气止。宋代。沈瀛。 气升气止。引得丹元童子喜。耳里闻风。知是泥丸一窍通。危楼宴酒。不觉黄芽生蕊寿。芽长如何。只觉金花罩体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