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诗

杂诗朗读

《杂诗》是宋代诗人李复创作的一首诗词。这首诗意味丰富,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探讨人性和道德等主题,展示了作者深深的悲凉情感和对世态炎凉的思考。

以下是对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霜叶下高枝,纷纷拥寒根。
秋天的霜叶堆积在高高的枝干上,纷纷拥挤着寒冷的根。
这两句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描绘了秋天的景象,用“霜叶”、“高枝”和“寒根”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沉寂、凄凉的氛围。

惊风度虚庭,槭槭愁飞翻。
忽然的风扫过了空旷的庭院,枫树叶纷纷悲愁地翻飞。
这两句由“风”和“庭院”引出人类的情感,以“风度虚庭”、“槭槭愁飞翻”等表达方式,传递了一种忧愁和悲伤的情绪。

草木虽无知,养本亦足论。
尽管草木没有智慧,但它们的生长也有可言之处。
这两句通过对草木的描述,暗含着生命的哲学思考,表达了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

人生感元化,道贵穷性原。
人生应当感悟自然的变化和演化,崇尚贫乏和本性的真理。
这两句探讨了人性和道德的主题,提出了对于人生的理解和思考。

滋口芬羶乱,悦耳声音繁。
口中充满了香甜和苦涩,悦耳的声音纷繁。
这两句以感官的触发为切入点,通过“滋口芬羶乱”和“悦耳声音繁”等形容词,描绘了世间的各种感觉和享受。

众攻日外战,目暗天地昏。
眼中看到的都是战争和分裂,眼界局限天地昏暗。
这两句以日常生活中的景象引出社会和政治的暗示,通过“众攻日外战”和“目暗天地昏”等词汇的运用,表达了对于世态炎凉的反思。

不问昆仑清,但爱长波浑。
不求昆仑山的纯净,只爱蔓延辽阔的长江波浪。
这两句发出了对于自然之美的称赞和热爱,传递了对于自然力量的崇敬和追捧。

神驰正气溃,白日鬼瞰门。
精神飘荡,正气溃散,白天里鬼魂盯着门口。
这两句通过“神驰正气溃”和“白日鬼瞰门”的形容词语,揭示了人性和道德的沦丧以及社会的阴暗面。

《杂诗》以自然景物为切入点,通过描绘自然的变化和人类的感悟,展现了作者对于生命、人性和社会的思考。通过对诗中各句的解析,我们可以感受到李复对于现实世界的悲凉和对于理想世界的追求,以及对于自然、人性和道德的思索和反思。这首诗词在情感和思想上都具有一定的深度,是宋代诗歌中重要的一篇作品。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李复

宋京兆府长安人,字履中,世称潏水先生。神宗元丰二年进士。尝师张载。喜言兵事,于书无所不读,工诗文。累官中大夫、集贤殿修撰。徽宗崇宁中,为熙河转运使,以议边事不合罢。金兵入关中,起知秦州,空城无兵,遂遇害。有《潏水集》。...

李复朗读
()

猜你喜欢

偶约尊前已目成。琵琶私语更分明。如今翻作断肠声。彩扇旧歌怜楚楚,青楼薄幸怨卿卿。海枯石烂古今情。

()

碧云深,碧云深处路难寻。数椽茅屋和云赁,云在松阴。挂云和八尺琴瑟,卧苔石将云根枕,折梅蕊把云梢沁。云心无我,云我无心。

()

王夏诸贤俊,烦君寄好音。数书飞示我,千里见同心。

宾幄谋猷远,经筵启沃深。金华山水地,何日共豋临。

()
大底缘由比类深,难中此道费光阴。
若知浊浪澄清水,不达浮生认白金。
走作真珠藏妙理,究推神室好相寻。
功成稳審时间用,变转无穷重古今。
()
()
才大时难合,言深道转艰。
去朝吾不负,巧谮尔何颜。
袖手功名外,忘怀水石间。
苍生不知恨,犹望起东山。
()

野舟不系缆,疏柳覆清津。穴处人家惯,宛然葛天民。

()
侬既剪云鬟,郎亦分丝发。
觅向无人处,绾作同心结。
夜夜不成寐,拥被啼终夕。
郎不信侬时,但看枕上迹。
()
相思禁烟近,楼上动吟魂。
水国春寒在,人家暮雨昏。
朱桥通竹树,香径匝兰荪。
安得吾宗会,高歌醉一尊。
()

客行依主人,愿得主人强。猛虎依深山,愿得松柏长。

()

团湖四面开明镜,中有高楼接泰清。绛气往来蟾影入,碧光浮动日华生。

云间灭凤孤飞下,空里游鱼作队行。安得翠軿呼弄玉,金银台上卧吹笙。

()

羸马风尘鬓色愁,一帆同下海门秋。星辰自合雷张剑,岐路真逢李郭舟。

青嶂五湖寒并倚,白云三楚暮争流。支机满袖琼瑶在,不信银河祇独游。

()

辇路珠帘两行垂。千枝银烛舞僛僛。
东风历历红楼下,谁识三生杜牧之。
欢正好,夜何其。明朝春过小桃枝。

()

东园红杏日纷纷,东望无烟蝶满云。少出违期因怯马,独吟停盏为思君。

()

闵旱意不乐,驾言游近坰。田父纷在野,祭酺方乞灵。

借问何以然,东皋产蝗螟。主张有神物,薄礼羞微馨。

()

吾亦爱吾庐,精舍出其右。南山祝吾君,身自乐畎亩。

福田非住相,初不藉耕耨。众生睹善法,政合远奔走。

()
依依陌上桑,婉婉桑间妇。
嫣然红罗襦,采桑湿香雾。
相逢马上郎,停鞭□驰骛。
回头遗巧笑,脉脉此情露。
()

青山万古无名姓,偶遇昌黎得姓韩。风伯讼时云扰扰,野人归处谷盘盘。

郊虚凉入秋初霁,星斗芒随夜正寒。作室读书劳景仰,文章留取后人看。

()

树影朦胧淅沥风,闭关独坐寂寥中。课诗遣夜葵笺碧,煮茗消寒炭火红。

魂梦五年依海月,音书万里望春鸿。遥闻巨盗膺天殛,曾否同襄尺寸功。

()

惮暑废百嗜,飘然念遐征。顾欲控溟渤,与世湔烦蒸。

并舍松桂合,翠光浮栋楹。时时厉清响,管磬琵琶筝。

()
人门彷佛记曾来,问讯山僧始此回。
却觅旧游无是处,只应形似遣人猜。
世间形似巧迷人,总是安排底处真。
纵复非真犹足喜,得来聊寄梦中身。
()
黄钟九寸裁为律,六吕六律相配匹。
嶰谷参差十二筒,猗管城子从此出。
上古苍颉初制字,后人蒙恬始造笔。
吴云不律燕云弗,韵书又以律为聿。
()

新诗满眼不能裁,鸟度云移落酒杯。

官里簿书无日了,楼头风雨见秋来。

()

柴门虽设不曾关,时有忘机客往还。

风送钓舟来北渚,雨催樵子下西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