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仙井二首

自然仙井二首朗读

《自然仙井二首》是一首宋代的诗词,作者是郭庭芝。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自然仙井二首

仙翁去不还,石井烟雾白。
谁难蹑其踪,勾漏良吾宅。

译文:
仙翁离去不再回,石井中升起白色烟雾。
谁能追寻他的足迹?勾漏时光流过我家。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仙人的离去和留下的石井。仙人离去后,石井中升起了白色的烟雾,似乎仙人的气息仍然留存。诗中表达了对仙人神秘离去的思考和对仙界存在的迷茫。作者通过石井和烟雾的描绘,营造出一种神秘而超自然的氛围。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洁而富有想象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仙人离去的感叹和对仙界的思索。首句“仙翁去不还”直接揭示了仙人的离去,表达了对仙人归隐山林的无法追寻的遗憾。接下来的一句“石井烟雾白”,通过描绘石井中升起的白色烟雾,给人一种神秘而超凡脱俗的感觉,暗示了仙人的存在与留下的痕迹。最后两句“谁难蹑其踪,勾漏良吾宅”,表达了追寻仙人的困难和对仙界存在的怀疑。勾漏指的是古代计时器,它象征着光阴的流逝和人世的变迁。作者通过勾漏的比喻,暗示了人世间的变幻无常和仙境的难以触及。

整首诗词以简练的文字勾勒出一个仙人离去的神秘场景,给人以遐想和思考的空间。它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仙境和仙人的向往,同时也反映了他们对人世间渺茫和时光消逝的感慨。这首诗词通过意象的巧妙运用,传达了一种超越现实的美感和哲思。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严程聊弭节,高兴欲穷源。秦晋人何在,江山迹故存。

风声浮远屿,月色遍荒村。览胜多奇思,摛词数百言。

()

风露生寒夜若何,月高山馆觉秋多。湘灵正作南归梦,莫向江头唱楚歌。

()
名门尧母将传嗣,取鉴吕皇预杀身。
燕翼贻谋宜有道,如何知义不知仁。
()
金门夜醉紫霞觞,乞得黄冠还故乡。
一似陈抟归华岳,又如李泌过衡阳。
()

赖有沧洲意,聊行浊酒杯。白波吹日上,粉堞映江开。

米谷舟中市,人烟水面来。息机吾已久,鸥鸟莫相猜。

()

十万冤禽仗此行,谁知乞命事难成。包胥已尽滂沱泪,晋鄙惟闻嚄唶声。

自古天心悭悔祸,虽余人面错偷生。一身轻与全家别,何日残魂更入城。

()

牢落中原叹索居,长安朋旧渺愁予。池边倚马宫云近,台畔开尊苑月虚。

别梦几看南渚雁,春风难觅汶阳鱼。幽栖祗自成疏懒,不是文园有著书。

()

客有迷津叹,那堪暮雨时。篷声兼棹响,云脚带帆移。

节序催新历,壶觞对故知。茫茫今古事,流水只如斯。

()

病里逢秋愁转多,隔窗风雨满庭柯。寒衣欲授催砧杵,乡梦初成绕薜萝。

天上楼台真是好,人间岐路竟如何。山东兵气看云变,何日王师奏凯歌。

()

传闻太守趋庭日,握手青山思不禁。海阔群珠扶月上,天回双剑借龙吟。

诗篇且斗新秋色,手板宁输异代心。一自蓟门风雨后,岁星何处不浮沈。

()

古木苍藤自一丘,草庐吾亦爱深幽。断无俗物敢排闼,尽有好山堪倚楼。

已老始知书作祟,不才宁与命为仇。石床只在松阴底,拳手支头百不忧。

()

白云作意令山深,平卷诸峰上客襟。欲因康乐寻幽兴,顿拨渊明入社心。

薪火相传无异昔,愿文初发已从今。若待辞荣来此地,千年空属远公岑。

()

迟迟花日上帘钩,尽日无人独倚楼。
蝶使蜂媒传客恨,莺丝柳线织春愁。
碧云信断惟芳梦,红叶盛时想到秋。

()

高谈当子夜,人世几今宵。共步芦中月,因歌竹外桥。

孤琴清澹露,寒磬落归潮。此地堪栖隐,频来岂用招。

()

苦忆荆州醉司马,谪官樽酒定常开。

九江日落醒何处,一柱观头眠几回。

()

三载吴庠住,何由再合并。老来情不舍,枕上梦频成。

撼树风终夜,敲窗雨数声。每思湖上酒,无日不同倾。

()

忍草侵阶遍,慈云湿座飞。爱花僧是业,伺食鸟成机。

一榻书和卷,三生钵与衣。尘劳方未已,合掌愿皈依。

()
相送烟汀畔,酒阑登小舟。
离京梅雨歇,到邑早蝉秋。
俗必期康济,诗谁互唱酬。
晚凉诸吏散,海月入虚楼。
()

衡门寥落岁阴穷,露湿莓苔叶厌风。

闻道今宵阮家会,竹林明月七人同。

()

春山佳气多,白云满芳树。
幽径绝尘踪,落花映深户。
微雨洒林落,东风长兰步。

()
夭非华艳轻非雾。
来夜半、天明去。
来如春梦不多时,去似朝云何处。
乳鸡酒燕,落星沈月,紞紞城头鼓。
()

当年帝子度湘水,手抚五弦弄素琴。玉琯散为千荡筱,至今风雨作龙吟。

()

吾慕李汉超,为将勇无俦。
养士三千人,人人百貔貅。
关南三十年,天子不北忧。

()

门前不改旧山河,泪落灯前一曲歌。

更把玉鞭云外指,只缘君处受恩多。

()

宝钿云和玉禁仙,深含媚靥袅朱弦。

春风不怕君王恨,引出幽花落外边。

()

翰墨场中识面初,珠玑粲粲似相如。盍簪多士登台省,却掾诸曹亲簿书。

白社不妨闲泚笔,赤城更好命巾车。寸心淟汩方茅塞,快读新诗得剪除。

()

樵夫山下日将暮,忽逢饥虎在中路。
目光如炬齿如霜,举头为城腹为墓。
偷生无计就死难,再拜祈哀号且诉。

()

晨游任所萃。
悠悠藴真趣。
云天亦辽亮。

()

一身真可系危安,垂死威仪尚汉官;魂返黄垆应化碧,颜留青史即还丹。

千秋共惜遗金鉴,十载何惭戴铁冠。也识公归箕尾上,定依日月倍芒寒。

()

句芒爱弄春风权,开萌发翠无党偏。

句芒小女精神巧,机罗杼绮满平川。

()
青荧犹有佛灯明,点滴时闻竹露声。
欲睡不成还起坐,丽谯风顺报三更。
()

我见君来,顿觉吾庐,溪山美哉。怅平生肝胆,都成楚越,只今胶漆,谁是陈雷。搔首踟蹰,爱而不见,要得诗来渴望梅。还知否,快清风入手,日看千回。

直须抖擞尘埃。人怪我柴门今始开。向松间乍可,从他喝道:庭中且莫,踏破苍苔。岂有文章,谩劳车马,待唤青刍白饭来。君非我,任功名意气,莫恁徘徊。

()

唤渡三江岩,停车两眼明。
烟涵秋日澹,露洗晓寒轻。
山色晴逾爽,波流怒未平。

()

彭泽先生柳,山阴道士鹅。我来从所好,停策汉阴多。

重以观鱼乐,因之鼓枻歌。崔徐迹未朽,千载揖清波。

()

可教游子不关心,白发高堂日已深。忧对宜男虽可忘,情同乌鸟若为禁。

诗书养志勤三省,甘旨承颜抵万金。执答春晖怜寸草,孟郊诗句不堪吟。

()
短景窗易黑,长宵炉少红。
直令贫到骨,未害气如虹。
志士元谋道,儒生敢讳穷。
霜严鸡喔喔,但愧读书功。
()

长啸宇宙间,高才日陵替。古人不可见,前辈复谁继。
忆昔李公存,词林有根柢。声华当健笔,洒落富清制。
风流散金石,追琢山岳锐。情穷造化理,学贯天人际。

()
菩萨端严身相好,朱颜粉腻容仪。
冠侵霄汉玉毫飞。
花*影里,端坐证无为。
阵阵香风胜瑞彩,身披素帔天衣。
()

频年载笔侍明光,惭愧清时少谏章。空有丹心似孤鹤,时时飞绕海天长。

()

长夏斋居玉树林,蓬门忽复听车音。停桡别浦江云远,对酒明河夜色深。

佩向仙曹分水玉,名从国士重南金。清时报主多同志,野老应馀击壤吟。

()

书归金马道仍西,弃却银鱼世罕齐。镇海珠谁徒手得,摩天鹤不共鸡栖。

摧残智勇留盘谷,开拓心胸选钓溪。莫遣秋霜攻玉质,莲华相待踏琉璃。

()
木落露君山,空明夜气浮。
冰轮揩鉴净,皓彩洋波流。
空外数声笛,孤吟人倚楼。
()

酣歌惜春夜,起向月中立。北斗挂长松,风摧翠蛟泣。

山花如美人,飞香染衣湿。青天落吾手,大白不满吸。

()
世治山藏锡,山灵地溢泉。
石饴寒不减,水液暑常蠲。
荐茗能全味,援琴欲绝弦。
谁言到池尽,馀响更潺湲。
()

九旬禁足,是何三昧。合火成群,东倒西擂。忽若箭锋相拄时,突出眼睛,揭却脑盖,虎岩向他道未在。

()

天灾自古有,昏垫弥今秋。霖霪溢川原,澒洞涵田畴。

指途适汶阳,挂席经芦洲。永望齐鲁郊,白云何悠悠。

()
少年喜奇迹,落拓鞍马间。
纵目视天下,爱此宇宙宽。
山川看不厌,浩然遂忘还。
岷峨最先见,晴光厌西川。
()

独树临孤岸,横枝放浅花。不须烦驿使,正耐雪斜斜。

()

官衙严切不官书,不置山林一散樗。儗赭青袍寻钓艇,那驱老脚又方舆。

卑微易拾圯桥履,艰阻难移节孝车。天北天南他夜梦,相看子母欲何如。

()

蔓草自细微,女萝始夭夭。夤缘至百尺,荣耀非一朝。

敷色高碧岭,流芳薄丹霄。如何摧秀木,正为馀波漂。

()
扫地心已净,读书门懒开。
碧桃花落尽,犹未觉春来。
()
邵瑞彭

十二楼前生碧草。珠箔当门,团扇迎风小。赵瑟秦筝弹未了,洞房一夜乌啼晓。

忍把千金酬一笑?毕竟相思,不似相逢好。锦字无凭南雁杳,美人家在长干道。

()

皎洁无冬春,清流一镜新。风恬波浩浩,岸险石粼粼。

鼓枻逢渔父,怀沙吊楚臣。长缨行欲濯,凉雨未沾尘。

()

同眠姜被十馀年,忽隔云山路几千。昔日当窗偕赌绣,有时临案共披编。

偶怜花落逢秋雨,閒数鸦飞傍晚烟。相约明春官舍里,与君重聚一堂前。

()

大雄真迹枕危峦,梵宇层楼耸万般。日月每从肩上过,

山河长在掌中看。仙峰不间三春秀,灵境何时六月寒。

()

空留玉帐卫,那免白头翁。
死者长已矣,淮海生清风。

()
不是风兮不是幡,祖师端的广南蛮。
夜深趁得曹溪渡,失却番禺两岸山。
()
数声鶗鴂,又报芳菲歇。
惜春更把残红折。
雨轻风色暴,梅子青时节。
永丰柳,无人尽日花飞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