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和元夕御制

拟和元夕御制朗读

《拟和元夕御制》是宋代傅伯成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这首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万户千门绣作团,
未央宫阙耸巑岏。
灯花无数排金粟,
月魄不空倚扇纨。
香绕御炉烟羃羃,
玉瑶仙佩响珊珊。
游人共说归来晚,
一枕钧天好梦残。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元夕夜的盛景,以及人们的欢乐和思念之情。在元夕夜晚,万户千门都装饰得绣花团团,未央宫阙高耸巍峨。无数灯花排列如金粟,明亮如白玉,而皓月的光辉倾泻下来,照耀在婀娜多姿的扇子上。宫中的香炉散发着浓烈的香气,玉瑶仙佩发出清脆的声音。游人纷纷称赞迟归,因为他们沉醉在这美好的夜晚中,只愿留下来享受这美梦般的时刻。

赏析:
《拟和元夕御制》通过对元夕夜景的描绘,展现了宋代皇宫中的气派和繁华。诗中运用了丰富的形象描写和对细节的关注,使得读者能够感受到盛大的场面和华丽的装饰。作者通过灯花、月光、香炉等元素的描绘,创造出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给人以视觉和嗅觉上的愉悦感受。

诗中的“玉瑶仙佩响珊珊”一句,通过声音的描写,增添了一份神秘而华丽的氛围。这种声音的描写方式,使得读者在阅读时仿佛能够听到佩环的声响,进一步加深了对宫廷生活的想象。

整首诗以游人的视角来描写盛景,游人们对于美景的称赞和羡慕,表达了他们对这美好时刻的珍惜和留恋。最后一句“一枕钧天好梦残”,以寓意深长的方式表达了人们对于这美梦般时刻的珍视,暗示着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而易逝的。

总体而言,这首诗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富有情感的表达,将读者带入了一个充满浪漫和华丽的宫廷盛景中,唤起了人们对美好时刻的向往和回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无那青山笑白头,抽簪聊复小句留。不知陆羽泉南社,何似黄冈县里楼。

风月无边多暇日,溪山第一况新秋。藕花开落闲门掩,飞来飞去几点鸥。

()

绿树春江雨乍收,彩虹闪闪卧寒流。长途车马多於水,不解人间九折愁。

()

()

自知樗栎任天材,閒爱浮萍静爱苔。归有幽栖邻佛住,时因佳客下山来。

青云乳酒聊倾尾,白雪形盐旋摘梅。有月有琴君勿去,百年怀抱待君开。

()

寒鸦日日晚投林,我独怀归未遂心。身寄卫河舟上榻,梦萦湘水岸边岑。

年华荏苒双蓬鬓,病体支离一布衾。却喜故人知我意,夜窗联话到更深。

()
凉入郊墟暑渐微,奈何节序暗推移。
景逢三五秋分夜,光异寻常月满时。
按舞霓裳仙绰约,长舂灵药兔迷离。
广寒宫桂花空发,近世无人折一枝。
()

九十日秋色,今秋已半分。孤光吞列宿,四面绝微云。

众木排疏影,寒流叠细纹。遥遥望丹桂,心绪更纷纷。

()

尘氛驰逐兴全休,短发从渠白满头。密网沙边犹自设,冥鸿天际去难留。

狂云无计成时雨,归路真愁入晚秋。风伯如今谁敢讼,神情空傍斗边游。

()
逢九变,逢九变,须用宝刀裁。
阴魄莫随魔鬼转,阳魂合赶好梨来。
今已免轮回。
公听取,公听取,道眼正堪开。
()

大汉何因有蚌胎,无穷冰雹落悬厓。只愁驼背模糊锦,翻倒龙宫复此来。

()
腊去寒犹在,春来花未开。
东风忽然到,放尽一园梅。
()
煦色韶光明媚,轻霭低笼芳树。
池塘浅蘸烟芜,帘幕闲垂飞絮。
春困厌厌,抛掷斗草工夫,冷落踏青心绪。
终日扃朱户。
()

绿畦雨过润如酥,瓮有新齑市有酤。三月已应忘肉味,先生近欲传冰壶。

()

昨过知岑寂,重来况雪天。
人居难珊里,路在鸟巢边。
草市开还闭,茅山断复连。

()

隔河见桑柘,蔼蔼黎阳川。望望行渐远,孤峰没云烟。

故人不可见,河水复悠然。赖有政声远,时闻行路传。

()

小臣之稷,微尔齐氓。巍崖独拔,苦节自贞。君軿数过,聊得瞻迎。

区区管鲍,何足班伦。

()
梧桐角可磨,江沙玉能错。
由来刚强徒,未易胜软弱。
是在六二坤,对病可为药。
吾生任天真,三者不自度。
()

浊酒孤灯夜未央,小楼过雨乍生凉。双星不度为何事,多少愁心寄五羊。

()

洞庭有兴云,太湖无落波。登台问农者,下勤将如何。

()

寄岳云,安九夏。无间绿,实潇洒。碧溪头,古松下。卧槃陀,昼复夜。

()

禹门山壁石巃嵷,惊涛拍岸石疑动。奔腾西去疾于飞,千里一折不旋踵。

山水不得独当奇,异气钟人生将种。乃翁阴德及后昆,墓木而今犹未拱。

()

龙章凤姿,挥斥八极。
天心月胁,照映万物。
孟子之气,庄周之文。

()

庭前碧梧树,上有幽栖禽。
养成五彩雏,鸣动黄钟音。
拟之箫韶间,叶彼圣贤心。

()
身见绍兴初改元,百罹敢料至今存。
生涯破碎余龙具,学问荒唐守兔园。
独立未除还笏气,余生犹待阖棺论。
北窗灯暗霜风恶,且置孤愁近酒樽。
()

百年身世浑如寄,何处他乡是故乡。
柳态正须春弄色,梅花自与雪生香。
扬雄寂寞玄犹白,贺监风流醉亦狂。

()

二十年前在濮阳,宾筵留我共飞觞。
当时进士衣如雪,今日郎官鬓有霜。
吏役可堪巡堰埭,军城犹喜接封疆。

()
绝顶凭栏思有余,沧江下眺眇三隅。
月光此夜十分满,风色今朝一点无。
乡国不须悲楚蜀,庭阶且喜集封胡。
史君邂逅分鲜鲫,斫脍还成逸少图。
()
往时参大政,诸老扈先朝。
合执调元柄,犹乘问俗轺。
登良爰改纪,肃政各迁乔。
明甚奎文揭,坚能泰岳摇。
()

寅宾始出日。
律中方星鸟。
千亩土膏紫。

()

抚罢阳春意万重,馀音犹似和松风。高云不度层峰顶,閒看飞流挂玉虹。

()

县弩曾陪竹马迎,清风千里畏神明。三朝史荣推循吏,九寺官班重正卿。

道气养成髭转黑,民情照尽法从轻。异时归去黄金阙,留得甘棠岁岁荣。

()

卜居仙里总豪家,几欲过从隔水涯。岩下流杯分涧水,石边移榻埽松花。

清秋别梦魂应断,明月离怀兴独嘉。何日一樽能邂逅,开颜醉倒玉山斜。

()

襟袂犹缁客路尘,攀追强踏帝城春。
落身穷僻才全璧,敌已游从半佩银。
枉却近臣开荐口,颇尝内地著痴人。

()

晓风催送一程程,听彻铃声与铎声。空有壮怀增感慨,愧无奇策奋功名。

云山万叠家何处,烽火连年恨未平。残焰欲消眠不得,纯钩拂拭到三更。

()

暑雨众物成,园林粲垂实。官閒縻岁月,裨补百无一。

委身作书蠹,检性就僧律。古味虽未亡,尘埃满琴瑟。

()
人从万里蜀天归,御柳藏鸦絮又飞。
风细炉熏摇穗直,日长漏箭出花稀。
九重旰食图无逸,四塞宵征赋采薇。
爱国书生心更苦,夜占列象候璿玑。
()
最爱诚斋语绝佳,莫将清苦入妍华。
淡香秋晚谁能道,犹是安阳昼锦家。
()

长江不可极,岸帻独登临。
潮信自朝暮,山光无古今。
碑亭流水涸,辇路积苔深。

()

东郊栖息久,老至谢逢迎。
秋雾沉山白,寒流拍岸清。
葛巾还自正,茅屋不须营。

()

悲角奏梅花,江云冷万家。不知青女妒,却道弃铅华。

()

昔闻生涧底,今见起毫端。众草此时没,何人知岁寒。

岂能裨栋宇,且欲出门阑。只在丹青笔,凌云也不难。

()

淮上诗盟不可寻,诗筒来往负初心。风花雪月虽无限,留待他年共子吟。

()

萧洒仙风骨格殊,昼床频梦到华胥。亲疏故旧稀乡曲,老少儿孙满座隅。

着眼江山收景趣,放怀诗酒乐桑榆。伫看婚嫁年来毕,拟向罗浮共起居。

()
新政勤劳俭素中,建溪千焙一毫供。
人知廉耻苞苴减,运属危原丘壑空。
惯以枪旗论胜负,果劳甲胄历危凶。
不登王会篇中物,便好从今永绝踪。
()

孤桐发清商,飞泉绕纤指。一弹秋月明,再弹天似洗。

琅琅太古音,不入筝笛耳。安得钟子期,相逢奏流水。

()
花落名园罢醉游,故人无复旧风流。
吴乡莫叹无歌听,若使闻歌意更愁。
()

甘将踪迹老丘园,忽听轩车到荜门。篱下一尊残菊色,林间双屐旧苔痕。

暝烟疏雨山山暗,落木寒泉处处喧。今日主人翻作客,不须送客独留髡。

()

有美人兮天一方,欲往从之道阻长。翩其乘风来帝旁,巍然一桂扶明堂。

冰盘玉果君赐酒,进讲归来坐清昼。却从闽峤望蓬莱,海气浑黄天影瘦。

()

红尘一点不相侵,下瞰澄江几万寻。
地接海潮分鼎足,檐飞凤翼峙天心。
三山有路云收幕,午夜无风月涌金。

()

款段馀生谢伏波,咏归心事竟云何。藕花又趁榴花发,诗债仍兼酒债多。

击壤先生黄色论,卖薪老子翠微歌。吾侪胸次元相似,谁道金章胜钓蓑。

()

把酒论文记往年,隐侯格律敢随肩。宫中久识元才子,明主终收孟浩然。

鹤怨猿惊怀故地,马迟枚疾斗新篇。嗤予守兔清江曲,燕树参差怅各天。

()

绿叶巃嵷襯渥丹,疏林残雪尚班班。
先驱特为东君至,怕向春风桃李间。

()

抱叶吟风相后先,绿杨影里夕阳天。
如何不管人孤寂,却把繁声暗里牵。

()

泓然小沧海,烱若明月珠。楼阁起中央,突兀金仙居。

夜闻诸天乐,时有群龙趋。谁谓黍米微,大与八极俱。

()

今夕知何夕,花然锦帐中。自能当雪暖,那肯待春红。

黄里排金粟,钗头缀玉虫。更烦将喜事,来报主人公。

()
绿绕随城潏水流,百年那免问菟裘。
泉甘易汲能蠲疾,土沃翻耕每报秋。
欲托高人论地券,共期他日老渔舟。
归身未到心先到,得此余无一事求。
()
平生耻为一身谋,枘凿方员两不投。
虮虱但知贪肉食,醯鸡何足语天游。
雪余自闭袁安户,月皎时登王粲楼。
更得吾人诗句好,当知此乐与天侔。
()
檐滴新春雨,窗昏半夜灯。
病无诗一字,穷赖酒三升。
世路涩如棘,祠官冷欲冰。
残年只此是,年少解飞腾。
()

倚竹风神不胜情,裁云刻月斗轻明。
澄鲜只合骚人惜,懒对红尘肉眼横。

()
八月山中夜渐长,雨声灯影共凄凉。
遥知南郑风霜早,已有寒熊犯猎场。
()

霜天清晓。望紫塞古垒,寒云衰草。汗马嘶风,边鸿翻月,垄上铁衣寒早。

剑歌骑曲悲壮,尽道君恩难报。塞垣乐,尽双鞬锦带,山西年少。

()

五岳皆积骨,千霜永难晨。

胡为甘短景,不悟丹台春。

()

白霫渔阳又北平,时常同住又同行。于今忽送山东别,两地相思共月明。

()
楚山浮碧。
江汉无终极。
鄂渚几行云树,天何意、限南北。
使君觞醉客。
()
夜闻慨欬如老翁,若悲若啸空山中。
老妻幼子疑问我,此名何物来何从。
我知此物不常有,岂解招祥宜报咎。
狐鸣枭噪殆所传,惟祸停声声转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