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韵十五日菊

次韵十五日菊朗读

《次韵十五日菊》是宋代丁宝臣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秋香多日閟英华,
霜脱离离抱砌斜。
趁节不随时俗眼,
近冬真是岁寒花。
摛辞旧入骚人笔,
载酒谁寻醉令家。
曾读南华齐物论,
均无迟速可惊嗟。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秋日的景象,以及作者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诗人描述了秋天的花香逐渐消退,花朵的英华逐渐凋零,霜已经融化,不再紧紧地附着在花朵上。这里的“秋香多日閟英华,霜脱离离抱砌斜”描绘了秋天的花朵凋零的景象,暗示着季节的变迁和生命的脆弱。

接着,诗人表达了自己不愿随波逐流,不受俗眼的影响,抓住时机,不按常规行事。他认为在这个节令下,真正的花朵应该是迎接严寒的冬天中所开放的花朵。这里的“趁节不随时俗眼,近冬真是岁寒花”表达了诗人崇尚独立思考和追求真实的态度。

然后,诗人提到自己对文辞的追求,他将自己的创作纳入了文人墨客的范畴。他希望自己的诗词能够流传下去,载入文人的笔墨之中。而酒,则是诗人心灵的寄托和放松的方式。这里的“摛辞旧入骚人笔,载酒谁寻醉令家”表达了诗人对文学的热爱和对自己作品的期待。

最后,诗人提到他曾经阅读过《南华经·齐物论》,这是庄子的著作之一,谈论了自然万物的平等和自然的道理。诗人认为其中的思想无论是内容还是表达都没有迟缓和矫揉造作之处,令人不由自主地感叹。这里的“曾读南华齐物论,均无迟速可惊嗟”表达了诗人对庄子思想的赞叹和对自然和真理的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词通过描绘秋天花朵凋零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追求独立思考、追求真实和对文学创作的热爱。诗人借鉴庄子的思想,追求自然和真理的道路,表达了对自然和真理的钦佩和追求。整首诗意深远,表达了诗人对生命和人生意义的思考。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独饮不论盏,倾壶渐已空。酢酬虚旧雨,醺适敌寒风。

大野雪三尺,故园山万重。南鸿书欲断,宁及论郫筒。

()

拟聘云英药杵回。思量一日万徘徊。毕竟尘中容不得。

难说。风前挥泪谢鸾媒。

()

栏干斜倚。碧琉璃样轻花缀。惨绿模糊。瑟瑟凉痕欲晕初。

秋期此度。秋星淡到无寻处。宿露休搓。恐是天孙别泪多。

()

爽垲高原古上都,郁蒸节候热全无。千寻木荫招凉扇,几道泉飞辟暑珠。

时任镂冰为鸟兽,湾从销夏泛菰蒲。何如此地随仙跸,披拂清风胜舞雩。

()

冷莎铺月树穿星。秋棠褪尽红英。鹭鸶两两浴兰汀。

湿浪吹萍。

()

蓬莱苑闭天台女,蝶翻轻粉双飞。荫花楼阁漫斜晖。

别来春半,留待舞人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