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通判沈兴宗游五泄。宋代。丁宝臣。路缘萝茑荫杉松,翠壁丹崖不计重。天作锦屏环十里,僧开朱屋面千峰。花閒越鸟鉤辀语,溪外秦人仿佛逢。早晚车驺到山下,篮舆多日待追从。
《招通判沈兴宗游五泄》是宋代丁宝臣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路旁萝茑荫蔽杉松,
翠壁丹崖不计重。
天上作锦屏环十里,
僧人打开朱楼顶,千峰尽收眼底。
花间闲鸟相互鸣唱,
溪外仿佛遇见了秦人。
早晚马车来到山下,
篮舆多日等待追随从。
诗意: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幅山水田园的景象,表达了对美景和宁静生活的赞美。诗人通过描绘山间的景物和自然元素,展示了大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赏析:
该诗词以山水景色为背景,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作者对美景的赞美之情。首两句描述了路旁的葱茏植物和高大的杉树,以及翠壁和丹崖的景色,形容了山间的壮丽景观。接着,诗人用"天上作锦屏环十里"来形容天空的美丽,这句话描绘了宽广的天空如同一幅绘有锦缎的屏风。诗人随后提到了僧人打开朱楼顶,千峰尽收眼底,这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的景点和山峰的景色的赞美。
下半部分的诗句中,诗人描绘了花间自由自在的鸟儿在鸣唱,溪水外仿佛遇见了秦人,营造出愉悦和宁静的氛围。最后两句描述了早晚马车来到山下,篮舆多日等待追随从,表达了期待和追求美景的心情。
整首诗词通过对山水景色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壮丽和宁静,以及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诗人通过对景色、声音和期待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宁静,表达了对美景和宁静生活的向往。
拟杨铁厓小游仙(五首)。明代。王鸿儒。太华峰头夜半过,铁船摇荡玉池波。山精窃候希夷睡,偷采池中十丈荷。
晚发安山驿和答金公素 其二。明代。杨士奇。荒渚菰蒲带雨,隔河篱落飞烟。淮南渺渺何处,怅望秋鸿去边。
后汉门。马后。唐代。周昙。粗衣闲寂阅群书,荐达嫔妃广帝居。再实伤根嫌贵宠,惠慈劳悴育皇储。
黠虏狂谋犯泗滨,胁从太半是吾人。且将戈戟歼蛇豕,会把衣裳易介鳞。
河洛至今思帝德,云龙行见会王春。汉官仪物都如旧,混一车书万国宾。
正之复次前韵作四篇见示是日适登城楼以望江山且阅捷报因赋六章以报之 其二。宋代。李纲。黠虏狂谋犯泗滨,胁从太半是吾人。且将戈戟歼蛇豕,会把衣裳易介鳞。河洛至今思帝德,云龙行见会王春。汉官仪物都如旧,混一车书万国宾。
再赠唐荆川二首 其一。明代。王立道。厌看城市每移家,背郭园庐十里赊。为觅渔竿仍种竹,恐妨瓜地罢栽花。病烦送客携孤艇,手校藏书过五车。草就玄经谁与授,知君弟子有侯芭。
禅人并化主写真求赞。宋代。释正觉。静以应繁,冲以待喧。骐骥之姿,千里之奔。云梦之量,八九之吞。斲轮之工兮拟谁授克家之学,抱瓮之朴兮将自灌丈人之园。
念奴娇 延令季苍苇席上送周子俶计偕京师。清代。陈维崧。长途迫岁,正黄河飞雪,马都没腹。裤缚黄皮雄舞槊,那顾从奴猬缩。斫彘屠门,射雕塞上,生啖黄獐肉。看君意气,真成勇过贲育。况是历落盘龙,风流公瑾,海内标名目。此去长安声价重,定压庾徐潘陆。愧我牢骚,借人杯炙,送汝登华轴。慈恩题罢,归鞭春昼须速。
贻文举。元代。倪瓒。波光浮翠阁,苔色上春衣。杨柳莺啼笛,樱桃鸟啄稀。荣名非所慕,登览意忘归。泖水宜修禊,重来坐钓矶。
送李嘉祐正字括图书兼往扬州觐省。唐代。司空曙。不事兰台贵,全多韦带风。儒官比刘向,使者得陈农。晚烧平芜外,朝阳叠浪东。归来喜调膳,寒笋出林中。
胡笳曲·五拍。宋代。文天祥。北庭数有关中使,飘飘远自流沙至。胡人高鼻动成群,仍唱胡歌饮都市。中原无书归不得,道路只今多拥隔。身欲奋飞病在床,时独看云泪沾臆。
送王君谟还匡庐 其四。明代。欧必元。吹笛江头杨柳枝,曲中一调最相思。无端昨夜西风起,散作谁家送别离。
漫兴四首 其三。明代。王世贞。残钟四点五点,新月一棂半棂。却笑当年此际,酒去愁来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