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朗读

《四月二十三日晚同太冲、表之、公实野步》是宋代洪炎创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对该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四山矗矗野田田,
近是人烟远是村。
鸟外疏钟灵隐寺,
花边流水武陵源。

有逢即画原非笔,
所见皆诗本不言。
看插秧针欲忘返,
杖藜徙倚到黄昏。

中文译文:
四座山峻峭耸立,田野广袤无垠。
近处有人烟,远处是村庄。
鸟儿飞向远方,钟声传来灵隐寺,
花朵在水边绽放,流水源自武陵。

每次遇到美景就画下来,不用笔墨,也能表达。
所见之景皆是诗篇,无需言语来陈述。
看着插秧的农人,不舍得离开,
拄着拐杖,依靠着野藜,一直到黄昏时分。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一个四月二十三日晚上的田园景色。四座山峰高耸入云,田野广阔辽远,近处有些人烟,但村庄却很遥远。其中一座山上有一座隐匿的寺庙,鸟儿从外飞过,传来灵隐寺的钟声。花朵在水边开放,流水源自武陵山。洪炎通过这些景物的描绘,展示了宁静祥和的乡村景色。

诗人以自然景色为灵感,表达了自己对美景的欣赏之情。他说自己每次遇到美景,无论是山水、花朵还是农人插秧的场景,都能即时地用心灵画下来,不需要借助笔墨,也能表达出那份美感。他认为这些景物所带来的美丽已经超越了言语的能力,成为了诗篇本身。他目睹农人插秧的情景,感受到了他们的辛勤劳动和农田的美丽,以至于不舍得离开,一直等到黄昏时分。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描绘了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赞美和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通过诗人的观察和感受,读者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宁静和美好,以及诗人对这些景色的深深喜爱和敬畏之情。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洪炎

宋洪州南昌人,字玉父。洪刍弟。哲宗元祐间进士。为谷城令。复知颍州上谯县,有循政。累官著作郎、秘书少监。高宗初召为中书舍人。与兄洪朋、洪刍及弟洪羽俱有才名,号四洪。诗酷似黄庭坚。有《西渡集》。...

洪炎朗读
()

猜你喜欢

露阙双开太素天,通明殿里宴群仙。娉婷后队琼花簇,潇洒前班玉笋联。

步月霓裳轻冉冉,御风鹤氅捷翩翩。大珠玓瓅遗悬佩,碎璧玲珑委堕钿。

()

秋风起兮寒雁归。寒蝉鸣兮秋草腓。萍青兮水澈。叶落兮林稀。

翠为盖兮玳为席。兰为室兮金作扉。水周兮曲堂。花交兮洞房。

()

东城疏雨洒花枝,同醉洪山寺里时。楚客犹传旧题句,汉南清景不胜思。

()

遇险思共济,胡粤无异心。
而我与夫子,义烈真断金。
阴崖避飞雨,群龙方恕吟。

()

携手黄花绕径行,为谁斗酒缓王程。孤城风雨双帆影,万里江淮一雁声。

东观旧知彤管客,西曹今见白云情。佩萸因尔随飞舄,秋色飘零傍汉京。

()

凉露娟娟引晚风,幽篁筛影月明中。窗前一样萧萧响,添却秋声更不同。

()
莺踏花翻,乱红堆径无人扫。
杜鹃来了。
梅子枝头小。
拨尽琵琶,总是相思调。
()

月落边墙黑,几扇雁门开。苍然西极风雨,都向二陵来。

闻说胭脂小伎,能唱横汾旧曲,家傍古轮台。我欲与之语,红粉最怜才。

()

风雨鸣丹谷,林亭倚翠岑。一尊今日酒,千里故人心。

树动三秋色,泉飞万壑音。夜凉横吹起,直欲想龙吟。

()

雨过山光润,烟浮野色昏。
清泉流近砌,黄叶拥衡门。
世事凭谁论?高情只自存。

()

南入剡中路,草云应转微。湖边好花照,山口细泉飞。

此地饶古迹,世人多忘归。经年松雪在,永日世情稀。

()
昨夕风掀屋,今朝雨壤墙。
虽知炊米尽,不废野歌长。
()
无端嫁得龙头客。
富贵长相迫。
云深碧落记骖鸾。
又逐东方千骑、至人间。
()
访古来钟阜,寻僧问草堂。
千年猿鹤静,一径石林荒。
泉落春水细,梅留腊雪香。
乡心怜薄暮,矫首碧云长。
()

嫩嫩烟丝,轻轻风絮。绛旗斜飐秋千处。花枝照得画楼空,薄情燕子和人去。

冷落阑干,凄清院宇。夕阳西厂明残雨。一双红豆寄相思,远帆点点春江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