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朗读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是宋代张嵲所作的一首诗词。以下是该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几年竭节正颜行,
去国谁怜道路长。
自是君心知魏尚,
不应微谏待冯唐。

诗意:
这首诗词是张嵲写给刘宝学彦的,表达了他对刘宝学彦修得归来的喜悦之情。诗中提到了几年来刘宝学彦在外为国家竭尽忠诚,一直坚持正道,而他的离国之路却漫长艰辛,没有人能体谅。然而,张嵲认为刘宝学彦是一个明君所看重的人才,他会明白魏尚的价值,不会轻视微小的忠言,不会像冯唐那样对待微谏。

赏析:
这首诗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刘宝学彦的喜悦之情。诗中使用了几个关键词来描绘刘宝学彦的形象,如"竭节正颜行",表达了他竭尽忠诚、坚持正道的品质;"去国谁怜道路长",揭示了他离乡背井的苦难;"君心知魏尚",表明他是一个明君所看重的人才;"微谏待冯唐",对比了刘宝学彦与冯唐对待忠言的态度。通过这些形象的描绘,诗人表达了对刘宝学彦的钦佩和赞美。

整首诗词以简洁明了的语言,刻画了一个忠诚正直的人物形象,同时展示了作者对这样的人物的欣赏之情。这种赞美既是对刘宝学彦的个人品质的赞扬,也是对忠诚和正义的颂扬。整体上,这首诗词通过简练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传递出作者对忠诚和正直的推崇,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这种品质的重视。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张嵲

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

张嵲朗读
()

猜你喜欢

载酒寻春赋考槃,不劳折简罄交欢。閒依花径班荆坐,漫采园蔬作脯餐。

树里鸟鸣惊客到,池中鱼跃解人看。醉馀散发忘归去,笑击空明把钓竿。

()

霜露晚凄厉,丛兰殒其芳。隐忧念所怀,耿耿郁中肠。

有形会归尽,旦夜乃其常。所惜在远韵,毁兹金玉伤。

()

踰湖秋晚上方游,兰棹遥停白鹭洲。云破觚棱金雀现,雨馀涧水玉虹流。

紫檀爇鼎僧延款,绿醑浮杯客献酬。醉后陶然忘荷锸,疏狂我亦晋时刘。

()
明月从东来,幽窗光炯炯。
疏窗一尺许,写我肩与顶。
可怜窗下心,愧此窗上影。
()

()
下国官臣无懈时,矫然白首瞩嶔嶷。
鼠攘剪灭雷霆令,魃虐萧骚霈泽医。
廉袴移文谨钤键,萧斋丝管覆玻瓈。
烛阑松桂冥冥雾,赤豹文狸不许窥。
()
清夜灯前花报喜。
心随社燕凉风起。
云路修成宝月时。
东楼怅望君先归。
()
峨峨丹丘穴,千仞临骇谷。
攒石象丽宇,飞泉冒灵木。
日月旋其阿,霞雾草间伏。
倏忽冷风飘,珍禽翔踯躅。
()

言寻七佛寺,晚向云中攀。秋雨飒然至,人行寒翠间。

疏钟来树杪,远火逗松关。直造莲池座,潮音彻万山。

()

话别姑苏每自伤,吴王歌舞至今香。澧兰未免思公子,鹦鹉犹能问上皇。

泪滴古淮声共咽,梦迷秋草路空长。文山相业人何在,君过零丁更断肠。

()
不跨扬州鹤,来寻快阁鸥。
澄江依旧月,落木几番秋。
山色横青眼,交情叹白头。
一声何处笛,我欲理归舟。
()

初翻雁背,旋催鸦翼,高树半挂微晕。销凝最是登楼意,常对乱波红蘸,远山青衬。

不管长亭歌欲断,渐照去、鞭痕将隐。想故苑、燕麦离离,满地弄金粉。

()
又见皇举赋北征,謪仙俊气似秋鹰。
诗成紫寒三更月,马渡黄河十丈冰。
赵北燕南有人否,禽胡归汉竟谁曾。
天家社稷英灵在,佳气时时起五陵。
()
等闲平地扫尘埃,须还知有肯相陪。
悲风皓月猿啼急,穷子离家甚日回。
()

万里何缘入梦中,照人颜色旧时同。醒来不是当年事,寒气侵衣起朔风。

()
扬州云气郁佳哉,百虑方横吉语来。
却看诗书安隐在,竹篱阴里得时开。
()

一夜西风响翠条。碧纱窗外雨,长凉飙。朝来绿涨水平桥。添清景,疏韵入芭蕉。
坐久篆烟销。多情人去后,信音遥。即今消瘦沈郎腰。悲秋切,虚度可人宵。

()

宿雨初收禁林寂,玉斧临窗看春色。蒺藜沙上煖尘飞,何处人间作寒食。

()

才华蜀郡古来闻,况是谯周更不群。早岁挥毫惊白雪,明时射策致青云。

衙开恒岳鹏宵迥,家忆巴江雁字分。共道持平能谳狱,坐令三辅号神君。

()

芳园蓊薜荔,水石非人间。昔闻西洞庭,今为学士山。

()

瑶池翠水波粼粼,日暮寒生碧草春。
阿娇厌貯黄金屋,来歌送远归风曲。
仙乎去故而就新,歌声嘹亮遏行云。

()

圣主垂衣裳。兴礼乐,迈虞唐。箫韶九成仪凤凰。日月中天照八荒。

民安物阜,时和岁康。上奉万年觞。胤祚无疆。

()

休遣玲珑唱我诗,我诗多是别君词。

明朝又向江头别,月落潮平是去时。

()
带月行,披星走。
孤馆寒食故乡秋,妻儿胖了咱消瘦。
枕上忧,马上愁,死后休。
()
梅粉新妆间玉容。
寿阳人在水晶宫。
浴残雨洗梨花白,舞转风摇菡萏红。
云枕席,月帘栊。
()
今日春风至,花开石氏园。
未全红艳折,半与素光翻。
点缀疏林遍,微明古径繁。
窥临莺欲语,寂寞李无言。
()

北塞迎霜雪,西风送羽翰。数行天澹澹,万里路漫漫。

日落秋声急,江空暮影寒。故人书断绝,矫首望云端。

()

开窗揽镜岸乌纱,岁月峥嵘任物华。

触事辄灰心里火,看书徒盎眼中花。

()
城上层楼天边路。
残照里、平芜绿树。
伤远更惜春暮。
有人还在高高处。
()
寒半退。
斜掩小屏珠翠。
柳眼才醒桃欲醉。
日高帘影碎。
()
何须不踏东华土,何须不吃吴山水。
同时辈流半霄汉,径上银台彼凤尾。
几曾礼部奏第一,十载青衫百寮底。
相公之甥迳甚捷,头放稍低那得尔。
()
有鸟有鸟集华池,长嘴得食短嘴饥。
何不弯弓射长嘴,前行丈人翻见嗤。
有鸟有鸟在中逵,长嘴能飞短嘴迟。
何不弯弓射短嘴,后行公子独怜之。
()

逸人在山泽,境静心自清。树堂不必广,取适三四楹。

几席何所有,图书浩纵横。尊罍时复具,客至辄与倾。

()

昔年握别记匆匆。柳阴中。一帆风。两岸青山、相映淡眉峰。

往返难忘芳草路,归去也,夕阳红。

()
妙手能移造化功,壶中幻出九华峰。
山虽云小能栖凤,水不求深贵有龙。
事纪淮南千古胜,记成嘉泰八年冬。
先生不用赋招隐,办了功名访赤松。
()

求富诚非憎执鞭,安贫随分乐丘园。
两间茅屋青山下,赢得浮生避世喧。

()
竹癖难凭俗眼看,琴书静对翠光寒。
秋声鸣屋风初度,夜影翻床月半残。
天乞幽人供嗜好,日呼稚子报平安。
窗前幸有闲田地,分我云梢四五竿。
()

春光叫彻栗留音,赠别何堪折柳吟。空说高台收骏骨,只应敝帚享千金。

五更风雨穷交泪,驿路莺花故国心。白雉冈头荒圃在,未妨述作老云林。

()
落日古城阴,萧萧竹树深。
雨花知佛境,流水识禅心。
月到翻经榻,苔缘挂壁琴。
不因支许旧,那得遂幽寻。
()

十年跋足走风尘,到处青山是主宾。武姥岩前前夜月,多情何事苦随人。

()

黍稷馨,醴

()
崔令学陶令。
北窗常昼眠。
抱琴时弄月。
取意任无弦。
()

项王重瞳气盖世,叱咤暗哑万夫废。

交何河山杯酒中,弱肉眈眈恣虎视。

()
送春聊酌洗春杯,罗帕新诗懒向裁。
今日好将愁共去,明年莫带病俱来。
蜂须鸟舌先占信,柳眼花心倩作媒。
依约海棠枝上月,烧灯无那兴徘徊。
()
牵牛出河西,织女处其东。
万古永相望,七夕谁见同。
神光意难候,此事终蒙胧。
飒然精灵合,何必秋遂通。
()
报政三年满,还容借寇么。
丝纶来帝幄,褚夸蔼民歌。
遗爱棠阴茂,留传锦句多。
苍生今有待,霖雨早滂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