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宋代。张嵲。漓水津头逢早春,桂林杨柳拂行尘。西园无限芳菲树,皆作新花诗主人。
《喜刘宝学彦修得归因叙初时凄怆之意十首》是宋代张嵲创作的一首诗词。下面是诗词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漓水津头逢早春,
桂林杨柳拂行尘。
西园无限芳菲树,
皆作新花诗主人。
中文译文:
漓水津头迎接初春,
桂林的柳树轻拂行人的尘土。
西园里无尽的芳菲之树,
都成了吟咏新花的主人。
诗意和赏析:
这首诗词描绘了诗人在漓水津头逢春之际的情景。漓水津头是指漓江流经桂林城区时的渡口处,而初春时节正是桂林的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意盎然。
诗中描述了桂林城的景色,杨柳垂下来轻拂过行人的尘土,给人以温柔宜人的感觉。西园里的花树繁盛,芳菲四溢,这些花树成了吟咏新花的主人,也就是写诗吟咏的对象。
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之情,通过描绘桂林的自然景色和花树的繁茂,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欢欣和对生活的赞美。此外,诗中的"刘宝学彦修得归"部分并未提供具体内容,可能是指诗人的朋友或知己取得一些喜事或成就,激发了诗人的情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词以桂林的春天景色为背景,通过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情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和春天的喜悦之情,展示了宋代文人对自然和人文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张嵲。张嵲(1096—1184),字巨山,襄阳(今湖北襄樊)人。徽宗宣和三年(1121)上舍中第,调唐州方城尉,改房州司法参军,辟利州路安抚司干办公事。
姚江道中。宋代。赵汝绩。漉酒蒸糕馈岁时,纷纷儿女换新衣。隣翁七十看鹅鸭,日暮破船撑未归。
遂初。宋代。陆游。贫士善用短,屏居常自如。出寻邻叟语,归读古人书。过店亦沽酒,登山时跨驴。非关傲麈世,聊欲遂吾初。
偈倾一百三十三首。宋代。释法薰。直下是,直下是,没量大人,抬脚不起。可怜伎死杜禅和,犹是哓哓挂唇齿。
别孙子真。明代。郝文珠。江左多名彦,惟君独擅奇。兴公山入赋,摩诘画兼诗。地忆重游处,人怜再晤时。分携且莫恨,千载托心期。
青门柳枝词 其三。清代。周月尊。彳亍谁嗟行路难,红尘扫尽绿枝残。天涯半是伤春客,飘泊烦他青眼看。
谒康陵。明代。顾梦圭。早雾笼山暝,新松匝殿稠。三边余武烈,八骏想神游。花萼皇情远,衣冠岁事修。伤心大官酒,犹得献千秋。
酬卫长林岁日见呈。唐代。司空曙。地暖雪花摧,天春斗柄回。朱泥一丸药,柏叶万年杯。旅雁辞人去,繁霜满镜来。今朝彩盘上,神燕不须雷。
题青山白云图赠宾畿老弟南归。明代。杨士奇。白云三万顷,水木共清华。衡庐不可辨,依约见仙家。赠尔江南去,秋高八月槎。离情方浩浩,矫首雁行斜。
寄严文炳。宋代。陈造。联镳行乐地,挽仰成古今。可但捧觞人,贯珠无复音。缱绻棋酒伴,电泡半销沈。何时两衰翁,话旧同清斟。
送魏滁洲。宋代。王洋。惠政从来到处宽,民心欢喜吏心寒。醉翁亭畔霜初肃,酿酒泉边菊未乾。紫绶绣衣催传送,黄童白叟挽车看。今君已是滁阳守,父老犹称魏长官。
题焦白圻画其父奉礼府君夜直诗意图。元代。王逢。露湿金茎月转西,披香太液净无泥。梨云散尽千官影,独见桐花小凤栖。
送顾中舍赴德顺军。宋代。梅尧臣。闻从垄坻去,垄坻多羌兵。明月共临峡,风泉如哀筝。志士莫忆家,将军亦儒生。
读戚公恕进卷。宋代。张耒。世方尚纤柔,子独不可揉。人皆喜呶呶,子语不出口。巉然即之高,俗子竞嘲诟。我尝要之难,快使暴其有。乃知谤之非,更觉所得厚。由来难小知,此固可大受,读书常辛勤,世务饱经构。琅琅满编文,一一可推究。俗儒昧事实,文字工彩绣。可观不可用,章甫冠土偶。子能独不然,浑朴谢雕镂。宁为目前玩,功见施设后。知心古所难,形兀实难售。嗟君听者寡,风雨但孤雊。又思理难常,功业亦邂逅。岂令匠石斤,常缩袖间手。无为扣角歌,且进满尊酎。但非遽可令,有所待而偶。干将伏黄土,气乃在牛斗。顾君久自安,蔽抑宁复又。
四首,大概相类,互有得失。复杂用元(原作无,兹据丁钞本改)寒删先韵,而语意若有不伦。仆不揆,□斐合三家奇句,试为一首,必有能辨之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主人终夜留欢。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满庭芳 屡欲作茶词,未暇也。近选宋名公乐。元代。白朴。四首,大概相类,互有得失。复杂用元(原作无,兹据丁钞本改)寒删先韵,而语意若有不伦。仆不揆,□斐合三家奇句,试为一首,必有能辨之雅燕飞觞,清谈挥麈,主人终夜留欢。密云双凤,碾破缕金团。□品香泉味好,须臾看、蟹眼汤翻。银瓶注,花浮兔碗,雪点鹧鸪斑。双鬟。微步稳,春纤擎露,翠袖生寒。觉清风扶我,醉玉颓山。照眼红纱画烛,吟鞭送、月满银鞍。归来晚,芸窗未寝,相伴小妆残。
送苏山人谒张司马 其一。明代。王世贞。十载乍相见,居然犹敝裘。青谁嗣宗眼,白有子卿头。幕府如论旧,辕门或见收。便能讥陛楯,雨不善身谋。
阅战国策有感而言十首 其四 苏代喻赵。明代。郭之奇。蚩蚩鹬与蚌,渔者并擒之。今日谁渔父,愿人熟计斯。
赠戚山人伯坚。明代。胡应麟。散发相逢大海头,弇山堂下即糟丘。余归故里携通德,汝向新亭载莫愁。厎事歌鱼来越郡,谁能骑鹤上扬州。皈依合傍莲花社,天女维摩话昔游。
建业酒楼落成预点灯。宋代。刘过。高楼百尺久摧颓,轮奂重新亦壮哉。彻夜笙歌催腊尽,聒天箫鼓挽春回。都人杂沓挥千镒,我辈登临谩一杯。京国繁华欣再睹,老来醉眼更堪开。
五亩园十八题为姚举人作 其十三 洗砚池。明代。徐庸。片石□清流,光生即墨侯。临池今有兴,正好试银钩。
夜饮孟两峰宅论学。明代。霍与瑕。我亦樵西一草亭,引来秋水作围屏。孤山月朗心寥寂,千壑云深路杳冥。漫把清歌当酒唱,细传芳调与公听。高声夜半惊闻远,稍放低柔意愈平。
摸鱼儿 答程雪楼见寄补序。元代。燕公楠。又浮生、平头六十,登楼怅望荆楚。出山小草成何事,闲却竹烟松雨。空自许。早摇落江潭,一似琅琅树。苍苍天路。谩伏枥心长,衔图志短,岁晏欲谁与。梅花赋。飞堕高寒玉宇。铁肠还解情语。英雄掺与君侯耳,过眼群儿谁数。霜鬓缕。祗梦听、枝头翡翠催归去。清觞飞羽。且细酌盱泉,酣歌郢雪,风致美无度。
九日登九天阁三首 其一。元代。胡奎。曜灵启旸谷,丹霞丽玄穹。晨朝回绛节,群真集珠宫。登高览八极,逸兴凌空濛。中有古仙人,云是商山翁。浩歌紫芝曲,此意无终穷。
赋得陇坻雁初飞诗。南北朝。萧纲。高翔惮阔海,下去怯虞机。雾暗早相失,沙明还共飞。陇狭朝声聚,风急暮行稀。虽弭轮台援,未解龙城围。相思不得返,且寄别书归。
中秋夜燕集。明代。唐之淳。白云破秋色,飞虫起商声。渔阳明月夜,钟鼓閟寒城。城寒逼塞门,枥马萧萧鸣。及兹展良会,座客欣合并。飞觞接软语,鹤发间华缨。明河西南泻,列宿正纵横。虽非帝乡见,稍慰羁旅情。木落长白山,霜飘大宁营。上公未旋旆,我辈当遐征。且尽今夕乐,戎车有严程。
为农。清代。张冲之。远戍风霜苦,为农雨露深。屋依秋树老,门对野塘阴。细雨荷锄去,清风抱膝吟。群游鸥与鹭,相狎两无心。
花朝听莺。明代。邓云霄。旭日明霞报晓晴,双柑斗酒出东城。芳郊锦簇千林满,好鸟音传百啭清。玉管缓随歌嗓滑,金衣斜度舞腰轻。从今厌听平康曲,嬴得青楼薄幸名。
秋夜宿破山寺绝句。清代。钱曾。空庭月白树阴多,崖石巉岩似钵罗。莫取琉璃笼眼界,举头争忍见山河。
燕京五月歌 其四。明代。徐渭。燕京百事且休忧,但苦炎天道上沟。近日巳闻将扫括,不须遮鼻过风头。
役诚斋。宋代。刘过。蓬莱东观是亨衢,经国文章要钜儒。顿著五花犹不判,却于注易下工夫。
凤凰台怀古。元代。萨都剌。凤凰一去不复返,竹实桐花空满庭。暮雨楼台连野寺,秋风鼓角动边城。水边万井吴烟白,天外三山楚树青。不见骑鲸李公子,几回惆怅此中行。
元苏二公祠。宋代。赵汝驭。春祠当上巳,新像合苍城。慨想交邻意,兼怀过客情。宅遗环水碧,驿带古杨清。天上文星会,人间弦诵声。
张幼于庐墓。明代。皇甫汸。哀壑甘孜守,荒庭罢鲤趋。涕禽还自扰,泪树已全枯。孝里人题未,安车使到无。寥寥松际月,吊影夜空徂。
松御座。宋代。释居简。偃盖交柯坐亦宜,春风翠辇憩逶迤。大夫寂寞山阴道,不见西湖鼎盛时。
久不作诗非避俗议偶老懒且次范君泽韵。元代。方回。俗坌蝟毛奋,老倦龟壳缩。闭门自著书,此外百无欲。试将双鬓比,我白君尚绿。固宜斗百篇,醉不问今昨。异端朱翟徒,孟子辟之廓。傲睨则有之,未必果落魄。焉得百尺楼,与公共盘礴。坐令许汜辈,螟蟭仰黄鹤。
次前韵示杨明二首。宋代。苏辙。晚岁有余乐,天教一向闲。嵩阳百口住,岭外七年还。卜宅先邻晏,携瓢欲饮颜。吴僧来不久,相约叩禅关。
江上遣兴五首 其二。明代。郑潜。乐道嗜泉石,荣名慕簪笏。智力纷相争,黄金彼何物。金多身早毙,道在名不没。君看淘金人,寒沙侵枯骨。
登大梁城楼。明代。庞尚鹏。绕郭星河入望频,上方台殿迥无尘。鸡鸣紫陌千门晓,雨过平原万草春。天际彤云长捧日,楼头青鸟欲依人。前朝第宅今何处,惟有棠梨岁岁新。
寄赠姜使君二首 其一。明代。宗臣。摇落西风旧紫貂,一朝归去逐山樵。郡中旌旆愁相失,道上豺狼任自骄。三楚白云停涕泪,九江秋月卧兰苕。北来父老频相问,或有征书下圣朝。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 一作: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曹刿论战。先秦。左丘明。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遍 一作:徧)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代。苏轼。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破帽多情却恋头。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