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

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朗读

这首诗词是宋代陈傅良所作的《和张倅唐英咏梅十四首》中的一首。以下是对这首诗的中文译文、诗意和赏析:

中文译文:
政应违众好,可忍负幽探。
以兹落南雅,蜂蝶独遗憾。
岂无好颜色,一雨竟陈暗。
谁知岁寒姿,可久非可暂。

诗意:
这首诗探讨了政治和艺术之间的冲突,以及岁月对美丽事物的摧残。诗人感叹政治的要求与人们的喜好相悖,政治迫使人们忍受不公和不幸。在这种环境下,美丽的事物也难以幸存,只有少数蜂蝶仍然为之感到遗憾。尽管一场雨过后,美丽的事物再次显露,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残酷使它们的美丽变得黯淡。诗人在思考美丽与政治、短暂与永恒之间的关系,并表达了对美丽逝去的遗憾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写梅花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对美丽的思考和沉思。梅花作为冬季的花卉,在寒冷的环境中能够绽放出独特的美丽,寓意着坚韧和不屈的精神。诗中的政治象征着一种压迫和不公,而美丽的事物则成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诗人通过对政治与美丽的对比,反映了人们面对压迫时的无奈和对美丽的向往。

诗中的"政应违众好"表达了政治违背了人们的喜好和追求。"可忍负幽探"中的"幽探"指的是对美的追求和探索,它们被政治所压制和牺牲。"以兹落南雅"描述了美丽的事物在这种环境下的凋零和消失,只有少数的蜂蝶仍然为之感到遗憾。"岂无好颜色"表达了诗人对美丽事物的怀疑和质疑,即使美丽的事物再次显现,也会因时间的流逝而逐渐消失。"谁知岁寒姿,可久非可暂"表达了对美丽的无奈和对岁月流转的感慨,美丽事物的存在是短暂的,而岁月的冷酷则是永恒的。

这首诗通过对政治和美丽的对比,抒发了诗人对美丽事物消逝的悲伤和对政治压迫的无奈。诗人以梅花为象征,表达了对坚韧精神和美丽事物的赞美,并在其中融入了对政治现实的反思和抗议。整首诗抒发了诗人对美丽与政治之间冲突的思考,以及对美丽短暂性和岁月流转的感慨,给人以深思与共鸣。

* 此内容来自古诗词爱好者,仅供参考

陈傅良

陈傅良(1137—1203),字君举,号止斋,学者称止斋先生,浙江温州瑞安湗村(今署瑞安市塘下镇罗凤街道)人,南宋著名学者、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乾道八年(1172)进士,官至宝谟阁待制、中书舍人兼集英殿修撰,为南宋一代名臣。青年时期执教于家塾,后主讲于茶院寺之南湖塾,学生数百。中进士后授泰州教授,仍在家教书。后任职湖南,公余在岳麓书院讲学,门墙极盛。卒谥文节。 著有《止斋文集》、《周礼说》、《春秋后传》、《左氏章指》等作品。其中,《八面锋》为宋孝宗击节赞叹,御赐书名,流传甚广。
...

陈傅良朗读
()

猜你喜欢

清如秋江寒月,风休波静而无云。
醇如春江永日,游丝落花之困人。
借之以涪翁清闲,鉴此杯面渌。
本之以李叟孝友,成此瓮中春。
()

霜清系船杨柳汀,酌酒鼓枻将南征。鲁叟乘桴欲浮海,学士扬袂曾登瀛。

白发弹冠亦奇节,金门献书惟寸诚。玉府牙签三万轴,摩娑老眼慰平生。

()

观国丹心切,横舟绿水迟。
东君如有意,风返晓江吹。

()

猗猗绿如箦,飘拂青云端。炎光不到地,飒飒江风寒。

()

柳丝碧。柳下人家寒食。莺语匆匆花寂寂。玉阶春藓湿。

闲凭薰笼无力。心事有谁知得。檀炷绕窗灯背壁。画檐残雨滴。

()
若人悟县解,委蜕顺天刑。
慷慨赴东市,一日为千龄。
李公悲上蔡,陆子喟华亭。
识机若不豫,达生良可经。
()

艺风仙去粟香逝,俛俯人天首自搔。此事有关乡土运,不图晚近遇诗豪。

()

长沙七千里,过此更沉沉。汩没非吾责,归来是夙心。

苍梧眺不尽,白发话来侵。纵有东风在,幽兰寒意深。

()

黄菊一业临砌。颗颗露珠装缀。独教冷落向秋天,恨东君不曾留意。雕阑新雨霁。绿藓上,乱铺金蕊。此花开后更无花,愿爱惜、莫同桃李。

()

何须叹世鹿皮翁,得句真能发笑容。谁谓祖风无与寄,寸莛终愧触洪钟。

()

芦沟河上度旃车。行路看宫娃。古殿吴时花草,奚琴塞外风沙。天荒地老,池台何处,罗绮谁家。梦里数行灯火,皇州依旧繁华。

()
君不学白公引泾东注渭,五斗黄泥一钟水。
又不学哥舒横行西海头,归来羯鼓打凉州。
但向空山石壁下,爱此有声无用之清流。
流泉无纟玄石无窍,强名水乐人人笑。
()

森森罗陛卫,哕哕锵璁珩。礼殚五瑞辑,乐阕九功成。

()

林间风瑟瑟,山上雨霏霏。荒径三家集,疏林一鸟归。

天寒云惨淡,江迥树依微。长啸青阴合,弹冠白羽飞。

()
湖水缩犹悍,江势高更危。
舟师晨济江,蹴浪殊险巇。
如溯八节滩,咫尺不得离。
日出杳霭中,风定乃少夷。
()